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14

第14章 张炜(4)

同样会少有人愿读的部分,或许还有那些大段大段的思辨。在几部的初稿中,思辨的段落就有了,曾经激起过朋友赞赏。最后这一次大规模修改,张炜再一次认真审视它。小说的主观性需要重新认识。托尔斯泰《复活》中的思辨部分,曾经被当作说教,遭人诟病。其实,那是作家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不得不站出来直接说话,它本是作品的有机构成部分,同样来自于作家执着炽灼的心灵,正所谓“吾岂好辩哉,吾不得已也”。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就已经做过了。《战争与和平》的“尾声”第二部,通篇是思辨。对历史的主题,对推动各民族的力量,对以往的历史学说等诸多关系到人类命运的大课题进行辨析、思考、论说。一百多年过后,我们再来阅读,丝毫也不感觉到枯燥乏味,倒是别有一番兴致,像读托尔斯泰的那些宗教哲学著作《天国在你们心里》《当代的奴隶制度》《论俄国革命的意义》一样,能够更加领略到伟大作家才会具有的博大精深,不拘章法。大师总是在打破固有的章法,创立新的章法。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在于简单的标新立异,而在于他要服从自己的写作追求、审美理想。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哪怕必不可少的坚硬、晦涩,拒绝了一部分读者,也在所不惜。《你在高原》的最后修改,原有的思辨不仅没有减弱,倒愈发加强了;而且张炜在变换着形式思辨。《人的杂志》中的“驳夤夜书”,对勤劳、爱情、体育、娱乐等当代社会的诸多严肃问题进行思辨,却以看似戏谑的笔墨出现,正、反、合,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反讽调侃,讥刺幽默,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好像东方朔再世,登上了前朝业已废弃的稷下学宫讲坛,嬉笑怒骂,切中的总是江山社稷人伦道德的大主题。齐文化对于张炜的濡染,变换为各种面貌呈现出来。张炜每天把他改写的“驳夤夜书”章节打印出来,到傍晚拿给朋友阅读,大修改找到了满意形式的欣悦之情溢于言表。

2008年盛夏,《你在高原》的最后修改进行到一半,张炜又抽身而出,写了《芳心似火》。这是他写作策略的智慧之举。一个成熟的作家,他需要十分警惕“滑行写作”。手法流利,轻车熟路,依仗才情,依仗一副流道的文笔,就可以沿着既定的轨道写下去,像在冰道上滑行,把手背起来,也可以到达终点。然而危险正在于此。庸常、俗套、疲软、松弛,往往由此发生。不要指望“滑行写作”会一直保持原有的高度,滑来滑去,是会下滑的。长篇小说的写作,尤其如此,更何况《你在高原》这样的长河小说。张炜是清醒的,冷静的。《你在高原》的最后修改正在顺利进行,也需要收住、勒一勒了,有“勒”才会有“紧”。

《芳心似火》的写作,与《你在高原》的修改也并不矛盾。对于齐文化的研究,张炜多年来一直没有放松,念念在心。“齐国的恣与累”让他想到了人类世界的太多问题,比如欲望、经济、革命,等等。程派名剧《锁麟囊》,让他一再思索和谐、中庸、美这些有关人类福祉的概念。他曾经想写一篇小说,题目就叫《锁啊麟囊》。在万松浦的盛夏,骄阳下万花繁盛时,他又想到了《芳心似火》这个题目,于是,写成了关于齐文化的一本专著。他多年来对齐文化的研究思考,得到了一次集中梳理和释放。为了人类社会的安宁幸福,他在古齐地的登州海角望月祷祝,唯愿现代人接受古齐国的教训,不再让那颗欲望的芳心烧啊烧,直烧到一片灰烬。那也是他在《你在高原》中激愤、痛呼的主题。《你在高原》的主题是庞大的、复杂的,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去诠释。可是,你只要抓住了对当代社会的警示这个大纲,再往哪个方面走,都不会出错。那沉沦的荒原,那曙光与暮色的交割,那东巡马车的威仪和颠簸,那巡海夜叉的荒诞和虚无,不是从古到今、由天上以至地上、由陆地而至海洋,一直在警示着当代人应该警惕什么、应该怎么活吗?当代人是应该追问个活法了。《锁麟囊》中,经历了劫难的大家闺秀薛湘灵总结人生,深切唱出“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有的演出本改为“休恋逝水,振作精神”,那不是作品的本意、人生的真谛。不问前因后果,一味盲目地“振作精神”,只会让似火的芳心燃烧得更凶,而“早悟兰因”,才能让驰骤的骏马悬崖勒缰,重新打量来路与去路。

我们到底是怎样走过来的,应该怎样继续前行?不重新回顾仔细打量认真地辨析一下不行了。《你在高原》中的秦先生是省城的高人,好像是隐居林泉了,一般人很难见到他。后辈仰慕他的学问情操,把他看作一座城市的良知,小心翼翼地满怀崇敬地拜访他,看看他屋子里透出的灯光,就会感受到温暖。关键时刻,需要他站出来表态,在大是大非面前说一个“是”或“否”,他却退缩了,而且朝着后辈莫名光火。无疑,他是张炜笔下的一个知识分子形象,然而,他不是符号化的知识分子,不能用通行的知识分子概念去套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代知识分子士的传统,在他那里,只是书之座右,悬起来给人看给自己看看罢了,他不能够真正做到。倒是那位“老红军”,为了信仰,能够矢志不移。“老红军”自然也在反思,反思的结果,却不是丧失最基本的信念和追求,而是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走向了精神高地。墓地的雨,钢浇铁铸一般的形象,怎么也不能让人忘怀。摒弃概念化的书写,张炜要写出生活、社会、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他绝不“二元对立”,他从来都不会那么简单。他不是“土地主义者”,也不是“反城市主义者”;他不是“知识分子的代言人”,也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是精神高原的跋涉者,只为人类的精神高原探索登攀的途径。那就不能缺少了甄别与批判,也不会少了迷惘与反复。《家族》中的倾诉,已经先期透露了浩茫的心绪,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后来的抒写,更是一再回响着那种“和弦”。

不能用一般长篇小说的标准,来要求《你在高原》这样的长河小说。《九月寓言》《外省书》,已经让我们见识了写那种篇幅不长的作品,张炜会做到多么精致、精美,玲珑剔透,可以托在掌心赏玩。《你在高原》要体现张炜的另一种美学追求,那是壮阔美,浩浩荡荡,大气磅礴。你不能从一条支流一脉喘息那里,去挑剔是不是缺少蜿蜒,是不是缺少匀称,是不是有所疏失。有缺陷的奇崛远胜于中庸的完美。大匠运斤,一斧子劈下去,天然的壮美更值得赞叹。《你在高原》为张炜提供了巨大的创造空间,他的所有本事,都可以尽力展现了;反言之,没有足够的才华,没有娴熟的多方面本事,也难以撑起这样的巨型大厦。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劳动,巨大的劳动,一个作家最优秀的品质。“天才,不是别的,作为一个人或一个性格来说,不过是一个更好的劳动者,一个更真挚的人,一个更优美更朴素的性格而已。”冯雪峰当年评价鲁迅时说的话,大半个世纪过去,今日重温,更加深切地体味到了那种珍贵的相知。

巨大的劳动明显在张炜身上留下了耗损的痕迹。最后的大规模修改过去了将近三年,冬天到来,晚饭后去万松浦书院近处的海边散步,张炜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把帽子戴上,紧紧地扣好。寒风吹来,他仍然会咳嗽起来。他受过伤的身体要撑过这巨大的劳动,似乎有几分困难了。然而他奋力支撑,一刻也不放松。要紧的是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有一些外出的邀请,他婉辞了;有一些无聊的聚会,他坚决地拒绝了。“市相缤纷,海客嘈杂,你却无视无闻。你端坐一隅,仪态万方,呼吸吐纳。紫蓝色的天穹更加静谧,星辰一片冷凝。我遥望那三个岛屿,倾听心跳的声音”(《海客谈瀛洲·致海神书》)。大海上涛声哗哗拍岸,张炜心跳怦怦,他快要接近高原的巅峰了。

雪花飘飞的傍晚,张炜和朋友再一次去海边散步。朋友走出自己住的万松浦书院研修部小楼,一只彩鸟停在门里边。门是关着的,窗户没开,彩鸟从哪里来的,什么时候来的,全不可知。朋友把门打开,静静地站住,等彩鸟飞走。彩鸟在那里停着,闪动着眼珠,不走。朋友蹲下去,轻轻地伸手,将彩鸟捧起,走向书院的大门。喝了点酒的老员工满脸红光,看着彩鸟,对张炜和朋友呵呵笑着连道:“好啊,好啊……”古东夷齐地边缘近海区,齐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民间有“彩鸟主文”之说。“文采斐然”的本义原本就来自于彩鸟。《山海经》上说“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那说的是凤鸟。老员工舍不得彩鸟,接过去放入笼中,喂养几天,观赏几天,阳光明丽的正午放飞。彩鸟在书院上空盘旋几遭,振翼飞去。

这是2009年的岁末了。《你在高原》经过了足足三年的大规模修改。从头算起,在张炜手中整整捂过了二十二年。它已经被张炜的胸口暖得滚热滚热了。对作品,张炜已经保持了足够的艺术耐心;对意见,他待以了足够的虚心;对劳动,他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他在生命的壮年、创作的盛年,付出了二十二年的浩大心血。作为作家,他能够做到的已经完全做到了。他竭尽了全力,没有惜力。总体看来,《海客谈瀛洲》《人的杂志》《无边的游荡》已经达到了《家族》的高度,有几部达到了水平线以上,没有一部掉于水准之下,既定的修改目标已经达到,那就——放飞吧。

《你在高原》的问世,是张炜文学生涯中的华彩乐章。

看看张炜巨大的作品产量,自然会惊叹他的才华;可是看到了他每日的写作状况,才会明白才华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劳动,是勤奋。十八九年前,《古船》《九月寓言》业已面世,张炜曾经私下自我评价说,他的才华不是一流的,他的勤奋则是一流的。张炜的才华是不是一流的,姑且不论,才华存在于作品中;张炜的勤奋确乎是第一流的,他自己没有高估。他在生命的中年,已经成就了好多人终其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巨大业绩,一千二百多万字的作品,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没有第一流的勤奋,没有日复一日辛勤的劳动,绝不可能。英国作家毛姆也曾作过自我评价,说他不是一流作家,但他是二流作家前排的;然而毛姆评价别的作家,却说过一流的话。他在评价巴尔扎克的时候曾说,高产的作家不一定是伟大作家,而伟大作家必定是高产的。近一个时期以来,巴尔扎克在中国文学界的影响、评价有些式微,可是,抚摩着书架上山峰一样连绵的《人间喜剧》,再读一读巴尔扎克传记,看看巴尔扎克是怎样写作劳动的,就会很自然地感佩起来:这是个伟大的作家。

劳动,勤奋地劳动,每日劳动,像勤苦的农夫,晨起而作,耕耘在他心爱的土地上。巴尔扎克每天半夜开始写作,那违背了生命的规律,巴尔扎克未得长寿,与此不无关系。张炜遵循着生命运动的规律,作息有常,上午写作,那正是日出蓬勃蒸蒸向上的时辰。需要守常,需要守静。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不能干扰上午的写作。连电话也不打,书院内必要的交流,只发个手机短信。有时候下午也会写上一个半钟头。一天的写作任务完成,才可以放松下来,处理一下杂务,读读书,回复一些信件。这样的写作状态,张炜是从年轻时定下了规矩,延续下来的。这就是那浩浩长河一般滚滚而来的作品产生的原因了。胶东民间有言:“不怕慢,就怕站。”每天都不辍步,一步一步向前走,才有可能走远,有可能登高。

也不是闭关自修,书院本是讲学访修之地,海内外来访频繁,张炜都会热情接待。“万松浦—湾园国际诗歌艺术节”,英国诗人步下班机,直达书院。开幕式上,张炜胸佩红花,热情致词,说英国朋友今晨刚下飞机,真正是“喜从天降”。张承志从北京来,张炜和朋友在书院等候至午夜。雪亮的车灯照亮了那边的松林,车子停下,张炜打开车门,张承志下了车,沙哑的声音低低地叫一声张炜,跟张炜轻轻拥抱。朋友为他们的深情感动,眼眶一热。西藏作家团抵达书院已近黄昏。座谈会亮灯召开。张炜换上了洁新的衬衫,笑脸蔼蔼应对来自国内最远处的作家访问团。河北作家团在西藏团离去一周后到来。座谈会上,张炜侃侃而谈,讲写作中警惕时间线型思维的危险,讲写作中消失的分号。其时,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正在紧张的评选中。祝酒时,河北作家真情祝愿《你在高原》获奖,张炜笑一笑说,得不得奖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把作品写好。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季,书院北边的海滩上,入夜时游人如织,半空中有灯光游走,张炜说那大概是“孔明灯”吧。三国时诸葛亮被司马懿兵困平阳,诸葛亮发明出“孔明灯”放飞求救;后代人放飞孔明灯,则是祈福了。

如果放飞“孔明灯”能够为人间祈来福祉,那么,万松浦书院放飞的精神之灯,也该能为现代人祈福祷祥。那是我们今天的写作最终的目的;离开了整个人类的幸福安宁,一切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3.我为什么迷张炜

逄春阶

与张炜先生结缘,是1984年8月底。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约上同学到安丘县景芝镇去赶集。我最爱去的是镇上的新华书店,书店就三间平房,很不起眼。我走进去,趴在玻璃柜上往里看,不经意间,就看到一本淡雅的小说集,名叫《芦青河告诉我》。我请售书员取出来,捧在手里,一下子就被那清新的语言所吸引,但我兜里没钱,同学问我:你真喜欢?我说真喜欢。他就买了两本,我们一人一本。

同类推荐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回回头看见爱

    回回头看见爱

    本书是我社“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亲情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感人的亲情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风住尘乡梦如故

    风住尘乡梦如故

    《风住尘香梦如故》作者用温柔而美好的文字,写出了一个女子在爱情、生活以及旅行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她记述了在这些平凡生活中的令她触动之处,其文字意境优美,隽永清新,是同类作家中非常有特点的,对中国女性散文的创作有独到的新的开拓,具有出版价值。
  • 不动声色地成长

    不动声色地成长

    时刻保持对这个世界和对自己的怜悯心,认真看清生活不断为你揭开来的一层层委屈和苦痛,然后轻轻告诉自己,你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你可以向现实低头,可以低头哈腰,也可以承受胯下之辱,但你不可以趴在地上跪舔,因为你要让自己相信总有一天能站起来,再看看这个理想世界的美好,然后开始追梦。我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心中的理想世界。于是累了的时候可以稍作休息,喘息过后怀揣着一颗真挚之心继续走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因为我知道,如果不努力,没有人能帮我。
  • 欲采频花不自由

    欲采频花不自由

    本书谈论的对象是明中叶江南才士诗。明中叶时,江南城市在全国来说,经济最发达,思想最活跃,文学艺术也最早表现出新的趋势,其主要代表就是人们通常称之为“才士”的一批文人,最有名的就是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渭。本书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诗歌和事件,展现了四人各自的基本面貌和丰富的时代背景,并集中体现了他们强烈的个性精神和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以及与压抑的社会之间的对抗。
热门推荐
  • 青梅是校草:甜心来PK

    青梅是校草:甜心来PK

    当有一天叶原希发现自己暗恋的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已经变成了深爱,她做的就是尽一切努力把他追到手。不惜掰弯他!然而使尽了三十六计他也无动于衷注定只能当好哥们时,她心灰意冷生无可恋想要就此削发为尼断了这三千情丝,怎料只有更悲催……幸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谓的祸兮福所伏,千年铁树终究开了花。他说:叶原希,你用尽全力去爱我,殊不知我比你更早用尽全力在爱你。他说:你追了我一年,人生余下的九十九我会补足给你。他说:余生,你只需要待在原地,倾尽所有我也会融入你的生命中。
  • 英雄们的高中生活

    英雄们的高中生活

    荣耀高中是最好的中学,这里接受着不同年龄段的觉醒英雄的能力的人,百里玄策也是其中一员。
  • 青年职场塑身

    青年职场塑身

    许多青年朋友都会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起出大学校门时,明明觉得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但几年过后,别人升职的升职,加薪的加薪,唯独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问题竟争出在哪里?怎样才能在职场上上春风得意?遥想当年,编者年轻时也有过以上的困惑与苦恼,随着阅历的增长,现在再反观那段起过的路时,真是面般滋味在心头。乘着让后来的青年在职场少起弯路的良好愿望,绪仔细地分析了当今青年人在职场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青年职场塑身的五个要点。求职一箭中的,工作出类拨萃,关系左右逢源,竟争陪颖而出领导得心应手。
  • 凯达默娣神话

    凯达默娣神话

    神话是神的故事吗?不,孩子,神话只是一群凡人在讲述他们的故事。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

    毛丰美,男,汉族,1949年5月生,中共党员,辽宁凤城人,生前系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9月26日凌晨3时55分,毛丰美因病医治无效,在大梨树村与世长辞,享年66岁。2015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兽世之先赚一个亿

    兽世之先赚一个亿

    当兽世开始商业萌芽,兽人们开始注重吃穿住行后,异世商界女王带着神秘空间横空降世。顾陵手里没有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于是决定先定一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从种田开始,装备全靠钱,从开始的小店到最后的兽世连锁店,涵盖住吃穿住行,横跨饮食业,彩妆业,服装业,服务业,形成自己的商业帝国,千奇百怪的商品,让一众兽人都惊呆了! 只是她后面跟着的几个货,怎么赶也赶不走。 说吧,你们要多少钱才肯离开我?顾陵从空间里面取出小山一般的晶核币,看着面前的几个人。 不多,就要几个小包子。 不多,以身相许就可以 不多本王子倒贴都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子丹经汇编

    女子丹经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国历史故事

    外国历史故事

    一个故事之所以人尽皆 知,是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 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 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 美的旋律。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 的文学殿堂。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 ,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主编的《外国历史 故事》精选的世界历史故事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 过重大的影响。这些故事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平实 流畅,相信你在轻松阅读之余,既丰富了世界历史知 识,又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