登陆注册
1257200000053

第53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4)

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若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盘,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困,无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注释:《续藏记》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6页。]

这是说,法融牛头宗认为,爱恶等情欲的产生,是主观迷妄的表现,是把本来空寂的事物,即心境本空(“本来无事”)执为实有,并着意区分为荣枯贵贱,表现出相违相顺的不同态度。这是形成人生痛苦的根源。应当明达“本来无事”,人生的枯荣贵贱都是虚幻的,应当“丧己忘情”,即应当认识到自己也是空的,是无我,

由此泯除情欲,不为情感所动。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能灭绝造成人生痛苦的根由,根由消除了,痛苦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忘情”的修持方法。

法融牛头宗心性论的思想逻辑,是由“无心”而“忘情”。“无心”最终落实到“忘情”上,也就是说禅修的方法归根到底是在“无心”的基础上泯除情欲,超越爱恶,使心灵回是空寂。宗密评论牛头宗的主张是“休心不起”[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和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我们认为,这确是一种带有禁欲主义和虚无色彩,又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心性论。

三、无情有情

法融从“道”的普遍性观念出发,认为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绝观论》说:“于是缘门复起问曰:‘道者独在于形器(一本作“灵”)之中耶?亦在草木之中耶?’入理曰:‘道无所不遍也。’”[注释: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一),247页。]又说:“问曰:‘若草木久来合道,经中何故不记草木成佛偏记人也?’答曰:‘非独记人,亦记草木。’”[注释:同上书,248页。]在法事融看来,道作为一种虚空性、理性,是万物成佛的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佛性,它是普遍地、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或者说一切有情和无情的事物都能合道,都能成佛。所以,法融牛头宗人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注释:转引自《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的说法,将青竹黄花同于法身般若。此宗从无情有性说又推导出“无情说法”,认为无情识的山川草木等也住于各自本分,也在说法。南阳慧忠禅师的思想与牛头法融思想一致,也主张无情有性说。他认为墙壁瓦砾就是佛心,就是佛性。无情常在说法,“炽然常说,无有间歇”[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38页上。]。后来苏轼更作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注释:《赠东林总长圭》,《苏东坡全集》上册卷13,193页,北京,中国书店,1986。]形象地描述了无情说法的情景。

法融没有展开论述无情的草木有没有心识以及如何修持成佛的问题,而是从道即宇宙本质、本性的存在方面推出“无情有性”的命题。这和道家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是完全吻合的。法融从宇宙本体论的视角来论证佛性。他把心性论和宇宙论结合起来,给佛性论以宇宙本体论的根据。法融消除了有情与无情的区别,一方面强调有情众生的心性本空,另一方面又强调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也能成佛。这就推动了成佛内涵规定的重大改变,也推动泛神论倾向的流行。

我们可以看到,法融牛头宗的心性论是极富特色的。如果和当时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作比较的话,这一特色就更为鲜明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理论上,道信、弘忍的心性论,奠基于本心的基础上,重视本心自性的作用。法融则讲无心、心寂、心空,即心性本空,又以“空为道本”,将宇宙本体性的“道”置于超越心物的最高地位,把心性论与本体论结合起来,并使心性论从属于本体论。这与达摩以来的重视自性妙用的禅法,颇不一致。在实践上,道信讲观心、安心、守一,法融则重在无心、绝观、忘情,两者也是颇不相同的。

法融的心性本空和无情有性的心性思想,虽然也受到后世某些禅师的非议诋毁,但是他富有道学—玄学色彩的“空为道本”、“无心合道”的思想,却深深地渗透到慧能门下,为洪州石头两系,尤其是石头希迁所兼融摄取[注释:牛头宗也由此而归于消失。],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禅风。

神秀的染净二心说

神秀(606-706),早年博览经史,后出家学佛。约50岁时随弘忍学禅,成为弘忍禅师门下的上首弟子。史载,弘忍禅师曾叹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注释: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并序》,《全唐文》卷231,2334~2335页,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神秀尊奉《楞伽经》的思想传统,又以《大乘起信论》为先要,弘扬心净尘染,离念净心的观心禅法。因神秀与慧能、神会禅法的歧异,弘忍门下发生了分裂,形成了南北之争,以致有“南能北秀”之称和“南顿北渐”之说。神秀实为当时北方禅学首座,也是中国禅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关于神秀著作,史载不一。《楞伽师资记》谓神秀“不出文记”,似乎没有著作;可传世的有《北宗五方便门》,晚近又在敦煌发现写本《观心论》一卷,这些可能是神秀门下记述神秀说法整理而成的作品。据现有史料来看,神秀心性论的中心思想是染净二心说。

神秀禅修的终极目标是成就佛果,而成佛的关键,在神秀看来是“心”。他说:“心是众善之源,是万恶之主。……常乐由自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注释:《观心论》,《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上。]意思是心是善法恶法等一切诸法的根本,佛法和众生的善恶行为及其结果,都是由心决定、由心产生的。又说:“佛者,觉也,所谓觉察心源,勿令起恶。”[注释:《观心论》,《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上。]所谓觉悟成佛就是觉察自心的本原,不生起恶念。又据载,神秀还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注释:《景德传灯录》卷4,《大正藏》第51卷,231页中。]认为自心本有佛法,不应向外求佛。这是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着意追求自心的觉悟,不应向外求佛。这是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着意追求自心觉悟,也就是超越了单纯的坐禅、冥想,转而深入探索带有形而上性和绝对性的自心,探索自心的体用及其相互关系和转化,以成就佛果。《观心论》有一段重要的话,文说:

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了于四大五蕴,于空无我中,了见自心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其净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其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二种之心,法尔自然,本有俱有。虽假缘和合,本不相生。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盘乐。若随染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于是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心为五阴黑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了。”又《涅盘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明覆故,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智惠明了,离其所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显现诸功德树,涅盘之果,因此而成。[注释:此处引用《观心论》,所据版本为(伯4646)《敦煌宝藏》第134册,217~21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菩萨摩诃萨”,指求无上菩提的大乘修行者。“深般若”,指深妙的真如之理。“波罗密多”,是从生死的此岸渡至解脱的彼岸。“四大五蕴”指的是人身。“三界”,指众生所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一段话是神秀心性论思想的基调,其思想要点有二:

其一,自心的体用关系。神秀认为,自心是体,自心体的用为净心与染心二心。又认为,用由体起,但体与用不可混同。犹如明镜,它的体是本有清净性,它的用是一视同仁地把清净东西和污染东西都映现出来。明镜映现出污染东西并不说明镜的体也也是染污的,两者是有区别的。这也就是说,在神秀看来,净心是自心心体的作用,净心与自心二者是统一的。染心对心体则有覆障作用,净心与自心二者是统一的。染心对心体则有覆障作用,若心体为染心所覆,就不能显现出来,因而也不能得到解脱。心体虽受染心覆障,但其清净本性并不受渗透、污染,并不发生变化。心体若离开染心的覆障,也就显现功德,而得解脱。前面我们论及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文中讲了心体心用,其心用是指心的恒寂作用,是完全与清净体性一致的。神秀则继承《大乘起信论》和弘忍的染净二心论,讲净染两种对立的作用,也就是由一心而展开为二心了,这种心的二元论倾向是禅学心性论思想的重要观念。

其二,染净二心的相互关系。神秀认为二心性质不同,互不相生,二者是独自共存,而不是互相派生的关系。二心同是自心的作用,因而都是本来具有的。染心会造恶业,若随着染心造作恶业,就是凡夫,就会限入生死轮回的种种苦难之中。净心喜造善业,若随着净心造作善业,就是圣人,就能超脱苦难而进入涅盘境界。“心为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开津。”[注释:《观心论》,《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上。]神秀认为,依染心而受苦难,依净心而得解脱,二心性质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神秀着重运用《大乘起信论》的染净二心说来建构其心性论的思想体系。上述引文表明,神秀把净心、真如心、真如体、金刚佛性、佛性、觉都视为同一层次,甚至是同一意义的概念,也就是把道德清净、智慧觉悟视为人类最深层的本质,从而为众生成佛提供了形而上的主体性根据。同时,神秀又十分重视对染心的内涵、表现、体性和危害的阐述。《观心论》述及由染心生起八万四千烦恼和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的情欲、恶念。这些烦恼、情欲、恶念,归结起来,就是贪、瞋、痴“三毒”。而三毒又和“六贼”相连相通,三毒“若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其六贼者,则名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损真如体,故名六贼。”[注释:同上书,1270页下。]。“六根”,指眼、耳等感官和思维器官及其认识能力。“六识”是指六根的认识作用、内容。“六贼”,本指产生烦恼根源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以眼等六根为媒介,能劫夺善法,产生恶法,故譬喻为贼。由此也进而以“六识”为“六贼”。在神秀看来,人的见闻觉知都是贪著外境,犹如是贼,危害极大:“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及以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道,受诸苦恼。……求解脱者,除其三毒及以六贼,自能除一切诸苦。”[注释:《观心论》,《大正藏》第85卷,1270页下。]据此,灭除三毒,清净六根也成为神秀禅修的根本内容。又,染心是用,是以自心为体的。这也就是说,三毒、六识都是众生本有心灵偶然妄动所导致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自心。染心是一种作用,一种现象,它本身并非自体。《大乘起信论》和《观心论》都称,三毒、六识如同狂风,激起海面千重浪。认为三毒、六如同以海水为自体的波浪,若能观照波浪本来是海水,那么也就认识到狂风空无自性了。同样,若能洞彻三毒、六识只是自心的作用,那么也就明了三毒、六识本无自性,而不能独立自存了。由此,排除三毒、六识,追求觉悟原本自心,成为神秀禅修的基本方法。

同类推荐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本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热门推荐
  • 竹马老公求抱抱

    竹马老公求抱抱

    “老公,为什么你不让我和莫哥哥玩”“傻瓜,我吃醋你看不出来吗”“老公,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是我老婆,我不对你好对谁好”“请问厉先生,你和夫人这么恩爱,肯定很多人都特别好奇,你们认识多长时间了”主持人问。“老婆,你说我们认识多长时间了”“我们是大学同学”主持人道“哦,难怪你们感情这么好”“我们还是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小学同学,幼儿园同学,我出生他也在”主持人惊讶“啊”主持人问“厉先生,你们家谁管钱呀”“我老婆”“老公,为什么我和你的名字这么心思”“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信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 企鹅公路

    企鹅公路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对镇上突然冒出的企鹅和谜一样的牙科大姐姐展开了研究计划……继口碑作品《四叠半神话大系》、《有顶天家族》、《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后,森见登美彦又一动画化作品,5月17日上映。
  • 我有一座诸天刷人城

    我有一座诸天刷人城

    正在玩垃圾三国页游的江流穿越了,一同穿越到三国的还有系统新手赠送的新手城池。一脸懵逼的江流意外发现新手城池刷新人口的时候出现的人居然来自诸天万界,从此江流发了。江流不会背古诗词,不会发明创造,连白酒怎么酿都不知道,更没魅力与学识招揽文臣武将?不怕,刷!召唤叶天帝,脚碎星河,拳摄万邦。更新时间:中午12:10,晚上19:10
  • 倾世守护之只待卿归

    倾世守护之只待卿归

    三生石畔,她终身一跃跳下忘情湖,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容夜,若是时光可以重来,我只愿不曾遇见过你。”历尽万世之劫,各种阴谋丛生,她恍然间明白,原来她不过是别人命运的替身罢了。跳下雪山之巅,她说:“昼颜,我想成为你的新娘,哪怕一世就好。”原来,她爱的这样卑微。他们历经万世,最终不能拥有一世情缘。重生归来,王者归位,原来她才是这世间最重要的存在。这一次,她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依稀中,她记得跳下雪山之巅时,兄长同她一起跳下,兄长是这世间唯一一个不带目的待她之人,她去寻找兄长,可是只得到愿星的一句话:“晨曦,放过他吧,他为你付出的够多了。”她失声痛哭,她成为了王者,可是她把最爱她的人弄丢了。
  • 蒙昧小时代

    蒙昧小时代

    怎么也想不起那些连贯的女孩子了,只有凭着或多或少,稍纵即逝的一点点激情,还会记起一些支离破碎的回忆。但是回忆不仅仅是甜的,还有苦涩的,正因为如此,才使人难忘。
  • 无限幻想降临

    无限幻想降临

    这天我终身难忘………(回忆中)我……居然变成了了一只蝙蝠,还是假面骑士Kiva中的那只KivatBatⅢ世!(不敢置信)我在想,我下半生的幸福怎么办?(思考人生)对了,我还有一个主角必备的金手指系统,它能带我穿梭世界。等等,为什么这个感到十分面熟啊?话说不是假面骑士世界吗?!导演?导演!
  • 我被送到了高武世界

    我被送到了高武世界

    陆远:“奉旨穿越……啊!呸!我明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亲爹绑架,强行塞进了时空通道里的啊!”从青州的边陲小城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到世界的中央,站在世界的巅峰,即使是风云人物无数的群星时代,陆远也是最闪亮的那一颗!且看他如何一拳锤爆高武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醉酒仙决

    醉酒仙决

    一位少年,自十岁,有了悟道,拜了仙决子为师,可只是个外门徒弟,没有内门,正门学的多......尽力几十年只为一个承诺而逆天续缘,愿下辈子......
  • 你的温柔足矣点亮我的世界

    你的温柔足矣点亮我的世界

    叶楠汐,帝都叶家的继承人天之骄子的她,高傲又温柔,临近初中毕业,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从此,不论发生任何事,她的脸上都只有动人的笑容。为了报恩,她潜心研究各种植物,接任了植物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为了朋友潜心研究助眠的植物,并在私下里搜寻那年阳光下笑容温柔的男孩儿的资料。欧阳槿,一个十六岁离开家族的财阀继承人,在国外白手起家,仅仅五年便成为B国有名的企业家。一次生日宴会上,两人相识……男主外表温柔内心也极其温柔偶尔还有幼稚/女主外表高傲又娇美内心冷漠却只对自己爱的人温柔全程撒糖,无小三无误会,欢迎入坑(≧?≦)/BG/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