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9100000065

第65章 佛教的人生哲学——兼论佛儒人生哲学之异同(1)

探讨和分析历史上各种学派的人生哲学,对于我们建设新的人生哲学是有直接的借鉴意义的,因而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佛教的人生哲学,同时也兼论佛儒人生哲学的异同。

一、佛教的人生哲学

佛教的人生哲学,着重阐述人生的本质、意义、价值、命运,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这种境界的道路和方法等问题,这是整个佛教教义的哲学基础,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下面就几个基本问题来阐述佛教的人生哲学。

(一)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佛教提出了宇宙的有情识的和证悟得道的生命体共分十类的说法。中国佛教学者把十类定名为“六凡四圣”。所谓六凡,也称为“六道”、“六趣”、“有情”、“众生”,指没有超越生死轮回、没有获得解脱的凡庸者。具体地说,由高到低,六凡是指:

天:因天然自然,清净光明,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故名。指一般的神,也称“天神”。天又分若干层次,其中“四天王天”是最接近人间的,“三十三天”即“忉利天”是较高层次的天。这些天神都是护持佛法的护法神。天是六凡中最优胜高妙的,但还有升进与堕落,还受生死轮回法则的支配,并没有真正解脱。

人:人类,有智能,有意识,能作恶也能从善者。

阿修罗:梵文音译,略称“修罗”,意译为“非天”,是魔神。佛教说阿修罗的能力像天,但因多怒好斗,失去了天的德性,被撵出了天界。

畜生:也称“傍生”,谓傍行的生类,指飞禽走兽,以及蜻飞蠕动、水游地藏的一切动物。

鬼:因恐怯多畏,故名为鬼。依赖子孙的祭祀,或拾取人间遗弃的实物而生活。鬼的种类很多,如大财鬼、小财鬼、多财鬼、少财鬼等。鬼中的药叉罗刹是有大威德者,而饿鬼是鬼中处境最糟糕的,常受饥渴,千年万载也不得一食,即使得了也立即为猛火烧成灰烬。鬼类中饿鬼最多,所以通常讲的鬼也就是指饿鬼而言。

地狱:这是六凡中地位最低、最为痛苦的受罪处。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的就在这里受惩罚。佛教通常谓地狱里面烈火熊熊,布满炽热的铜床铁柱,堕落在地狱里的要受火焚烧。地狱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本地狱,其中又分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如八热地狱中的第八阿鼻地狱,也称无间地狱,罪人在此受苦永无间断,最为痛苦。第二类是近边地狱,第三类是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处。

所谓四圣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声闻是指听闻释迦牟尼言教的觉悟者。缘觉是指独立观悟佛说因缘道理而得道者。菩萨发大誓愿要普度众生到彼岸,是后补佛。佛是修持取得最圆满的成就,是大彻大悟者。这四者虽然修持成就的大小、觉悟程度的高低有所不同,但都是属于觉悟者,都已超脱生死轮回,是超凡入圣的圣者。

由上可知,人类是六凡中的一凡,在宇宙中的地位很低,表现出佛教蔑视人生的基本立场。但佛教又把人置于六凡中的第二个层次,接近天神,在六凡中地位是较高的。佛教宣扬,人如果相信佛教,努力修持,就能经过“天”再上升成为圣者。这是佛教对人类的许诺,表现出对人类的重视和期待。

(二)人的本质

人是什么?佛教认为,人身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体。“蕴”,也作“阴”,聚积的意思。五蕴是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成分:色、受、想、行、识。“色”,物质,此指肉体。具体说,包括地、水、火、风“四大”。皮肉筋骨属于地大,精血口沫属于水大,体温暖气属于火大,呼吸运动属于风大。四大和合,组成人的肉体。“受”指感官生起的苦、乐、喜、忧等感情感觉(名曰“情”)。“想”,是理性活动、概念作用(名曰“智”)。“行”,专指意志活动(名曰“意”)。“识”,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人有肉体,也有精神活动,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佛教宣扬,人是五蕴和合而生,五蕴是分散而灭、成坏无常、虚幻不实的。人犹如流动不息的水流和自生自灭的火焰,并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五蕴最终要分离而消散,人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因此,人的本质是“无我”(无实体),是“空”。这里所讲的空,不仅是指人死亡后五蕴散灭是空,而且在未死亡时,也只是五蕴和合,也是空的。后者也是佛教最为强调的空的真正意义所在。应当承认,佛教对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统一体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由此推论出人的本质是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三)人的本性

佛教教人修持成就为佛,这又必然要论及人有没有成佛的内在根据的问题,也就是所谓佛性问题。佛性问题又和对人的本性染净、善恶判断直接相关,也就是要对人的本性作出道德评价。一般地说,佛教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后来还进一步强调人的本性是觉悟的,其所以没有成佛,是因为人受现实世间的种种不良影响,形成各种欲望,产生各种妄想,但是成佛的内在根据是存在着的。也有的佛教派别把人分为不同类型,认为有一种人作恶多端、反对佛教,不具有成佛的内在根据和可能。还有的派别认为人的本性有善有恶,是两重的,人的修行成佛的过程就是去恶从善的过程。总的说来,强调人的本性是清净、善良的,人人都有成佛的根据和可能,是佛教对于人性的基本观点。

(四)人生的价值

佛教断定人生是“苦”,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就是苦,苦就是人的命运,就是人的价值。所谓苦,主要不是专指感情上的痛苦或肉体上的痛苦,而是泛指一种精神上的逼迫性,即逼迫恼忧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变迁不息、变化无常的,广宇悠宙不外苦集之场。由于人不能自我主宰,为无常患累所逼,不能自主,因此也就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佛教对于苦作了各种各样的分类,但最通常讲的是八苦,具体指:

生苦:人未出生,十月住胎,俨如关在黑暗的地狱里,母亲喝热汤,就要备受煮烧。出生时,冷风触身,犹如刀刮。住胎出胎都受逼迫。

老苦:人至老耄,发白齿落,肌肉松弛,五官失灵,神智昏暗,生命日促,渐趋死亡。

病苦:一是身病,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四大”不调,众病交攻,十分痛苦;一是心病,内心忧愁悲切,十分苦恼。

死苦:一因生命无常,命终寿尽而死;一因意外事故或遭遇灾难而死。

怨憎会苦:人们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都有所不爱,对于怨仇憎恶的人或事,本求远离,但是冤家路窄,仇人相遇,互相敌对的人偏偏要聚集在一起,憎恶的事偏偏要纷至沓来。

爱别离苦:人们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都有所爱,但是偏要分离,难以相爱。如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情爱融洽,欢乐相处,然而终不免父子东西,兄弟南北,夫妇分居,骨肉分离,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死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们的要求、欲望、喜爱,往往得不到满足,求之而不能得,甚至所求愈奢,愈不能得到,痛苦也愈大。

五取蕴苦:也称“五蕴盛苦”、“五盛蕴苦”。这是一切痛苦的汇合点,即所有痛苦都归结到五蕴的苦。五蕴与“取”(指一种固执的欲望,执著贪爱)联结在一起就产生种种贪欲,称为“五取蕴”。这里,“取”即执著是关键。有了五取蕴就会产生苦,生、老、病、死、憎会、爱离、所求不得七苦天天向着五蕴袭来,人的身心盛贮众苦,又称为“五蕴盛苦”。

八苦分为两大类,前四苦是自然生理现象,也就是说,人生的过程就是连续产生不同痛苦的过程。第五至第七苦,即和憎恨的事物联结在一起的厌烦、和所喜爱的事物离别的悲伤、不能满足所求的痛苦,是着重就社会现象、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讲的。佛教把前面七种苦最后归结为五取蕴苦,是为了说明:五蕴就是苦,执著、贪欲就是苦,人的生命就是苦,生存就是苦。

佛教还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把人生的苦加以扩大化、绝对化,宣传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人生所面对的世界也是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间世界是火宅,是无边苦海。芸芸众生囚陷于熊熊火宅之中,备受煎熬;沉沦在茫茫苦海之中,尽受苦难。

人生是苦的命题,是佛教对人生价值的总判断,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

佛教还详尽地阐发了人生痛苦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两条:无明和贪欲。无明即无知,对佛理的无知。这种无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生由五蕴和合而成,是“无常”的,终归要死灭的,而人往往企求人生有常,这是一种很大的无明;又一方面,人生由五蕴和合而成,是没有实体的,没有实体也叫“无我”,而人往往坚持有我——永恒不变的实体是实有的,这又是一种很大的无明。贪欲,指生理欲望、物质需求。人都追求感官的刺激、享受,对外界可以享受的一切,周遍驰求,执著不放。欲望本身就带来不幸,欲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欲望必然给人带来种种痛苦。佛教着重从认识和欲望两个方面探求了人生痛苦的原因。

(五)人生的理想境界

佛教把人生的趋向归结为两条相反的途径:一是人生的需求往往由于自身的原因或和环境不协调而产生种种痛苦,人们又不了解它的原因,找不出解决的办法,只好随波逐流,听任命运的安排,陷入不断轮回之中,称为“流转”;二是对“流转”的生活采取相反的方法,破坏它,变革它,使之逆转,称为“还灭”。这就是所谓人生行事的两个相反系列,后者也就是佛教教人追求达到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

早期佛教借用婆罗门的涅槃概念来标明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佛教所讲的涅槃,总的说是指灭除一切烦恼、灭除生死因果的意思。佛教各派对涅槃的看法并不相同,涅槃有不同的含义和类别。重要的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实相涅槃和以返归本性为涅槃等。

小乘佛教提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主张。有余涅槃是指断除贪欲,断绝烦恼,即已灭除生死的因,但作为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身即肉身还在,仍然活在世间,而且还有思虑活动,是不彻底的涅槃。无余涅槃是相对于有余涅槃而言,是比有余涅槃更高一层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不仅灭除了生死的因,也灭除了生死的果,即不仅原来的肉体不存在了,而且思虑也没有了,灰身(死后焚骨扬灰)灭智,生死的因果都灭,不再受生,是更高的理想境界。

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反对小乘佛教以无余涅槃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此派突破小乘佛教的思想模式,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主张。他们认为涅槃和世间的本性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空”,也都是不可言说的“妙有”,是完全统一的。他们批评小乘佛教不懂得这个道理,厌恶和离弃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这样就不能真正达到涅槃境界。中观学派认为,众生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正确认识一切事物实相,实相就是本来面目,就是毕竟空,认识到一切事物是空无自性的,还事物以本来的清净面目,并且加以实际运用,也就是去掉一切戏论,“显示实相”。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涅槃境界就是对实相的认识和运用,这就是实相涅槃。

中国禅宗以性净自悟为立宗的理论基础,强调众生的本性是清净的,众生之所以不是佛是由于本性受到妄念的蒙蔽,一旦去掉妄念,返归清净本性,众生就是佛。禅宗是以认识、觉悟、体验众生自身的本性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的,这和印度佛教的涅槃观念是颇不相同的。

(六)人生的解脱途径

佛教对于达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很多,各派的说法也不尽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戒、定、慧“三学”。

同类推荐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禅门大智慧:吴言生说禅

    禅门大智慧:吴言生说禅

    本书汲取佛教禅门精华,指导人们明心见性,摒弃杂念,修炼智慧生命,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人生的哲理。禅是一条回家的路,它通达我们的心灵家园。泡一杯茶,让我们一起来听禅、品禅。我们的心灵像一面镜子。如果镜子蒙上了灰尘,那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污垢。如果镜子一尘不染,那我们就会看到晴天丽日。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不如意,但我们却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把我们这面灵魂的镜子,擦拭得更亮。
  •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本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研究。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研究伊斯兰教政治运动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来龙去脉,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等系列文章,对学术界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热门推荐
  • 环境人类学

    环境人类学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性及其综合性,从人类、历史与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及人类、科学与环境的角度对人类与社会环境问题进行论述。
  • 病娇boss她来了

    病娇boss她来了

    他自看到那个娃娃的那一天,他就明白,自己注定和别人不一样。
  • 我不是人啊

    我不是人啊

    我不是人,我不是人,我不是人!别疑问我是在骂自己,因为我真的不是人,不止是我,你身边的好朋友,可能也都不是人!贵(鬼)人一生“平安”交流裙:943241405。
  • 末世四族

    末世四族

    看了很多末世类的小说,题材大多类似,要么是穿越,要么是吸收丧尸体内精华,到最后秒天秒地秒空气,但始终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有剧情且经得起推敲的末世小说,于是便下定决心自己写一本类似武侠风的末世爱情小说,有尔虞我诈,有勾心斗角,有忠肝义胆,也有不择手段。当然,一开始写这小说也是只为取悦自己,后来朋友提醒可以发表,这才投于网络。不过鄙人文笔实在一般,还请各位读者大大见谅,只需要专注于剧情就好,别太苛责于文字,同时欢迎大家加入QQ群439184073,与鄙人探讨,谢谢大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如安好,我便是晴天

    你如安好,我便是晴天

    家人,每一个和你息息相关的人,他们都在你的生活中留下了千千万万的画面,他们是你人生起点的方向,是你情感的发源地。
  • 重生娱乐圈:总裁史上第一宠!

    重生娱乐圈:总裁史上第一宠!

    五年婚姻,沈望舒始终对自己不冷不热。好友翻脸、闺蜜死亡、胃癌晚期终究让宋易清心死,绝望的跳下了天台。可是,这天杀的!为什么沈望舒也重生了!!这男人居然还像是个无赖一样对自己死缠烂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染天下雪舞离殇

    凰染天下雪舞离殇

    混沌界面,分为上,中,下三个主界,而混沌界面的核心,便是神圣天域,世代由灵女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