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100000016

第16章 叙述时间(4)

倒述,西文flashback,原为电影术语,但这手法却是西方文学与生而来的,《伊利亚特》的开头就是倒述。在西方文学中,倒述几乎成为一个常规手法,而且往往安排于不同的叙述层次之中。《呼啸山庄》就是让主叙述中首先出现结果——凯瑟琳的鬼魂,然后让耐丽·丁的次叙述讲出导致此结果的事件;在中国现代小说中,这也是一种常规手法,例如《祝福》先说祥林嫂之死,然后再用主叙述讲祥林嫂的一生。

这样的倒叙往往都越出故事开场的时间之前,例如祥林嫂的身世,越出故事开场“我”遇到乞丐祥林嫂的时刻之前,这可以称为“超越式”的倒述。

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倒述是很少的,而且往往是属于“技术”上的处理,即几条线索穿插时无法兼顾。我们在上文引过的《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那段开始时不得不倒述解珍、解宝、孙新、顾大嫂的故事,就是一例。当然,也有某些倒述是为了特定的叙述效果。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卷首有一篇“读三国志法”十二条,其中第九条称为“添丝补锦,移针匀绣”:

凡叙事之法,此篇所缺乏,补之于彼篇,上卷所多者,匀之于下卷。例如望梅止渴,移在青梅煮酒时叙之;管宁割席分坐,移在华歆破壁取后时叙之。不但使前文不拖沓,亦使后文不寂寞,不但使前事无遗漏,而又使后事增渲染。

这样的倒述一般都没有超出叙述开始的时刻之外,似乎是在被叙述的时间段中的内部调整,我们称之为“非超越式”倒述。关于这问题有个奇特的例子,就是电影《巴顿奇事》(The Curious Life of Benjamin Button)。菲兹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原作的短篇相当简单,但是“越长越年轻”这个基本结构已经有了:故事倒过来,从老年说到婴儿。但是实际上每一段依然是从前往后说,也就是倒述再加倒述。因此倒述不是“倒卷”(rewinding),而是全文一再闪回到过去某一点,依然往前说。只有其中一段,在战场上冲锋时,人向后倒着跑。其时间逻辑不一致。

与倒述相比,预述是小说中较少使用的手法,但也特别值得研究,因为它总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除非程式化到不露痕迹。

晚清翻译家最初遇到西方小说的时序颠倒时,常把位置改正过来。当“改正”不可能做到时,常常加一按语,表示歉意,同时帮助读者弄清颠倒的顺序。林纾译狄更斯《块肉余生述》第五章:

外国文法往往抽后来之事预言,故令读者突兀惊怪,此用笔之不同也。余所译书,微将前后移易,以便观者。若此节则原书所有,万不能易,故仍其原文。

《冰雪姻缘》也有许多“原书如此,不能不照译之”,“译者亦只好随它而走”等的歉语。这做法是挺奇怪的:在时序问题上,篡改原文不需致歉,遵从原文反需致歉。不过,这样反复出现的注文自然使晚清作家注意时序错乱的可能性与效果。吴趼人的《九命奇冤》被许多评者认为是晚清小说中唯一的一部以预述开场的小说。全书一开始先写强盗火攻,然后倒述两富户之间如何因小事纠纷发展成仇杀,到第十六回,即到了小说开场预述的位置,叙述者不忘干预一句:“这里外面打劫的情形,开书第一回,已经说过,今不再提。”

胡适称此小说为技巧上“全德的小说”,因为它有个“倒述式开场”。我想胡适是把倒述与预述混淆了。倒述与预述这两个术语本是相对性的,是相对于主要叙述线索而言的。如果事件在主要叙述线索上应有的位置之前叙述,则为预述;之后,则为倒述。某个“线外叙述”的事件是预述还是倒述,视我们把哪一部分视为主要叙述线索而定。在某些现代主义小说中,此事可能困难,因为主要叙述线索可能难以确定,在晚清小说中此非难事,因为其时序变位并不剧烈。

在西方语言有各种时态标志,预述部分用将来式或过去将来式,表示说的事尚未发生——除了时态——还可以用其他短语帮助。例如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顿》第十四章结尾时说马丁写了一篇文章《幻想的哲学》,照例又去投稿:“一张邮票打发它走上旅程,但这篇文章命中注定在未来几个月中要得到许多邮票,走好多路。”这里“命中注定”(was destined)暗示一个指点干预,表示下面说的情况是预述。

这样的标记短语,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倒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宝玉……只得安心静养。又见宝钗举动温柔,就也渐渐地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此是后话。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马丁·伊顿》例还是《红楼梦》例,指点干预标明的预述实际上是为了叙述方便,及早一笔带过,免得此后再费笔墨拾起话头。试看《红楼梦》一零六回:“贾琏如此一行,那些家奴见主家势败,也便趁此弄鬼,并将东庄租税也就指名借用些。此是后话,暂且不提。”“暂且不提”,似乎后面要接着做文章,实际上后面再也没提起。这不是《红楼梦》行文照应不周,这话原意就是说“虽然在后发生,后面不再提”。

从叙述结构观点来看,预述甚至比倒述还重要,虽然倒述往往总是很令人注目。本书第七章将专节讨论预述的情节结构意义。在这里,我想最后指出一下的是预述往往是叙述者的声音,是叙述者的意识强加于人物意识之上(因为人物还来不及体验),上面引的《红楼梦》关于宝玉转而爱宝钗是一例。再举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例:克利斯朵夫在德国坐火车,忽然看见对面列车中正是曾陪他看《哈姆雷特》的那个法国少女:“他一眼之间已经看见她戴着一顶旅行便帽,身边放着一口旧提箱。他没想到她离开德国,以为是出门几天。”

“他没想到”,是因为只有叙述者知道后事(要到全书第九卷叙述者才倒述这位法国少女安多纳德的故事),这一章本来全是克利斯朵夫所见所闻的事,也就是说,以他为意识中心来写的,而为了预述,叙述者不得不侵入进来,代替人物,超越人物意识能及的范围,这实际上是我们所说过的“补充性干预”。

有时,这种干预可以用语言手法伪装,例如上一例可以改成“要是他知道她是离开德国,他就会……”手法并没有改变实质:在预述中,事件在其应出现的时间之前就被叙述出来。从叙述学上说,只有叙述者才知道全部故事,因为他是在全部事件结束后才来叙述,其他人物无法预知未来,预述不可能用转述语表达(除非人物在作预言),而必须由叙述者说出。因此,可以视所有的叙述为叙述者干预。中国传统白话小说中倒述偏少,预述却偏多。而且传统白话小说中的预述,大部分是有回应的预述,即先提前点一下,以后再详细讲述,这样的预述,实际上对叙述线性破坏不大。传统白话小说中,预述是时序变形的最主要方式,实际上所有的长短篇小说,楔子中都点出了故事的结局,故事尚未开始已知结果。因此叙述展开的主要动力不是回答疑问“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是表现一个过程,即表现“结果是如何取得的”。例如《水浒传》一开始就写了洪太尉放走妖魔:

今日开书演义,又说着些什么?看官不要心慌,下文便有: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直使宛平城中藏虎豹,蓼儿洼内聚蛟龙。

以后每当说到一个英雄入伙梁山,尤其是动机并不十分周全时,只消说“也是地煞星一员,就降了”。与预述呼应,就理由十足。《隋史遗文》第三回:

况且上天既要兴唐灭隋,自藏下一干灭杨广的杀手,辅李渊的功臣,不惟在沙场上一刀一枪,开他的基业,还在无心遇合处,救他的阽危。这英雄是谁?姓秦名琼字叔宝,乃祖是……

秦琼所要扮演的角色甚至“巧遇救主”的情节,都预先已经说定。

但是传统白话小说中最常见的预述是每章结尾的公式化预述。《儒林外史》第二章周进参观考场晕倒,“不省人事”:“只因这一死,有分教: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未知周进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预述使“未知周进性命如何”的悬疑完全不再存在。传统白话小说中几乎无一例外采用预述式结章法,但在18世纪某些小说中,情况有所变化。《红楼梦》的结章对句有时省略,有时只用来总结本章情节,不再预述未来。

另一种预述,经常出现在情节的危机时分,似乎是在肯定命定之数。《西游记》每次唐僧被妖怪抓住即将入锅被食,总会出乎一个预述式的干预:“这一回,也是唐僧命不该死。”下面的故事只是讲述唐僧得救的经过,得救这结果是预定的。在17世纪之前,这种命定预述是白话小说叙述的通例。《金瓶梅》中每一情节转折,总有预述干预,第二回:“一日,也是合当有事,却有一人,从帘子下走过来,自古没巧不成话,姻缘合当凑着。妇人手里拿着叉竿放帘子。”第九十九回:“一者也是冤家相凑,二来合当祸这般起来。”

传统白话小说中的预述,对维持叙述线性起了极大作用。早期小说中经常出现的预言式楔子,实际上是大规模的预述,但它们不采取预述形式,没有时序变形。《三国志平话》中韩信等三将转世投胎楔子,《说岳》中的大鹏故事,《水浒传》中的洪太尉误放妖魔楔子,在情节位置上都是正常的,它们发生在主叙述线索的情节之前,但在语义上却是预述的,它预定了三家分汉,一百零八将聚义。因此,这是一种预言式楔子。

在白话小话创作期,这种预言楔子消失了,嵌入叙述情节。《金瓶梅》的预言结构出现在第二十九回,吴神仙给西门府上每个妾相面,点出了每个人的结局。每人四句的谶语太明显,但似乎没有一个妾对自己的命运预言加以深究,其作用似为铺垫。《红楼梦》中的预言结构移到第五回贾宝玉太虚幻境之游,即宝玉看到的《金陵十二钗》三册中的画与题诗,以及听到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其措词过于模糊,只有读完全书后重读此章才能弄懂,起不了预述作用。实际上把预言楔子植入正文,就已经失去了对情节的先声夺人控制权。

传统白话小说的预述,在晚清小说中依然大量存在。《九尾龟》中就有不少预言后果的预述,尤其是预言嫖客与妓女发生冲突会有什么结果:

你想这等的豪华名妓,哪里看得上这种客人。到后来率至花了一注大钱,受了几场闷气。万想不到幼恽是个一钱如命的人,以致大失所望,所以终久弄得不欢而散。

类似例子几乎无书不有。甚至传统小说中的章回起讫公式在大部分晚清小说中还完整保留,哪怕是晚清的优秀之作,如《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九尾龟》等都如此。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由于用了复合式叙述者,叙述者记录孔博士演讲,叙述格局大变,此种叙述干预起讫不得不改个样子。例如第三回之结尾:“至于以后有什么事情,我也不能知道。等礼拜六再讲时,录出奉报吧。”但是,在第五回,即《新中国未来记》现存本的最后一回,其结尾又起用了传统公式:

他顾不得许多,一直就跑上去了。有分教:

碧眼胡儿认我法律家

白面书生投身秘密会

须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梁启超好像忘记了此书的叙述者已经不是“说书人”。无奈落回传统公式,可能这正是一个标记,点明梁写不下去的原因:他明白他的《新中国未来记》,内容再革故鼎新,惊世骇俗,形式已经无法摆脱陈套,他的创作已经失败。

同类推荐
  • 至美之词:乐章集+阳春集+漱玉词+珠玉词(套装共4册)

    至美之词:乐章集+阳春集+漱玉词+珠玉词(套装共4册)

    本系列套装包括《阳春集》、《乐章集》、《漱玉词》、《珠玉词》四部词集,分别收录南唐冯延巳、宋代柳永、李清照和晏殊的词作,参考《全宋词》等版本,严格校勘,在原词的基础上,添加了注释、生僻字注音、译文和学者辑评,让读者在流畅阅读、轻松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品赏到词句的精妙之处。经典词作,如《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声声慢·寻寻觅觅》《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皆被收录其中。这四部词集,是了解中国诗词文化、品读诗词佳作必不可少的读本。
  •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三毛:梦里花落惜别离》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三毛,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三毛:梦 里花落惜别离》以诗一般的语言,再现了这名传奇女子48年的人生,和她留 下的泪水、温情、凄清交织的世界。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精选出我国古代十大悲剧,直接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每篇后面还附有赏析,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鉴赏,除此之外在每篇故事中,还配有相应的图画,图文并茂,相信读者一定会爱不释手。中国古代戏剧,不但以深邃的思想、博洽的内容、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离的情节结构为古今观众及读者所倾倒,而且还以优美的文辞、练达的韵律和精湛的音乐曲调而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库藏中的瑰宝。自从元代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以其独具的形式和璀璨的异彩,彪炳百代。为了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对剧本故事及人物的总体把握,让中国文学艺术的这一部分瑰宝得以向广大民众普及并发扬光大,我们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编成故事,以飨读者。
  • 游历岁月

    游历岁月

    《游历岁月》是一部散文游记集。作者冯燕新行走于国内外各旅游胜地,根据真实感受,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同时采取夹叙夹议等方式,表达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本书将旅游胜地的美景、生活的质朴与哲思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读性强。
  • 今天的孤独,是明天的祝福

    今天的孤独,是明天的祝福

    本书的作者作为孤独的年轻人,同时又深爱民谣,将自己的孤独与民谣、电影、绘画等结合起来,聊自己的孤独及与孤独相处的瞬间,读来共鸣。十五个凌厉彻骨的孤独瞬间,十五个短小精悍的生活故事,足以让我们代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个关于孤独的问题,都是在探索你内心的力量,从而获得内在的成长与强大。谁不曾孤独?只要与孤独相处,不抗拒,不逃避,不害怕,每一次孤独,都可以用来雕刻自己,也都会是最珍贵的积累期。我们要想得到幸福,首先要拥有独处的能力。
热门推荐
  • 都市之军神龙帝

    都市之军神龙帝

    血染峥嵘,耀世将星独守边陲,以血躯卫家国;如画江山,倾国美人起舞弄影,以姿色乱山河;鹿逐中原,武道巨擘裂土封侯,以神通定乾坤!春秋万载,传奇归来,携无敌之势,扫苍茫浊世!一代军神,回归都市;冰封龙帝,续写全新传奇!
  • 女儿凶萌

    女儿凶萌

    阮绵神通广大又有钱生活乐翻天,谁知天劫他蛮横不留情,连降八十一道神雷将命清零,魂穿渣男惹了一屁股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君养成手册

    帝君养成手册

    断了的缘,该怎么续接?他和她之间除了一个已经过期作废的婚约,大概就只剩下仇恨了吧?
  • 变身女神后的修真生活

    变身女神后的修真生活

    “大家请别这样看着我啦,要不然请小心我用拳头锤你们哟!”,大街上一个萌萌哒小萝莉挥舞着软绵绵的小拳头对着围观的路人“凶狠”的说道。(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模仿)
  • 闺月长营

    闺月长营

    南楚皇宫歌舞升平,前来觐见的北狄使者喝得醉醺醺的,一手揽了身旁的细肢在怀,贴近女子温润的耳畔讲了几句胡语,两人乐得咯咯直笑。抬眼时瞥见立在一旁如同仕女俑的符楚,他一摆手,呵斥道:“还不过去给王爷斟酒?!”对面的男子沉稳持重,宴席之中独他一人无美姬侍奉左右。只见他一只玉手懒懒散散的把玩着手中的纯金酒樽,漫不经心的样子给人强烈的疏离感。符楚咬唇,拿了玉壶硬着头皮上前,她在他身旁跪下行礼,将头埋得极低。“奴婢给王爷斟酒。”“嗯。”宋镶淡淡应了声,酒樽磕在食案上发出一声闷响,杯子平稳的放在桌子上,可手却并不移开。“就这样倒。”他道。他灼灼目光落在头顶,她顿时感到如芒在背,双手不听使唤地颤抖着,甘冽的醴醪从壶嘴汩汩泻出,手臂上的紫玛瑙手串在灯下十分晃眼迷离,她一分神,只见酒从杯中溢出,水珠顺着他手掌的虎口钻进衣袖里。“奴婢该死。”她连忙撤了手,掌心像被烈火灼烧过一样。上座有人笑着打趣:“五弟莫不是看上了这位北狄女子?朕瞧着你眼神都没移开过。”座间寂静,她轻轻吸着气,心在胸腔里乱了分寸地跳动。席上华灯璀璨,殿外梅花朵朵绽放,她见他面无表情一饮手中的美酒,淡笑着起身应答:“的确是看上了。”
  • 玩出你前程(哈佛学生最爱游戏系列全8册)

    玩出你前程(哈佛学生最爱游戏系列全8册)

    玩出你前程-哈佛学生最爱游戏系列(套装书全8册),精选哈佛学生最喜欢的游戏系列,包含脑筋急转弯、思维游戏、推理游戏、智力游戏、心理游戏、逻辑游戏、猜谜游戏、数字游戏共八部分精彩内容。
  • 世界500强企业都在用的国际英文合同大全集

    世界500强企业都在用的国际英文合同大全集

    《世界500强企业都在用的国际英文合同大全集》在介绍英语合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英语合同的语言特点和常用词汇及句型,并为读者提供了各类合同实例并加以注释和翻译以方便大家学习。本书最后还提供了国际法规与惯例相关条款及合同术语中英文对照辅助资料,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让您一步一步掌握商务英语合同。
  • 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如果你平时不喜欢做逻辑游戏。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爱上它;如果你是个逻辑游戏迷,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觉得有新意;如果你觉得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上的题太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出师了!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则是智商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提高!《每天一个逻辑游戏》突破以往根据解题方式而分类的方法,将题目分为文字游戏、数字游戏、图形游戏等;使各种题型灵活的交叉在一起。
  • 琼台

    琼台

    有臣子神情悲切,拱手作揖:“请王上赴死!”有人闻之难以自己,有人面露鄙夷。有人生性坦荡,胸怀沟壑。“君子无嗣,敢为天下谋。”武夫尚且持卷,文人却也不少豪情。这是一个读书人的时代,只要学有所精,必有用武之地。试想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