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500000006

第6章 疯狂而孤独的天才(1)

一口好牙和一个强健的胃——便是我对你的期待!只要你受得了我的书,我们一定合得来。

最糟糕的读者莫过于像进行掠夺的士兵一样行事的人:他们拿走一些自己用得上的东西,将剩下的东西搞得肮脏不堪、乱七八糟,这样就亵渎了完整的东西。

如果你手里有一本《曙光》,请您再向我显示一次诚意。请您哪一天拿上这本书到海滩去,把这本书完整地读下去,并试着从中得到完整的东西来,即一种充满激情的状态。

——尼采

一、对尼采的一种评价

凡是认真读过尼采著作的人,都会为他的惊世骇俗的观点惊叹不已,为他的妙趣横生的议论、诗情画意的描述所折服。有人说他是个独一无二的怪杰,是个有怪癖的悲剧哲学家;也有人说他是个狂人、疯子。他曾长篇大论地讲“我为什么如此智慧”、“我为什么如此聪明”、“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我为何便是命运”。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思想家这样讲自己,可是他不仅这样讲,而且还写出这样讲的根据,让人们去评判。

对于尼采我们应持何种看法?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或是一个疯子,或者是一个法西斯主义者?为了能有一个最为贴近尼采的评价,我们必须最为贴近尼采的思想,必须最为贴近尼采所提的问题。

1.尼采发现的问题

尼采的哲学可以说是富有现代特色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即可发现其思想渊源。费希特把康德的意志自由论加以彻底发挥,谢林进一步强调:“归根到底,除了意志之外不存在别的本质。意志是原初的存在。”叔本华的哲学构成了从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向现代非理性主义过渡的最后一个环节。到了尼采,非理性主义贯穿到哲学的一切领域,这个过渡才算完成。

在尼采的时代,他的哲学也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尼采的哲学,更少学究气,更加明快地触及了人生和时代的种种根本问题。尼采以深刻的思想反思时代的荒废与虚无。这就像一种沉痛的呼声,一种对于整个时代、整个人类命运的呼声。在这沉痛的呼声中,他向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个深沉的抗议与挑战。这抗议与挑战,主要是由于文化中呈现着种种虚无主义的危机所致。

第一,传统哲学深陷了“二分法”之中。西方的哲学重分析,是一种科学主义的方法,力图用理性的分析来把握世界的一切。为了这一目的,西方哲学往往将世界看作是二元对立的。从古希腊哲学开始柏拉图就将世界两分,一为感觉世界,二为理念世界。中世纪的哲学很大一部分是神学,人间与天国的关系是宗教的基石。到了近代,更是理性主义高歌而进的时代。经验主义与唯理论紧紧围绕自然与人性、心与物等问题对立。这种传统在给西方世界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深藏着割离分裂的危机。而其中最大的危机在于传统哲学将其价值建立在虚妄的领域上,因而导致了病态的人生观。

西方文化源于希腊,最早的几位希腊哲学家都偏重于宇宙问题的探讨。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认识与把握这个外在的世界,至于人类,只不过是这个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人性的物化。物化的结果就是根本上丧失人类主人的地位。智者派的兴起,即是对于这物化思想的一种反抗。他们倡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人在世界的地位便顿然高涨起来。然而智者派矫枉过正,将一切知识建立在人的感觉基础上,可是,感觉常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智者派的人本主义有个人主义的嫌疑。主观主义、相对主义是他们摆脱不了的阴影。怀疑主义大行其道。苏格拉底有感于此,奋起而肩负重建道德原则之基础的责任。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起点。他以此为目的寻找最为稳固的基础并以此来提出世界的善所在。不过,这种方式仍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方式。仍然在理性的领域中觅求基础,并将价值之源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柏拉图将这种普遍的定义理念化、实体化,在感觉世界之上,另立一理念世界。他以极大的热情与坚持区分上界为永恒不变的理念与下界为生灭变化的表象。柏拉图深以为感觉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惟有在理念世界中,才能求得真实。因此他并不重视世界的鲜活,而向往理念中的永恒。他要我们的思维不断向上飞扬,接触绝对真善美的理想,以安排人类的道德生活、知识生活与艺术生活。以后的形而上哲学家,均幻想着一些抽象的名词——本体、本质、绝对、上帝,而将此幻影视为不移的真理。历代哲学史上的谬见,在尼采的归纳当中,责任理应由苏格拉底、柏拉图来负。

第二,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重理念而轻人世的传统很容易与基督教道德观相联系。基督教道德以原罪为人的本性,这种道德观认为人类可贵在于灵魂,正是肉体使灵魂堕落。如今灵魂被囚于肉体,肉体以及现实的生活成为对灵魂超脱的障碍。灵魂要自由,体现其美满性,一定要解脱躯壳不可。依柏拉图的意思推展下去:肉体生命便成为罪孽之所,“身”、“心”遂陷于矛盾冲突中,如此,人本身即成为战场,自我争战不休。这种思想恰好和中世纪宗教思想衔接上了。中世纪宣称物质世界为罪恶之渊,身体为累赘之躯。因而,使人不敢抬起头来面对现实,正视自己,甚至于人人都不敢面面相视,因为一见面,便看见罪恶的身体。在这种情形下,惟有低下头去做祷告,向圣灵求援,或仰头天空,忏悔自己、侮辱自己。柏拉图在《斐多篇》对话录中所表现的对理念的赞美,尼采是极不赞成的,讥讽他为“先耶稣而存在的基督徒”。

尼采有著名的“回归大地”一说,正是要正视人世间的幸福,并且以我们的感官世界为出发点进行超越。而能够促成我们这一点的就是生命的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是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的惟一动力。权力意志是世界的“一盏明灯”,“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物来决定?”由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所在,他展开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一方面,人要接受万物总要自我毁灭的事实,这是一个悲剧的性质;另一方面,人的权力意志又要在这本无意义的世界里创造出个体生存的意义,展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悲剧中的欢乐性质。

中世纪的道德观重天国的规则而要人们放弃正常的幸福与快乐。中世纪的宇宙观规定了空间的界限:天国—人间—地狱;规定了时间的界限:自世界创生到世界末日。这一切又都是上帝在七个工作日当中完成的。在这样的一个封闭系统中,上帝是真正的主人,人只是上帝的一个模型。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了新的科学观,在更大的意义上说它是一场精神领域的革命,这一革命被打破了基督教的世界观,进而否定了上帝创世说。基督教的道德观也成为了问题。其后,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们的努力,揭开了一个无穷的宇宙,在这一新的物理宇宙中,不复以地球为中心,也不复以人类为中心,其所展示于人的,乃是个更为广漠而异于从前的宇宙。

由科学知识所开创的世界观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与基督教的世界观不同,理性取代了上帝成为真正的王者。这个宇宙是一真实的宇宙,它的真实使你恍如自己是个异乡客。眼前的一切与这个世界似乎毫无关系。惯常为你所熟稔的事物,都已大为改观,人们处于遽变的时空系统中,颇感惶然失措。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力求客观,它以自身的客观性否定了上帝。还是这种客观,也可以理解为无情。它丝毫不考虑人的感受。

现代西方思潮普遍认为,科学技术飞快地建立了形形色色的都市生活——汹涌的人潮卷入了一个个庞大的机械动力世界,在这机械的动力世界中,人们每天需要透支过量的神经支持力,喘息于煤烟笼罩的空气中……人类的生活,从来没有比这一时代更为混乱丑恶,以往的一切价值——即使是美好的,也被齿轮压得粉碎。近代科学家以为宇宙乃一理性的构造,凡是主观的情意,均是幻觉,他们把声色味触视为假象。若是,则艺术、音乐、文学、诗歌所描绘的,都属于主观的作用与产品。这一理论的形成,遂使一切艺术的创造失去根据,道德价值也便落空。尼采之崛起,即面临价值的破产而欲负起价值重估或价值转换的重责。

第三,当人类诞生的一刻起,精神的危机就伴随着而生。不过,由科学兴盛而引起的危机似乎无与伦比。尼采认为,基督的信仰破产了。传统信仰观业已崩溃,毁灭在理性主义者眼中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以往的信仰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在与生命为敌,它们使人衰退、软弱、顺服、压抑、疲惫、丧失力量。但是新的道德尚没有建立,科学知识并非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可以使人得到幸福,反之,科学知识以一种枷锁替代了上帝的枷锁,使人丧失了精神的主动性,机器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人只是单纯的生产者。总之,社会出现了精神真空,它是一个病妇;人类变成病态,失去了他的生命力。

一旦道德失去维系社会的意义,那么人生的全部意义只能由人自己来设定,这就是自我超越与自我实现。尼采肯定生命,肯定人生,提倡酒神精神和权力意志说。不过,他所肯定的不是群体,不是社会,而是个体生命;所提倡的是个体实现自我的权力意志。你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赋予你自己生命以意义,去“发现自我”,为自己生活,为自己写作,不断扩充和丰富自己,成为一个强者,创造一个高于自己生命的目标。他时时刻刻都在呼唤“你应当成为你之为你者”。由此,他反对懦弱、听天由命、无所作为、人云亦云,倡导以个人为尺度去衡量一切的人生。他提出的“打倒偶像”,“重估一切价值”,“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虽然有其特定的含义,但都是与人的自我超越性相联系的。

2.他给西方哲学带来了颤栗

“他给西方哲学带来了颤栗”——雅斯贝尔斯用来形容尼采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尼采害怕人们把他归于哪一类思想家,他警告后来者们:不要把我和任何其他的人混在一起。他深感自己的著作并不被世人所理解,于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尼采不是一位创造体系的思想家,或者说他的体系是非常粗糙的。他自己对体系的建设不是十分的热心,他说过:“我不信任一切体系构造者并且避开他们。构造体系的意志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以散文体、格言和警句的形式写成的。在那里,我们找不到概念的推演和环环相扣的逻辑,找不到理性的崇拜和对自然界的赞美;反之,在那里随处可见对“事物本身”的否定和对生命的肯定,随时让人感到人的悲剧的结局和生命意志的奋斗与超越。

在20世纪流行着一种非理性潮流,它不是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相反它以各种非理性的力量来反对理性对这个世界的控制。现代西方哲学新的特点就是非理性的人本学哲学思潮扭转了哲学发展的方向。人的问题重新成为了哲学家们所关注的中心。认为只有人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才是人的本质,应该从对外部世界的研究转向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研究,从人的内心世界说明人的本质和人与世界的关系。非理性哲学可以看作是以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为起点的。

叔本华与尼采首先扛起非理性主义旗帜,高扬生命意志,强调理性服从意志。人的活动不外是意志活动,意志是人和世界的本质和内在内容。批判基督教文化,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文化,因此他们被视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开创者之一,对当今的诸多的思想具有种种的启发。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均受到唯意志主义的极大影响。在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凡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流派,都有尼采的影子。

尼采哲学在现代西方的复兴,也正是同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的。尼采哲学的再次振兴同存在主义有极深的渊源。

造成存在主义在两次大战之间和之后风行西方的缘由,在于西方人的信仰危机和价值真空。存在主义哲学所关心的问题,如存在的意义和无意义、自我的失落和寻求、内心生活空虚,使千百万现代西方人为之苦恼和激动的问题,正是由尼采首先敏锐地感受到并且提出来的。海德格尔强调,尽管尼采不属于只思考抽象的、虚幻的、远离生命的事物的哲学家之列,但是尼采的思想是在哲学古老的主导问题,即什么是存在的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自己,还是研究存在主义哲学的专家,都公认尼采是存在主义的直接先驱,或者干脆就把他看作一个早期存在主义者。

存在主义的三大健将——法国的萨特和德国的雅思贝尔斯、海德格尔,他们的思想可以说均根源于尼采。雅思贝尔斯和海德格尔都是有名的尼采研究者。他们都写了专著论述尼采。尼采是存在主义者最感兴趣的一位哲学家。美国哲学家考夫曼指出:“在存在主义的演进过程中,尼采占据着中心位置:如果没有尼采,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萨特是不可思议的。”

事实正是如此。雅斯贝尔斯于1936年出版《尼采》一书,该书是对于导致存在哲学诞生的思想背景的探索。在他看来,正是尼采的一切价值的重估的公式,为存在主义扫清了道路。尼采的方法使我们脱离每一个固定有限的立场,使我们的思想相继涌起。他在1952年出版《尼采和基督教》一书,系统阐述尼采哲学。他称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卓见的哲学家”,惟有他们看清了时代的变化。又称尼采是人类精神最深入的探索者之一,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哲学家导师”。海德格尔于1936年到1940年在弗莱堡大学讲述尼采哲学,同时和稍晚一段时期内又完成了一些关于尼采的讲演和论文,于1961年结集出版了两卷集巨著《尼采》一书。他认为,尼采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且是西方最后一位伟大的形而上学家。

存在主义与尼采的契合有深刻的思想基础。第一,尼采所关心的问题正是存在主义者关心的问题。反对本质中心的哲学,反对形式信仰的团体,反对体系的哲学,因为它们远离人生,贬抑生命。如果我们认为存在主义者过分重视人类的失败、死亡与忧愁,则尼采并不包括在这一哲学运动中,因为尼采要在苦难的人生中,肯定生命,激起狄奥尼索斯的振奋之情。

同类推荐
  • 人的哲学镜像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问等,以递进的哲学分析,劝勉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让人清楚认识“人”自身,使人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由此引出本书的结语——回答“人性会好吗?”的问题,并阐明全书的思想核心:由“良知”为出发,向“慈悲”而迈进。
  •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本书立足爱、自由和责任三个关键词,不仅分析了奥古斯丁爱的哲学的确立和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分析了贯穿中世纪的意志主义的奠基和流变,而且分析了中世纪道德观对后世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效应,尤其是对马丁?路德、康德和约纳斯的责任思想和普遍伦理的深远影响。此外,本书试图阐明中世纪这一前现代的哲学形态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精神的契合。
  • 逻辑十九讲

    逻辑十九讲

    《逻辑十九讲》是美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新思想运动”之父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针对大众读者所撰写的一本逻辑学通俗入门读物。《逻辑十九讲》一书从逻辑学最浅显的概念入手,用通俗和生活化的语言,系统、简洁地阐述了逻辑学最基本的原则与思维方式。其中诸如推理、归纳、因果关系、真假命题、是非条件等专业术语,作者都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旨在让读者明白逻辑对于日常生活及普通思维、行为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并掌握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以扩展、提高读者的认识面和认知能力。
  • 老子如是说

    老子如是说

    长篇文化哲学散文《老子如是说》,利用东西方一些哲学成果,以当代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宇宙学的新认识,冷静地剖析、客观地批判与弘扬并重,科学化地解读《老子》,破译《老子》深刻的哲学密码,溯本求源,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哲学的本真,叙前人之未叙。启迪思想,照亮心灵,净化道德,革新习俗,引人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性格的两面,更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多面性与深刻性。文笔幽美鲜活靓丽,恣肆纵横。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夫君请让道

    夫君请让道

    女扮男装不是她的错,被一大群男人追着跑那更不是她严鸾吾的错了!
  • 人鱼冢

    人鱼冢

    已经消失几百年的人鱼,又重现世间,从而拉开了腥风血雨的序幕。人鱼,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秘生物,即是剧毒,也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吃下人鱼肉的人,绝大多数由于无法适应这么剧烈的“药”,身上的皮肤肌肉一块块脱落,在极度痛苦中挣扎三天三夜死去,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在这样的“酷刑”中,获得新生,得到不老不死的全新的身体,世人称这样的人为“人鱼之殇”。所有族人被杀,失去一切后,主人公“殇”踏上了寻找人鱼的旅程,在寻找人鱼的过程中发现,灭族的大仇,与六百多年前人鱼的突然消失,和六百多年前异能者的出现,三者似乎有直接的联系,他能否在这个各方暗黑势力参与的乱局中,揭开重重迷雾,找到一切的真相,为族人报仇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奈何相思已成空

    奈何相思已成空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不知。三年的婚姻,一次次无情的践踏,那些刻入灵魂的伤痛,让她永世不忘。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时。男人跪在她墓碑前,流出忏悔的血泪,死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可惜他不配…余生不负相思意,奈何相思已成空。
  • 江南雅

    江南雅

    江南桥边人家,悠悠女孩陆枳冠。女孩单纯,怀着不一般的梦。
  • 四人行

    四人行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滕肖澜的6个中篇小说,《四人行》《姹紫嫣红开遍》《倾国倾城》《小么事》《美丽的日子》《又见雷雨》。皆为作者近年来引起广泛影响的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全国大奖。小说以优美细腻的文笔,书写了普通上海人的生活。
  •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柿子的新坑~~求收藏~~~求支持~~~《旧爱成痴,老婆大人太多情》http://pgsk.com/a/1304832/一所荒寂老宅,尘封着一桩豪门恩仇,封锁着一段旖旎情爱。“聂黑子,半夏带毒,终有一天我会毒死你。”“甘之如饴……不过,你又怎么知道,你不是解我毒的药呢?”……*为爱放弃大好星途,洗手作羹汤七年,最后却被残忍抛弃。从青春灿烂的20岁到成熟优雅的27岁,白苏献上炙热的爱情,满腹的柔情。分手当天,白苏将一桌好菜掀翻在地,只为跟过去作别。“薛涵宇,你比我可怜。我孤独的是心,可你连灵魂都是可悲且孤独的。”撂下话,白苏只拿了衣服,净身出户。27岁再出发,从最微小的群演做起,白苏只为那耀目的影后荣誉。可不料,梦想路途中却遭遇洁癖霸道男,而他还是她将来的老板。陆淮阳冷着脸:“桌上有两份合约,一是在老肖养好伤之前,我的一日三餐由你负责。二是与L&Y旗下经纪公司的签约协议。”“我只卖身不卖艺。”白苏冲他笑得甚是妩媚。陆淮阳坐怀不乱:“老肖因你右手腕骨裂,那咱们就走法律程序吧!”白苏一掌拍下他即将拿走的合约:“等等……没在床上呢,你猴急什么呀?”“以后多做事,别说话。”陆淮阳咬牙。白苏狡黠灵动的眸子一转:“签可以,但有条件。”“说。”“我要和你炒绯闻。”*在晋城几乎只手可遮天的陆淮阳此生有最怪癖的两大忌讳:一,不与陌生人肢体接触。二,只吃自家大厨做的菜。可偏偏保持良好的习惯却突然被只见面两次的白苏打破。第一次见面,撒酒疯的她鄙夷的朝他竖起中指骂他死变态后,对他来了个恶狼扑食。第二次‘见面’,他让他的助理……抢了她的午饭。而后因契约互相牵绊,因绯闻渐渐深情。“我由衷感谢某人,若不是他眼瞎,我而今也不会抱得美人归。”她渐渐走上高处,随即而来隐藏的七年被踢爆,可他毫不在意地高调表白。她以为她终于找到可以倾心托付的人,而不久后他再爆即将订婚,可笑的是……新娘也不是她*红毯上,她看着他携着美眷而来,极尽幸福。在无数镁光灯下,面对记者劈头盖脸的提问,白苏倾城一笑:“绯闻靠炒,我和陆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我被他抛弃这事你们也信?”记者仍是咬死不放过。白苏故作无奈地抬起左手,鸽子蛋般大的钻戒璀璨夺目:“我要婚了,到时候大家一定到场啊!”
  • 学姐我们不合适

    学姐我们不合适

    “学姐,我们不合适。”初次见面,这少年就轻佻得很。她也不是小孩子了,自然不会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放在心上。但是他的花式撩拨又是什么意思?果然,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有的人嘴上说着不合适,背地里却各种撩人!
  • 秦末乱世之扶苏逆天

    秦末乱世之扶苏逆天

    秦末乱世,身为秦国皇室成员之一,帝位本来的继承人,带召唤系同死而复生,历经征战,打破乱世,创立一个大一统的繁华帝国。期间刘邦,项羽,唐宗宋祖纷杳而至,西施,貂蝉,环肥燕瘦携情而现。且看一代穿越霸主铁血奋战,儿女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