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9100000080

第80章 佛教与中国文化(3)

佛教作为解脱学,归根到底也是以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佛教哲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并与中国固有哲学合流,成为古代传统哲学的一部分。佛教哲学的影响,表现在人生论上,提出人生价值是痛苦,人生本质是空的命题,并以因果报应说为支配人生的铁的法则,成为了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在心性论上,南北朝尤其是隋唐时代的佛教多讲心性之学,对于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的性质和转换问题,作了细致的阐发,极大地影响了唐以来中国哲学的方向,也是佛教对古代哲学的最大发展。在宇宙论上,佛教不单提出现象和本质皆空的学说,还着重阐发了以个人的意识和共同的“真心”为本体的学说,丰富了中国古代唯心主义本体论。在认识论上,佛教以其神秘直觉思维方式、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学说,以及强调主体、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学说,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并在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领域发生了深刻影响。

此外,这里还应当指出佛教对玄学和理学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学说取向的深刻影响。魏晋玄学家探讨有无、言意和动静等问题,各执一端,相持不下。佛教学者僧肇立著,阐述非有非无、不知即知、动静相即的观点,客观上对玄学的基本问题作了总结,把玄学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东晋以来,张湛《列子注》显然受佛学影响,文中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玄学的显要地位也为佛学所取代。佛教对于理学的影响,是大家公认的,应当说这种影响是全面、深刻的。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隋唐佛教大讲心性之学,大谈修持方法,对儒道造成了强烈的刺激,推动了儒学形态诸方面的变化。第一,促进了儒学要典的确定。一些涉及心性修养问题的典籍,如《孟子》、《大学》和《中庸》,与《论语》相配合,合称“四书”,作为儒家要典,以与佛教相抗衡,并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第二,推动了儒学学术转移。宋明新儒学——理学和以往儒学风格不同,不是侧重社会政治伦理、少言性命之学,而是重视修心养性的性命之学。第三,影响理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佛教心性学说着重讲人的本性与欲念对立,本性清净、觉悟,欲念污染、迷惑,应当去掉情欲妄念,恢复本性。这种本性与欲念对立的思维方式为理学家所吸取,转化为天理与人欲对立的概念,“存天理,灭人欲”成为理学家的核心思想。第四,促使理学修养方法的确立。佛教的止观学说,直指本心观念,即观心、禅定的方法,也为理学家所效仿,形成了主静、主敬的修养方法。禅宗与理学是唐宋时代儒、道、佛三教融合而成的两大思想文化成果。

(二)佛教与伦理道德

如上所述,佛教伦理道德与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存在着严峻的对立。儒家学者从维护儒家礼仪和中国传统习俗的立场出发,指责佛教僧侣的剃发出家、不结婚生子、见人君无跪起之礼、施舍家庭财产等,是不孝、不忠、不仁、不义的表现,佛教对此一直采取调和的立场,以协调两者的关系。中国佛教通过比附融合、撰文论证以及确定有关宗教仪式,突出宣扬忠孝等儒家观念。如宋代名僧契嵩说:“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考论·戒孝章第七》,《大正藏》第52卷,661页。)把佛教的“五戒”比作儒家的“五常”。契嵩又大力阐扬孝道,称:“夫教,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至哉大矣,孝之为道也夫!”(同上书,600页。)强调孝是天经地义的大道。契嵩还崇扬中庸之道,说:“中庸之道也,静与天地同其理,动与四时合其运。”(同上书,667页。)中庸与天地同理,与四时合运,是宇宙的真理与法则。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随着因果报应、业报轮回思想的深入人心,为父母追祭冥福,请诵经作法事的僧侣担当孝道使者的活动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凡此,对于孝道观念的强化,积淀为社会心理,都起了重要作用。

佛教的基本道德标准是去恶从善、慈悲平等、利人利己,这些观念不但充实了中国的伦理道德学说,而且也发挥了稳定社会的作用。在近代,佛教伦理道德还曾为一批先进人物如林则徐、魏源、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作为改造社会道德乃至改造社会的工具,它显示出的积极作用是不能不承认的。在当代,佛教的大乘戒行、无我利人的精神、去恶从善的德行,以及人间净土的行愿等,都是能与现实社会相协调,并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

(三)佛教与文学

和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一样,宗教与文学也有不解之缘。自由无羁、丰富热烈、奇诡神异的联想、想象和意象都是宗教和文学不可或缺的内在机制。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全面的、长期的,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巨大推动和变化。佛教典籍中如《维摩经》、《法华经》、《楞严经》和《百喻经》等,本身也是瑰丽多彩的文学作品,向为文人所喜爱。又如《本生经》是叙述佛陀生前的传记文学,《佛所行赞》是长篇叙事诗。这些佛典的译出,不但创造了融冶华梵的新体裁——翻译文学,而且为中国文学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命意遣词的方法。佛教典籍促进了中国晋、唐小说的创作,并为后来的古典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词话》和《红楼梦》等的创作提供了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佛教的俗讲、变文,也直接推动了后来的平话、宝卷、弹词、鼓词、戏曲等通俗文学艺术的形成。佛教禅宗词录也对后来的民间文学作品发生影响。佛教不但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还深刻地影响到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如佛教的“言语道断”说、“顿悟”说、“妙悟”说、“现量”说和“境界”说,以及“以禅喻诗”——用禅宗的一套禅理来论述诗的创作、欣赏和评论,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可以说,没有佛教的影响,中国汉代以后的古代文学将是另一番面貌。

(四)佛教与语言

印度声明学(训诂和词汇学)影响汉语体系的发展,因明学(认识论和逻辑学)则影响到逻辑思维的发展。佛教文化是汉语文化源之一,它推动了汉语语言方法论的变化。汉字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南朝时人在佛教梵声的影响下,把字音的声调高低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推动了音韵学的前进和律体诗的产生。在注音方式上,东汉以来盛行将直音改用反切,这也可能与受梵文拼音的影响有关。至于在唐末僧人守温制定30个字母的基础上,在宋代形成了“36个字母”——汉语语音的36个声母,以及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及发音方法的学科“音韵学”,更是梵语语音体系汉语化的产物。还有佛教音义之书,由于保存了大量久已失传的古代字韵和其他文史典籍,又为古籍的辑佚、校勘、训诂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语法学方面,佛教对汉语的句法结构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如佛教著作判断句用“是”来承接主宾语,句末不再用“矣”、“焉”、“也”、“耳”等语气词。佛教还为中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了新的词汇。佛教成语占中国汉语外来成语的9/10。而且许多佛教用语逐渐演化成日常用语,如世界、实际、方便、平等、知识、相对、绝对等。至于出现姓氏、人名、地名的佛教化,更反映出佛教对汉民族心理和文化意识的深入渗透。

(五)佛教与艺术

这是佛教与中国文化关系最密切的领域之一。宗教与艺术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是相似、相近和相通的。宗教需要通过自身的审美潜在力的艺术展示来显现自身的存在,佛教也需要艺术,没有艺术活动它就不能存在。汉魏以来,佛教在建筑、美术和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中国艺术大放异彩,进入崭新的阶段。佛教建筑主要是寺塔,这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发展起来的。最古老的石窟寺,其中举世闻名的如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都是根据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糅合中国民族形式建造的。又以今天汉族地区124座全国佛教重点寺院来说,如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南岳福严寺、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苏州寒山寺、扬州大明寺、泉州开元寺等,都是各有建筑特色的有上千年历史的名刹古寺,五台山的南禅寺、佛光寺是至今保存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寺院,寺内彩塑精美绝伦。中国的佛塔的建筑大约起源于三国时代,除了印度式的,多为中国式样,采取中国原有阁楼形式,建成可供凭眺的楼阁式建筑。藏传佛教的寺庙,一般都有庞大的建筑群,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特色和汉藏文化事例的风格。佛教美术主要是绘画、雕塑,也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发展为具有中国民族的风格和特色。早在梁代,以善画佛像名世的张僧繇,是佛画中国化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创立了笔法简练的“张家样”,在南北朝后期影响很大。北齐佛书家曹仲达创立了“曹家样”,其特点是衣服紧窄,与印度笈多王朝的雕刻风格相近。唐代吴道子创立的“吴家样”,其特点是衣带宽博,飘飘欲仙,突出了浓重的中国风格。佛教的壁画也很著名,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都保存有壁画,这些作品色彩艳丽、辉煌灿烂,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佛教音乐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方面。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在举行宗教仪式时都要用音乐——声乐和器乐。佛教音乐传入中国内地称为呗。由于汉梵语音不同,曲调难以通用,约在三国时佛教音乐就“改梵为秦”,用中国的音调来配唱经文,形成了中国佛教音乐。中国地域辽阔,佛教音乐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各地方言、地方民间音乐和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独特风格。唐代进入鼎盛时期,佛教音乐家辈出,在创作、演唱、演奏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平。佛教音乐对中国民间说唱音乐、音韵学、乐律、音阶、音型、音调和字谱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六)佛教与科学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人间与实践

    人间与实践

    《人间与实践》提出人间佛教的蓝图、思想和建设,并分别谈论了佛教现代化、现代佛教的四化与建设、今日佛教的希望、佛教的未来观、佛教寺院经济来源等问题。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热门推荐
  • 你的潮水我的浴缸

    你的潮水我的浴缸

    请给我翻滚的熔岩,破碎的山巅。也想要灯火阑珊,细雨声缠绵……“小说中的世界,或许我一直未走出过……但是,它毕竟是小说,无论如何渲染都不可否认它是假的。是虚幻、是飘渺。小说的结局就是个无底洞,它填不满。”我不会让它结束……
  • 火种进化

    火种进化

    生老病死。 你、我,我们——都将死去。但这并不会是结束,故事以死亡为开端。 当无尽岁月后的年月,人类终以科学之名踏灭神灵,步入神殿,成就永生的‘神’。 那个时候。 ‘他们’,我们的后代子孙,终于从死亡中唤醒了所有先祖。 故事从‘重生’开始,重生在那片未知而强大的未来。 …… 最直白的简介了,只能保证不虐主,不狗血,不虐恋。 畅想未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们的帝国,我们的战争

    我们的帝国,我们的战争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大学校园里谈论《帝国战争》这款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似乎除了这就没有其他谈资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了。
  • 被遗忘的一场生活

    被遗忘的一场生活

    该作品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映照了当代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这个交接点上的疑惑与烦恼,以及思想尚未成熟阶段对人生命题的思考。小说中的主人公初入社会经历曲折,但最终选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充满正能量。
  • 至尊无极逍遥游

    至尊无极逍遥游

    二十一世纪青年穿越异世,重生在了天武大陆神风皇朝三皇子身上。身负逆天系统极光,装逼,打脸,争霸天下,脚踏九天。
  • 强国

    强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想你爱我

    好想你爱我

    艾暖爱了夏初年10年,可对夏初年来说,艾暖就像苍蝇,让他避而不及。§她把骨髓移植给了何语意,她把艾氏股权转让给了夏初年,做尽一切,她只想他也能爱上她。可换来的却还是夏初年对她的恨之入骨。艾暖从不在乎,没办法让他爱自己,至少恨也可以让他把她记在了心里……
  • 限时离婚,二手女人不打折

    限时离婚,二手女人不打折

    挚爱和苦守,换来的是背叛和欺骗!在前夫的婚礼上,她携新欢出席,笑容灿烂的对新娘道:“能被人抢走的东西,向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最狼狈不堪的一面总是被他看见,他毫不羞耻的开口:“我们俩一直狼狈为奸!”求婚时:他说:“嫁给我,我可以帮你打击那个背叛你的男人!”结婚时:他说:“放心把你交给我,我保证不会背叛我们的婚姻!”事业折翼时:他说:“狼是狈永远的前腿,我会让你搭一辈子的肩!”众叛亲离时:他说:“别怕,我会一直守在你的身边!”......后来,当她知道他娶她并不如他所说的那般简单,她才终于明白——她跟沈致远哪里算得上是夫妻?其实连朋友都不是,只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
  • 天选书名

    天选书名

    无敌的气运加身是什么感觉?寻宝九死一生?美女?不缺不缺。功法?不好选不好选。成为强者,太麻烦了。拯救世界什么的!溜湾时顺便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