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2000000002

第2章

“喜哥,我忘了跟你交代一声,万一我临时有事,一时半会儿来不了,我可能会派我的孩子来找你拿。”

“行,你给他写个条子,让他来找我。”

“不用写条子,等你看到真人,你一眼就能认出他来,大家都说我们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也可以,不过,不是说好全家一起来的么?一起来吧,我就不相信,有什么事比过年还大。”

“当然是尽量一起来,我是说万一,比如大雪封山,汽车进不来。”

“没有这个可能,好几年不下大雪了。”

“好,好好,就这么说定了,年货你们就不管了,全由我们来置办。”

谭哥终于笑了一下;望着郑喜退了几步,挥挥手,转过身走了。

离过年还远着呢,田里也没什么事,郑喜不慌不忙地上山找药材,除了粮食和家畜,药材是他最主要的收入。找着找着,就像脚下长了眼睛似的,不知不觉就站在了孩子外婆家对面的山坡上。

下午四点,一辆半旧的中巴车从村道上磕磕碰碰开了过来,那是镇上一家幼儿园接送孩子的车,郑喜知道,儿子郑重就在那辆车上。

到了外婆家门口,中巴车停了,一个穿着蓝色背带裤的小男孩扶着车门走了下来。郑喜拼命克制,才没有冲过去。他以前这么做过一次,被外婆狠狠教训了一通:“孩子放在我家我是有责任的,你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把他抱走,你想急死我呀?要是再敢做出这种事情,别怪我做出不讲情面的事来。”她所说的不讲情面就是报警。遇事就报警,这是小凤教她用来保护孩子的方法。

孩子又长高了,上次郑喜看见他,也是穿这条背带裤,卷着裤管,露出里面的红里衬来,这一次,裤管已经放下去了。还别说,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车已经开走了,孩子还站在那里跟车上的老师和小朋友们挥手拜拜。

郑喜悄悄跟在郑重身后。外婆已经很准时地过来迎接他了。看到外婆,郑重扭着小屁股跑了起来,外婆从口袋里摸出点吃的东西,引诱孩子:“叫外婆,叫了有东西吃。”

“叫外婆!”

“瞎说,哪来的叫外婆,是外——婆!”

“是外婆!”

外婆假装打他,他咯咯笑着,一把夺过吃的东西,跑到外婆前面去了。

郑喜笑起来,这小子,已经长大了,会跟他外婆耍皮了。

眼睁睁看着一老一小两个人进了门,门虚掩着,门缝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郑喜很想进去,大大方方跟丈母娘打个招呼,顺便跟孩子亲热亲热,但他想起上一次的尴尬,又犹豫了。

上一次,他也是过来看孩子,正跟孩子聊得起劲,外婆过来了,大声说:“郑重,让外婆看看,爸爸给他的宝贝儿子带什么礼物了没有?”孩子一听就去翻他的包,可包里除了黄姜,什么也没有。孩子哭了,外婆脸上也很不好看,“你也是的,好不容易来一次,连糖都不买一块过来,还不如我这个当外婆的呢。”

今天他一样没带礼物。就算带了礼物,也不见得能让外婆满意,外婆虽然是个农村女人,见识却不俗。有一次,他来看孩子,顺道在一个小店里买了一大瓶雪碧,一包夹心饼干,外婆一看就皱起了眉头,“不要让孩子从小就爱上这些垃圾食品,这些东西除了把孩子吃成个小胖墩,什么用也没有。”又翻来覆去地看,突然大惊小怪地叫起来:“这饼干你是在哪里买的?赶快去退掉,早就过期了。”说完一把丢给郑喜,生怕那些过了期的饼干会跳出来咬她的手似的。

郑喜想想盐池像外婆这个年纪的女人,她们全都不像她这么挑剔,也不像她懂得这么多的生活小常识,也许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农村女人跟一个靠近镇子的农村女人的区别。外婆自己似乎也看到了这种区别,多次用好奇兼带着鄙夷的神情问郑喜:“听说你们那里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在一条河里洗澡?”“听说家家户户连洗脚盆都没有?”“幸好我们这里不是那样,我这个人,从小到大,连短袖衣服都没穿过,天再热,也是长袖长裤,整整齐齐。”

小凤的打算是这样,在孩子上学以前,全家搬到外婆的村子里来,重新盖房也可以,跟外婆在一起挤挤也可以,反正目标就一个,让孩子能在镇上上小学,从小接受正规一点的教育。这样的打算无可厚非,前提是要有钱,盖房子要钱(郑喜坚决不肯跟外婆挤在一个屋檐下,当人家的上门女婿),孩子上学要钱,至于钱怎样才能挣来,郑喜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小凤是能挣点钱,但光靠她一个人行吗?何况外婆已经在说话了:“现在的男人是跟以前不一样了,把女人使出去挣钱,自己在家歇着,养得白白胖胖,还心安理得。”郑喜是比较白,天生的,想晒黑都难。他想说服小凤把孩子接回来算了,村里的小孩都没上过幼儿园,一样健康成长,但小凤死活不同意,“让我的孩子从小就在泥巴鸡屎堆里滚?想都别想。你去看看人家宜昌市的孩子,出生才三个月,就送到早教中心去了,蒙氏教育,听说过么?”郑喜说:“不能跟人家宜昌市的孩子比。”小凤眼睛一瞪:“当然要比,不比能有进步?你指望孩子长大了跟我们一样么?”郑喜说不过小凤,无论哪方面都说不过小凤,伶牙俐齿是一方面,毕竟她在宜昌市呆了四五年,见识广了,随便说几句,就把郑喜听得晕头晕脑的。

郑喜在外婆家对面的山上猫着,想多看几眼孩子,孩子不出来,他也不挪窝,看来看去,外婆门前的几棵枣树都成双影子了。

不知过了多久,背后传来一阵响动,回头一看,外婆就站在自己后头,一脸说不清的笑:“我说是谁呢,坐这里一动不动,为啥子不进门呢?在这里坐着凉快些?”要是有个地洞,郑喜情愿一头钻进去再也不出来了。外婆回头一招手,郑重慢吞吞走了过来,一根藤子绊了他一下,孩子扑倒在地,郑喜正要过去扶,外婆先他一步抢在前头:“我的乖呀,摔哪里了?外婆看看,摔疼没有?”外婆哄了一会儿,把哭着的孩子抱给郑喜看。

“来,喊声爸爸。”

孩子咧嘴哭着,透过泪花瞄了一眼郑喜,一扭身,背对着他。

“你这孩子,连自己的爸爸都不想认了?快,叫爸爸,叫了爸爸我们就回家。”

孩子在外婆身上踢蹬着小腿,大声哭。外婆半是遗憾半是示威地看着郑喜,郑喜只好告退,“好,爸爸走了,爸爸改天再来看你。”

“跟爸爸拜拜,拜拜!”

果然跟盐池的孩子有点区别,不说再见而说拜拜。跟孩子拜拜过的郑喜,回家的那段路走得有点吃力。他不明白他究竟在怕外婆什么,他不是孩子的亲爸爸吗?他不是她的亲女婿吗?她的女儿还是他的老婆,他们之间的感情还算正常,至少并没离婚,为啥子他在她面前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怯懦和自卑呢?孩子寄养在她这里,是她本人同意了的,孩子的生活费也由他们出,并没占外婆多少便宜,为啥他还是有挺不起腰来的感觉呢?想了一路,他隐约感觉到,外婆对他的态度,可能跟小凤有关。她把对他的轻视转达给了外婆,她让她知道她瞧不起他,没准她们还在一起议论过离婚的事情,“孩子都这么大了,离婚就算了,那只是个形式,不如就这样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对了,肯定是这样的,他越想越是这么回事,难怪上次小凤回来,他找她要钱,想趁天气好把屋顶修理一下,免得漏雨。小凤就很干脆地说:“这些事别找我,我只负责孩子的吃饭上学,家里的事都由你负责。”

想到这里,郑喜突然站住不动了,这种情况已经有很久了,他竟不知不觉,早知道会是这样,他就不让她出去打工了,他应该把她留在家里。不过,话又说回来,小凤并不是结婚后才出去打工的,结婚前两年,她就告别农村,长年生活在城里了。有一阵子,她甚至跟他谈起了藤编这门手艺,她想让他学点藤编的技术,编些好看的筐子盘子之类的东西,将来到宜昌开一家店,城里现在流行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从盐池买些原材料,现编现卖,这种生意可以一直做到老,而且越老越有名气,越有名气越好卖。”听她那语气,她似乎想在宜昌生活一辈子。

幸亏她后来又打消了那个念头,她觉得郑喜的手艺不好,更关键的是,“不是我小看你,你没那个审美眼光,编出来的东西不漂亮,没有市场。”

这年春节,小凤比往常回来得早,才腊月二十几,就到家了,说是城里这段时间猪肉流行五号病,大多数餐馆都没了生意,酒楼老板趁势给她们放假了。

郑喜忍了又忍,没把谭哥租住他们家房子的事告诉小凤,他想瞒下房租这笔小小的收入,到时候给孩子们发发压岁钱。今年要给压岁钱的不光是郑重,还有谭哥的孩子,也许还要带孩子们去趟镇上,那就得给他们买点炮仗和吃食之类。

但他把谭哥一家要来过年的事告诉了小凤,“谭哥说他走了那么多地方,只有我们这里是最好的,他说我们这里像天堂,还说我们的房子是这一带风水最好的。”

小凤却不相信谭哥一家真的会来,“人家顺嘴说说而已,你就真相信了,我敢打赌,人家一回去,就把这里忘得精光了。到你这里来过年?你也不想想,你到时拿什么给人家吃,拿什么给人家玩,人家可不像你,两三碗饭,几片肥腊肉就打发了。人家过年吃的东西,你见都没有见过。”

郑喜不喜欢她说话的这副腔调,就说:“人家把衣服都留在这里了,既然不准备来,为什么不把衣服一起带走?”

“衣服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留给你,算是扶贫呗。现在每个单位到了年底都有扶贫任务,不是捐钱,就是捐衣物。”

郑喜说不过她,只有沉默。

傍晚,两个人一起去河里泡澡。河面上飘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小凤紧走几步,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眨眼工夫,白晃晃的身子就沉进了水里。“城里就一样不好,城里没有盐池河,要是能把盐池河搬进城就好了。”

郑喜看着她搁在水面上的尖下巴说:“你瘦了,在外面吃不好么?”

“现在谁还关心吃?就怕吃得太多呢,我在减肥。”

“只剩一抱筋了,还减肥,肥在哪里?”

“你知道什么呀,在我们酒楼,我还算是胖的。”小凤捏捏自己的肩说,“女人要把肩胛骨减到像衣架一样薄。”

“我不喜欢女人太瘦。”

“管你喜不喜欢!”小凤突然换了副表情说,“跟你说件事,我以前跟你讲过的那个同事,就是那个扣过我工资的领班,她已经在宜昌市买房子了。”

郑喜看着她,不吱声。说到这些事,郑喜从来都不吱声,他知道她的意思,她是想用别人的事情来刺激他。小凤继续说:“是东山开发区的房子,都说现在买最划算,有些地段才五百多一平米,有人预测,翻过年就会涨到一千多,将来还会涨,总有一天,价格会赶上市区的房子。”

郑喜问她领班的工资到底比服务员高多少?小凤不屑地说:“又能高到哪里去?你以为她买房子是靠她自己的本事?谁都知道,她暗里有个男人,是个包工头,房子就是他给她买的。”

郑喜说:“不要羡慕人家,人家也是付出了代价的,你以为男人的钱这么好用?”

“什么代价不代价的,男女之间不就是这么回事么?”

“你倒是看得穿哪,那你也可以学学她的样儿嘛,也去找个包工头,也让他去给你买套房子。”

郑喜的语调马上变得酸溜溜的,类似的话题他们讨论过不止一次了。都说小凤样子长得乖,到了城里肯定会遇到爱偷腥的男人。郑喜本来不担心的,但架不住大家都这样说,就劝小凤别去打工了,就在家里种种田,挖挖药材,喂喂猪,一家人亲亲热热守在一起。小凤一听就来气:“你就知道在一起,在一起能解决问题吗?我不出去打工,孩子哪来的钱上幼儿园?哪来的钱交幼儿园的借读费?”小凤一说这个,郑喜就抬不起头来了。幼儿园那边,每个月要交五六百,不是属地的孩子,每学期额外要交两千块借读费。这些钱,如果不是小凤,光指靠郑喜一个人,想都别想。

小凤突然狠狠地盯着郑喜,“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别以为我找不到。”

“你当然找得到,我相信你找得到,但有一点,别把我的孩子带走就行了。”

“当然要带走,留给你,孩子一生就完了。”

“跟你走才是完了,你看到哪个有后爹的孩子后来成了器?不是被整成了傻子,就是被吓成了呆子。”

“有后妈的孩子也一样。”

郑喜率先闭了嘴,就快过年了,要是吵起架来可不好。小凤似乎也没有吵架的打算。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小凤说:“我们把家搬到宜昌去吧,好多人都这样,两口子在宜昌打工,租房子住,孩子跟着在城里上学。”

郑喜诧异她突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原来不是想搬到外婆那边去么?又变了?”

“想来想去,小镇跟村里也没太大区别,要搬就搬到城里去,一步到位。”

“我看你是癞蛤蟆打哈欠——大口大气。”

小凤的声音一下子就高了起来,“怎么就不行?我们酒楼旁边有个卖烧饼的安徽女人,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在宜昌市上小学呢。未必我们两个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安徽女人?”

“人家不管怎么说是小本生意,细水长流,我一没技术,二没本钱,怎么跟人家比?”

“一不跛二不瞎,只要肯吃苦,还愁挣不到钱?我也没技术,也没本钱,怎没在宜昌饿死呢?”

郑喜光是瞪着她,找不出话来反驳。小凤还是气鼓鼓的,“反正我已经决定了,外婆年纪也大了,孩子老放在那里也不是个长远之计,你要是不去,将来孩子跟你没感情可别怪我。”

“真是想不通,一会儿放在人家家里,一会儿要去租房住,你以为这种流浪汉似的生活对他就很好么?”

“那你给他一个像样的家呀,你这个当爹的是干啥用的?”

同类推荐
  •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主要描写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之间的恋爱悲剧,同时又穿插了大家闺秀何丽娜对樊家树坚持不懈的追求,卖艺为生的关寿峰之女秀姑对樊家树的暗恋,军阀刘德柱仗势霸占民女以及豪侠仗义的关氏父女锄强扶弱等情节。该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京味浓郁,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不仅在旧派章回小说的老读者群众,引起强烈反响,也使当时的新文艺界惊异不止,流传广泛而深远。
  • 梅子黄时雨

    梅子黄时雨

    “你发现没有,我比这位法国的查尔斯·克雷芒先生活得要坚强一些。”他脸上显出机智和揶揄的神色,柔和地笑一笑,像是在搜索词句,然后慢条斯理地说,“这篇文章的题目说‘只够两个人的,就没有第三个人的份’,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只要够两个人的,稍微紧一紧,就够三个人的,甚至够四个人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逻辑。我们中国人其实是不怎么讲逻辑的,我们讲哲学。尤其是在道理上说不大通或者说不过去的时候,我们最喜欢讲的就是情怀。”
  • 调子戏

    调子戏

    老历十月,刚过小雪节气,童光俭的老婆杨氏又生个妹仔。杨氏躺在被窝里偎贴着孩子,让她吃完左奶,再吃右奶,床前小火盆正在燃着炭火,上边扣个空空大大的竹篾衣罩,烘烤着女儿的小衣和抱裙。光俭四十四五岁上下,老婆小他十岁,前面生了四个娃崽,大崽已经七岁,最小的快满一岁。有先生给光俭看过相,说他命中有五崽两女。
  • 追踪神秘光盘

    追踪神秘光盘

    张军是洪城晚报的记者,这天快下班的时候,手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张军的电话号码就印在晚报上,经常有读者打电话来曝料,所以电话号码陌生并不奇怪,但这次,话筒里传来的却是一个小孩的声音,像念课本一样问:“请问您是新华社特约通讯员张军先生吗?”张军愣了一下。他的确是新华社驻洪城站的站长,但一般给他曝料的读者都是冲他晚报记者的身份来的,很少开口就问他是不是新华社的。张军作了肯定的回答,然后紧接着问那小孩叫什么名字。如果是搞恶作剧的小孩,被他这样一问,肯定会吓得露出原形来。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到芝加哥探亲,在火车上结识了推销员杜洛埃,她不堪工厂的艰苦生活,和杜洛埃同居,从而结识酒店经理赫斯渥。赫斯渥迷恋她的美色,竟盗用公款和她逃到纽约,过起同居生活。嘉莉因偶然的机会登台演出,渐渐获得成功,赫斯渥却逐步潦倒。两人分手,赫斯渥最后自杀。1900年3月德莱塞完成了《嘉莉妹妹》的初稿。一个世纪以来,《嘉莉妹妹》尽管受到某些非议,但始终是读者爱不释手的一部名著。
热门推荐
  • 星闻联播

    星闻联播

    《星闻联播》是QQ阅读旗下一档明星访谈节目,曾邀请到秦海璐、雷佳音、翟天临、马克、乔振宇等知名演员。
  • 鉴魂香

    鉴魂香

    陆小柒一个勤勤恳恳的程序员,不幸失业,几经波折竟然成为了一个闹市里远近闻名的神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拥有一众女粉,疯了疯了这个世界。而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神秘的嗅觉,故事的开始是从遇见一条奇怪的狗开始的。
  • 落樱百花殇

    落樱百花殇

    天生对数字不敏感,却很多时候都呆萌可爱到无可救药的女生许落樱,经历一系列的玄幻事件,还以为可以接下来的平静的度过每一天。可是在一夜之间,一觉醒来后,竟遇到了一个自称是从两百年前,仙界崩塌之时穿越过来的妖界之尊——紫晴。而从此以后,许落樱就开启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历练。而这历练是情劫?还是杀劫?还是死劫?……我们且看她们如何应对!
  • 今夜复仇

    今夜复仇

    “今晚我非杀了他和她不可!”夜色掩埋着他的杀帆。他站在雪地上的一双脚已经冻得麻木了。倚着电线杆,头上落着雪的王玉珏,鹰隼般的目光盯着斜对面,十五米远的《君再来》小馆。在耳古一般,凝固似的寒夜中,他的牙齿咬得咯咯直响,是恨的,也是冷的。挂着白霜的浓眉下的一双凶目,射出两束带有血丝的凶光,不放过小馆门口出出入入、来来往往的任何一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 乱世妖后二

    乱世妖后二

    她,匈奴六关闯三关,服寒伤身过三年,因母气父乱雨霏。手拿令牌震轲罱,洛家浑水清自出,五国之争因其起。彼岸银少扰商界,嗜血之帮鬼魅隐,化花散落尺天涯。她再次回归,又将引起怎样的乱世狂潮?九国令牌在手,但是身份却不是当年,再次面对他们,她又该如何抉择?找回当年遗失的同伴,重新建立商行,又一次站在乱世的顶峰,她究竟要做什么?面对当年苦心经营的彼岸庄,面对当年残害葬心阁的司徒家,她又要如何复仇?
  • 武定方圆

    武定方圆

    一个没有身世的孤儿,一次偶然的机遇,他看到了这个世界原本的面目......他似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是棋子?是武器?还是钥匙?都不得而知......但他不愿屈从,无关身外,只想在这天地间以武定方圆。
  • 你留我半生荒凉

    你留我半生荒凉

    喻舒的半生都在爱他,为他经受牢狱之灾,为他受尽屈辱,可是最后,什么都没有,他身边自有别人笑,这半生的荒凉,都是他给的,而喻舒甘之如殆,不能自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子与玫瑰

    王子与玫瑰

    童话故事里说,王子遇到了公主,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那么以后呢?王子说:也许世界上有10万朵和你1样的玫瑰,可是在我眼里你是独1无2的,所以我决不能失去你。聂笑笑说:你终于如愿以偿,让我爱上你,不过即算如此,我也不能赞同你错误的所作所为。站在广阔的星空下,我们抬头仰望,忽然分不清谁是谁的王子,谁是谁的玫瑰。
  • 快穿系统小白填坑手册

    快穿系统小白填坑手册

    (无男主有CP)靡画是个只开坑不更新的三无小写手只写开头不写结尾被读者从喷到骂再到黑,终于有一天靡画开满了3888篇新文不更新扑街的时候被系统(填坑号883)砸中了脑袋光荣的嗝屁了,系统表示既然缘分让我遇见,咱俩就一起填坑吧!在系统这个妖艳小贱货的洗脑下,靡画走上了填坑之路,我艹男女主角剧情不是这样的,我艹反派你拿错剧本了。我艹我当时不是这样想的,姐的小说走的是小清新路线。你他妈玩个吊杀手,此书又名《老子不认识老子写的小说》《男主和男配搞到一起》《靡画不记得自己挖的坑》《与贱货系统相处日常》……靡画一手一只鸡一手一只鸭,表示填坑小意思今晚加鸡腿(简介无能)新手开坑,不喜勿喷??(??ω???)
  •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