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800000010

第10章 叶至善之父叶圣陶: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对孩子来说,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长。所以,不应该把分数看得太重,分数不代表知识,更不代表成长,而应该把能否消化所学的知识作为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孩子需要的不是分数,而是成长。这也是叶圣陶的教子思想之所在。

叶至善,生于1918年,江苏苏州人。著名的少儿科普作家、优秀编辑、优秀出版工作者。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曾任技师、教员;1945年进开明书店,开始了编辑生涯;1953年,转入中国青年出版社,任编辑室主任;1956年,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编辑学会顾问等。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教孩子表达真情实感

叶至善有兄妹三人,妹妹叶至美,弟弟叶至诚。在三兄妹的合集《花萼》出版时的《自序》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

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还像个样儿。

对叶至善来说,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因为父亲叶圣陶经常给他们修改文章。但是,他给孩子改文章并不是在文章上改改画画,而是边看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还要问孩子:原本是怎样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有时候,至善他们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错误,孩子们就尽情地笑起来。每改完一段,父亲就朗诵一遍,看语气是不是顺畅,孩子们也就跟着父亲默诵。

父亲训练很严格,但又很生动活泼,孩子十分喜欢,感觉不到枯燥、乏味。叶圣陶从来不出题目,逼着让孩子们去写。至于写什么,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不过,他有个要求,即使是练习,也应该写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孩子们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感觉可以写的东西的确很多,根本不需要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东西不会雷同,甚至还会有一些新意。叶圣陶看了孩子们写的东西,总是很欣赏,就鼓励他们继续写。

一年下来,三个孩子写的稿子已经是厚厚的一摞。叶圣陶几个的朋友从杂志上看到孩子们的文章,就建议他们说:“你们兄妹三个应该合起来出一本集子。”三个孩子想,正好学校里的同学喜欢传看这种集子。于是,他们就把存稿编排了一下,请父亲又看了一遍,删去若干篇,编成了一本集子。叶圣陶替他们的这第一本文集题了书名,叫做《花萼》。

叶圣陶教孩子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实际上,他是在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有个性、有勇气和有胆量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常常喜欢代替孩子做事,时时处处表现父母行,而不是鼓励孩子自己做事,让孩子证明自己行,这就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从失败中获得经验的机会,也就无意中剥夺了让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当然,孩子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可以表达了。

教子点睛:

在孩子人生成长的舞台上,父母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一个人生指导者,一个让孩子真正学会他需要的东西的人生指导者。当然,在指导之余,还应该做一回孩子忠实的观众,为孩子的成功喝彩,这才是成功父母应尽的责任。

“教”与“不教”

叶圣陶指导孩子们读书和写作,但从不教给孩子写作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而是介乎“教”与“不教”之间。他仅要求孩子们每天读一些书,至于读点什么,倒无所谓。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了什么,都要告诉他。另外,他还要求孩子每天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没有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

其实,这就是“不教”中有“教”,这也集中体现在他精心为孩子修改文章上。他常常是先不说应该怎么改,让孩子们自己一起来说。你也想,我也想,一会儿就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改法。经过比较,选择最好的一种,然后修改定稿……

叶圣陶特别讲究“锤字炼句,以少胜多,一语传神”,自称有“斟酌字句的癖习”。这里,摘抄几段他有关“教”与“学”的论述,更好地感受一下他介乎“教”与“不教”之间的思想:

学生在学校里念书做功课,理由是预备将来做人,将来做事,这是成千成万的先生父母们如是想的,也是成千成万的学生们信守着的。

换一句说,学生过的并不是生活,只是预备生活。所以一切云为,一切思虑,都遥遥地望着前面的将来,却抹杀了当前的现在。

因此,自初级小学校以至高等大学校里的这么一个个的生物,只能算“学生”而不能算“人”,他们只学了些“科目”而没有作“事”。

念书,念得通透了,走去教学生。学生照样地念着,念得与先生一样地通透了,便也走去教学生。顺次教下去,可以至无穷。

试问,“你们自己的发见呢?”“没有。”“你们自己享用到多少呢?”“不曾想到。”这就是一部教育史了。

……上对于父母,我得作孝子。自身体发肤以至立功扬名,无非为的孝亲。下对于儿女,我得作慈父。自喂粥灌汤以至作牛作马,无非为的赡后。

这的确是人情,即使不捐出“东方文化”“先哲之教”等金字招牌,也不会有谁走来加以否认,一定要说对父母不当孝,对子女不当慈的。

可是,对自己呢?没有,什么也没有。祖宗是这样,子孙是照印老版子。一串的人们个个成为抛荒了自己的,我想,由他们打成的历史的基础总不见得结实吧。

将来的固然重要,因为有跨到那里的一天,但现在的至少与将来的一样地重要,因为已经踏在脚底下了。

本与末固然重要,因为它们同正干是分不开的;但正干至少与本末一样地重要,没有正干,本末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懂得前一义的人无异教徒之流,以现世为不足道,乃心天堂佛士;其实只是一种极贫俭极枯燥的生活而已。

不懂得后一义的人,犹如吃甘蔗只取本根与末梢,却把中段丢在垃圾桶里;这岂不是无比的傻子?过日子要当心现在,吃甘蔗不要丢了中段,这固然并非胜义,但至少是正当而合理的生活法。

平实、朴素、凝练、精粹的文学语言,构成了叶圣陶的独特风格,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个性。

叶圣陶在指导孩子写作的过程中,不教中有教,有指导,也有点拨,有热烈的讨论,更有激烈的竞赛。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觉,让孩子自觉成长,而不是强制合苛求孩子。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一旦变成孩子的自觉行为,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教子点睛:

可以说,叶圣陶重言教,更重身教,他以身示范的艺术追求和人格修养,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正是“润物细无声”。他的三个孩子长大后个个成才,确实得益于他独特的教子方法。

让孩子为他人着想

叶圣陶很重视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他强调,凡事一定要为他人着想。

三个孩子一起跟着父亲学写作,就像在进行一场竞赛,每个人都有一股想超过他人的劲头。孩子的原稿写得很潦草,经父亲一改,圈掉的圈掉,添上的添上,连他们自己都不容易念下去了。叶圣陶总是对孩子们说:“要想到别人。”交到印刷厂付排的稿子,要为排字工人着想,他自己的稿子,总是誊抄得一清二楚。

一次,叶圣陶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他手里。

他对儿子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

他接着又举例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他反复告诫儿女们,一定要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

冬季的一天,儿子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他就在背后提醒:“怕把尾巴夹着了吗?”

这样次数一多,他再不用这么长的句子,只要喊:“尾巴!尾巴!”孩子就自觉地把屋门带上了,并渐渐养成了冷天进出随手关门的习惯。

围绕开关房门这件事情,他还多次告诫孩子: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或带上,要轻轻地开关。

抗战期间,叶老写了一篇文章——《两种习惯养成不得》,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分析了“不养成什么习惯”和“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的危害性,并深刻地指出:“谁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谁就得深切记住,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有时难免认为自己权利特殊,可以去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常常也就无所顾及。这时,父母就应该想办法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懂得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

教子点睛: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想让孩子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父母必须对孩子进行“尊重他人”教育,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并且让他逐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习惯。

分数不是命根

叶圣陶认为,分数并不代表知识,更不是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惟一标准。他在教育叶至善时一再强调,不应该把分数看得太重,而应该把能否消化所学的知识作为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

叶至善上小学时,曾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留级三回。母亲很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她看到孩子的分数那么低,总是唠唠叨叨,说孩子没出息,不争气。而叶圣陶却从来不说什么,他不太看重考试,也不太相信分数,他认为,一门功课学得是好是坏,得看是否能把学的知识全部消化,成绩的好坏不是只靠考试来衡量的。

后来,经过努力,叶至善考入了省立中学,这所学校以学风严格、学生成绩优异而闻名。可是,他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又因为有四门功课不及格要留级。刚进中学就留级,面对不及格的成绩单,他非常难过,忍不住哭了起来。

叶圣陶很理解儿子的心情,他也非常了解儿子的能力和优点:儿子最不愿意死记硬背,因为国文和英文考试,要默写整段甚至整篇课文,所以当然不会及格了。在平时和儿子的对话中,他感到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知识面也很宽。所以,他这次并没有责备儿子,只是安慰儿子,在思想上不要背包袱,还是再换个学校吧。

于是,叶圣陶让儿子进了一所私立中学。这所学校和省立中学完全不一样。进了这所学校,叶至善有了明显的转变,对学习感到有兴趣了,也不用整天把时间花在做练习题和做作业上了,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看课外书籍,以及唱歌、吹口琴。

虽然不看重分数,但却很看重知识。叶圣陶鼓励儿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读课外书上,他把一些好书,如《人类的故事》、《五年计划的故事》等,都推荐给儿子读。另外,为了训练儿子的语言技能,他推荐了一本没有加标点的《唐五代词》,让儿子断句。叶圣陶非常喜欢看书,所以孩子们也可以到书架上随便拿书看。他还经常提问叶至善一些问题,以此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

看到孩子的兴趣变得广泛了,叶圣陶很高兴,又鼓励说:“这很好,以后还要多读没有字的书。所谓‘没有字的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向社会和自然学习知识和技能。有用的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不只是在那些教科书里,而是在社会生活中。”

叶至善读高一的那年,叶圣陶还特意为他买了一架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鼓励他观察和思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平时,叶圣陶还抽出时间,提问儿子一些问题,如槐树为什么属于植物?蝶和蛾子的区别是什么?以此让儿子积极思考,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叶至善22岁时,叶圣陶开始让他学习写作和编辑。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一个留过四次级的孩子,后来成了著名作家、出版社社长,还是全国政协常委。

从叶至善的成长经历中,父母应该认识到,成绩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社会上成功的人读书时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父母注重孩子的成绩,这很正常,但如果把成绩作为考核孩子的惟一标准,就不正常了。

父母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以开放的态度看待他的成绩,特别是孩子基础薄弱、学习有困难、成绩比较差时,父母不应该动辄训斥。父母应该给孩子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切的鼓励,不能只看到分数而看不到孩子。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明白,孩子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需要父母的真切关怀,而不希望父母把他看作一个分数。

要让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一定要他具备分数之外的很多能力。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从落后的分数观中解脱出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和指导孩子全面发展。

一位明智的父母,一定不会把孩子逼向分数的死胡同,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科学地引导,因材施教,让他在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提高,从而让孩子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教子点睛:

教育,不仅仅是考分。考分高的孩子并不代表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就一定会成才,考分低的孩子更不能表明他们的将来一定是没有作为。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一定不能仅仅看重孩子的考分。

同类推荐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孕产妇优生一点通

    孕产妇优生一点通

    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充足的备孕对孕妇以及胎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选题旨在对女性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宜忌等进行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点就通,给每一对夫妇以贴心、细心的指导。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好教师,也是好父母

    好教师,也是好父母

    本书为广大家长朋友提供了九对优秀教师父母成功育儿的典型案例,每个案例皆由两个部分组成:育儿经验——优秀教师父母回忆教育孩子的历程,并提炼值得与家长共享的成功经验;教育十问——优秀教师父母解答家庭教育的十个关键问题。
  •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是发展孩子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孩子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互动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年幼的孩子因不具判断力,而模仿又是最原始的学习,父母白身的言行就更重要,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孩子的教养,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天职。
  • 你的孩子也能进北大:家庭教育的12个关键

    你的孩子也能进北大:家庭教育的12个关键

    本书记录了作者多年来对家庭教育的学习、观察、思考和探寻。本书每章围绕一个主题,呈现真实案例及思考、教育学心理学的依据、家庭教育的技巧与方法、现实中的种种教育误区等,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阐释和深入的分析。正文的12章是作者所认为的家庭教育中的12个关键。如果家长能在家庭生活中正确把握这12个要点,那孩子一定能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并能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卓越的才智。
热门推荐
  • 关外风烈,君可安好

    关外风烈,君可安好

    大宋徽宗年间,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汴梁城,这巍巍大宋皇城被一片片雪花覆盖,雪停后,显得越发大气磅礴,这场雪不仅掩盖了世间万物,更掩盖了,真相。
  • 小白菜的空间逆袭

    小白菜的空间逆袭

    叶筱昭作为一名网络写手,她从来都没想过随身空间和穿越这种东西会落在她的头上,既然落在她头上了那就要好好利用啊
  • 末世人物面板

    末世人物面板

    沐阳发现他来到了末世,他激活了一个人物面板,每升1级可以加285点点数。
  • 尘柒安世

    尘柒安世

    我似鱼,却淹死在这城池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我似狼,却甘愿成为你口中囊。只愿梦中皆是你。此梦非彼梦,此缘非决。若有朝一日,愿你能同我一同看这落日。
  • 风起涟漪

    风起涟漪

    他是命不久矣的当朝太子。她是天生痴傻的风府小姐。一场意外,魂归故里,浑浊不在,冷傲取之。“若你要这江山,我便替你金戈铁马。”“我要,唯你。”你可知,这山河人间,万家灯火,从不及你眉眼半分。有人说:“成也是你,败也是你,神也是你,魔也是你。”他却说:“你若成神,我便陪你普度众生。你若成魔,我便陪你颠倒乾坤。”“今日,许你万里红妆,护你一世安宁。”不曾想,触手可及的幸福,如泡沫般易碎。你说过,此一约既定,万山无阻,你定带我看尽世间繁华。可你为何食言?从此,我入梦十载,皆不见你。朝思,暮想,梦里相逢,不见君。春思,秋念,花落,流水叹,不见君......她入了十年梦,他寻了十年心。相逢终成陌路。“我可曾、见过你?”“不曾。”尘埃落定,洗净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天降神女,桃花依旧

    天降神女,桃花依旧

    七世轮回,七生情殇,命定的第八世,十里桃夭外,曲终人未散,谁才是真爱卷一:鬼界花妖同鲛族海神的命运纠缠。卷二:痴傻灵气和九州皇子的幻境爱情。卷三:病弱公主跟龙神之子的相爱相杀。卷四:毁容少女与深水海妖的惺惺相惜卷五:……第八世:若此间事了,衣襟带花,可愿来十里桃夭与我携手,共辔江湖?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也只剩下一个疑问:七生已过,颜近迟暮,你是否也曾爱过我一个刹那?就如同我们这七生的,倾世谎言。——云锦如初
  • 我把身体解锁了

    我把身体解锁了

    “系统,我要是把我的身体root了,会怎么样?”“你会上天!”“怎么上!!!”“root20%,你将拥有超能力!root50%,你将可以依靠能量存活,寿命超过一万年!root70%,可以进入高维空间!root90%,时空穿梭,秒天秒地秒宇宙!”“咳咳,要是root100%呢?”“你特么就是神!”
  • 我的神秘宝宝(全本)

    我的神秘宝宝(全本)

    【浪漫温馨】【偶有小虐】★★★亲们快快收藏吧!一个两世都来寻找她的孩子,带给她珍贵亦难舍的亲情。悲催的无奈,这孩子居然两世都寄托在不给她带来好运的精子上。爱她的男人包容一次,把一切归为她命运的坎坷,娶她为妻只因爱她,不料她结婚之后一月怀胎,七月生子。又不是他的孩子。≠≠≠≠≠≠≠≠≠≠≠≠≠≠≠≠≠≠≠≠≠≠≠≠≠≠≠≠≠≠任你有再大的委屈都不敌一个男人伤了尊严来的猛烈。他要报复她、摧毁她、折磨她亦不要放开她。★命运悲催女——【李米】注定不能动什么坏思想,总是会遭到报应。一心想要过更好的生活,甚至见到很多钱或者很贵的东西就会晕倒。本想丢弃廉耻之心,却总是无数次找到良心,还是认命做一个良家妇女算了。可是回头太难,爱她的男人已经发誓,绝对不能让她过清闲的日子。★痞子二少——【比利】他是私生子,本就是昏昏度日,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父亲不得安生。于是找来一个不如流的洗碗妹说是一见钟情,带进家门。开始了一场似爱非爱、交易又不交易的旅程。他承认自己是花花公子,对一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又能有什么真心。却在分开后发现那若有似无的爱早已留在心里。本想成全她的幸福,却发现她带着自己的种离开,自己的儿子竟要管别的男人叫爸,这可怎么容忍。★儒雅公子——【吴明昊】身价不菲、一表人才。心脏病突发的父亲,居然认为李米那所谓的弟弟是自己的嫡亲孙子。明知那女人的接近是必有所图,却也只能将错就错。只为给父亲一个活着的希望。相处之下,感觉这女人真是不错,怎料她的秘密越来越多。她是好朋友的未婚妻,所谓的弟弟居然是她的儿子,可那已是她的过去,爱情,本就该从遇到自己那一刻开始算起。他还是要定了这个女人,许她一生承诺。怎料怀胎七月,惊喜期盼的却是别人的孩子。从此他一改本性,百般刁难,开始了另一场人生之旅。≠≠≠≠≠≠≠≠≠≠≠≠≠≠≠≠≠≠≠≠≠≠≠≠≠≠≠≠≠≠≠≠【PS】收藏!收藏!希望亲们天天都有好心情,你一定会有福报——愚子匠微博地址:http://m.pgsk.com/yuzijiang501
  • 大贤臣

    大贤臣

    唯愿君臣千万世,六合同心归华夏。天子脚下的宁国公府,隐居边境的三姓家族,世代忠臣,共为社稷与国安!
  • 推销员口才技巧大全

    推销员口才技巧大全

    作为一名推销员,你一定渴望自己有口若悬河的口才,机敏思辨的大脑,步步为营的谈判技巧,进退自如、张弛有道的方法,以成功的推销来显示自己非凡的才能。《推销员口才技巧大全》正是以推销员的口才技巧培训为中心,以产品促销的全过程为背景,教你在各种不同推销过程中的口才技巧,是一本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性、实用性较强的好书。照此书前进,你一定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