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000000002

第2章 学而第一(1)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每篇均以第一章的前两字或三字作为篇名。《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本篇共十六章,中心内容是学习与修身。孔子认为,学习与修身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学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修身是一个人提高德行的根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有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学习目的,以及“就有道而正焉”的学习态度,既是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又体现了学习的规律。关于修身,孔子提出了“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及“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原则,有子则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的观点。可见,“仁”是修身的根本,是为人的准则。只有勤勉地学习仁,不懈地追求仁,才能提高自己的德行操守,并感悟人生的真谛,获得人生的快乐。学而第一

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经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①子: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男子的尊称。在《论语》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②习:复习,练习。《礼·月令·仲春之月》:“命乐正习舞。”③说(yuè):通“悦”,高兴,愉快。④有:通“友”,亲爱,友爱。《左传·昭·二十年》:“若不获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朋:同学。汉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里指弟子。有朋:指志同道合的人。⑤愠(yùn):怨恨,恼怒。《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⑥君子:泛称有才德的人。

【解读】此章作为《论语》第一篇的首章,开宗明义,介绍了学习的方法和待人的态度,反映了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学而不厌、重视相互切磋和人格修养的主张。此章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读之浅易上口,思之启人心智,成为两千多年来脍炙人口的名言。

1.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矣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生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⑦!”

【译文】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这种人少有;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基树立了,人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仁爱的根本吧!”

【注释】①有子:即有若,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在《论语》中,对孔子的学生特称“子”的,只有有若和曾参,所以有人认为《论语》是由有若和曾参的学生编著的。②孝:孝顺父母。弟(tì):通“悌”,指尊爱兄长。③犯:触犯,冒犯。④鲜(xiǎn):少。⑤本: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务本:致力于根本。⑥道:道德,道义。这里指人道。⑦仁:古代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亲、爱人。这里指仁爱。

【解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孔子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有若强调“仁”的根本,应建立在“孝悌”,即懂得珍爱身边的亲人上面。这种由“孝悌”而形成的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仁”的具体体现。由家庭而社会,再到国家,如果都能遵循“仁”的理念,就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国家关系。

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这种人很少有仁爱。”

【注释】①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和悦的面容。这里为贬义,指表面热情,实则伪善的人。②仁:指仁爱。

【解读】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学习和尊崇“仁”,反对花言巧语、表里不一。在孔子看来,“仁者”必“诚”。有仁爱之心的人,必定是表里如一的人,也就是孔子称为“君子”的人。

1.4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④?传不习乎⑤?”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是否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和演习?”

【注释】①曾子:即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六岁。②三省(xǐng):从三个方面反省。③谋:谋划,考虑。这里指出主意。忠:忠诚,尽心尽力。④信:诚实,真诚。⑤传:传授。习:温习。指复习《诗》、《书》和演习礼、乐等。

【解读】曾参“三省吾身”的做法,既体现了孔子“仁”的理念,又为后世学子树立了严以律己的楷模。为人办事必须尽心,与人交往必须真诚,体现了孔子以“仁”待人的精髓。对老师传授的知识,通过复习和演习进而理解和掌握,体现了虚心向学的态度。此章可以说是流传千古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1.5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

【译文】孔子说:“治理千辆兵车的诸侯之国:要认真办事恪守诚信,节省费用爱惜人民,征用劳力不违农时。”

【注释】①道:《释文》:“道本或作导。”引导。这里指治理。千乘:兵车千辆。古代以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代,天子号称万乘之君,分封给诸侯的则为千乘之国。②敬:恭敬。这里指认真。信:诚信。③使:役使,征用。使民:指征用劳力。时:古代以农业为主,时即为农时。以时:根据农时。意思是不违农时。

【解读】“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是孔子提出的治国原则。正如宋代学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说:“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所谓“本”,就是孔子倡导的“仁”。治国以“仁”为本,就必须坚持“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这五项原则。五项原则之中,“使民以时”这一原则体现了孔子学说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1.6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谨而信②,泛爱众③,而亲仁④。行有余力⑤,则以学文⑥。”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就孝顺父母;在外面,就尊敬兄长;处事谨慎,待人诚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之心的人。躬行之后还有余力,就去学习礼、乐等技艺。”

【注释】①弟子:年幼的人。也泛称子弟。这里指年轻人。入:指在家里。与下文的“出”对应。②谨:谨慎。信:信用,诚信。③泛爱:博爱。④仁:仁德。这里指有仁德之心的人。⑤行:实行,躬行。指做到以上几件事。⑥文:文献。朱熹《论语集注》:“文,谓《诗》、《书》六艺之文。”郑玄认为“文”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技艺。可从。

【解读】此章是孔子对年轻人在待人、处世、交友、求知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伦理思想。他所提出的要求虽然简单,却蕴涵着深刻的做人之道。在求知与做人的关系上,孔子强调首先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规范和道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礼、乐等技艺,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③,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⑤。虽曰未学⑥,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人要敬重其德行,而不能以貌取人;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国君,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能信守承诺。他虽说没有学过《诗》、《书》、《礼》、《乐》,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以文学著称,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②贤贤:前一个“贤”为动词,尊重,引申为敬重;后一个“贤”为名词,善。这里指德行。易:轻视。《左传·僖·二十二年》:“国无小,不可易也。”色:美色。这里指容貌。易色:轻视容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比澹台灭明小五岁,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事,他应该知道。因此,子夏说的“易色”,就是不以貌取人的意思。③事:侍奉。④致:尽。致身:献身,献出生命。⑤言:说话。这里指承诺。⑥未学:指没有学习过《诗》、《书》、《礼》、《乐》等。【解读】此章子夏从如何对待人、如何侍奉父母、如何侍奉国君、如何与朋友交往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做人的道理,强调做人应以德行、诚信为本,学习知识应立足于实践和运用,而不能做只读圣贤书而不会立身处世的书呆子。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④。过则勿惮改⑤。”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了仁德、礼制就不会鄙陋。做人应以忠实诚信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注释】①重:庄重,稳重。威:威严。②固:鄙陋。③主:为主。忠信:忠实,诚信。④无:通“毋”,不要。友:这里作动词。指交往。⑤过:过错。惮(dàn):害怕。

【解读】为人庄重、严谨,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人有了德行,才不会鄙陋。反之,如果为人轻薄随便,就会失去威信;不学习仁德、礼制,就会鄙陋低俗。在交友上,则应交益友,交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朋友。为人忠实诚信,有过不怕改正,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此章,孔子对君子如何完善自己的德行,如何进行品德修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这些话,对今人来说,仍然是指导品德修养的箴言。

1.9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②。”

同类推荐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是中国古代蒙学书籍中影响大的几种,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经久不衰。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书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三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
  • 墨学十论

    墨学十论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承,始有创造。而继承的关键在乎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 仁者无敌:张奇伟教授解读《孟子》

    仁者无敌:张奇伟教授解读《孟子》

    《仁者无敌》——张奇伟教授解读《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一起被并称为“四书”。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史记·列传

    史记·列传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文学名著。其中“列传”达七十篇之多,从文学角度审视,“列传”是《史记》的精华所在。
热门推荐
  • 才女爱上冰山男

    才女爱上冰山男

    她和他遇见本来是那么的不和,为什么到最后他们爱了却又不在一起?她和他遇见本来就是缘分,为什么到最后他们又受了什么激将法选择了面对。她和他遇见本来就是一见钟情,又为什么她要面对的选择会如此艰难……俩个人相爱本来就不容易,为什么命运一而再,再而三的将他们分离?难道这是天意吗?他们会迎接、面对他们的爱情吗?
  •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这是一部讲述经历过五代四帝,地位和身份都很特殊的奇女子的故事。她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却参与了清朝官服的设计,也是女性旗袍的最初设计者。她不仅懂蒙文、满文和汉文,而且还擅长满文书法。她平时是孝庄的“秘书”,在皇位争夺战中还是一名出色的“间谍”。同时,她是康熙的老师,还曾抚育康熙的十二子。她受到了同一时代,不同帝王的尊重,被孝庄称为“格格”、被康熙称为“额娘”、被皇子称为“奶奶”。她死后,人们为了尊重和纪念她,称她为“苏麻喇姑”。
  • 一卦便知你

    一卦便知你

    大仇得报自行了断居然魂穿异世,占星世家,她天赋绝伦,命定的强者,神兽加持buff,善卜卦,善炼药,擅长的东西太多,唯独不善卜自己的命数。她很忙的,但是那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天南地北都有他。“占星师大人,嫁还是不嫁?”“桥都嘛得,我先卜一挂,啊,大凶,不给不给。”“可是我占我俩是天造地设,绝世好姻缘。”请问卦象不同如何破,在线等挺急的
  •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犹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古老的东方大地,又似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僵化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刀光剑影,惊涛拍岸,有多少企业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沉沙折戟,惨遭淘汰。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企业经理们都在为着同一个问题而苦苦思索——怎样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残酷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面对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
  • Once Upon a Crime (Sisters Grimm #4)
  • 桃妖秋漪

    桃妖秋漪

    阴阳轮回,转世今生,一纸千鹤跨越千年的对白。漫天红雨,碧水池畔,谁又曾记得那只白色妖狐?
  • 死亡脸孔

    死亡脸孔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西游团队进化手记

    西游团队进化手记

    团队管理是对多人组织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中囊括了性格管理、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规划、心灵修炼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绝不是简单的团队建设,而是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早在400多年前吴承恩就通过一部古典名著《西游记》带给我们最好的诠释。作者通过分析《西游记》这部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将读者所熟知的内容与其中所隐含的团队建设与管理经验紧密结合,通过对书中主要人物特点,以及在取经过程中的种种经历的分析,让读者重温经典,学以致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子匪言:定辙

    子匪言:定辙

    君洛出生便被冠上了“帝国凰女”的尊号,洛月帝亲自拟旨“君洛,从今往后便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国师更是说君洛是“帝国贵人”可为何,集万千宠爱是她,受蚀骨之痛也是她?师父告诉她,这是命,已经注定了的命!她不甘:“是不是,我翻了这天,便不再是注定?我的,我会守住,哪怕拼了命……”某美人魅惑一笑:“公子,逆天,我帮你如何?”其实是双强高甜宠文,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