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00000066

第66章 韦应物

诗人名片

韦应物(约737—约792)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作品风格:恬淡高远

个人简介:天宝年间为玄宗近侍,后入太学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等职位,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并称“王孟韦柳”。今传有《韦江州集》十卷、《韦苏州诗集》二卷、《韦苏州集》十卷。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①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②,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③,残钟广陵树④。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⑤!

【注】

①扬子:指扬子津,在今江苏江都县南。校书:官职名。即唐代的校书郎,掌校书籍。

②亲爱:指好友。

③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洛阳人:指去洛阳的人,这里是韦应物自称。

④广陵:即今江苏省扬州市。

⑤沿洄:顺流和逆流,这里指人处境的顺逆。

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归洛阳,在途中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元大的惜别之情,而此时诗人刚刚离开广陵不远,他就写诗准备寄给广陵的朋友元大,可见两人的情谊非常深厚。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诗人在广陵和元大分别,心情很悲伤。可船终究开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中,越行越远。“凄凄”表现了诗人离别时的悲伤心情。“亲爱”二字,体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亲密的情谊。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诗人依依不舍地回望广陵,只见广陵城城外的树林变得越来越模糊,此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中的钟声又想起来了,一种不忍与朋友分离而又不得不离开的心情,和深沉悠长的钟声、迷蒙的树林交融在一起。诗人没有直言不舍之情,而是将这种心情寄托在了迷茫的景色和深沉的声音中,使这种不舍的情感更加具体生动,情感表达更加强烈了。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诗人想到在此一别,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能再度相见。这样诗人心情非常惆怅。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最后诗人写到,人生世事就像是波涛中的行舟,不是被水带走,就是在风中打旋,不能自己做主,怎么能停得下来呢?这一句既是自我慰藉也是在开导朋友。其中,饱含了诗人对朋友的难舍难分的心情。

这首五律诗,写得波澜不惊,看似平淡,但内含情感深沉而又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后人点评

清人沈德潜: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深,此种可以为法。(《唐诗别裁集》卷三)

滁州西涧①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②,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③。

【注】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山间小涧,俗称上马河。

②幽草:指生长在涧边幽僻地方自生自灭的野草。

③野渡:郊野的渡口。

滁州西涧

这首诗写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诗人任滁州刺史时期。诗中主要写了诗人在春游西涧中看到的景色。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两句写了诗人在春游时见到的春季里繁荣的景象,春季繁荣,百花争艳、百鸟争鸣,而诗人独爱生长在山涧边的悄然生长的幽草。“独怜”二字,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幽草的喜爱。深树中黄莺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这和“幽草”甘于寂寞的品格形成了对比,表明了诗人恬淡的志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晚潮再加上春雨,水势更猛。此时,正是渡口上人烟熙攘的时候,但是,郊野渡口,本来就没有多少行人,此时就更无人,甚至于船夫都没在。空空的渡船停在水中,显得那样自在悠闲。“横”字形象地表现了船停水中任意飘荡的景象。然而在这悠闲的景象中,蕴含的却是诗人不为时用的无奈和忧伤。

纵观这首小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心性高洁,向往恬淡的生活,但是,他又忧国忧民,有济世之志。可见,诗人内心是矛盾的。这中矛盾的心情在《寄李儋元锡》也有体现。

这首七绝小诗,寓情于景,使诗人心境恬淡,情绪忧伤的情态完美自然地表现了出来。语言平淡,表达含蓄,意蕴悠远。

后人点评

宋人刘辰翁:此语自好,但韦公体出数字,神情又别。故贵知言,不然不免为野人语矣。好诗必是拾得,此绝先得后半,起更难似,故知作者用心。(《唐诗品汇》卷四十九)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①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②,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③。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

①淮上:指今江苏淮阴一带。梁州:今陕西南郑县。

②江汉:指汉江。

③萧疏:零落。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德宗建中四年到兴元元年(783—784)间,韦应物曾任滁州刺史,本诗当作于此期,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淮上遇到梁州故友的喜悦心情和后来抚今追昔后的感伤的心情。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写诗人曾经作客江汉时和故友相逢时,两人相聚欢饮,一醉方休的快意事情。这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曾经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间,距上次相逢也已经有十年之久了。真是时间飞速。“浮云”二字表明了两人的漂移不定。“流水”比喻了大好年华已经流逝。诗人在这里直接抒发了时光飞逝、十年离别的感慨。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这里回扣主题,写再次相聚喜悦心情。久别重逢,自当喜悦。然而喜悦背后,却是悲伤感慨。十年的漂泊生涯,使两人都已经两鬓斑白稀疏。也只有在好友重逢时才能畅快地相互倾诉漂泊之苦,才会相互鼓励,相互安慰。诗人描绘了衰老的形象,使人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诗人心中的悲凉心情,漂泊孤苦的凄凉之境也溢于言表了。这一喜一悲,情感跌宕起伏。朋友之间的情谊也在感情的起伏中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在外漂泊自己饱尝飘零之苦,那么,为什么回去呢?“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因为秋色中的满山红叶,让诗人留恋不舍啊。这个结尾使人回味无穷。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这首五律,笔调起伏有波澜,详略得到,层次分明,自然顺畅,凝练概括。诗人悲喜交加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人点评

明人谢榛:此篇多用虚字,辞达有味。(《四溟诗话》卷一)

寄李儋元锡①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②,邑有流亡愧俸钱③。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④。

【注】

①李儋(dān):字幼遐,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元锡:字君贶,曾任淄王傅。两人都是韦应物的朋友。

②思田里:指想念田园乡里,这里指归隐。

③邑有流亡:指自己管辖的地区里还有逃荒的百姓。

④西楼:即是苏州的观风楼。

寄李儋元锡

这首诗是兴元元年(784)年任滁州刺史时期所作。诗中叙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他对百姓离乱穷困的愁苦。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诗人在开头叙述自去年春天在长安和朋友分别之后,到现在已经有一年之久了。诗人以“花里”、“花开”串联这两句,有因景勾起无限往事的意味,颇有回忆的味道。同时,花开花谢之间,也显出了时光飞逝,世事变迁,为下文做铺垫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这里写诗人愁闷苦恼。“世事茫茫”,指国家的未来命运和个人的前途。诗人有此感慨,是和当时的时势分不开的。韦应物在滁州任职期间,他广泛接触到百姓生活状况,对国家朝纲混乱、国家贫弱、民生凋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非常对此忧虑重重。就在诗人写此诗的前不久,长安发生动乱,唐德宗仓皇出逃。诗人在写此诗时,诗人派人去长安探听消息的人还没有回滁州。国家情况不明,而诗人作为国家官员又无用武之地,百无聊赖。在这种形势下,他只有徒发感慨,感觉前途一片茫然无着。所以,虽然外面是春光明媚,而诗人的心情却一点也没有因此改变,孤苦愁闷,一筹莫展。“春愁”二字正好照应了上一句的“花开”。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第三联具体描写诗人内心的愁苦。诗人空有济世之志,但在这样一个衰颓的国家中也是壮志难酬、无能为力。在加上诗人多病,这就更使诗人想辞官归隐。他身担保护一方百姓的责任,一心想治理好自己管辖的地方,而诗人看到自己管辖的地区里,有百姓贫穷逃亡,感觉心中愧对百姓愧对朝廷。在这样矛盾愁苦的境况中,诗人倍加需要朋友的慰藉。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在结尾,诗人顺其自然写到了朋友,听说朋友要来访,心中非常渴盼。“几回圆”表明诗人日日盼望朋友到来,不知道看了多少回月圆,凸显了诗人对朋友到来的急切渴望心情。

这首七言绝句,语言朴实,感情真实,浅淡中韵味深沉。同时,其中也表现出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深刻的生活体验。

后人点评

明人王世贞:“身多疾病”二语,格调非匹,而语意亦佳。(《艺苑卮言》)

寄全椒山中道士①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②,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③。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④。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

①全椒:即今安徽省全椒县,唐朝时属滁州。山:指距全椒县西三十里的神山。

②郡斋:指官署房屋。

③煮白石:《神仙传》载:“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这里指道士生活的清苦。

④风雨夕:风雨交加的夜晚。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诗人在郡斋中感到寒冷,忽然想念起在全椒山中的道士。正是因为“冷”,诗人才展开了下文对山中道士的想念,所以这个“冷”字是整首诗的关键。这个“冷”字也是诗人内心孤寂凄冷的体现。它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他想到山中道士在这寒冷天气里还要去涧底打柴,打柴回来后煮“白石”吃。

道士在山中的修行生活多么艰苦,诗人想念老友,于是便想到:“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诗人想送去一瓢酒,让朋友在寒冷的气候里温暖一下,得到一些友情的安慰。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但是诗人进一步想到,他们都是风餐露宿,在山林间漂泊不定的,更何况现在秋叶盖满了大山,道士们的行走的痕迹都没有了,又到哪里去找他们呢?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后人点评

《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

秋夜寄邱员外①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②,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③。

【注】

①邱员外:指丘丹,嘉兴(今属浙江)人,曾任仓部员外郎,后辞官在浙江临平山学道。

②属(zhǔ):恰逢。

③幽人:隐居之人,这里指丘丹。

这首诗大概作于贞元四年到七年(788—791)这个时期,这时,韦应物正任苏州刺史,丘丹已经弃官修道。

“怀君属秋夜”,首句“秋夜”二字,点明了写诗时间。“秋夜”的景色容易使人陷入怀念的心境中。而“怀君”的心情,在秋季的夜色中更加深切。景与情两相映衬,相映成辉。

“散步咏凉天”,诗人因为秋夜怀人,所以在夜色中漫步沉思。这两句就写了诗人徘徊于夜色中的情景。“散步”照应上一句的“怀君”;“凉天”照应了上一句的“秋夜”。这两句承接自然且紧密。

“山空松子落”,诗人看着眼前的秋景不禁联想到远方朋友此时的情况。此时的临平山万物凋零,空旷寂寥,松子随风坠落。这一句紧承前两句中的“秋夜”和“凉天”。

“幽人应未眠”,诗人此时正怀念着朋友,他想此时的朋友也在思念他吧。这句紧承上两句的“怀君”和“散步”。这句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因景而生联想,实虚结合,升华了思念的情感。诗人从对面着笔写朋友思念自己,而自己此时又在思念着朋友,两地思念相连,深化了两人异地相思的深情。

这首七言绝句,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承接紧密自然。诗人用平淡无华的语言将自己的思念神情和朋友的思念姿态同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非常独特。意蕴悠长。

后人点评

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

同类推荐
  • 戴明贤集(第三卷):物之物语

    戴明贤集(第三卷):物之物语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三卷,系戴老贵州系列作品之一。戴老着眼于生活小物件,集中选取了父辈友朋之间流传赠送的部分书画拓印、照片书稿、居家物什等,从“物之历史”的视角切入,将物之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亦默默写下数十位亲人师友的人生故事。书中主要述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人事,并借由相关物件追忆更早年月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地域变换多,所述人物众多。这些物件带着历史和旧日子的气息,是百样人生的无言见证。戴老以生活中的物件为支点撬动记忆,由物及人,展现了各种人物及其背后的时代风景,构成了“人与岁月”的深刻内涵。
  • 倒贴女王

    倒贴女王

    龟心似贱所著的《倒贴女王》以晴以圈养比自己小的男人为终身奋斗目标,被甩当天便搭上了意外落魄的于信。 带回家一番调教,虽然家中百般好,无奈外头却被闺密逼去参加相亲节目。 被劈腿啊摔!被圈养也是有尊严的!傲娇之余,最后知道真相的于某人眼泪掉下来。 当然复仇才是重头戏!他一商界精英难道还不能让一软妹子折服? 上电视、参加节目、烧钱留情、约会她死党、绯闻漫天炒――他定让她悔青肠子! 恍然顿悟真相的他,励志改造起某爱情观严重扭曲的以晴,至于结果……《倒贴女王》纯吐槽,还涉及轻微人身攻击。作者抽搐期,真心刹不住闸。 而合上书的瞬间你会发现,非常规的恋爱才是王道!
  •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让你说话办事,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果断中有圆滑,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让你的话合乎人心,自然柔和亲近,刚柔并济,逢凶化吉,转难为易,从而促使你办事水到渠成。
  •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富人积累财富的能力这么强?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秘密的法宝?这本书集合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六本致富圣经。全方位为您揭秘获得财富的秘密。
  • 借口心理学

    借口心理学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借口无处不在。不论任何时间、地点、场合,只要出现问题,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寻找各种貌似合理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然而其实,没有一个借口是偶然的,所有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诱因。本书紧密联系实际,把心理学理论和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联系起来,帮助大众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借口的诱因,并帮助我们克服这种不良习惯!借口,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既是制造失败的根源,也是攻克办事难关的一把利器,怎样为你所用,就看你的掌控能力!
  • 门主大人

    门主大人

    “恭喜宿主,获得黄蓉打狗棒法体验卡一张,时效为一个月。”“恭喜宿主,获得北丐洪七公专属套装,使用后,增加降龙十八掌威力二十点。”燕北来到另外一个世界,外挂傍身,系统激活,建立无敌宗门。
  • 厨娘医妃

    厨娘医妃

    他是翩翩浊世,身份尊贵的王府世子,她是穿越而来刁钻古怪的媒婆之女。媒婆娘亲以死相逼,她不得已假扮丫鬟入府,只为促成他的姻缘,助她娘扬名天下。什么?当丫鬟还得先通过考核,要厨艺过关才能入府。幸好她有一堆私房菜傍身,还精通各类药膳,入门考核不过是小菜一碟。不过,厨娘不得入内院,且每月一考核,通关者将被送往京城这是几个意思?宫斗,宅斗,职场斗;兰花刀法、蓑衣刀功,整鱼脱骨,切中肯綮;植皮整形,断骨续筋,针刺推拿……且看小红娘如何身兼数职,变身厨娘医师,一路过关斩将冠盖京城。他看似清冷如月,温柔无害,实则腹黑至极;她看似无所畏惧,没心没肺,实则有色无胆。
  • 一世红尘忘仙歌

    一世红尘忘仙歌

    一幅填满了锦绣河山的巨大画卷,穿越时空,承载着未知的使命,辗转两个不一样的世界。地球,迎来了末日。就在一切完全终结时,另一个世界却有了新的开始……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之间互碰撞,究竟会擦撞出何种绚烂的火花?……
  • 傲娇魔女不好哄

    傲娇魔女不好哄

    一世英名的魔女大人错把狼当小奶狗养了怎么办?在线求支招,急!忠犬系——人前小狼狗人后居家小奶狗魔女崩塌人设,只是个毫无感情的杀手。ps:魔法混元素,什么怪东西都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家夫人戏超多

    我家夫人戏超多

    失去的是什么?到头来一切回到出发的原点,她的荣耀,她的容貌,一切都未改变。失去的,不过是那个爱她之切,伤她之深的男人,现在已然成为历史里那个焦躁霸道的君王。回首往事,风迷了顾芷薏的眼,流下的清泪滑落进衣襟,灼烧着她隐藏的伤疤。吹翻了她手中一针一线勾勒的完美结局,散落满地,无法拼起。许是命中注定的劫数,她这辈子都逃不过这个男人的温柔。
  • 海贼之吾父白胡子

    海贼之吾父白胡子

    神奇的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本来满腔热血的想要在这个世界大干一场,谁知却被这个扭曲的世界残忍的打败,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被最强的男人白胡子所救,“做我的儿子吧!”一双温暖的大手,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发誓,他这辈子势必要护白胡子为王。这个时代,名叫白胡子!(注:第一次写海贼同文,一些人物和时间会有一些乱,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