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1200000024

第24章 理想的翅膀

翅膀折断了

一个身穿洁白病号衣的年轻人,匍匐在病房地面的垫子上,艰难地爬行着。英俊、白皙的脸上,两道浓眉紧蹙得几乎连到一起;聪慧、明亮的双眸,笼罩着焦忧的阴翳。

确切地说,他不是在爬,而是靠着两手的支撑,用前胸和脑袋拼命地往前甩动。前进的速度,是那么缓慢;挪动的幅度,是那么微小。不过,他是在往前移动着的。至少,他自己感觉到一点一点地在前进。

爬着,爬着,突然,双手一软,整个身躯瘫倒在垫子上。他想挣扎着起来,但无力的双手再也支撑不起那失去知觉的沉重的身子……

他微微地抬起头,眷恋地凝望着悬挂在墙壁上的一幅照片:一位身穿短裤背心、英气勃勃的青年运动员,手撑长竿,飞越过高映在天幕上的横杆,像一只展翅凌空的雄鹰。这幅照片,是体育报两位记者送来的。在照片的下沿,题写着两行小字:“无限风光在险峰!愿胡祖荣同志以革命毅力战胜伤残,早日重返‘战场’。”

谁能想到,照片上的那位龙腾虎跃的撑竿跳高名将——胡祖荣,正是眼下这个瘫倒在垫子上的年轻人呢?

胡祖荣多么渴望重返“战场”啊!那长长的撑竿和高高的横杆上,系着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为国争光的理想!

这个崇高的理想,是少年时代就开始在他的心田里萌动的。一九五五年,他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读书时,有一次到江湾体育场观看国际田径比赛。很凑巧,他坐在撑竿跳沙坑旁边的观众台上。这是他头一次看撑竿跳高比赛,只见运动员手握长长的撑竿,像一匹烈马奔驰过来,竿子轻轻一点,仿佛突然长起了翅膀似的,腾空而起,轻捷地飞过那高高的横杆,神奇、优美、惊险!这个陌生的项目,一下子把他深深地迷住了。

当时,我国的撑竿跳高的水平还很低。比赛开始后不久,我国运动员就都被淘汰了,而外国运动员把横杆又加高了许多,才开始起跳。观众们热烈地鼓起掌来。胡祖荣鼓了几下掌就停住了,他感到自己的好胜心和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损伤:“难道我们中国人就这么不行吗?”他心里暗暗发誓,“我要学撑竿跳高!”

这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使他与撑竿跳高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从每天的饭钱中省下三分、五分,积攒了五毛钱,跑到一家竹器店里买了一根竹竿。当然,那不是供撑竿跳高用的,是一根晾衣服的普普通通的竹竿。但他非常珍惜它,用布条把它缠了又缠,随身带着,在学校的沙坑里开始了他的练习。进步是惊人的,不多久,学校的跳高架就不够他跳了。后来,他进了上海市风雨操场的青少年业余体校田径班。半年后,他头一次参加全市田径比赛,就打破了撑竿跳高的全国少年纪录。一九六二年,他一鸣惊人,以四米五二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全国纪录。他一步步地在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最难忘的是一九六三年。他在雅加达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大显身手,荣获撑竿跳高冠军,为祖国人民赢得了一枚金质奖章。他和伙伴们乘坐贺龙副总理的专机回到北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他们。

当周总理与胡祖荣握手时,贺老总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胡祖荣,把金质奖章拿出来给总理看看嘛!”

胡祖荣激动地拿出奖章,双手捧到周总理面前。

周总理接过奖章,高兴地看了又看,仰起头爽朗地笑着,赞赏地说:“好!”然后,理了理红白相间的绶带,把奖章挂到胡祖荣的脖子上。周总理轻轻地拉着他的胳膊,亲切地说:“走,照相去!”

这是他永生难忘的一天!为国争光,周总理高兴,人民自豪!他暗暗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横杆飞跃,去为祖国人民争取更大的荣誉。

但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坎坷不平的。一九六六年,他参加在金边举行的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时,遭到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严重挫折。当时,他在国内已创了四米九〇的全国纪录,练习时还闯过了五米大关。人们认为,他是稳拿冠军的。十月的金边,大雨滂沱,田径场上水汪汪一片,跑起来一步一个坑。面对这种从未遇到过的状况,他慌神了,助跑又过分紧张,拉伤了肌肉,勉勉强强只跳过了起跳的高度:三米八〇,就败下阵来。向来乐观开朗的胡祖荣头一回伤心地哭泣了。

是啊,他败得太惨了!他感到这是一次奇耻大辱,自己无脸见祖国人民。入夜后,屋外不停地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和烦人的蛙鸣,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安宁。

第二天早晨,他默默地洗净了比赛时穿的白色裤衩和紫红色背心,把它们和钉鞋包在一起,悄悄地藏进箱底。同时,将一个钢铁的誓愿埋在心田:要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在下次国际比赛中,再穿着这套运动服和钉鞋,“报仇雪耻”,把失去的荣誉夺回来。

可惜,当他回到国内时,“文革”动乱的岁月已经开始了。无休止的混战,摧毁着大地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左”得不能再“左”的口号声中,胡祖荣虽然也有过迷惘、苦恼,但那颗热爱体育事业的心没有死。

一九六九年,周总理指示运动员恢复训练后,他心头理想的火焰又燃烧起来了。

但是,正当他雄心勃勃地向新高度飞翔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不幸的伤残事故。一九七一年夏末的一天,他在举重房练习杠铃负重深蹲时,不幸硬膜外微血管破裂,血肿压迫脊髓神经。后来动手术把血块取了出来,但由于血块压迫太久,使胸部以下的大半个身体失去知觉,造成了截瘫。

他不甘心就这么倒下去,坚信自己能够通过顽强的锻炼,恢复机能,重返田径场。

他练得多么刻苦啊!实在爬不动了,他就让人架着练习“走”。有时小便失禁,裤子湿透,地上也湿了一片,他毫不在乎,换洗干净后,又顽强不屈地继续“走”着。

时间像流水似的飞逝,而他的病情并不见好转。瘫痪,这个可怕的魔影,开始在他的眼前闪现。

他躺在病床上,常常瞪大双眼,呆呆地望着白色的天花板,沉思默想:古人说“三十而立”,难道自己会“三十而瘫”吗?难道飞翔的翅膀真的被折断,从此将永远离开田径场吗?理想、事业、家庭和未来的生活……想到此,他不寒而栗,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苦闷、烦躁,情绪坏到了极点,常常发脾气,摔东西,甚至对自己心爱的妻子和女儿,也出现了粗暴的举动。他正在生活的旋涡中挣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徘徊……

暖流冲击着他

一个静谧的中午,胡祖荣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守护在一旁的年轻妻子罗维丝,正伏在桌子上写信。

突然,一阵强烈的痉挛,把他抽醒了。小罗放下笔,慌忙奔过去给他按摩,等痉挛停息后,又给他倒了一杯热水,伺候他服药。

胡祖荣问:“你在干什么呢?”

小罗一怔,支吾着:“给家里写封信。”

他把手一伸:“拿给我看看。”

小罗惊慌地摇摇头:“没写什么,没写什么……”说着,把那信纸撕碎了扔进废纸篓。

胡祖荣急躁地大声嚷起来:“难道连起码的信任也没有了?”他抓起身边的茶杯,往地上砸去。玻璃杯碎了,热水在地上流淌……

妻子忍不住流出了泪水,她感到莫大的委屈。但她还是让步了,从废纸篓里把信纸的碎片一点一点捡起来,在床上一块一块拼好,不安地说:“我跟你讲没写什么,你看吧!”

信里写了一个严酷的事实:胡祖荣的下半身将终身瘫痪了!小罗是个医生,如果是对别的患者,她早就会果断地作出这个诊断。但她面对自己的爱人,总是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她抱着一线希望,向全国大医院的许多名医打听,写信给母校——上海第一医学院的老师求教,可是结论都是一致的,由于血块压迫过久,引起脊髓神经变性坏死,要恢复已经是不可能了。她忧心如焚,但不忍心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丈夫。

胡祖荣看完了信,痛苦极了。他最害怕的事情,终于无情地落到他的头上。理想、事业、家庭,未来的一切都完了。而且眼下身体还在发着低烧,两腿经常痉挛,一夜只能断断续续睡三四个小时。这种肉体上的折磨,还可以忍受。精神上的痛苦,却怎么排除?这样不死不活的生活太没有意思了,还要拖累那么多人,倒不如一死了之……

感情的风暴,猛烈地袭击着胡祖荣,他陷入了混乱和痛苦的深渊。自杀的念头,只不过像夜空的流星似的一闪即逝。而一种悔恨自责之情却油然而生,他错怪了自己的妻子,误解了她的一片好心,实在太不应该了。

他激动地望着小罗,秀丽的脸庞变得苍白而消瘦,眼睛深凹进去,而且布满血丝。精神上的沉重负担,没日没夜的操劳,已经快要把她累垮了。

往事,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地映现在他的脑海里:

在他动手术后醒来的时候,小罗已经从济南来到他身边。从此,她就日日夜夜守护在病榻旁。当时正值盛夏,如果病体引起感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她简直像伺候婴儿一样,天天给他洗理,连脚趾缝里的一点汗渍都擦洗得干干净净。为了防止生褥疮,每隔两三个小时,她就给他翻一次身。他的大小便完全失禁,洗屎洗尿,她一天不知要干多少次。有时候大便干燥,拉不下来,她硬是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把它抠出来。在住院的八个多月时间里,她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躺在病床边的木椅上,度过了多少个漫长的难熬的黑夜啊!

可自己是怎样对待她的呢?受伤以后,脾气是那么暴躁。有一次,小罗帮助他练习走路,练得不顺利,他一股脑儿往她身上发泄,粗暴地骂她“笨”。她轻声地说:“我一下配合不好,以后慢慢就会好的。”他一赌气,竟然从下午两点,一直练到晚上九点,累得她直不起腰来……

想起这一切,胡祖荣感到深深的内疚。同时,他又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善良、可爱的妻子而感到幸福。他更加深沉地爱她,觉得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她。但正因为深深地爱她,就越发感到对不起她,不忍心耽误她、拖累她,使她失去生活的欢乐。

他把小罗叫到跟前,严肃而真挚地说:“我的身体就这个样子了,你还年轻,未来的日子还长,我不能耽误你,你……”

小罗听到这里,一切都明白了。她慌忙伸出手,捂住他的嘴:“不许你说下去……”她懂得,丈夫的这番话,渗透着对她深沉的爱。她全身的热血在奔腾,心里有多少话要说,可一句也说不出来。

他俩结婚虽然只有短暂的四年时间,但婚前相识已有十年时光。一九五七年,罗维丝是上海女子少年六十米跑的冠军,胡祖荣是撑竿跳高全国少年纪录创造者,他们一道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田径运动会,结下了纯真的友谊。后来,虽然胡祖荣走上了运动员道路,罗维丝当上了医生,但爱情却在友情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了。她想,瘫痪意味着正常夫妻生活的丧失。但这毕竟只是家庭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爱情还有更丰富的内容。眼下,爱人遭受如此严重的伤残,自己应更多地给他温暖和支持。

小罗深情地望着自己的爱人,用眼神默默地倾诉着衷肠。她用自己全部的感情铸炼出一句话,从心灵深处倾吐出来:“祖荣,我不是那种人。我们的感情是有基础的。我永远不会离开你。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小家庭过得更温暖更美好吧!”

泪水,涌出了两人的眼眶。爱情的暖流,注入了他枯竭的心田,滋育着他的生命。

暖流,从他的小家庭里奔涌而来,更从生活的集体里向他奔涌而来。

这是一个刚刚停放暖气的初春之夜,乍暖还寒。胡祖荣盖了两床被子,下身仍冻得冰凉,不时发生痉挛。这时,突然响起一阵熟悉的敲门声。田径集训队党支部副书记,一个朴朴实实的中年人,怀抱着四个灌满开水的热水袋,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一边将热水袋往被窝里塞,一边带着歉意说:“停暖气了,才想起来,送晚了!”不!这是雪里送炭啊!

夜里,胡祖荣抚摸着一个个热烘烘的水袋,心潮翻滚,激动不已。自从他伤残以来,党组织对他的治疗和生活,都做了尽可能好的安排。领导和伙伴们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有位领导干部,虽然已调回部队工作,但只要有机会来体委,总要上他家坐上一会儿。国家体委的一位副主任,即使自己正在挨整,处境很困难的时候,也还悄悄地来看望他、鼓励他。队友们出国比赛归来,刚下飞机,就跑到医院来看他。许多人轮流去帮助他进行恢复机能的锻炼。有个女运动员自己身体也不好,血色素只有七克,被称为“七克将军”,她搀扶着胡祖荣练习走路时,累得脸色苍白,满头淌汗,但仍然咬紧牙坚持着……

胡祖荣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虽然,失去知觉的身躯是感觉不到暖水袋散发出来的热量的,但他的心却如此强烈、鲜明地感受到党和集体的温暖!

温暖,还从社会主义祖国的四面八方向他滚滚涌来!云南的少数民族运动员,得知他缺少一种治疗痉挛的中药天麻,特地回到家乡的山区里去寻找,寄来了一大包;新疆的运动员托人捎来天山的雪莲,嘱咐他泡酒喝;福建的一位医学老教授,写来许多封长信,关注着他的病情,详细地为他提出治疗方案……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从天南地北飞到他的病榻旁。

这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的来信。胡祖荣捧在手上读着,薄薄的两页信纸上,仿佛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感情的飓风,直扑胸怀,猛烈地震撼着他的心灵。姑娘从报纸上知道了他光荣的过去和不幸的现在,同情他,敬慕他,询问他的生活起居,是否有妻室,如果没有,她愿意前来照料他,把自己纯洁的爱情奉献给他。姑娘说,这绝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长时间的严肃思考后作出的抉择……

一个年轻的姑娘,自愿把终身托付给一个为国争光而伤残的人,多么美好的心灵,多么崇高的行为!这似乎在小说和电影中才有的事情,却降临到自己身上来了,胡祖荣拿着信的双手激动得微微发颤。他立即写信告诉姑娘,他已有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活泼天真的女儿也戴上红领巾了。姑娘纯洁的爱情虽然已无法接受,但她那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他前进。

千百股暖流啊,向他奔涌而来,汇成了一片激荡的海洋,包围着他,冲击着他,给他信心,给他力量,使他从消沉中振奋,从颓丧中坚强。他面对着暖流的海洋,在心头大声呼喊:“我要把党和人民为我保全下来的躯体的健康部分——两只有力的手,一颗赤诚的心,一个健康的头脑,全部贡献给我亲爱的祖国和人民!”

雄鹰与蜗牛

正当胡祖荣在生活的道路上彷徨的时候,一位不相识的病友给了他永生难忘的深刻启示。

他每次到中医院截瘫门诊部去治疗,总看到有一位身穿白色蓝条病号服的中年瘫痪病人,拄着两根拐杖,在院子里艰难地移动着沉重的身躯,手里还握着一把长柄扫帚,费劲地打扫着地上的树枝、碎石。

起初,他以为这位病人在锻炼走路。后来,从一位女护士那里打听到,这位病人是个工人,自从他住院以来,每天都要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免来医院看病的病友们绊倒。对于行动困难的截瘫患者来说,即使是一块碎石,一根树枝,都可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啊!

胡祖荣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这位普普通通的工人,不顾自己的病痛,而一心一意想着别人,尽自己仅有的一点点能力,在默默地为他人劳动着,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啊!这位工人病友的高大形象,占据了他的整个心。工人病友用无声的语言,激起了胡祖荣心头的波澜:我也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有十多年的运动员生活,可以把训练和比赛中的经验体会写出来,供后来者参考,这不也是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再贡献一点力量吗?

从此,胡祖荣的心胸豁然开朗了,仿佛成了另外一个人:从烦躁变得安静,从颓丧变得乐观。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写作中去,没日没夜,忘我地工作着。他想到广大青少年在进行基础训练时缺少方法和手段,便决心搜集整理一本关于身体训练方法的书。

对于一个瘫痪病人来说,写作谈何容易啊!有些困难,一般人是意想不到的。有时,他坐在床上,想从桌子上拿本参考书,伸长了手,只差一厘米,就是够不着,仿佛隔着一条大河。他文化水平不高,知识不够丰富,但他有一股韧劲,不懂就学。组织上给他买了一辆轮椅车,他第一次坐上去,就欣喜地直奔图书资料室,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他翻看了大量的外文书刊。对外文,虽然目不识丁,但他能看懂里面的技术动作示意图。当然,田径项目的看了一目了然,而别的体育项目就一知半解了。不过,他有办法,把来看望他的各个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都当成老师,见谁就拉住谁请教。他好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每一点知识,掌握的资料越来越丰富了。

动起笔来,困难就更大了。他拿着长长的撑竿,得心应手,而握起三寸长的笔,却有千斤重。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他最怵图画课,如今他所写的书中,却需要画一千多幅动作图。他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画从头学。当时,他的身体还发着低烧,经常痉挛,服药后,瞳孔放大,看东西都是双影,白天还得开着很亮的台灯。有一次,台灯开得太久了,烤焦了灯罩,灯泡爆炸了。燃烧的灯罩,掉落到床上,海绵床垫也着火了。好在手头有一杯茶水,把刚燃烧起来的海绵垫子浇灭,才避免了一场火灾。

有一天,他伏在架在床上的案桌上描图。描了几个钟头,才画好了一张连续动作图。突然,双腿猛烈痉挛,把案桌掀翻。他在慌忙中抓住了台灯,可墨水瓶打翻了,把刚画好的图变成“大花脸”,几个小时的艰苦劳动,一下子全部报废,他心痛得几乎落下眼泪。为了不再发生这种意外的损失,他竟然请人用绳子把自己瘫痪的双腿捆绑在床架上。日复一日,一笔一画地画着画着,常常画到夜深人静。

说也奇怪,过去他最喜欢那搏击苍穹的雄鹰,如今却赞美起一向被人们嘲笑的蜗牛来了。他把自己比成一只蜗牛。他说,虽然蜗牛背负着沉重的躯壳,爬行得非常缓慢,但只要朝着一个方向爬动,它总是在一点一点接近着自己的目标。他就是用这种“蜗牛精神”,春夏秋冬不停地画着写着。在瘫痪以后,他更加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每分每秒。他穿的新毛衣,经过一个冬天,右袖的肘部就磨出了大窟窿,小罗给他拆了重新编织,第二年又磨烂了……

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硕果。他终于编写成了两本厚厚的书稿:《身体训练一千四百例》和《撑竿跳高》,共二十五万字,画了近两千幅草图。头一本书,人民体育出版社已经出版。第二本书,也即将发稿。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心血,是用他火热的生命写出来的,因而也是他宝贵生命的一部分。

为了表彰胡祖荣献身体育事业的精神,国家体委把一枚授予世界纪录创造者和世界冠军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授予了他。胡祖荣手捧着金光闪闪的奖章,激动地哭了。他把自己的两本书,看作是他为攀登世界体育高峰铺下的两颗小小的石子。他决心在未来的道路上,铺下更多的石子。他的视野,已经从撑竿跳高,扩大到田径运动,以至整个体育事业。他考虑,我国的体育要“走向世界”,就必须了解世界。而要了解世界,不懂外文是不行的。于是,他又在两年前开始攻日语。他是一定能很快攻下日语关的。到那时,在他眼前又将展开一个新的世界……

理想,远大的理想,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啊!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那么,即使有一副强壮的体魄,他的生命仍将暗淡无光;如果有了远大的理想,那么,像胡祖荣那样,即使身体的翅膀折断了,也仍然能靠理想的翅膀重新飞腾起来!

1980年夏

同类推荐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柔石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

    我底家庭底平和的空气,恐怕从此要破裂了。母亲以前是最爱我的,现在她也不爱我了,为的是我不肯听她底话。我以前一到极苦闷的时候,我就无端地跑到母亲底身前,伏在她底怀内哭起来,母亲问我什么缘故,我却愈被问愈大哭,及哭到我底泪似乎要完了为止。这时母亲还问我为什么缘故,我却气喘地问她说:“没有什么缘故,妈妈,我只觉得自己要哭呢!”母亲还问:“你想到什么啊?”“我不想到什么,只觉得自己要哭呢!”我就偎着母亲底脸,母亲也拍拍我底背,叫我几声痴女儿。于是我就到床上去睡,或者从此睡了一日一夜。这样,我底苦闷也减少些。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历代名人咏四川

    历代名人咏四川

    四川古称巴蜀。自宋代设益、利、梓、夔四路,称四川。元代创立行省,亦以四川为名。巴蜀史前文明独一无二,令人叹为观止。金沙遗址留下了古蜀的徽记——已被采用作国家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光芒四射,炫人眼目。旋转的白日,拖着十二道光焰,图形分割之精妙,堪称几何学的奇观。秦汉之巴蜀接连出现两个永垂不朽的郡守,带来了万世长传的福音。李冰筑都江堰,缔造了成都平原千年的富庶。文翁开石室,奠定了巴蜀文化与学术的传统。
  • 南疆笔记

    南疆笔记

    如今人们对那场早已远去,已经成为历史的战争大概已经有些淡忘。但在我人生的日记里,那场战争,那些已经长眠南疆的战友,那些当年为戍守共和国神圣疆土出生入死、立过大功的仍然活着的勇士和英雄,我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们,如今,他们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在茫茫人海中湮没,湮没……但我却始终挥之不去,那些在我心中依旧灿烂的星……
热门推荐
  • 超强家族闯末世

    超强家族闯末世

    在小姨公司里拨着橘子皮的我,盯着手机的小姨,我们在公司的最顶层小阁楼中。正常的午后,本该懒洋洋的休息一条如同炸弹般的视频出现在手机的屏幕中。。。妈,咱们买的东西够撑多久啊?能撑一会是一会吧!
  • 一指天崩

    一指天崩

    天本不是天,地本不是地,就如同世间本没有路。天外有天,地内有地,又如同人外有人,山外还有山。九天之上,九幽之下,在下李洪荒,敬请赐教!
  • 佛说五无返复经

    佛说五无返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万界做大佬

    我在万界做大佬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突然就成为大佬了……新书【我变成了一只鲲】开局一只鲲,进化全靠吞,火热连载中,求围观!
  • 舰娘之血统

    舰娘之血统

    血统属性的存在,使得一个指挥官,只能建造出一个国家的舰娘。有着红色血统的沐风,带着21世纪的新中国舰娘,开始了他的彪悍旅程。书友群:938793238。
  • 汉室风云录

    汉室风云录

    两汉数百年,除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有多少英雄故事淹没在历史长卷里,让我们一起挖掘出来,来不及先生感谢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书友群:760932811
  • 超神道术

    超神道术

    灵你感觉自己力量不足,力量+1,你修炼了金钟罩,武功等级+1,你捡到了一本道经,悟性+1,你的对手力大无穷,金钟罩大圆满,你将金钟罩,铁布衫,十三横练全部+1,练成了金刚不坏神功,对手刀砍不动,崩溃欲绝。……已有一本两百万字完本老书《极道飞升》,人品保证,放心阅读!!书友群:181938106VIP群:768064901,弟子以上粉丝值可进。
  • 解释世界秩序的工具:数学

    解释世界秩序的工具:数学

    数学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其发展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因此,它也和我们生活中的人文景观、天文气象、自然之谜等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数学的应用和发展异常广泛且迅速。本书从数学的发展、数字的神秘、数学符号、几何图形等方面入手,用生动形象的话语让青少年去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不仅能让青少年从中学到更多和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也让青少年明白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好处,因为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无处不在。通过本书,你将知道数学是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界全职业大师

    异界全职业大师

    网络游戏中的仓库小号,却意外的进入了异界。他不但带来了无数极品材料,还精通几乎所有的生活技能,最可怕的是,这家伙同时还是一个空前绝后的魔法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