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500000073

第73章 政治无道德(5)

一个缺乏说服力的观点是:信息技术将会削弱组织的力量而使个人的力量得到加强。在20世纪90年代,以下观点非常流行: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如果邪恶的势力在欺侮弱小,那么正义的力量就应该团结起来“以暴制暴”。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

我们需要保护。对权力的推崇使得过去的集权式领导方式又变得流行起来。如在美国,在世贸双塔遭袭击后,人们很容易地就开始赞同拉姆斯菲尔德和朱利安尼等人的观点。以往那些穷兵黩武、令人厌恶的政客在公众眼中突然成为了立场坚定、办事干练的杰出政治家。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道德标准。和平年代需要克林顿这样的领导人——灵活,富有魅力,感情丰富,具有合作精神和容忍的品格。这种领导人能够洞悉事物的复杂性,偶尔也会因为放纵自我而犯错误。强权时代则需要处事果断,自我约束力强,对朋友忠诚、对敌人残酷的领导人。

新的时代存在着新的争论。首先:我们应该如何来区分合法权力和非法权力?我们应该用何种道德标准来衡量权力的使用是否得当?如果从自身利益出发或者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那就很难将其正确地区分开。

其次,虽然我们需要集权,但是我们却无从知晓权力是否过于集中。狐狸依照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观点指出:“如果权力过分集中于一个机构,或者美国采取单边行动,那么自由必将被践踏,国际关系也会受到破坏。”狮子则反驳道:“危险来自于被动性——我们迟迟不能采取行动,反而会让敌人占了先机。如果我们不加强自身的力量,那么就必然会导致恐怖主义、暴政、欺骗和腐败的横行。”

从我们目前的立场出发去观察上世纪90年代是非常容易的。事实是我们需要希望和经验,我们需要在希望的指引下开创未来,进行技术革新。同时,我们也需要释放新的能量——一种最终会带来腐败的能量。然后,我们需要时间来更正繁荣期的过激行为。这是我们前进的唯一途径——突然转向并跳跃着前进以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

2. 合法的权力争夺

任何人在对马基雅维里本人进行道德谴责之前,都必须首先考虑他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这种理论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最早提出了政体的合法性问题,“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参加而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一个政体的稳定必须取得多数人的拥护,换言之,多数人必须有合理的理由支持他服从这个政权,自愿地遵守它的法律而不是只有在有警察看着的时候才遵守法律。这种支持人民服从政权的合理的理由要么基于权力的历史渊源(统治者是一个已被传统确认的合法王朝的继承者),要么基于宪政(统治者是民选的、依法来治理国家的领袖)。

在古希腊,自公元前7世纪始,人们便习惯性地把“僭夺城邦国家的唯一权力并无视任何先前存在的根本法而占有这一权力的人”称之为僭主,僭主多是出身卑微的平民,并非龙孙凤胄,他们上台多半是依靠武力和煽动群众,尽管他们实际上享有专制君主的权力,他们却往往不敢以君主自称。僭主一词,在汉语中确切的意思便是“权力没有合法依据的君主”或者“不合法的君主”。僭主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似乎是城邦国家的专利,它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历史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学中就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词,尽管中国古代多数王朝的开国之君们也都是出身于草寇。要解释这个现象,就只能归因于城邦国家的地理特征了,“它们不像广大的领土国家那样,可以在王国中央建成一个居住着王室及朝廷以及为王室及其朝廷服务的形形色色人员的王都。这样一个王都,唯有广大领土的国家才供养得起。同样,也唯有这样一个王都,王权才能用辉煌的宫殿、神庙、仪仗、御林军装饰起来;又唯有这些装饰,‘奉天承运’的谎言才能发生效力”。

合法性政治最初肯定要根源于一个不合法的权力僭取,直至世代久远,人们忘却了君王祖先不光彩的出身,家族统治的习惯或是教会神圣的膏礼附丽于王廷豪华的装饰之上,才使人们相信现存的统治是理所当然的。而在从不合法的权力僭取演变为合法统治习惯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莫过于怎样牢牢掌握新取得的权力。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各国,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工商业的勃兴,封建立宪政体覆亡、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来实现统一市场已成为普遍的趋势。而在统一迟迟难以实现的意大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严峻。诸多新兴的世俗诸侯们靠武力或阴谋攫取了各自的小地盘。他们既无显贵的出身,即便获得教会的合法承认也无济于事,教士们糜烂的私生活早已粉粹了熟谙他们底细的意大利人对神权政治的最后一丝敬畏,转而成为他们放肆调笑的对象。意大利的小僭君们谁能够脱颖而出完成统一意大利的使命呢?在他们缔造的近代国家转变为近代意义的法理性统治之前,他们首先必须保住并维持自己的权力。马基雅维里的强权学说即是为这种新型国家提出的新的政治学,它是一种完全近代意义的政治学,它无需哲学、伦理学或神学的前提,“这种理论唯一考虑的是权术,即为了达到其目的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严酷的抑或恶毒的——其目的在于其国家或祖国的扩张,但也将祖国用来为政治家、国务活动家或其党派的自我扩张服务”。

“阴谋、武装、联盟、行贿和背叛构成这一时期意大利的表面历史”,这个时代的意大利人早已被司空见惯的恶行与欺诈解除了道德判断的武装,早已在残酷至极的生存竞争中习惯了凭本能而不是考虑原则来最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提出这样一种实用主义的理论就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正如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德国哲学家和哲学史家。著有《人论》、《国家的神话》、《人文科学的逻辑》等书)所说的,《君主论》“这部书既不是一部讽刺作品,也不是一部道德教科书,而是一部为马基雅维里的同时代人所写的政治杰作。为政治学提供‘一般的’理论,决不是马基雅维里的意图,他只是描写了习俗即他自己的时代的思考与行为的方式”。

马基雅维里认为在权力游戏中,要么选择永远掌握领先的王牌,要么选择(不理会才不会遭到的)被讥笑。这也许同样也是权力的情境逻辑,“‘或是恺撒,或是虚无’(Aut Caesar aut nihil):或者过一种个人的、无害的、不招人怨的生活;或者进入政治舞台,为权力争斗,并用最为残酷和激烈的手段来维持权力。在这两种生活之间是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

袁伟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国历史。著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等)在《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一文中曾经分析慈禧的性格,这个受教育十分有限的女人在经历来自西洋与东洋的几次外侮之后,也是有心除旧布新的,光绪帝维新前期的大部分政令都得到了她的首肯,但康梁等迂腐的书生企图速成维新、彻底清除朝堂中她的旧势力,她才不得已做出了反击。维新党人赖以推行新政的后盾,同样是权术,以高官厚禄笼络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一干新军将领,甚至把筹码压在怀刃行刺这类撞大运的江湖伎俩上,他们在玩弄权术上显然不及老辣的慈禧。这个女人在把握国家和历史发展的全局上非常的愚蠢,但在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却有一种基于本能的果敢机敏的反应,而正是她这种盲目的果敢机敏断送了中国提早近代化的生机。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信徒们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类似的现象,“恶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恶并不能戕杀喷薄欲出的世界精神,但客观的社会科学却不能不正视真实历史中的恶并展现它的规律,马基雅维里强权理论的价值就在于他勇敢地正视了真实的恶,它向人们阐明一个国家没有合法性的根据也能存在并维持。“柏拉图和他的追随者试图给出一种合法国家的理论。马基雅维里是第一个来介绍一种理论来消除或限制这种尝试的人。他的政治技艺对不合法国家和合法国家都同样适合。政治智慧的太阳照耀着合法的君主,也照耀着篡位者和专制者;照耀着公正的统治者,也照耀着不公正的统治者。”

透过马基雅维里毫不动情的客观叙述,仍然可以发现他是推崇开明的遵守法律的政府的。他在另一部著作《史论》中明显表示了对共和政体的偏爱,在《佛罗伦萨史》中他曲折地论证了公民自由的可贵。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怀抱,如果你厌恶势力相争,唾弃和咒骂就已经不自觉地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而一旦置身其中就不得不受其中情境逻辑的左右。冷漠与忘情,才不会使自己陷身在那种身不由己、此消彼长的争斗情境之中,而那个情境本身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君主论》未尝不是一部从反面来论证市民社会可贵意义的杰作,直面那个吞噬人身上一切美好特质的权力的黑洞,我们才会明了一种把那个黑洞限制在最小范围的制度对于人类是多么的可贵。

四、赤裸裸的权术

1. 权谋者得天下

20世纪的史学大师汤因比认为:人类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这两位政治领袖的命运也颇多相似处。恺撒早年受制于庞培及克拉苏,刘邦也被项羽打得团团跑;恺撒在帝国建立前夕便遇刺身死,刘邦也在即位不久,于征讨英布的战争中身受重伤,没多久便病逝于任上。他两人都未能目睹帝国之建立、文明的兴起,但由于他们的远见和领导,人类的历史展开了新的纪元。

恺撒在西洋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但刘邦比起他来便逊色多了。由于司马迁的公正记载,这位大汉帝国开创者的历史地位,一直未能得到自称汉民族的后代子孙完全的认同。

不少人读到楚汉相争的历史,总觉得很纳闷,刘邦几乎常常吃败仗,却是越败越勇,屡败屡战,终能咸鱼大翻身。项羽每战必胜,垓下一场大败,却连生命都输掉了。他们之间的差异,除了运气好坏外,到底还有些什么?

事实的真相和大家的印象,经常有相当距离。平心而论,项羽称得上是古今中外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但不论战略或战术,刘邦的确都高他一筹,这也就是刘邦跟项羽公然表示的“我斗智而不斗力”。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写道:一位胜任的君王,必须拥有狮子般的凶猛,和狐狸般的狡诈……狮子般的凶猛,才不会被豺狼欺侮;狐狸般的狡诈,才不会掉入猎人的陷阱,但如果两者不可得兼,则宁可拥有狐狸的特色较为有利些……。

刘邦和项羽的创业个性和争霸历程,正好是马基雅维里这段名言的最好诠释。

其实,在中国,造成权谋主义的罪魁就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老子、孙子、鬼谷子等人也都有阴谋主义的一面。韩氏比马基雅维里早两千多年,其思想则比马基雅维里更深刻,并且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运用;中国政治文化即是儒法互补的,或者说是外儒内法的,部分统治者公开宣传的是儒家的仁义道德,实际采纳运用的则是法家的阴谋权术。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内容包括艺术与人生;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等。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本书是法国著名博物学者布封所写的一本关于动物之美的小册子,分为文艺理论、动物肖像、科学论文三个部分。布封对于动物的描写全部来自于对描绘对象认真充分的科学观察,是透过人生写出来的,往往借物讽世,因此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动物肖像》译者为著名翻译家范希衡,他的译文文雅而情感充沛,为读者充分展示了法国十八世纪博物学著作的风貌。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热门推荐
  • 云引之忘忧

    云引之忘忧

    "十年前的腥风血雨,唯有忘忧谷安然无恙。如今,当年突然消失的暗影门重出江湖,十年间,是蛰伏谋划,还是迫不得已?是是非非,究竟谁对谁错,眼前人又有谁能信?他,又究竟是谁?"
  • 奈何,闻香识人

    奈何,闻香识人

    雪中一眼,他识了她;回眸一笑,而他认了她……消香而去,她只闻他。
  • 没落的宇宙

    没落的宇宙

    罗福在寂寞里等待,不甘中觉醒,自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与龙狂舞,与神战斗,傲立乾坤不改一颗赤子心。当宇宙失衡,万物颓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悄然降临他义无反顾,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冒险史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冒险史1

    《冒险史》是柯南·道尔在福尔摩斯系列中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冒险史1》包括《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案》等6个短篇故事。《波西米亚丑闻》刻画了一位美丽、聪慧的女主人公,以缜密的思维与机敏的应变能力令对手福尔摩斯甘拜下风;《红发会》讲述了一起匪夷所思的银行窃案,设局奇诡,构思巧妙。在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华生医生与福尔摩斯不畏风险,与罪犯正面交锋,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福尔摩斯的探案天赋和卓越才华也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朋友对科学的热爱,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既有讲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并最终成才的,也有讲述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发明是如何诞生的。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此书以后,也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科学……
  • 英雄也无赖

    英雄也无赖

    叶寒,一个办丧事的小道士,一个无赖个性的人…他如何进入武者世界,成为强者。
  • 魂归里

    魂归里

    用你的魂魄,换一个夙愿的实现,你愿不愿意?他们愿意。纵使魂飞魄散化为了那引魂灯里燃烧的灰烬,他们还是愿意。大风又起,魂归里的老板娘又点起了那盏画满符咒的引魂灯,等待一个亡魂。“老板娘,你在这里多久了?”“一千五百三十四年两个月零一天。”“为什么要一直守在这呢?”“等魂归。”一座空城,等一个人。是对她,最完美的诠释。
  • 一念伐天

    一念伐天

    风雨飘渺路,万古帝朝生。一界何足道,万族皆俯首。帝之一怒,血流滚滚,剑之所向,跪候臣服。
  • 魔鬼蓝

    魔鬼蓝

    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纵,是收敛,是情人,是敌人,是疯狂,是恬静。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戏和被游戏。是阴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体上游走,是我作为一个女人向最爱的人全面打开那一刻。本书收有“水晶蝴蝶”、“独处的女人”、“旧男友与新裤子”、“逝去的老歌”、“关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 微动作心理学

    微动作心理学

    《微动作心理学》一个不经意的模仿动作就能瞬间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一个简单的握手动作就能决定销售谈判的胜负。其实很多时候,小动作背后隐藏的内心秘密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脚踝相扣是因为内心紧张;抓摸下巴是在作决定;频繁点头表示不耐烦……所有的秘密都在小动作上!一旦你能捕捉到对方小动作中隐藏的“潜台词”,你就能练就一双看穿人心的“火眼金睛”!如果你在准确解读他人肢体动作的前提下,又能妥善处理自己的本能反应,不做或尽量少做负面的表情与动作,你就能瞬间秒杀社交对手,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