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9100000007

第7章 唐三藏西天取經(殘)

吳昌齡

【題記】元雜劇。《錄鬼簿》、《太和正音譜》等著錄。天一閣鈔本《錄鬼簿》著其題目正名為“老囬囬東樓呌佛,唐三藏西天取經”。吳昌齡著(關於吳氏與此劇來龍去脉,詳見孫楷第先生《滄州集》,《吳昌齡與雜劇〈西遊記〉》)。吳昌齡,生卒年不詳,西京(今山西大同)人,元雜劇作家。藝術成就較高,鍾嗣成《錄鬼簿》贊其“西京出屯俊英傑”;朱權《太和正音譜》譽其詞如“庭草交翠”。一生著述甚豊,有《哪吒太子眼睛記》、《唐三藏西天取經》、《鬼子母揭鉢》等雜劇十餘種,大部分散佚,只《花間四友東坡夢》、《張天師夜祭辰鈎月》兩種傳世(見臧懋循《元曲選》)。《唐三藏西天取經》則僅存“諸侯餞別”、“囬囬迎僧”兩折,今據《萬壑清音》所錄,參照《北詞廣正譜》、《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納書楹曲譜》、《綴白裘》等校錄。

諸侯餞别

(唐上)〔1〕

積水養魚終不釣,入山望路願長生。

掃地恐傷螻蟻命,為惜飛蛾紗罩燈。

貧僧俗姓陳,法名了緣。父親名陳光蕊,一舉狀元,除授洪州刺史,帶領母親之任。行至中途大江,遇着水賊劉洪,見俺母親姿色,將俺父親推落大江之中。比時貧僧在母腹中有七八個月日了,未曾分娩。我母親只得免強而從。後來産下貧僧,劉洪又要害俺的性命。多虧我母親用計,造成木匣一個,咬指滴血,寫下血書一封。將貧僧放在木匣之內,拋入大江,流至金山腳下,幸遇千安長老在江中洗鉢,撈取木匣。打開看時,見了貧僧,留在寺中,撫養成人。教學經典,無所而不通,無所而不曉。因唐天子跨海征東,殺伐太重,命五伯僧人,在護國寺中做了七七四十九日水陸道場。道場圓滿,從空中降下南海普陀落伽山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在空中言曰:“此經不足超度亡靈,除非是西天五蔭度,取三大藏金經。此經行行滅罪,字字消災。”貧僧望空中拜曰:“貧僧願徃西天五蔭度,取大藏金經。”唐天子賜俺左一僧,右一僧,封俺為大唐護國三藏大禪師,又賜俺紫金鉢盂一個,錦襴袈裟一套,外又五百套錦襴袈裟,五百個鏒金淨瓶,通關牒文,打了前行。今日是黃道吉日,唐家十八路諸侯,都來與貧僧餞行。遠遠望見,須是眾公卿來也。

(生上)少年金帶掛吳鈎,鐵馬嘶風塞草秋。將士垓前披鐵甲,座間徃徃覓封侯。下官徐世勣是也。(外上)馬掛征鞍將掛袍,柳梢枝上月兒高。男兒要遂封侯志,腰下常懸帶血刀。下官程咬金是也。(小生)七寸逍遙管,三分玉兔毫。落在文臣手,猶如斬將刀。下官殷開山是也。(末上)下官〔2〕杜如晦是也。下官高士亷是也。(副末)慣領雄兵出征討,六韜三畧能通曉。上陣無敵大將軍,只某姓秦名瓊字叔寶。(淨上)某復姓尉遲名恭字敬德。乃朔州善陽人也。自從降唐以來,東蕩西除,南徵北討,多有功勞,甚有汗馬。掃蕩了六十四處煙塵,徵滅了十八處擅改年號。今因我主跨海征東,殺伐太重,護國寺中做了七七四十九日水陸道場。道場圓滿,空中降下南海普陀落伽山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在空中言曰:“此經不足以超度亡靈,除非西天五蔭度取大藏金經。”彼時有僧人了緣,願徃西天拜佛求取金經。我主封他為大唐護國三藏大禪師。列位,你道今日之行為何而來?(眾)為何哩?

【點絳唇】(尉)第一來是帝王親差。(眾)第二來呢?(尉)第二來是老夫年邁。持齋戒,把香火安排,送師父臨郊外。

(眾)你看真僧過處,都是幢幡寶蓋相送。

【混江龍】(尉)遙望着幢幡寶蓋。(眾)你看那軍民百姓都來為師父送行也。(尉)見軍民百姓鬧垓垓〔3〕。我引着一行步從,蕩散了滿面塵埃。坐下馬如同流水急,鞍心裡人似朔風來。俺這裡按幞頭挪金帶,見師將禪心倚定,師父你將這慧眼忙開。

(唐)貧僧呵,一鉢千家飯,身穿百衲衣。今日有勞眾公卿遠遠到此,也不敢動問軍師大人,這幾位將軍大人姓甚名誰?(徐)這位程咬金、殷開山、杜如晦、高士亷、秦叔寶、尉遲老將軍。(唐)此位便是尉遲老將軍麼?(唐)久聞將軍初〔4〕年間東蕩西除,南征北討,定六十四處煙塵,十八處擅改年號。貧僧只看得這幾卷經文,不知老將軍上陣的威嚴擺布。今日煩勞老將軍試說一遍,貧僧試聽者!(尉)師父不嫌絮煩,待老夫脫了蟒袍,手舞足蹈,試說一番也呵!

【油葫蘆】十八處都將年號改。(唐)是那十八處?(尉)襄平李密,長安宇文化及,西城王世充,漳南竇建德,金城薛舉,漳南劉黑闥,景城劉武周,信陽高開道,兗州徐元〔5〕朗,臨濟輔公祐,沂州李子通,湖州沈法具,兗州張善安,夏州梁師都,鄱陽林士弘,亳州朱燦,姑臧李軌,後梁肖銑。俺扶起了唐家世界。(唐)老將軍雖然協力扶持盡忠,殺生害命,與罪何該?(尉)師父道殺生害命罪何該。(唐)衆位將軍,老來都要行些善事。(尉)當日呵,尉遲恭怎想道持齋戒。(唐)貧僧取得金經囬來,與衆位老大人摩頂受記。(尉)今日個謝吾師你便超度俺唐家十宰。我這裡整頓布袍。(唐)整頓布袍何用?(尉)拂了土垓,就在這紅塵中展腳舒腰拜。師父行特地請個法名來。

(唐)要貧僧取個法名麼?便叫做慧能、慧了、慧善、慧聰、慧志〔6〕。恁孩兒尉遲寶麟。取的金經都與你們摩頂受記。(眾)師父,多謝也!

【天下樂】(尉)你救度衆生也是那離苦海。(唐)此行是我虔心也!(尉)你那一片虔也麼心,我無掛礙亦無掛礙,你可也無掛礙。(唐)貧僧二六時[1]中念聲南無觀自在菩薩。(尉)正按着救苦得救難,我可也觀自在。(唐)老將軍,大道的,參透了,色就是空;參不透,空即是色。(尉)參透了,色就是空。參不透,空即是色。(唐)貧僧別無他故。(尉)師父你那片脩行心可便有甚歹?

(唐)又聞得老將軍上陣無敵,用計無失。天色尚早,請老將軍再說一遍,貧僧再聽者!

【金錢花】上陣時忽喇喇兩面彩旗搖,不喇喇馬到處陣衝開。(唐)這是旗開得勝,馬到功成。好將軍!(尉)只我這一鞭顛碎他一萬片天靈蓋。(唐)阿彌陀佛,我折柰也!(尉)我如今說着折柰。(唐)為國頭先白。(尉)不覺的鬢邊白。只我這鎗尖上人性命,鞭節上血光在。(唐)少年造〔7〕下孽,福謝一時來。(尉)果然是少年造下孽,福謝一時來。

(唐)老將軍還有一場汗馬功勞,南御園小交鋒,驚王救駕。那一場蓋世英雄,再說一遍。貧僧再聽者!

【後庭花】(尉)都只為病秦瓊加利害,病秦瓊加利害。(唐)叔寶染病,老將軍還英武。(尉)蓋因是尉遲恭年老邁。(唐)太謙了!可用計麼?(尉)那一日相約定。(唐)是何人的計策?(尉)都是那杜如晦使的計策。(唐)老將軍好妙計也!(尉)我忿氣可不滿胸懷。(唐)衆位將軍可都在那裡麼?(尉)都是俺唐家,唐家十宰。(唐)那一日必然鳴鑼擊鼓也!(尉)那一日鼓不擂,鑼不篩,箭不發,甲也不披。聽得耳根裡〔8〕人報來,御科園將暗計排。呀,恨那無知,無知尀耐。見一人倒在,倒在塵埃。(唐)倒在塵埃的是誰?(尉)五月五日蕤賓節屆,將〔9〕南御園改作御科園。他兄弟三人做射柳會。(唐)那兄弟三人?(尉)一個世民。(唐)這是吾主。(尉)一個是建成,一個是元吉。遶着御科園轉三次,離百步之外,插一金錢,要射金錢眼。世民撚弓在手,搭箭當弦,飛魚袋內灣着一張弓,不長又不短,拽得硬,射得圓。銀胎鐵背,七叉寶雕弓。走獸壺中拔一枝箭,撚一撚,轉三遭,水銀灌幹,叮叮噹噹,百步穿楊棗子狼牙箭。抿入朱紅扣,搭上紫金鈚,左手推靶,右手兜弦,弓開如半輪秋月,箭發似一點寒星。箭無虛發,發無不中,中無不倒,倒無不死。颼颼颼,連射三箭,正中金錢眼內。轉項囬頭,正要賣弄手段。元吉看見,就起不忿之心,賺俺世民。縱馬加鞭,直趕上世民,扢搭撲揝住獅蠻帶,滴溜撲活挾過寶雕鞍。他說:“你無兄弟情,我那有昆仲義!”挈劍欲害世民。(唐)可曾傷害麼?(尉)不道這劍有些戀鞘。他就將弓來打!(唐)可曾打着麼?(尉)此弓又被花枝抓住。(唐)這正是真天子百靈相助,大將軍八面威風。那時老將軍可在那裡?(尉)那時俺在澄清澗澡〔10〕馬。忽有小校來報,某家主人有難。那時某家剗馬單鞭,直趕到御科園。厲聲高叫:“休傷吾主!”那元吉見了某家,就害得慌了也!(唐)也不由他不怕。(尉)建成、元吉使霜鋒,頃刻英雄一夢中。不是尉遲鞭在手,誰人搭救聖明公?兀那廝,那裡走!腳踏着胸脯,可教他怎生掙挫。也只是尀耐寒才,使的計策,待把那人殺壞,忿氣可〔11〕不滿胸懷。老微臣一騎馬,不喇喇的趕將來。扢搭撲揝住獅蠻帶,滴溜撲顛碎在地中,舉起水磨鞭,打碎這廝天靈蓋。

(唐)阿彌陀佛!這場汗馬功勞,可不萬載流傳也?呀,天色晚了也,貧僧別了,趕路去也!(眾)再送師父一程罷!(唐)請囬罷!(尉)

【煞尾】師父你向佛道脩行大,善性兒分毫不采。梵王宮特地把金經取。(唐)這是與衆生消災滅罪。(尉)與俺眾生消災滅罪,師父可不是個棟梁材,俺須是濁骨凡胎。北極西天路利害,遙望見極樂世界。(唐)諸梵天王世界。(尉)梵王宮景界。願你個大唐三藏早囬來。(下)

【校記】

〔1〕“唐上”二字原無,據前後文意補。

〔2〕“下官”二字原無,據文意補。

〔3〕“垓垓”二字原作“咳咳”,據文意改。

〔4〕“初”字原作“幼”,據文意改。

〔5〕“元”字原作“圓”,據文意改。

〔6〕慧能等四人名“慧”原皆作“會”,據文意改。

〔7〕“造”字原作“作”,據後文改。

〔8〕“耳根”二字原作“二更”,據文意改。

〔9〕“將”字原作“借”,據文意改。

〔10〕“澡”字原作“爪”,據文意改。

〔11〕“可”字原作“呵”,據文意改。

囬囬迎僧

【洞仙歌】(小囬囬上)囬囬囬囬把清齋,餓得餓得叫奶奶。眼睛眼睛凹進去,鼻子鼻子長出來。

自家囬囬國中小囬囬是也。今有大唐三藏師父,徃西天五蔭度取大藏金經,打俺這裡經過。老師父待接數日,不覺到來,因此着俺在此等候。遠遠望見,敢是來也!(唐上)迢迢萬里路,走了八千途。貧僧大唐三藏,自離了河西國度而來,一路饑飡渴飲,夜住曉行,可早來到囬囬國度也!聞說此處人人好善,個個持齋。怎生不見囬囬來迎接?(眾)不知師父到來,只合遠接,接待不週,勿令見罪!(唐)你那老囬囬那裡去了?(眾)在東樓閣上叫佛。(唐)接時不到,到時不接,這也罷了。你與我喚老囬囬出來!(眾叫)老師父,大唐師父到來也!(外上)來得緊,來得緊。嘧呦嘧呦,吡呀吡呀,嘧呦嘧呦。南無僧伽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噠喇耶,僧嘚僧嘚僧喫嘚咹哩,吡哩吡嘚唲哪嚨哄把那鎻,阿彌陀佛!(眾)大唐師父到了!(外)

【新水令】卻離了叫佛樓,我可也恰下得這拜佛梯。咹囉和歇把嘚唲囉。我這裡望西天,咹囉和歇把嘚唲囉,叫佛了是他那一會,我將這四八嘚唲在頭上纏,我將這別離行緊忙披。你這廝悮了兀的看經。

(眾)那見得悮了你?(外)我與你數得:喀嘚唲,咹喰哈嘚哈喰哈喰噥。你這廝悮了整十日!(眾)是十日了!(外)路上狼蟲虎豹多得緊,你們伴着我走。(眾)伴着你行!

【雁兒落】我喚你兀篤蠻來得緊,你便可引着些。(眾)俺老師父怕的是狼蟲虎豹,我們唬他一唬。師父,狼來了!(外)好教我走不得行不的,可着我走不得行不的。走得我便力盡筋衰,氣喘得狼藉。

狼在那裡?(眾)見師父走得慢哩!(外)這廝哄我!師父在那裡?(眾)在這裡!(外見唐介)早知師父到來,只合遠接,接待不週,勿令見罪!

【沽美酒】與唐皇修佛力,與唐皇修佛力,與俺這衆生每發慈悲。師父你便取經到俺西天得這西夏〔1〕國。小囬囬你想波〔2〕,咱師父他怎肯,來到俺這裡行了些沒爹娘的歹田地?師父你便遠路紅塵不避,受了他幾場兒日炙價風吹。恰離了中華富貴,到俺這荅獅蠻的田地。見吾師連忙頂禮向前跪膝,忙道兩個撒藍撒藍的摩尼。師父,你是必休笑話俺荅獅蠻的囬囬。(眾)他的年紀小,你的年紀老,怎麼到去拜他?(外)他的年紀小,到是我的師父!(眾)你自去拜!(外)這廝你便毀〔3〕菩提,向人前沒道理。

【金字經】噯喀膝空提,唵闌遮,呢喀膝摩尼,噯喀膝叱哪,摩打狼哼臟的。再來時〔4〕,你便休恁的。

(眾)他的年紀小哩!(外)俺雖年紀大,他雖年紀小,他是俺的師父哩!

【川撥〔5〕棹】咱凡胎濁骨,俺須是肉眼愚眉。咱師父怕憂愁思慮,戒了酒色財氣。與師父添香洗鉢舀〔6〕淨水,向師父跟的,向師父跟的,念嚒哈般若波羅蜜,啞得兒摩頂受記,荅獅蠻老囬囬,超度的,救度的,看清涼上下龍華會,唵凹嘧撒扒得兒喫。

小囬囬,師父在此,與我吹的吹,舞的舞,款待師父一囬!(眾吹打舞介)叫五戒,取兩套錦襴袈裟,生金淨瓶,送師父去也!

【煞尾】俺只見黑洞洞昇雲起,更那堪昏慘慘無了天日。願得個大唐三藏取經回,也無那外道邪妖近得你。(下)

【校記】

〔1〕“夏”字原作“下”,據文意改。

〔2〕“波”字原作“不”,據文意改。

〔3〕“毀”字原作“悔”,據文意改。

〔4〕“時”字原無,據文意補。

〔5〕“撥”字原作“八”,據文意改。

〔6〕“舀”字原作“杳”,據文意改。

注释

[1]二六時:即十二時辰。舊時以地支分一晝夜為十二時辰,因用以謂一天到晚,整日整夜。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当下数字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日趋严重的致瘾化、泛低俗化、高碳化、自由化和虚假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艺术德性失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相比发生了重大嬗变。因此,阐明数字艺术德性本质,进而研发有利于数字艺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路径就是本课题的基本研究目标。本课题有四个创新点:一是首创了“利他行动”德性本质观;二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的异同;三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生产德性、传播德性、消费德性、文本德性的不同本质及其互作关系;四是首创了低碳艺术理念,并阐明了其德性价值。本成果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的基本规律,开创性地建构了一整套关于数字艺术德性和低碳数字艺术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开辟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数字艺术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空白,增加了该学科的知识储备,初步形成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数字艺术中国学派。
  • 盛世遗珍

    盛世遗珍

    本书内容包括,源远流长:唐代以前的金银器;盛况空前:金银器在唐代的使用;轰动一时:唐代金银器的几次重大考古发现等九部分。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热门推荐
  • 盛唐闲王传

    盛唐闲王传

    盛唐悠悠数百载,容得浮生半世闲?暂且看他伸伸手,提春秋笔刻一道盛世风云。后且看他耸耸肩,执三尺剑镇一世江湖浪潮。再且看他摇摇头,便铸就一场万国来朝敬唐图!本想写一条咸鱼的传记,怎奈何天下不太平不得闲,那便了却了这天下事!(本书主题曲《江湖》、《唐途》由歌手张文斌演唱,现已上架咪咕音乐,欢迎大家前去倾听,感谢各位兄弟一直以来的支持!)
  • 宋先生我爱你成痴

    宋先生我爱你成痴

    顾灵爱惨了宋衍之,只要他想要,顾灵什么都肯给,她自己,爸爸的公司,包括她的自尊心。可就算顾灵低入尘埃,得了病要死了,宋衍之也不肯相信她,不肯对她好一点。在宋衍之眼中,顾灵有心计,敢上位,这样一个狠辣女人怎么可能会死呢?他无数次诅咒,羞辱,让她赶紧死,不要再在他的面前说谎骗他的同情。但当顾灵真的死了,宋衍之却觉得自己心脏的位置莫名叫嚣着疼痛……
  • 崩坏3之大小姐的贴身律者

    崩坏3之大小姐的贴身律者

    在人类身上失去的一切,我都要用神的名义,一点点讨回来……等等,大小姐你能不能不要在这个时候踩我的脸?!
  • 金刚錍科

    金刚錍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该知道的1200个理财常识

    你该知道的1200个理财常识

    本书是一本人人都需要的理财宝典。全书从夯实理财基础,全面了解理财工具,传授理财技能三个方面着手,知识简单容易理解,方法简便容易践行。理财基础:更新理财观念,普及理财知识,让我们从思想的转变开始,只有充分了解了理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理财进行下去。理财工具:储蓄、炒股票、买基金、保险还是投资房地产……花样繁多的理财工具总有一种适合你。理财技能:量身定制理财方案,无论是居家、出国留学还是创业,每个人的理财之路都不尽相同,看看亿万富翁的理财之道,你是否会受到启发?
  • 美人枭

    美人枭

    秦识薇:异世女尊亲王之女,手握大权,命不过廿三,因一线生机,附身男权大将军嫡女之身,此女乃是吞噬双生兄弟而生,克死本该富贵长寿的生母,是为妖孽祸胎。——呵呵!裴真言:世家骄子国师之尊,手握国运,受万人敬仰,精奇门遁甲,晓天文地理,通古今内外,湛君子六艺,心怀天下,可用寿数换国运。——呵呵!国师终身不婚!识薇:不婚?不当国师即可!女尊撞上男权,感觉不太美妙?没关系,挥鞭子抽过去!……………………………………………某女的人生语录:女人负责生孩子赚钱又养家,啥都一把抓;男人只需要貌美如花!男人只要忠诚于我,吃喝玩乐我供你花!某男的人生格言:一生致力于纠正某女的异端想法!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蚊帐

    蚊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老屋

    老屋

    当年地主的房子被分给贫农,几十年后房子拆迁,贫农的后代和地主的后代都回到故乡,一个有几十年的居住权,一个却有房契,这一次房子该如何分?面对历史,为何所有人都要隐瞒真相?一清明前夕,我与吉林的堂兄云南的堂弟相约回到我们阔别多年的胶东老家,别误会,不是为给先人扫墓祭祀,而是——正如那句著名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语录,“瓜分”我们先人当年闹土改分得老财的一幢房产。如此说是“五湖四海”与“革命目标”当不为过。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村里已没有五服内的近亲,我们三人便落脚在镇上的一家温泉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