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00000032

第32章 李白(1)

诗人名片

李白(701—762)

字号: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籍贯: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

作品风格:豪迈纵逸

个人简介:祖籍陇西,后迁蜀地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开元十三年(725)二十五的李白离蜀漫游。天宝元年(742),李白受道士吴筠举荐,被召入京城长安,供奉翰林,受到了唐玄宗的特殊礼遇。但唐玄宗指赏其文才而不委其重任。天宝三年(744),因受人馋陷,被赐金放还,继续开始流浪生活。安史之乱中,李白隐居庐山,后被永王李璘招为幕府。至德二年(757),李璘和肃宗争夺帝位兵败,李白受牵累,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于东南一带,上元二年(761),李光弼率军镇临淮,李白曾请缨从戎,但中途因病返回金陵,后投奔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宝应元年(762)病卒,终年六十二岁。

今有《李太白全集》存于世,《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五卷。

李白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①,绿烟灭尽清辉发②。

但见宵从海上来③,宁知晓向云间没④?

白兔捣药秋复春⑤,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⑥。

【注】

①丹阙:朱红色的宫门。

②绿烟:指遮挡住月光的云雾。

③但见:只见。

④宁知:怎知。没:隐没,消失。

⑤白兔捣药:传说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

⑥樽:酒杯。

把酒问月

诗人开篇就来一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意思是天空中的明月什么时候来的?将我们带入了浩淼无际的空间中,充满了神秘深邃色彩,引发人们无限的思考,让人神往。“停杯”二字,表明诗人当时正在喝酒,那么这一问可能就是诗人醉意朦胧中发出的,这一句增加了诗文的诗意。

“人攀明月不可得”,明月高悬天空,总会让人有“不可得”之感,但是,人要想摘取,月亮远远地躲在天上,而如果人无意摘月的时候,月亮反倒总是跟随着人。这里真切地描述了人和月之间若即若离、亦远亦近的状态,将月拟人化,写得亲切且颇有神秘色彩。

接着诗人描写了月色,“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皎洁明月就像明镜飞到了天空,向下照着朱红色的宫门,烟云散尽,一轮明月露出,散发银清色的光辉。这两句描绘的画面色彩柔,意境清丽宁静,月之娇容历历在目,描写细腻传神。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亮从东海升起,消逝于西天云间,人们不知道它何去何从,但是它却能日日循环不止。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惊奇。“但见”、“宁知”就突出了诗人这种心情。

诗人不禁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传说中月中的嫦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不禁问道月中白兔年年辛勤地捣药,为了什么呢?而那嫦娥独自居住,能与谁为邻呢?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嫦娥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和嫦娥一样孤单苦闷的心境。诗人从这两句开始,笔触从对宇宙的遐想转移到了对人生的思考。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恒久成为永恒的见证,而人生苦短,不断更迭。这二句重复、回环,相映成辉,充满哲理意味,读来朗朗上口。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诗人没有因此想到人生短暂,短短数载灰飞烟灭,他摆脱个人这个狭小的空间,而是将人类联系成一体,将人类比作源源流水,这样就可以明月一样永恒了,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曹操曾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正是此时诗人这种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最后诗人以“金樽”为结,照应首句,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七古诗,由酒写到月,又由月回到酒,结构清晰,转承自然,诗人想象丰富,思维辽阔,从想月亮的神秘由来,想到了神话中的嫦娥,接着又想到了古人今人,内容丰富且纵横古今,笔触飘逸潇洒。诗中烘托了高洁、永恒、美好的月形象,诗人笔下的月有诗人的影子,是诗人孤高超俗的自我形象的体现。

后人点评

裴敬评其诗:为诗格高旨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长干行①

李白

妾发初覆额②,折花门前剧③。

郎骑竹马来④,绕床弄青梅⑤。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⑥。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⑦。

低头向暗壁⑧,千唤不一回⑨。

十五始展眉⑩,愿同尘与灰○11。

常存抱柱信○12,岂上望夫台○13。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14。

五月不可触○15,猿声天上哀○16。

门前迟行迹○17,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18,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19,坐愁红颜老○20。

早晚下三巴○21,预将书报家○22。

相迎不道远○23,直至长风沙○24。

【注】

①长干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内容多写男女恋情。长干,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南,古时有长干里。行,诗体名。

②妾,古代妇女的谦称。初覆额,指头发刚刚掩盖住前额。古时女子幼年时不束发,从十五岁开始挽发带簪。这里即指幼年时头发。

③剧:游戏。

④郎: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竹马:儿童一种游戏,用竹竿当马骑。

⑤床,庭院中的打水的轱辘架。弄,逗弄,玩。

⑥无嫌猜:没有猜忌之心,感情融洽。

⑦“羞颜”句:指结婚后,女子还很害羞。开,展开。

⑧向暗壁:向着墙角暗处坐着。

⑨回:回头。

⑩始展眉:情感开始在眉宇间显露出来。

○11“愿同”句:指愿意和丈夫像尘和灰那样永远在一起。

○12抱柱信:据传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位女子约会在蓝桥下,当时,女子没有来,正好遇到大水到来,尾生于是抱着桥柱,被水淹死。这里表示相互信任,长相厮守。

○13“岂上”句:据传一女子丈夫久别不归,她便在天天到山上守候眺望,日久化成一块石头,仍作望夫状,后人就称此石为望夫石,此山为望夫台。此诗中指夫妻感情深厚相守一起,怎会想到分离。

○14瞿塘:即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滟(yàn)滪(yǔ)堆:瞿塘峡口的一块大礁石。

○15“五月句”:指每年阴历五月江水上涨,滟滪堆被水淹没于水下,船只航行时不易发现,所以容易使行船触礁,所以不可触。

○16“猿声”句:三峡多猿,在高山上居高临下,所以有诗中天上之感。其啼叫声音悲切。

○17迟:等待。行迹:丈夫的踪迹。

○18蝴蝶黄:旧时称秋八月蝴蝶多黄色。

○19此:指蝴蝶双飞的景象。

○20坐:因而。

○21早晚:何时。下三巴:由三巴顺流而下。三巴,是巴郡、巴西、巴东的合称,都在今四川东部地区。

○22书:家书、信。

○23不道远:不会嫌远。

○24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东的江边。据陆游《入蜀记》卷三记载,自金陵至长风沙有七百里,地极湍险。这里极言了思妇迎接丈夫不辞遥远。

长干行

这首诗是以一位少妇回忆自己和丈夫的结合到离别,表达了少妇对远离家乡丈夫的怀恋。

前六句(从“妾发初覆额”到“两小无嫌猜”),主要叙述了少妇和丈夫幼时一起玩耍的活泼快乐、天真可爱的形象。表现了少妇和丈夫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折”、“剧”、“骑”、“弄”这些动词的将两人童年时可爱的形象后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非常形象生动。文字活泼欢快。

接着诗文以年龄为界限,描写了少妇的婚后生活。

从“十四为君妇”到“千唤不一回”,描写了少妇刚刚出嫁时羞怯、可爱的形象。用笔细腻,刻画真实。

从“十五不可触”到“岂上望夫台”,叙述了少妇婚后开始显露出幸福美表情,和丈夫的感情亲亲蜜蜜、如胶似漆。同时这里用了两个尾生抱柱和望夫台这两个典故,强烈地渲染了少妇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心情。但是这样美满的生活没有过多长时间,一个“岂”字暗示后边的分别,起到了转折作用,诗文自然过渡到了下边的分别。同时这个字也暗含了少妇对和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的怀念和对与丈夫分别的无奈。

从“十六君远行”到“瞿塘滟滪堆”,这四句描写的是丈夫远行,少妇在家日夜挂念的情景,少妇没有丈夫的消息,所以,心中千头万绪,思绪万千,突然想到了滟滪堆,那个地方最容易出事故。诗中精选了一个“滟滪堆”,生动地刻画了少妇内心的心理变化。仿佛正在眉头紧锁,担心丈夫的少妇就在眼前。“猿声天上哀”烘托了少妇内心的深深担忧。

“门前旧行迹”到“坐愁红颜老”这八句,主要描写的是少妇苦苦等待和因景引发思念。在门前等待丈夫留下的踪迹,已经长了青苔,夏天过去秋天到了,少妇还在盼望、等待着丈夫归来,看到八月里的蝴蝶成双成对地在草间飞翔,不禁感叹时间流逝,容颜易老,所以,就更加盼望丈夫早归。“早”字突出了时间流逝之快,少妇不禁有些惊讶。这里诗人用委婉流丽的语言表达了少妇思夫情。

最后四句是少妇对丈夫的直接倾诉,意思是什么时候你才能从三巴沿江回来,回来前先寄回书信来,我去迎接夫君不怕路途远,直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强有力地表现了少妇渴望见到丈夫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少妇对丈夫热烈而深沉的爱。所有的回忆都是为这最后一句的是直舒胸臆积累感情,最后一句少妇内心强烈的爱意,畅快淋漓的表达了出来,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这首五言古诗叙事有血有肉,充满生活情趣,对少妇心理的刻画细腻、真实,融情于景,叙事和抒情融合,感情真挚动人、热强奔放。

后人点评

清乾隆皇帝在《唐宋诗醇》卷三中评此诗: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

长相思二首①

李白

【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②,微霜凄凄簟色寒③。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④,下有渌水之波澜⑤。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⑥。

赵瑟初停凤凰柱⑦,蜀琴欲奏鸳鸯弦⑧。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⑨。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⑩,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

①长相思:乐府旧题,《杂曲歌辞》,语出汉《古诗十九首》:“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

②络纬:一种昆虫,俗称纺织娘。金井阑:精美的井栏。“阑“通“栏”。

③簟(diàn):竹席。

④青冥:指青天,青而深邃不可测。

⑤渌水:清水。

⑥素:素白的绢。

⑦赵瑟:相传赵地人善鼓瑟。瑟,一种弦乐器。

⑧鸳鸯弦:情曲。

⑨燕(yān)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汉窦宪远征匈奴,至此石刻时纪功而还。后人们以燕然代指边地。

⑩横波:目光如横斜的水波,眼神流动生辉。

长相思

第一首赏析:“长相思,在长安”,第一句直接表白自己身居异地,思恋的人在长安。

接着诗人描写景物,寄情于景。“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纺织娘在金井栏边鸣叫着,微霜冷凄凄,落在竹席上,使竹席都透着一股寒意。这个深秋充满寒意的景色,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也是和这景色一样的孤单寒冷。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在这个微寒的日子里,诗人在一盏昏暗的灯光下思念欲绝,卷起内心烦躁,于是卷起窗帘对月长叹。“孤”字形象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欲绝”二字极言思念之苦,痛彻心扉。

诗人在前两联极力烘托那种凄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思念,那么诗人在思念着谁呢?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让我们知道,原来诗人在思念美人呢。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接着诗人转笔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辽阔的空间范围里。为下一句抒情做铺垫,接着诗人承接上两句写到“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天高地远,两人分隔这样遥远,连魂飞来飞去都很艰难,艰难还不能阻止我们相见,就怕是魂魄飞不过高山,那两人相见就更难了。这里诗人用丰富的想象,生动鲜明地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痛。

“长相思,摧心肝”,这样相思,日日夜夜长久下去,怎不摧折人心肝?诗人直抒胸臆,表达思念之情,表达直率,言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语言朴素明朗,感情真挚,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二首赏析:首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诗人写了在春日里的一个黄昏,夜幕降临,花朵此时好像含着烟雾,变得朦胧。明月升起,皎洁的月亮照得人愁闷无法入眠。诗人在这里用“日色尽”“花含烟”“月”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恬淡肃静的环境,用比细腻,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诗人用一个对工整的对仗句,写诗中女子刚刚弹过赵瑟,凤凰形状的瑟柱刚刚停下来,接着她又拿起蜀琴,又准备弹奏鸳鸯弦。“凤凰柱”和“鸳鸯弦”暗示了女子实在思念自己的爱人啊。女子内心不能平静,绵绵思念之情,就寄托在了赵瑟和蜀琴中了,乐声不止,思念不停。

接下来“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女子希望春风能把曲中之意寄送到爱人所在地嫣然,如火之热情。女人则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满怀心事托与春风,希望春风能把曲中意带给爱人。“寄燕然”点名了她的爱人是出征了。诗人将女子的思念之情写得曲折委婉,而又情感绵长真挚。

“忆君迢迢隔青天”,虽然诗人已经让春风送给爱人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女子还是叹道,和爱人像隔着青天那样遥远。看来春风也不能缓解女子的思念,女子依然是一片惆怅茫然。

“昔日横波目,今为流泪泉”,诗人在这里用了用夸张的手法,真率地刻画了女子往昔和现在不同的情态,曾经的女子眉目清秀,眼神流动生辉,而现在她总是泪流泉涌,愁容满面。同样的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差距这么大,这鲜明的对比,鲜明深刻地体现了此时女子内心的痛苦。

最后,诗人以“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结束全诗,这两句是女子直接倾诉,说如果你不相信我思念如肝肠寸断,那么你回来的时候看看我这样憔悴的脸就知道了。一个可怜又可爱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个忠贞、善良的女孩日夜受相思之苦,让人读来更加心痛。

这第二首比第一首的言语更朴素自然、轻快明朗,因为这首描写的是女子的思念,所以在表达上明显比第一首要委婉。诗人在这里灵活运用想象、比喻等手法,将一个多情可爱的女子思念丈夫的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细腻生动。

后人点评

明人桂天祥:音节哀苦,忠爱之意蔼然。至“美人如花”之句,尤是惊艳。(《批点唐诗正声》卷七)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①,秦桑低绿枝②。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③。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④。

【注】

①燕(yān):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的古燕之地。也是诗中征服去的地方。

②秦:今陕西一带。思妇居住的地方。

③断肠:指极度的悲伤。《搜神记》卷二十载,一母猿失子,自掷而死。剖其腹视之,肠寸寸断裂。

④罗帏:丝织的帘帐。这里指女子的闺房。

春思李白

这是一首闺情诗,描写了春季秦地少妇思念在燕地戍边丈夫的痛苦心情。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词至两宋,神韵兼备,名家辈出,于是各种选本层出不穷。《宋词三百首》为上彊村民选编,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原是为子侄觅句诵习的蒙学读物,兼收各流派之名篇,共收录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是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宋词选本。本版《宋词三百首》以上彊村民所编之作为底本,详加注释,并做细致赏析,同时辑录陈廷焯、唐圭璋等历代名家的点评,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 一池碧水

    一池碧水

    《一池碧水》是一本让人好奇的书,作者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写着独特的生活。作者以花草游鱼为伴,以植物为伴,以日月星辰为伴,拥它们入怀,给与了它们无穷无尽的爱,深情地和它们融入了一体,人与自然相处得是那样有声有色,十分感动人。
  •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文学消费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作者借鉴西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对文学社会学、文学消费学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开篇《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该文着重阐释了建立在“文学事实”基础上的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出版、图书市场、大众读者、传媒文化、影视生产等对于文学生产的作用和影响,上卷各篇对此都有专题论述。下卷运用上卷的理论成果,从文学消费视野中对20世纪中国各个文学时期的长篇小说作专题研究。
  • 夜生活手记

    夜生活手记

    这本散文集收录了王祥夫长篇散文共七篇,均为未出版的新作。从这些散文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散文的美妙之处,尤其是作者擅长白描手法,能于不动声色中令人渐入佳境。散文集中所收的《中年的风景》《书边随笔》《我漫游四方》《夜生活手记》等篇,多为作者从周边的普通人的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之美,一事一物,由小及大,引导读者领悟中华民族文化之美好处,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王祥夫先生还画得一手好画,本文集将作者的文字和绘画融为一体,充分显现出一种中国文人式的“文化散文”的韵味。
  • “白鹿原”复生和“废都”速死

    “白鹿原”复生和“废都”速死

    小王:聊路遥《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周老师几次提到陈忠实的《白鹿原》,一次是说没看下去;一次是说《白鹿原》参评茅盾文学奖,人文社出面活动过。周老师打算从哪儿开始?老周:先把《白鹿原》放一放,先说贾平凹的《废都》行吗?小王:不行。《废都》我读着恶心。老周:可是在陕西三巨头的三巨作里边,我一口气看完的,还就是《废都》。小王:小王理解,唯一带色加框的,也就是《废都》。老周:《白鹿原》最开始那一句话你还记得不:“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个女人。”然后就是白嘉轩和他七个女人的简要故事,什么故事?房事。
热门推荐
  • 步步逼婚

    步步逼婚

    苏子嫣,纯情百合花。樱花树下,一次偶遇,成就一段矢志不渝的爱恋,几次分分合合,每一次,她都要追他成婚,每一次,他都反客为主,把她逼到投怀送抱的地步。最后一次铩羽归来,她带回的不仅仅是记忆,更是看不见的利刃。那些扑朔迷离的鬼魅,她要一一解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职女特助

    全职女特助

    备孕期间渣夫搞事,出门捡漏遇男神怼前夫的小姐姐逆袭之路;But,男神不一定是真男神!
  • 万武剑尊

    万武剑尊

    少年秦阳,先天满魂能,但却在武魂觉醒之际,魂能被夺,觉醒废铁剑魂,受尽白眼!幸得祖神命符,逆天而起,噬无尽生灵,战万界天骄,持剑指神霄,武道万途,我剑为尊!
  • 幻境花

    幻境花

    幻境花,可破一切诅咒。前期的苦,是为了后期的甜。你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愿意还给你。哪怕是哪些微小的幸福,也值得我去守候。不过,辱她之人,去死。欺她之人,去死。骗她之人,去死。玻璃渣里找糖。
  • 伦理与文明(第4辑)

    伦理与文明(第4辑)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内容主要涉及道德治理专题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研究、西方伦理文化研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研究等方面。
  • 找不回的恋人

    找不回的恋人

    2166年5月17日,科学家乔波在世界第一人工岛国重生岛举行新一代机械人产品发布会。岛民林振羽邀朋友陶陶一同前往,却在发布会上邂逅一名神秘少女,并随即遭到一帮歹徒追杀。林振羽与神秘少女并肩御敌,少女在击毙众歹徒、勇救女童人质后便乘直升机凭空消失,但却因相貌与林振羽五年前无故失踪的女友极其相似而引起林的怀疑。为彻查真相,机缘巧合下的林振羽与陶陶前往乔波博士的“广寒宫”参加博士与神秘少女的订婚仪式,却意外揭开了纯人类等人种与新机械人之间几乎毁灭地球的世界大战序幕……
  • 女配她走剧情时出了意外

    女配她走剧情时出了意外

    沈碧螺书穿到玛丽苏文里,作为书里的恶毒女配,为活命,必须洗白自己。然而,不知不觉,她的作死程度却超过了书中的原boss。只是,这剧情发展有点不对劲啊!沈碧螺:“我告诉你,我超凶的,男主,你别过来!”陆南槿:“媳妇,别闹。”沈碧螺:“我没有,我不是,你走开!”陆南槿:“确认过眼神,你就是睡过我的人,媳妇,不能不负责啊。”
  •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