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00000033

第33章 李白(2)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诗人开头信手拈来,写思妇眼前的景色。燕地的青草才刚刚冒出绿芽,而秦地的桑叶,压低了绿色的枝干。诗文中细微的景色变化暗示了思妇和征夫之间相隔遥远。而第一句当是思妇看到秦地景色而想象出来的,春景可能勾起思妇和丈夫在一起的美好回忆,思妇内心应该是很不平静的。诗人在开头用相隔遥远的燕秦之地的景色起兴,为下边的抒情做铺垫。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思妇见到早春的景象,不由地触景生情,想到远在燕地的丈夫,远方的夫君盼望着回来团聚的时候,就是妇人思念断肠时。在同一时间两人心灵有感应,这突出了两人心有灵犀,相亲相爱。丈夫想要回来时,妻子应该是非常高兴的,为什么还有“断肠”指说呢,这就像是开首两句的“燕草”和“秦桑”一样,燕草刚刚冒芽,秦桑叶已经低垂。丈夫思归时,妇人已经思念到断肠了,两相对比,强烈地表现了思妇内心苦苦的思念之情。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最后诗人又由抒情写到景。思妇独守闺房,很寂寞,看到春风吹拂帏帐,撩拨着思妇思念,这怎能让人忍受呢,所以有这两句话,春风我和你并不相识,为什么要闯入我的罗帐?思妇竟然连春风都不允许进入罗帐,更何况是其他人呢?看似无意的描写,却精妙地展现了当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思妇虽然和丈夫相隔遥远,但是对丈夫的感情越发深厚,虽然丈夫相隔遥远,但是,她忠贞不移。思妇心理变化描写得非常细腻,语言委婉,真挚感人。

君归而妇断肠,春风吹罗帐招来妇人的厌恶,整首诗都是看似不合理的情况,但细细分析,却是最真实的情感表露。让人读来深感思妇相思之苦。

后人点评

清人王夫之:字字欲飞,不以情,不以景。《华严》有“两镜相入”义,唯供奉不离不堕。(《唐诗评选》卷二)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②,晋代衣冠成古丘③。

三山半落青天外④,二水中分白鹭洲⑤。

总为浮云能蔽日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①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台山。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飞集此山,形似孔雀,羽色斑斓绚丽,一鸣而众鸟和,当时人称是凤凰。于是就名此山为凤凰山,筑台于此名凤凰台。”

②吴宫:三国时吴国建都金陵,故称吴宫。

③晋代:东晋都城也建在金陵。衣冠:指代豪门贵族。丘:坟丘。

④三山:山名,在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半落:云彩遮住了三山的一半。

⑤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城后入长江,江中有沙洲白鹭洲,分水为二支。白鹭洲:古代长江水中的沙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门外,因为常有白鹭歇于此,而得名。

⑥浮云能蔽日:比喻奸臣遮阻贤臣。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登金陵凤凰台

天宝六年(747),李白到达金陵,登上凤凰台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俯仰古今,不禁感慨荣华富贵的如过眼烟云,世事变化无常。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凤凰台因为有凤凰栖息,所以得名,而如今凤凰台上的凤凰已经飞走了,凤凰台空荡荡的,只有江水依旧东流。人事的变化和永恒的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世事变化无常。凤凰是祥瑞之兆,也象征了当时王朝的兴盛,而凤去台空表明了昔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不见。这里用多个“凤”字,读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而不显重复。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人由凤凰台又联想到了古代东吴、东晋,他感慨东吴曾经繁华的宫殿现在也被荒废了,而晋代衣冠楚楚的名流也已经进入了坟墓。这里诗人表达了荣华富贵只是一时得意,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泯灭,而什么都没有留下。

诗人接着没有继续怀古伤今,而是调转笔头,开始放眼自然景色。“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在江边,好像有一半挺立在了青天之外一样,若隐若现。江水从白鹭洲分流而过,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这两句展现了雄伟宏阔的江景,表现了诗人狂放飘逸的性格。而白鹭洲在金陵西,所以诗人登台,立东西望,有望长安之感,所以自然引出下句,也为整首诗染上了一层飘逸辽远的意韵。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最后两句点明了主旨,景色依然不能让诗人忘记现实,诗人向更远的方向望去,想要看到长安,但是浮云遮蔽了李白的视线,怎么也看不到。长安是朝廷所在的地方,诗人想看长安,暗示了诗人想要出仕一展抱负,但是,乌云象征了皇帝身边的奸邪之臣。皇帝被奸佞的大臣遮蔽包围着,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同时,诗人自己苦于无门施展才华,壮志难酬之感,寓意深远,饶有余味。

这首七律语言流畅自然,洒脱清丽。同时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诗人怀古伤今就,为国担忧的心情,意旨尤为深远。

后人点评

清人黄叔灿:不粘不脱,历落情深。(《唐诗笺注》卷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①,来从楚国游②。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③。

月下飞天镜④,云生结海楼⑤。

仍怜故乡水⑥,万里送行舟。

【注】

①荆门: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峙,地势险要,是巴蜀和故楚的分界处。

②楚国:长江出荆门,即属故楚之地。

③大荒:广阔无边的原野。

④月下飞天镜:月影倒影江中,好像是从天空中飞下的天镜。

⑤海楼:海市蜃楼,云气折射出的各种壮丽的景象。

⑥仍:频频。怜:爱。故乡水:指从诗人故乡四川流出来的长江水。

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是李白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十四年,他第一次离开蜀地顺江而下,游历古楚旧地时所作。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在开首就点出了诗人要去的地方,语言轻松流畅,体现了诗人话语轻松的心情。诗人兴致勃勃地在船上观赏江水两岸的山川景色,不知不觉中行船已经过了荆门。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描写了船过荆门后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景色。高大的崇山峻岭逐渐在眼前消失,代替而来的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平原之地,此时,诗人视野顿时开阔,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只见长江水奔涌向前,好像流入了无边无际的荒漠平野,滔滔奔涌的江水和广阔无边的平野交映在一起,一种宏阔辽远的意境顿时而出,“入”字突出了诗人笔力雄健,真切地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山河图景,体现了一种蓬勃的生机,流露了诗人激动欢悦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接着诗人继续前行,江入荆州后,因为江道迂回,所以水势也不似先前那样澎湃汹涌了,而变的舒缓平静。夜晚里,诗人俯视月亮在江水中的倒影,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明镜;白日里,云霞幻变无穷,结成了瑰丽神气的海市蜃楼景观。诗人在这两句中既描写了夜晚景色,也描写了白日里的景色,从俯仰多个角度全面地展现了江水宁静辽阔的一面,比喻生动形象,真切地写出了诗人当时的感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在愉快地欣赏荆门周围和家乡不一样的景色时,不禁联想起了家乡的山水,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怀恋之情,但是,诗人在这里没有直接写自己是怎样的思恋家乡,而是可怜起“故乡水”,送我的行舟到万里之远。一句“万里送行舟”,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而江水还要继续向东流,绵绵江水不断,而诗人思乡情和对未来的憧憬都像这江水一样,绵延着。最后,语尽而意未止,意韵无穷。

这首五言律诗,风格雄健,意境辽阔高远,描写生动形象。其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将江水浩瀚渡荆门的雄浑瑰丽的景象表现得如诗似画,因此,成为了千古名句。而结尾诗人巧妙地把江水拟人化,融情于景,耐人回味,也是非常称道的一笔。诗文言简而意丰,感染力强。

后人点评

清人应时;太白之情多于景中生出,此作其尤者也。(《李杜诗纬·李集》卷三)

独坐敬亭山①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

只有敬亭山。

【注】

①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县北。

②闲:形容云朵飘荡,悠然自在的样子。

③不厌:不厌倦,看不够。

独坐敬亭山

李白在天宝十二年(753)秋游宣州时写了这首五绝,这时李白到处漂泊已经有十多年之久,他在游历的过程中饱尝漂泊之苦,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对现实也越发不满,于是他写了许多山水诗,倾诉内心的孤苦。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天上的鸟儿都已经高飞远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辽阔的天空中只剩下一片白云,却也慢慢地飘远了。鸟儿飞走,孤云飘去,环境氛围也从热闹回归了宁静,“尽”、“闲”两个字,烘托出了一种宁静氛围。而正是“飞”、“去”这两个动词衬托出了这份宁静。诗人独自坐在敬亭山上,看着这些景象从来到往,可见,渐渐宁静辽旷的环境也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这两句话也勾勒出了一个孤寂的人独自坐在山上发呆的形象,为下文作铺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发挥他浪漫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山以生命。诗人在开头两句写到鸟云都已经离他远去,而只有敬亭山和他为伴,他看着敬亭山,忽然感觉那敬亭山也在看着他呢。“两不厌”表现了诗人和敬亭山之间含情脉脉地相望,表现了两者相依的深厚情谊。最后“只有”两个字也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鸟飞云去是无情的,而敬亭山含情相望是有情的,诗人用上两句的无情衬托了最后的有情。但是,山的有情只是诗人想象出来,聊以自慰的,这更加凸显了诗人寂寥、孤苦的处境。悲凉的气氛笼罩全诗。

这首诗句句写景,却恰恰是句句抒情,情和景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后人点评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峨眉山月歌①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夜发清溪向三峡③,

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半轮秋:指半圆的秋月,可能是上弦月也可能是下弦月。

②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③清溪:指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④君:明月。渝州:今重庆一带。

这首诗是李白早期作品,写的是李白初次离开蜀地顺江而下时看到的景色和当时的感

受,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峨眉山月”,半轮明月高悬秋夜长空。最后一个“秋”字点明了出行季节。秋季总是让人神清气爽,而秋高气爽的天气自然空中的明月也当皎洁明朗。“秋”和“月”自然构成了一个明朗清新的氛围。而这明月若是满月则过于明亮,反倒显得热闹,而诗人笔下的月亮是“半轮”,则进一步为这秋景涂染了一层宁静幽雅的色彩,意境更为优美。

“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人由静景转向动景,因为船沿江而下,诗人坐在船中看到江中的月亮也仿佛在随着江水流动,月映水中,江水波光粼粼,闪闪水中月随水而动,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景色。诗文语言轻松明快,意境空灵。

第三句直接叙述了诗人夜里从清溪出发进入岷江并向三峡前进的行程。诗人在前两句写到了蜀地的美景,其中流露了诗人无限热爱之情,而诗人现在即将离开蜀地这个熟悉的环境了,初次离乡,不免让诗人恋恋不舍。

“思君不见下渝州”,最后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君”,表面上写空中明月,实则代表了家乡里的亲朋好友。

这首短小精悍的七绝中,“月”贯穿全诗,而“月”总是让人怀念家乡,代表了对家乡的思念,诗人没有直称内心对家乡的无限依恋之情,而是将自己的浓浓恋乡情全部寄托在这月中,见月如见亲人,对月的依恋就是对家乡的恋恋不舍。诗人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浓浓思乡意,跃然纸上。此诗语言浅显,结构自然流畅。

后人点评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②,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③。

汉下白登道④,胡窥青海湾⑤。

由来征战地⑥,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⑦,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⑧,叹息未应闲⑨。

【注】

①《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属《鼓角横吹曲》十五曲之一,多写征戍别离的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在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因汉朝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被称为天山。

③玉门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古代通向西域的要塞。

④下:出兵。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刘邦和匈奴交战,被困在此。

⑤胡:这里指吐蕃。窥:窥探侵扰。青海:湖名,在进青海西宁附近,是唐和吐蕃交战频繁的地方。

⑥由来:向来,从来。

⑦戍客:指戍首边疆的战士。边邑:边地城堡。

⑧高楼:女子指闺阁,这里指戍边战士的妻子。

⑨未应闲:应该不会停歇。

关山月

李白的这首诗中描绘了边防战士们征战的艰苦,表现了征战给百姓带来的极大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强烈谴责之情。

开头四句,诗人精选“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等边塞典型景色,描绘了一幅苍凉壮阔的边塞风光。这里“天山”在我国的西部,那么应该是日落的地方,为什么本文中却说明月从天山升起呢。这是因为边疆战士在天山之西,望首东边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景象。写得非常真实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因为天山上有云雾缭绕,所以有云海之称。高山和云海联系在一起,在加上明月当空,勾勒出了一幅雄浑、静谧的壮阔画景。下边两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则意境更加开阔。这两句仍然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来写,战士们身处西北边疆,在月光下遥望故乡,觉得从玉门关吹过来的风,好似吹过几万里中原土地后来到玉门关的,因而那风中应该也带着家乡的气味吧。因而,我们可以想象当战士们向东眺望的时候,虽然看到的是景,但和中原截然不同的边塞风光中渗透着战士们浓浓的思乡情。

接下来四句(从“汉下白登道”到“不见有人还”),由壮阔的边塞景色写到了边塞战士,汉高祖刘邦曾经率兵征伐匈奴,被匈奴困在了白登山。青海湾一带,是唐军和吐蕃频繁战争的地方。历代频繁的战争,使出征的战士,几乎很少能活着回去,表明了战争的残酷。王翰的《凉州曲》中“古来征战几人回“,也印证了这一点。这四句承接上文的边塞环境,引起下文战争使征人和思妇带去了深深的思念的痛苦。

最后四句,写战士们看着边塞的景色,盼望着早日能够回家,满脸布满愁苦的颜色,他们想着家里高楼中的妻子,应该是在夜中叹息不止吧。战士“望边邑”将人们又带入了开头四句中辽阔的塞外环境中,在这样苍凉辽阔的环境使战士的思绪宽阔邈远起来。战士望景思乡的形象立刻鲜明了起来,战士在苦苦思念,其中的感情和着苍茫边塞一样的深沉。战士的情和眼前的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给人留下无限的愁思,于是,战士们的对妻子的怀想越发意境深远,耐人思考。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四季花开

    四季花开

    翻阅这十年来的一篇篇学生作品,看着每一个熟悉的名字和稿纸上真切的笔触,就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一点地长高,心里隐隐有一份欣喜的感觉。虽然他们的文字尚显稚嫩,但这是他们纯真的心灵对眼前世界的探寻,是他们用手中笔书写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履二集

    履二集

    本书是谢居高的个人诗集。居高的诗词感与哀乐,缘事而发,言之有物,郎朗上口,情景交融,颇扣心弦。
  • 渡江

    渡江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起,至6月2日解放上海崇明岛止,历时42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也是史上的奇迹。
热门推荐
  • 楼兰新娘

    楼兰新娘

    穿越千年的时空,追寻千年的遗梦,饱含胭脂的泪水,记录了楼兰多少尘封的往事。如烟的历史,漂泊的湖水,黄沙下掩埋的古老传说,这一切都在‘紫荆日月坠’的安排下一一开启。在一次罗布泊的考古中,我离奇的穿越千年,在大漠中历经了刻骨的爱恋。温柔如春日阳光的李恂,肩负家国使命风流潇洒的慕容羽,默默守侯在我身旁的楼兰王子莫桑,驰骋沙场狂傲自负的周楠,谁才是我前世的最爱,历史在战火硝烟中继续,而我的爱却掩埋在了大漠浩瀚的黄沙中,爱恨难了的往事,带着诀别的誓言在战火硝烟中我回到了千年后的楼兰,我带着相约罗布泊的约定寻找着千年前的爱人,可是我的梦中人究竟是否千年后还在原地等我相遇?月月新建了一个读者交流群,喜欢月月小说的亲们可以加,密码就是月的任意一小说书名和书中任意一人物的名字.群号:62092568各位大大本书的灵感是来自于前段时间我看过的中央台<探索发现>中的一期考古节目<风棺迷情>和席慕容女士的诗歌<漂泊的湖><楼兰新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同时也感谢大大们对我第一部作品<红笺记>长期以来的支持!现在<红笺记>已接近尾声,更新会慢一些,还望大大们谅解!我新作的《楼兰新娘》的视频,亲亲们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视频地址:梧桐夜月的博客http://m.pgsk.com梧桐夜月新浪的博客http://m.pgsk.com/wutongyeyue我老师著名中文教授张老的博客,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可以去看看http://m.pgsk.com/zqcd168各位亲亲从今天开始<胭脂泪.楼兰遗梦>正式改名为<楼兰新娘>推荐好友作品:丁丁的<惑世红颜之蝶舞>冰隐的<后妃天下>我亲家潘家大小姐的<后宫复仇-王朝邪爱>
  • 人间词话(插图珍藏本)

    人间词话(插图珍藏本)

    《人间词话(插图珍藏本)》是王国维的代表词话著作,以“境界”说为中心,倡导“不隔”,表达真感情。该词话融入了西方美学思想,颇多创见,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 盛世女皇:紫霄迷梦

    盛世女皇:紫霄迷梦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颗焰珀的出现,令她灵魂穿越到一个架空的世界,重生在一具十二岁的躯壳。一位仙君的出现,令她的人生翻天覆地。一次入世的旅程,她是否还能抗拒成皇的命运?一块天霆玉,一份怪异的名单,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胭脂七楼中,邂逅崧沧国帝君,为胭脂楼带来怎样的命运。是覆灭?还是繁盛?一次逃亡,她身受重伤,却意外被泓央国帝君所救。然而,再遇之时,却见他沦为亡国帝君受尽百般荣辱。看尽时间炎凉,她最终将会如何选择,且看《盛世女皇:紫霄迷梦》为你一一解答……
  • 系统之贵妻临门

    系统之贵妻临门

    贺青浣的爹天下第一好看!贺青浣的弟弟天下第二美!贺青浣的老公是天下第三美男子!至于贺青浣,她有败家系统就好啦。买买买,花花花,这就是贺青浣穿越到周朝后的日常生活。嗯,除此外,当然也有膜拜一下美男老爹,调教一下美男弟弟,调戏一下美男老公啦!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贺青浣表示,这样的人生,很幸福,很满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羽天齐

    凤羽天齐

    专门解决男性问题的外科医生凤凌云在一场手术中疲累昏倒穿越异世界大陆,看她如何恶斗无耻长姐,手撕便宜老爹,欺负过她的,她统统都要收拾回来。千帆云雾皆散尽,指点天下谁争雄。
  • 总有一天铃再响

    总有一天铃再响

    表白失败的逝和,毕业那天,正想平平淡淡地过去。一同病相怜的朋友,积极帮助逝和,相错的路线,一时的错过在最后的铃响之后又能否相遇?建立在套路之上的交流,真相蕴藏在扑朔迷离的游戏中,在最后的交谈之中,道出了真相。误会,萦绕在天空之中,最初的铃响,鸣荡,清晰。 注:本小说部分人物是有原型的。小说中人物的行为与经历均与现实无关,纯属虚构。
  • 观总相论颂

    观总相论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缘来不易

    缘来不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天地初来,一切皆为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在窈冥混沌中产生的一个沉睡的生命,那就是人类的始祖——盘古大帝。当然这事和我们都没有关系,自我介绍下,我叫夏当然,我最喜欢的事当然是做白日梦,我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没有什么名气,写的小说也……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