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9100000056

第56章 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2)

“格义”,是指用中国的原有的名词、概念,特别是用老庄哲学的名词、概念去比附佛经的名词、概念。这种学派的形成,是由于般若性空学说抽象思辨性强,而且又很空泛,中国僧人不易把握它的内容。在朱士行等译出《放光般若经》后,一些说明般若理论的事数(名相),如讲分析人们有关心理和物理现象构成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蕴”,梵文作skandha,有集聚、合积的意思。“五蕴”,指佛教所谓组成人身的五类东西:色(组成身体的物质)、受(随感官生起的苦、乐、忧、喜等感情)、想(意想作用)、行(意志活动)、识(意识)。“十二处”,指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所触处、意处和法处。“十八界”,指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所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等也比较完备,亟待弄清。为此,和道安同时的康法朗以及道安的同学竺法雅等创造了连类比附、以章句是务的格义方法,这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是佛教流传的需要,也是佛学依附玄学的表现,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魏晋玄学对佛学施展影响的手段和形式。道安认为:“先旧格义,于理多违。”(《高僧传·释道安传》)不满格义,但是他不仅允许其高足弟子慧远讲道时可引《庄子》等书来触类旁通说明佛理,而且他本人事实上也摆脱不了以老庄的名词术语比附佛教的方法。

道安虽也搞“格义”,但毕竟又反对“格义”,这表明“格义”的方法已发生动摇。道安是“格义”和“六家”兼而有之,由“格义”转到“六家”的复杂人物。当时道安和支遁等著名僧人都崇尚清通简要,融贯大义,不执著文句,自由发挥思想,由此而形成“六家”或“六家七宗”的般若学流派,把般若学推进到兴盛时期。当时的流派按基本论点的差异来看,主要是三派:就是“心无”派,主张心(相当于精神)无,至于物质本身是否无,未加考虑;“即色”派,主张物无,当时的“识含”、“幻化”、“缘会”等也都是着眼于从物质现象(色)来谈空的,与这派颇为相似;“本无”派,主张心物俱无。般若学流派的分别和斗争大体上是和魏晋玄学各派的分歧相呼应的,它们所争论问题、思辨方法、论证路数等都受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的中心问题是辩论所谓体用,即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当时般若学的中心问题也是在谈本末、空(无)有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按照魏晋玄学的思想和范畴对印度般若学二谛说的比附、引申和发挥,即把“真谛”说成是本体的“无”,“俗谛”说成是万物的“有”。由此又涉及心灵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是本无,何者是末有,形成了不同的论点。这是在中国哲学史上以明确的概念和方式表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歧,推进了我国哲学理论思维的前进,而“六家”之争客观上也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

这里我们再以道安为例来说明般若学对玄学依附的状况。道安是当时的佛教领袖,他跟踪中国佛教的历史足迹,由学禅数(“禅数”,佛教禅定的一种,其要旨是静心默数呼吸的出入,如从一到十,循环计数,以改正心思的散乱,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到讲般若,由禅观(“禅观”,佛教禅定的一种,是指对“心”的内省功夫,求得神秘的智慧,以直探心源,悟解客观世界是虚幻不实的,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转趣“性空”。不仅止于此,他虽然依据《般若经》主张“性空”,但是究竟怎样空、空什么,他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论述也并不符合原来般若学的宗旨。般若学主张“有”“无”双遗以明“空”义,道安则强调以“无”为本,而这正是以接近何晏、王弼的“本无”派思想去理解般若学的结果。道安认为“无在元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故谓本无”(昙济:《六家七宗论》)。这是何晏的“有之为有,恃无以生”(《列子·天瑞注》引《道论》),王弼的“凡有皆始于无”(《老子·一章注》)、“天地虽广,以无为心”(《老子·三十八章注》)的同调。这都表明道安的佛教思想原本是和魏晋玄学主流派“本无”思想接近,并趋于一致的。道安深刻了解只有和中国统治思想相协调,佛教才能流行,他说:“以斯邦(中国)人老庄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鼻奈耶序》,《大正藏》第24卷,851页。)慧远也说:“苟会之有宗,则百家同致。”(《与刘遗民书》,见《广弘明集》卷27)又说:“如今合内外之道以弘教之情,则知理会之必同。”(《三报论》,见《弘明集》卷5)更是公开主张融合佛教和我国原有的统治思想,违背印度佛理。道安深深懂得“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高僧传·释道安传》),也自觉不自觉地用宗教来愚弄人民。比如,他宣扬“本无”说,是要人们“无为”、“无欲”,“……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安般注序》,《大正藏》第55卷,43页。)。他还要人民放弃反抗剥削统治阶级的斗争:“怨憾之兴,兴于此彼,此彼既兴,遂成仇敌……是以如来训之以等……等心既富,怨本息矣。”(《大十二门经序》,《大正藏》第55卷,46页。)正因如此,道安得到了晋孝武帝诏书表彰:“居道训俗,徽绩兼著,岂直规济当今,方乃陶津来世。”(《高僧传·释道安传》)这也把道安佛学思想的社会作用表露得昭然若揭了。

道安时,出生于龟兹即今新疆库车的鸠摩罗什,由于对佛教小乘和大乘教理的长期钻研,造诣颇深,声誉特高。道安晚年曾建议前秦最高统治者苻坚迎罗什来内地。道安去世的同年,苻坚派兵劫罗什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公元401年又被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从事翻译、讲学、培养弟子。鸠摩罗什的佛教活动,不仅开辟了我国译经史上的新纪元,而且把般若学推向了新阶段。

在鸠摩罗什来内地以前,我国佛教学者一般对大小乘的区别是不太清楚的,尤其是对当时流行的般若学思想内核几乎很少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而佛教般若学各派步调的混乱,日益不利于佛教影响的进一步扩大。要求统一思想,进而要求独立发展,以取代玄学的地位,对于在寺院经济得到发展以后的僧侣贵族来说,已成为一种强烈的自发趋势。同时佛教由于依附玄学而扩大了势力,加强了影响,如支遁的《庄子·逍遥游注》,不同意郭象等人的以“适性”为逍遥的观点,而提出只有“至人”(有至德的人,即体现了最高理想的人)才能逍遥的思想,被称为“支理”,作为标准注解。支遁也一时成为《庄》学的权威,深得名士们的赞赏。相反,玄学内部由于出现反对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流派而削弱了作为统治思想的作用。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鸠摩罗什着重介绍了印度大乘佛教龙树一派的中观学说,从佛学源流上廓清了对般若学各家的异解,适应了佛教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鸠摩罗什在关中时,前来从学的僧人据说最多时可能达3000人,其间有传记可考的著名人物不下30余人,而其中僧肇、道生等八人被称为什门八子,八人中肇、生等四人更称为“关中四子”、“四圣”。道生为涅槃之圣,僧肇为“三论”之祖。僧肇比较“专精”,是真正得罗什正传的第一人,据唐元康《肇论疏》引《名僧传》说,罗什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后世讲关河传承(“关河传承”,指5世纪初我国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等人,在陕西关中长安一带传播印度大乘佛教龙树一派中观学说及其后来的传授系统。),也都什、肇并称。罗什忙于主持译事,著述不多,且又残佚不全,他的高足弟子僧肇可称为般若学新阶段的最突出、最重要的思想代表。

僧肇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另有《涅槃无名论》,或系伪作),此“三论”中的《不真空论》是讲世界观的,最为重要。僧肇所运用的方法是罗什传来的中观学,其特点是用相对主义的方法,以论证世界的空无,也就是既不只讲有,也不只讲无,而讲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有无双遣,有无并存,合有无以构成空义。这种有与无统一,不落两边,不偏不倚,也称为合乎“中道”,是为“中观”。这种唯心主义思辨,比当时般若学各派都高出一筹。僧肇在《不真空论》里依据这种方法强调万物都是“假号不真”。他说:“欲言其有,有非真生(因缘所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显示现象)。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僧肇在《不真空论》一文中还对当时流行的三家性空理论作了批判。他说:“故顷尔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何则?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认为“心无”、“即色”、“本无”这三派讲空都不得要领,对于“无”和现象之“有”的关系,都是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各落一边:或把“无”绝对化,而否定假有的存在,或把假有绝对化,而否定“无”的存在,没有把“有”和“无”两方面统一起来,结果都不符合大乘般若学的中观奥义。僧肇这种相对主义的唯心主义思辨,如果就肯定和否定相统一的具体事物来说,是有合理成分的,但对整个宇宙来说,则是完全错误的。这种哲学表面上非常全面,既不简单地否定有,也不笼统地肯定无,这在宣扬虚无主义、出世主义方面确实具有更大的迷惑性。所以它对尔后中国佛教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后来隋唐三论宗的兴起、天台宗的创立和禅宗的盛行都是和这种思想的流传相关的。

应当指出,僧肇的批判是针对佛教界内部分歧而发的,不是针对魏晋玄学的。但是在客观上也是对相应的玄学流派的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僧肇的《不真空论》等,不仅是对道安时代佛教般若学的批判性总结,也是对魏晋玄学的某种总结,是对魏晋玄学的丰富和发展。

在僧肇的上述“三论”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企图摆脱玄学影响,而又没有能完全脱离玄学影响的矛盾现象。首先,僧肇不仅对与玄学贵无派相一致的般若学本无派等作了明确的批判,而且回避了玄学家常用的“本”、“末”等范畴,用相对主义的手法强调有无的相对性和统一性。其次,僧肇虽然本于印度龙树一派中观学说,但是实际上仍然受魏晋玄学体用观念的支配。所不同的只是玄学家往往重体轻用,或以用为体,而僧肇则主张即体即用,或者说通过即体即用的相对主义论证,最终归结为超出体用之辩的所谓佛教理想境界。最后,僧肇有时还直接采用玄学的词句和思想,如《不真空论》说的“审一气以观化”、“物我同根,是非一气”,更是汉代以来道家乃至玄学影响的明显表现。这就表明,整个魏晋时代的般若学都没有完全摆脱魏晋玄学的思想影响。

历史在发展,佛教也跟着变化。东晋末年以来,门阀士族日趋绝对化,门第壁垒森严,地主阶级内部“士”“庶”之间的区别十分严格,而且士与士、庶与庶之间也有等级,至于劳动人民与士族之间更有霄壤之别。门阀士族特别重视门第,为什么自己有如此高的门第,怎样才能保持这种门第,是他们经常探讨并渴望得到解释的问题。同时佛教僧侣内部也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剥削制度的出现而形成了不同的等级,产生了矛盾,也需要说明为什么僧侣、僧侣地主有上下高低之别,他们是否都能成佛,成佛是否还有等级的问题。由于严重的社会阶级矛盾和突出的等级矛盾的发展,促使当时士族、王子、帝王和佛教学者都十分关心来世成佛是否可能的问题。但是,从当时佛教的传播效果来看,大乘般若学有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它偏重于对世界的晦涩的抽象的哲理思辨,从而带来了两个局限性:一是只有具备较高文化水平和唯心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才能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只能流布于封建统治者和知识界的上层,而难以广泛地吸引广大群众;一是相对地缺乏关于如何成佛的信仰宣传,从而在客观上也冲淡了佛教之所以为佛教的根本特色,削弱了佛教麻醉作用的发挥。因此,佛教的发展就要求把偏于理论思辨的精致的唯心主义哲学形态和侧重于宗教迷信宣传的粗俗的成佛说教,在理论上和宣传上调和起来。

同类推荐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紫禁城中的佛教世界

    紫禁城中的佛教世界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黑弥撒:末世信仰与乌托邦的终结

    黑弥撒:末世信仰与乌托邦的终结

    本书为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格雷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和震撼力的著作。在书中,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各种预示末世宗教与乌托邦的由来及发展,并对这些曾造成人类巨大灾难的激进思想的实质进行分析和评价。此外,作者还尖锐地批判了当今美国盛行的新保守主义思想,指出它是现代末日预示荒谬言论的最新表现,最终也将破灭。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收集了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如瑞法师2008、2009年博客上的文章,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集了如瑞法师一些零散的文章,包括对母亲的思念、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身边景物的描写等。下篇收集了如瑞法师对《净行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的讲解,《净行品》是生活的祈祷文,通过通俗易懂地解读,如瑞法师教大家用心体悟其中的胜妙功德,并付之于行,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中。
热门推荐
  •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同样以主人公的会议为基调,以非凡的小说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考,写作笔法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主人公曾是位显赫一时的浮世绘画家,随着二战日本的战败,他才恍若大梦初醒: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他的艺术理想也真如其名称一样毫无根基,虚浮于世。
  • 他的小月牙

    他的小月牙

    乖戾嚣张的x大校草顾眠,人前人后都不是一个好惹的主,连校长都要给他三分薄面。校内传闻,顾眠最讨厌两件事,等待和女人。某日深夜,有人看到他靠在女厕所外的墙上,蜷着长腿,神态慵懒。那人惊讶:“眠哥,你在这儿干嘛呢?”他抬眸,嘴角不自觉地噙上了几分宠溺:“等我媳妇儿。”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优秀孩子成功8步

    优秀孩子成功8步

    《优秀孩子的成功8步》——改变命运的心灵励志书,成功路上的智慧启示录!成为精英还是平庸之辈,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阅读这本《优秀孩子的成功8步》(作者崔宇)之后,你的生活将发生如下变化:决断力得到提高;时间得到有效管理,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生命充满活力;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做事更加有条不紊;行动力得到提升,更快达成目标;熟练掌樨沟通技能。
  • 友会谈丛

    友会谈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金手指就是爽

    有金手指就是爽

    “叮咚……恭喜宿主杀死一只蚂蚁获得一元奖励…”“叮……恭喜宿主,用手雷淘汰一名玩家,获得奖励一万元…”“尊敬的客户,您的银行账户于2019年04月24日03:48:24收到2355000.00元转账,您的余额为5736729.00元。【工商银行】”赵信:这是要发啊!!!“恭喜宿主抽奖获得器官,肝!!!”赵信:肝!我要肝做什么,老子现在都有钱了。又不用肝格蓝迪发电站。有什么用…“恭喜宿主获得…美少女战士变身卡时效3分钟!!”赵信:美少女战士???what?这是要我女装?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女装的。“恭喜…宿主获得人物记忆卡片手冢国光……”赵信:这是技术,手冢!!!看来有必要展示自己的强大技术了。ps:都市爽文…
  • 玄武狂尊

    玄武狂尊

    少年穿越异界,资质平凡,被逐出家族。凭借天生传承武魂神通,逆袭强者,天雷锻体,练霸决,控炎焚尽苍穹,武碎乾坤!苍天之下,霸体无敌!
  • 宇宙联合

    宇宙联合

    仙女星系和银河星系相撞,外星人联合宇宙所有智慧生命安排逃离银河系暂避危险,不料外星人第一次造访地球,地球人恐惧,想尽各种办法将其击落,结果外星人没有伤半个毫毛,反而弄得地球人心惶惶,各国混乱,民不聊生。在左旺和英子的努力下,安排外星人与地球人见面,从此,地球人依托外星人的高科技,迅速的掌握了宇宙的超级知识,使得地球人迅速进入到高级文明。在外星人和地球人共同努力下,建造一艘超大型太空飞船,将人类的种子——生殖源细胞,带离地球逃往银河系之外,当银河系与仙女系相撞完毕,一切回归正常,星际大联盟飞船群体纷纷赶回新形成的星系,于是开始又一轮的智慧生命的繁衍。
  • 穿越末世成女配

    穿越末世成女配

    宅女怜欣在看了一本末世重生文后由于异常不满小说里那个跟自己同名同姓炮灰女的结局而气愤不已的给作者从第一章开始连刷负分并且在评论区留下了一篇长达一千多字的评论,结果按照诅咒作者必穿越的规则,毫不意外的怜欣穿越了,还好死不死的穿越成了那个没出场几回就直接被炮灰了的炮灰女,怜欣看着窗外那灰蒙蒙的天空以及屋外独属于丧尸的‘嗷嗷’声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她现在收回评论补上分数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本小说集小白、圣母、玛丽苏、雷于一体,并且无逻辑可言,作者本人小学生文笔,没有大纲,想到哪写到哪,所以不喜勿入,或者点叉退出,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小说里有一些奇葩三观不代表作者本人的三观,请不要把小说跟本人混为一谈。另希望看身心双处的小伙伴们请谨慎选择本小说哦,身心双处什么的是不可能的!本人之前写同人,第一次写玄幻文不足之处还请见谅,本人接受对小说剧情的一切讨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尽情的提意见,哪怕你们把角色骂出翔都无所谓哦,但是拒绝接受对作者本人的人身攻击。QQ群14775946小说交流群欢迎大家加入,有什么想看的类型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都欢迎进群畅所欲言。打小广告,骗人的就算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