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2200000002

第2章

小罗汉在张罗村的地位很特殊。

张罗村常请方圆数十里闻名的说书人刘小手来说书。其中,就说到《隋唐英雄传》,罗士信善使一条大棍,横扫无敌。他能横推八匹马,倒拽九头牛,一双飞毛腿,钢筋铁骨,每每陷阵,必杀得敌军落花流水。

张罗村人都爱听这一段,不仅因为英雄气足,而且因为历史上的罗士信与现实中的大罗汉有相似之处。

大罗汉是小罗汉的爷爷。

大罗汉的块头比常人至少要大出两倍,他是不是能横推八匹马、倒拽九头牛,没人见过。村人见识过的,是他一个人从东山脚石村的石匠那里,推来了五盘石碾。那宽圆的碾盘底座,那浑厚高大的石碾滚子,任谁一想,心都往下沉,但大罗汉一个人从三十里开外就像赶牲口一样就赶来了。至于他倒腾来的二十多盘小磨,根本不值一提。

大罗汉一顿饭能吃二十斤面糊糊烙出来的煎饼,八印锅做的方瓜粥能喝上一锅。当然,只要吃饱一顿,他也可以三天不吃,五天不问。浑身的力气鼓得青筋暴胀,仿佛扎一针就能窜出一条硬硬的皮鞭,这力气憋在身上,一活动各个关节“喀巴喀巴”作响,外人看了都难受。所以他家院子里常见的是两个大个头的用来压粮打场的碌碡,没事扔着玩。后来扔碌碡扔得没意思了,半夜爬起来,跑到村东大沟叉子里垒石坝,一夜垒出半米高。他用的石头都奇大无比,垒起来后又严丝合缝。为此,后来说书的刘小手曾专门向村人们说起过金字塔。

在大罗汉时代,村里主事的是罗斯福。罗斯福无意中看到村东大沟的石坝,问:“谁垒的?”

有人说:“是大罗汉。”

“他一个人?”

“一个人。”

“一晚上?”

“一晚上。”

罗斯福找到大罗汉,说:“以后你就在村东三条大沟叉子里垒坝吧!”

罗斯福真是知人善任,终于让大罗汉有了用武之地。从此,大罗汉吃上一顿饱饭就三天五天不回来,先从村东最南的那条大沟开始,一段一段砌,一道一道垒。南边的沟,他闸上了六道石坝,中间那条沟,闸上了七道石坝,北面那条沟干脆在沟尾处,闸上了一道十八米高的石坝,形成了一个在周边二十里范围内最大的水库。这些小石坝形成的水潭和大石坝闸住的水库,让张罗村一岭的薄地皆得灌溉之利,岭地的收成提高了三分之一,这也是张罗村比周围村庄富裕的原因之一。

大罗汉力大无比,但他的块头让所有的女人都望而却步。如果著名的媒婆多嘴婶早些年嫁过来,或许大罗汉的婚姻问题并不难解决,但此时张罗村还没人能够担此重任。后来是罗斯福出面,找来了小奶奶。

小奶奶比一般的女人还要小,娃娃脸,小裹脚,待人和善,不多言语。从嫁进张罗村的第一天起,她就忙着做饭,没白没黑地做,就跟一个做饭机器毫无二致。好在,粮食由大队调拨,管足管饱。不知什么时候得了一点空,小奶奶“咕咚”一声,生下了小罗汉的爹罗永辉。其后再也没有生育。罗永辉结婚没多久,村里过队伍,他跟上队伍走了,第一仗就被子弹打穿了胸膛。小罗汉成了遗腹子。生下遗腹子后,年轻的媳妇改嫁了。

小奶奶把小罗汉当儿子养,一边是一个饭量如牛、力大无比的大力士,一边是一个嗷嗷待哺、娇弱瘦小的小孩啼,小奶奶只能把每天的饭做得更多。小奶奶的生命很顽强,大罗汉逝去之后,小奶奶仍活了很多年,直到把全身都缩到了最小,感觉那状态就跟从司息河湿地里拱土而出慢慢爬行的小蝉蛹一般。

小罗汉没有大罗汉那样大的块头,甚至也没有罗永辉英俊和勇猛的神采,长得瘦弱,身上常冒着一股哧哧的凉气。村里人都说,这是一股蛇气。

这个说法,来源于一个故事。小罗汉那时还很小,跟着垒石坝的爷爷天天在沟叉叉里转悠。在东沟那道十八米高的石坝垒成不久,小罗汉发现自己多了一种功能。石坝下透出的水冲涮成一个泉涡,小罗汉经常到这个泉涡处喝水。突然有一天,他在泉涡处喝水时,身子不觉有些飘动。这种感觉让他很奇怪,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感觉身体飘浮的幅度越来越大。

人有会飞的吗?张罗村人没见过。可小罗汉几乎就要飞起来了。村民虽然对此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但想想也能释然。因为,小罗汉是大罗汉的孙子啊!你只要亲眼见证过大罗汉的传奇,那小罗汉无论怎样,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

最后,还是张双儿的爹独眼张揭开了谜底。张双儿的爹是有名的猎手,他伏在大石坝的远处偷偷观察小罗汉的一举一动。直至有一天,人们听到大石坝下轰然一声枪响,很多人跑去了。

独眼张说:“小罗汉再也不会飞了。”

人们从大石坝里拖出来一条奇大奇粗的长虫,蛇头比大碗口还大,两条须子半米多长。

独眼张说:“就是这两条须子让小罗汉飞起来的。”

幸亏独眼张打死了长虫,据说,时间久了,长虫的能量就足以能把小罗汉吸到蛇嘴里去。

小罗汉不会飞了,但自此病病歪歪,再没有飘浮的轻盈,身上时常冒着一股凉气。想起那条大蛇,想起小罗汉身上的凉气,一提到他,远近的女人们都唏嘘不已,没有人愿意嫁给他。

小奶奶去世后,小罗汉成了一个人。他不愿再住在小奶奶的老屋里,而是住进了司息河岸林中的两间小木屋。这两间小木屋建在林中一片空地上,原是为说书人刘小手在张罗村说书时建造的。现在,刘小手年纪大了,很少再拉场子,关键是他女儿刘小书早已经嫁到张罗村来,鳏居的刘小手已经跟女儿住,成了地地道道的张罗村人。那两间小木屋闲着,小罗汉看中了,就住了进来。

司息河上有一截断桥,大罗汉当年还没建完就去世了。小罗汉当然没有能力把它修起来,村里倒是修起过,但因为张罗村与河西岸的沙杨村,对河西岸树林的主权一直存有争议,常常激起冲突。沙杨村是小村,抵不过张罗村人多势众,一气之下,把桥又给炸断了。因此,多少年司息河上的桥,一直是个半拉子桥。好在,河床东低西高,到了西岸,水就不深了,夏天可以趟水过,冬天薄薄的水面上会结上冰。

小罗汉的体格,干不了什么农活,日常生活所需,基本上是由村里管着。他住到岸林里,并没有安排他任何职责和任务,但他没事,喜欢在河两岸转悠,自觉把司息河两岸的林子看管了起来。

在此之前,岸林并没有人专门看管。那时是走集体,没有一个村民想着去偷杀树木。对岸的沙杨村,意见再大,也只是炸了桥,却从未有过杀树解仇之举。

四杀把上台后,其实早就看上了这片林子,之所以当初没分到户里去,就是想日后派个用场。

不过,要想动这片林子,就绕不过小罗汉。小罗汉把茂密的岸林早已当成自己的地盘,说:“老少爷们儿一起走了多少年集体,现在就剩下这点家当了,说什么我也得把它管护好。”四杀把听这话,和让位给他的张长耕书记是一个口气。所以,他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四杀把上任之初,就找多嘴婶给小罗汉说个人口。他倒不是可怜小罗汉一个人孤独苦冷的日子,而是想借此与小罗汉密切一下联络。

多嘴婶确实是名媒,有本事,很快从东山脚下的石庄给小罗汉说来一个。东山脚下的石庄是个穷村,多的是石头和石匠,能打下的粮食很少。石庄人是知道张罗村的,张罗村不仅村大、地多、富裕,而且有很多传说。大罗汉的故事在石庄一带同样广为流传。

多嘴婶就是从大罗汉的传说入手,与一个一个的石匠攀谈。其中一个石匠的女儿青苗被多嘴婶说动了心。

这时,小罗汉已经不小了,属于大龄青年,现在无父无母。当年大罗汉对张罗村的贡献无人能比,罗永辉入伍及牺牲前后的一些情况,包括他英勇的战斗事迹,也早已记录在县党史委的档案里。小罗汉的事,理应由村里出面张罗,包括重重的彩礼。

鉴于小罗汉的特殊情况,青苗没讲究仪式,彩礼打发了老爹满意后,自己选了个日子,绾一个小包袱,跟着多嘴婶就来了。

从山区来到张罗村,虽说村东也有三条大沟割出的四片丘陵,但在青苗看来,那跟平地没什么两样。尤其村西的一片洼地,让她惊叹不已。

其时,正值五月,麦子已经黄透,清风徐徐,麦浪翻卷,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茫。青苗似乎能听得见麦穗与麦穗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的声响,这些窃窃私语,让青苗内心激荡不已,感觉纯粹而又澄明。青苗还看到一群群的麦鸟儿,栖落在麦芒上,小爪拨弄着,尖喙熟练地剥开麦子的毛壳。

青苗四顾流连,满目新鲜。她喜欢司息河,喜欢司息河里的水,喜欢司息河岸边的树,喜欢司息河两岸的沙,当然她更喜欢土地,看着张罗村一洼肥沃的好地,她就想:这该打多少粮食啊!

青苗满含羞怯和憧憬,住进了司息河岸林中两间爬满青藤的小木屋。青青的树林里闪动着青苗三点两点嫣红。

按说,青苗完全应该在张罗村永久地住下来,肥沃的土地,浓密的岸林,清清的河水,金黄的沙滩,温暖的木屋,有理由让她成为张罗村的女人,然后生儿育女,年年粮食满仓,过着与在东山石村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然而没有,不过九九八十一天,青苗就决定要走。

青苗去找了多嘴婶。青苗说:“婶,我要走了。”

多嘴婶对青苗的做法极为惊诧,也深为不解:“张罗村不好?”

“好。”

“小罗汉不疼你?”

“疼。”

“你在乎他身上的蛇气?”

“不在乎。”

“你不愿意住小木屋?”

“不,我挺喜欢。”

“你怕树林?”

“不,不怕。”

多嘴婶说:“那你告诉我,为什么?咱们女人不就是图个好的村庄,好的人家,好的男人,然后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吗?”

青苗说:“婶儿,你说得对。咱们女人家能图什么,当初我不是绾一个小包袱,就跟着你过来了吗?没想图什么,就是想嫁到一个地多土肥的村庄,跟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你说女人,可是他……不能让我,成为,女人。”

青苗一说,多嘴婶也有些吃惊,他没想到会有这一着,这在她媒婆历史上还是头一回。看着年轻的青苗,从山区来到张罗村,不愁吃不愁喝,过着舒心的日子,又有很合身的打扮,不过两个多月光景,就明显见了水灵,细密的刘海下,圆圆的脸泛着光泽,有着山村女子特有的俊俏。多嘴婶甚至下意识地看了看青苗平坦的小腹,想这身肚皮或许可以为小罗汉生下一个甚至几个儿子,为罗家延续曾经的辉煌和传奇。但青苗一句不能让她成为女人,这理由实在无法让多嘴婶的巧嘴再派上用场。

青苗走了。

多嘴婶来到小罗汉的两间小木屋,看到屋里曾经的喜庆气息似乎还没散完。多嘴婶叹口气:“唉,多好的媳妇啊!跟仙女还有什么两样。”

小罗汉说:“谁说不是呢!”

望着小罗汉凄凄的样子,多嘴婶倒是流下了眼泪:“可惜,你留不住她。”

“走吧。我想让她走。我不能耽误人家。”

“你真的不行吗?”

小罗汉说:“这还能玩笑!都两个多月了,确实不行。要不,你摸摸?”

这一说,又把多嘴婶逗笑了。多嘴婶哈哈笑着说:“你这调皮孩子,女人的下边都不能让你行,手还管什么用!”

小罗汉不行的事,到底还是传出去了。张罗村的姑娘媳妇们愿意为一个远走的女人,送上她们的赞美:心善,面和,吃苦,俊俏。青苗一走,小罗汉只怕是要光棍一生,在那两间木屋里慢慢孤独终老,于是又都为小罗汉的境遇感伤和惋惜。但小罗汉的不行,也带动了河边另一道风景。姑娘媳妇们仿佛一下得到了解放,白天黑夜肆无忌惮地在河里洗澡,即使看见小罗汉斜挎着收音机走过来,她们也不再像过去一样夸张地尖叫,虚张声势地躲避,然后把女人固有的羞涩瞬间开成岸林中的花朵,而是继续追逐嬉戏,一任水花四溅,勾勒出一个个浪里白条。有的甚至说:“罗汉,放下,放下,让我们也听会儿收音机。”在一个无所作为的男人面前,无遮无拦地展示青春的身体,对女人而言,可能也是一种别样的情趣和满足。

蓝天白云下的司息河,兜在两岸的密林之中,女人们纯静清脆的嬉闹声,向两岸自由地扩展,弥漫进树丛深处,越发加剧了司息河的生机和妩媚。

同类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美人恩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美人恩

    《美人恩》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层穷苦人家,以捡煤核为生。一次偶遇失业潦倒的洪士毅,对她的命运深表同情,用在慈善会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济常家生活。二人萌生爱恋之情。貌美体俏的常小南后被杨柳歌舞团领班相中,从此在爱情上见异思迁,先后甩掉洪士毅、乐师王孙,最终落入纨绔子弟陈四爷之手,导致常家家破人亡。
  •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共度

    共度

    老爸咳嗽,据说已经有两个星期了。早上起床的时候听见母亲对妹妹说,“你爸总是咳,我让他去看他也不去。你下班再给他买瓶止咳糖浆。”妹妹肯定在镜子前化妆,她的声音随化妆动作的快慢时断时续。我们从十几岁起就不再认真听母亲说话,她说什么不说什么,对我们影响不大。“光喝糖浆没用,得打针。”这是妹妹不耐烦的声音。“也不发烧,干咳,我看主要是肺燥,喝点糖浆就行了。”这是母亲没什么主意下的坚持。“都像你们似的自己用药,还要医院干什么。”妹妹今天肯定又是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不然不会不知道自己是谁,说起话来没大没小。我拉开门。
  • 滇缅之列

    滇缅之列

    很遗憾!若打开七彩纷呈的云南地图,甚至瑞丽江与南畹河拥抱的瑞丽地图,在星罗棋布的村寨间,任凭你怎么找,都找不到江桥警犬基地这个名字,而上网输入“百度”后,围绕这个名字的诸多报道纷至沓来。准确地说,应为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瑞丽江桥警犬复训基地。尽管地图上无从找到它的名字,也不可能找到它的名字,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声名,在云南边防被誉为“瑞丽边境第一哨”。傣语叫钢钉叫“列”。
  • 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2:我是一朵飘零的花

    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2:我是一朵飘零的花

    新中国成立后,有两次大规模的全国性人口流动。第一次,是1955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数的城市人怀着一腔热血奔赴农村的广阔天地,成为光荣的知青;第二次,便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村人或城市贫民背井离乡,成为一名打工者。这两次人口流动都是以年轻人为主体,不同的是:知青是从城市走向农村,打工者则大多是从农村涌进城市。
热门推荐
  • 快穿男主之女主请离我远远的

    快穿男主之女主请离我远远的

    【已完结】#佛系少年姜喻元VS失忆症玛丽苏小姐姐孟忻##坚定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动摇#作者抽风,文案也抽风以下是超级正经的简介↓↓↓不举了?不要紧,反正我的孟忻还在打酱油嘤~不能虐渣不能打脸?不要紧,反正我还可以虐狗!我的孟忻是玛丽苏失忆症?不要紧,我会让她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玛丽苏!听说有一个反派要过来打酱油了?不要紧,本少手中的剑会告诉她什么叫乖乖听话!系统不正常,沉迷于偶像剧?不要紧,本少一脚过去,它还是去墙上呆着吧!拯救种马文渣男男主!姜喻元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作者文笔渣!逻辑死!常识废!不喜勿入!】
  •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善意带来的惨祸,不装饰的自然之美,相信并坚持就是胜利,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在平凡中取得成功,做事就要风雨无阻,放下架子试试看,别受了眼睛的欺骗,留住朋友的原则。
  • 去拉萨离婚

    去拉萨离婚

    这次原本到拉萨离婚的李小西和文杰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收获。第二天就要离开拉萨了,按照西藏礼仪布琼叔叔一家给他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并一再叮嘱他们说,把这当成自己的家,有时间常回来看看。李小西和文杰也都激动地表示,一定要来,下次要坐火车来。回到宾馆文杰说,这次拉萨之行收获还真不小呵。李小西没有理会文杰的这番话。她在八廓街的画廊接到文杰电话时,她就知道文杰又回到了她的身边。文杰说,等铁路修好了我们再坐火车来吧。李小西还是没有回答文杰的话,她一直傻傻的不知在想什么。文杰以为不知哪一句话让李小西不开心了又轻声地问,你怎么了?李小西好半天才说,我想明天到机场改签去四川看看爸爸。文杰知道李小西刚才傻傻的原因后笑着说,我们一起去好吧。
  • sms舍子花(二)

    sms舍子花(二)

    早已过了华灯初上的时间,给还在忙碌的速水发了一封邮件后,崇宗一个人先行离开了情侣酒店。凉夜如水,一只貌似无家可归的小狗,贴着崇宗的裤脚黏了上来,低声地哀鸣着仿若它能够感受到崇宗的心情。不不不,这些都还太早了。没有嫌恶流浪犬身上的脏泥,崇宗双手将其捧起,做了一个举高高的动作。我想要做的,都才刚刚开始。“要吃东西吗?”“汪!”这大概是肯定性的回答吧,崇宗带着它到便利店里买了些吃的东西,然后与之分离。算是一场微薄的缘分。
  • 紫台行

    紫台行

    为保家族,她舍身入宫。奈何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处处充满血腥。逆来顺受不是她的性格,奋起反抗才是生存王道。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牧碧微清楚的知道,身处人心险恶的环境中,自强不息的奋斗,成为执掌一切的后宫之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 完美天神进化论

    完美天神进化论

    某女眼波寒凉地与某男“劈啦啪啦”对视,突然……某女眼泪汪汪,故作柔弱小模样:“矮油!其实俺从遥远诸天外名叫鲜花村的村里来的。从一个贫穷小姑娘混到女神俺容易吗?你被俺看过、摸过,就是俺的人了,要你拿出人间界当聘礼也不算狮子大开口吧?”某男勾魂浅笑,媚眼如丝:“真巧,其实几千年前你们村里那朵最美的妖花就是我,从一株植物修炼成妖帝我更加不容易,嫁妖随妖,让你献出人间界做嫁妆也不为过吧?”两人情意绵绵深情凝望中……忽地同时扬手,一弓箭,一镰刀,早因互相偷袭扬起火花漫天……【本文讲述第一部作品“法医娘子,娇宠妻”中主角祖先的故事,一位女屌丝征服五界成神的传奇!夜妃颜读者群:581874910】
  • 半张脸(中国好诗·第二季)

    半张脸(中国好诗·第二季)

    商震属于愈久弥坚、愈发老辣的诗歌写作者——像极了干瘦而尖锐的钉子。《半张脸》是他的精神自况,也可以视为他“诗歌人格”的代表性文本。他的诗是“成人之诗”——知性、深沉、冷彻,他的诗中有成吨的寒气让一些人浑身惊悸,他又会拉着那些受伤的人走向远处的炉火。但是他又时时以另一种“童真”来予以诗人自身的完善——情绪、热烈、燃烧。这一冷一热产生的是真实的诗——真人、真诗、真性情。他敢于自剖示人,也敢于刺人。他的诗行里一直横亘着一把钢口绝好的剑,还有冷硬邦邦的结霜的胫骨。有时候你可能会忽略了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又时不时地以冷飕飕的气息提醒你要小心、要自知。
  • 平行时空的狂想曲

    平行时空的狂想曲

    一场被算计的时空穿越,一只扇动着翅膀的蝴蝶,那一丝被蝴蝶吹起的风,却卷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巨潮!时代不公平,我便要它公平!时代的争霸,我是时代的王!时代的终章,我为时代送葬!/Pass:脑洞大开思路严谨文,有一点慢热。争霸流,非虐主,不狗血,结局不悲剧。主角智商全程在线,逻辑思考不圣母。第一卷二十章铺垫,第二卷弹射起步。有种直觉,这本书写完本大爷折寿三年。在下真男人,本书不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