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从云南炮兵部队或者转业或者复员回到小城的七十多名退伍兵,相聚在了“老转坊”总店的大厅里。
“老转坊”总店坐落在县城最繁华的娱乐商城里。“老转坊”总店周围娱乐场所鳞次栉比,装饰豪华,追逐现代,从外表看各有各的气魄,各有各的风度,各有各的味道。“老转坊”总店同其他娱乐场所一样灯火辉煌,音乐流转。不同的是其他娱乐场所的音响青一色的是通俗歌曲,而“老转坊”里却很有气势地播放着《说句心里话》、《小白扬》、《咱当兵的人》等部队歌曲,从里到外都显现着一种少有的军旅气息。战友们还没到齐,早到的人随了音乐放开喉咙唱起了《说句心里话》,大家随唱随拍手,像在部队里各连队到一块互相拉歌差不多。后来,肖勇见人到齐,便宣布聚会开始,先由老大哥孙海涛讲话。孙海涛也不客气,站起来望着战友们,清了清嗓子,说平时大家都很忙,很难聚得这么齐。刚刚过了年,大家都高兴,但我们不能忘记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日子,首先请大家将第一杯酒献给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于是,大家沉默下来,都把第一杯酒洒在脚下,以示对烈士的怀念。
孙海涛又说,大家从部队相继转业、复员回到家乡这些年,给家乡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今年县里要求加大开放搞活的力度,快速发展,希望大家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在各自的单位把工作干好,为部队争光,为战友们争脸。前些年,大家曾经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立过功,受过部队表彰,回到家乡应该更上一层楼,事事处处不要忘记曾经是军人,不要忘记军人的胆识和军人的气魄,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才智,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孙海涛很有演讲才能,讲话颇具煽动性,在部队搞战前动员时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使一个营的人马立时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因此,寥寥数语,他就把场面搞活跃了。在他的鼓动下,大家举杯互致新春问候,接着就划拳行令地喝起来。战友们到一块说话无禁忌,逮着什么说什么,有的干脆喊着在部队起的绰号,接连不断地碰杯,其情其景,让许多地方人看着眼热。门口,与“老转坊”相邻的一家酒店的老板见徐小明走出来,嘿嘿笑着说,看到你们战友相聚那个热乎劲儿我们心里就热辣辣的,只可惜没有当兵的经历。徐小明喜欢借着杆子上劲吹,又刚刚喝了酒,便把脸一仰说,战友之间亲如兄弟,我们在一个战壕里提着脑袋摸爬滚打许多年,那种感情那份亲密你们是难以体会的。正说着,大厅里有人喊徐老板,徐小明说着今天晚上死了也要陪弟兄们喝个够,就慌慌忙忙地走进大厅。
酒喝得正热火朝天,总台上的服务员过来告诉徐小明,说有个农村妇女领着两个孩子要见孙海涛。徐小明又折回总台,见是李子良的妻子和一双儿女,赶忙热情地叫嫂子,一边叫一边就拉住了那妇女的手。那妇女也一把拉紧了徐小明,叫了声兄弟就满脸挂上了泪水。徐小明忙说,嫂子你别激动,今天战友们都在这里,你过去和大家见个面。那妇女说,是啊,我知道你们都在这里才来的,两个孩子还不懂事,子良有病时多亏大家,子良的后事处理也亏了你们,我今天带着两个孩子来就是给叔叔伯伯们拜年来的。徐小明很激动,听了那妇女的话忙又回头拉住两个孩子的手,两嘴嚅嗫着没说出什么话,也已是满脸泪水。总台上的服务员见状,知道那农村妇女是老板的尊贵客人,原来有些冷的脸子换上了笑颜,一个个忙慌慌地给两个孩子拿饮料,递奶糖,两个孩子说着不要不要,羞答答地往母亲身后躲。这时候,徐小明缓过气来,灿然地笑着对两个孩子说,快拿着,来到叔叔这里就和在自己家里一样。于是,两个孩子一人从服务员手里接过一罐饮料和一小盒奶糖。
李子良是徐小明他们的战友,在部队是侦察班长,参加自卫还击作战时曾三次随前进观察所深入敌后,先后指挥一个连的炮火打掉敌人两个营的炮兵阵地,被上级授予“英雄前进观察所”称号,他个人荣立了三等功。战后,领导本来要提他当排长,因为年龄超了没提成,只好复员回家。当时李子良还挺高兴,用他的话说“十来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比在前线提着脑袋摸爬滚打要强许多倍。然而,在农村干了三年,小日子过得挺紧巴。后来省里下文件要给在前线立过功的人员安排工作,可正当工作单位已定,报到通知书拿到手上的时候,却突然患了癌症,没多长时间就去世了。他老婆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挺艰难,战友们常常想起他,每年大家都会凑点钱支援一下,别的也没什么好办法。今天大家聚会,没想到他老婆领着孩子从五十多里之外的农村赶来了。
嫂子来了正好,大家要高高兴兴地给嫂子拜年,谁也不能提伤心的事。孙海涛听说李子良的妻子来了,立马给大家交待着。
正说着,徐小明领着娘儿仨进了大厅。孙海涛几个站起来刚要喊嫂子,那娘儿仨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冲着大伙儿磕起头来,边磕头李子良的妻子边大声说,哥哥弟弟们,孩子爹已经走了三年多,你们不忘战友情意,经常接济我们,大事小事都想着我们娘儿仨,孩子他爹九泉有知定会千恩万谢,听说今天大家在这里聚会,我就领着两个孩子趁这个机会来给叔叔伯伯们拜年了……李子良的妻子特别激动,随说脸上也就随往下流泪水,两个孩子的小脸也苦苦的,让大家看着很揪心。孙海涛和王一正、苏继文几个忙忙地拉李子良的妻子和孩子,李子良的妻子只顾磕头,脸上的清泪在灯光的照射下随了抬头低头一闪一闪的。大家都知道,这一带农村拜年的方式就是磕头,可面对李子良的妻子和孩子,七十多个人都站了起来,许多人脸上挂着泪水,静静地望着李子良的妻子和孩子沉默着。大厅里十分静寂,掉在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到响声。大家都想对李子良的妻子和孩子说点安慰话,可谁也说不出来,只那么望着他们沉默不语。后来,孙海涛打破了沉闷,说大家都坐好,嫂子和孩子今天能来参加我们的聚会,更多了一层意思,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把工作干好,用优异成绩报答家属孩子对我们的支持。说完,让李子良的妻子和孩子坐在了首桌上。大家抢着把最好的菜夹给两个孩子,一个劲儿地劝着两个孩子吃。徐小明又让服务员送上来两大盘对虾和烤鸡,说嫂子你第一次到我这“老转坊”来,要和孩子吃好喝好,今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只要大家能办到的,谁也不会说二话。听着徐小明的话,李子良的妻子光激动了,手里拿着的筷子不知道往哪里夹。倒是两个孩子实在,给他们夹什么吃什么,不一会儿就吃得鼻子尖上冒出了汗。
酒快喝完的时候,孙海涛叫着徐小明和肖勇走出大厅找了个僻静地方,孙海涛对徐小明说,今天嫂子和孩子不能白来,姑娘已经读初中了,小子也正在读五年级,她家里经济肯定很困难,只是嫂子是个要强的人,有事从来不愿意对大家讲,怕给战友们添麻烦。我想事情这么办,小明你破费点,今晚上的聚会就算你赞助了,大家每人拿的三十元钱全部给嫂子带着,你看怎么样?徐小明忙说没问题,“老转坊”也多亏战友们支持,做这点贡献是应该的。肖勇也说行,并言今后徐小明有什么困难可以给战友们提,大家谁也不会袖手旁观,想什么办法也得把“老转坊”的生意做好。
散场时,孙海涛要李子良的妻子和孩子住下,他负责安排宾馆,娘儿仨说什么也不同意,反复声明家里有猪有牛,晚上没人照应不放心。孙海涛一看实在留不住,又安排在税务局开车的刘四国送他们回家。临上车时,孙海涛把李子良的妻子叫到一旁,将战友们集的两千多块钱塞给了她,并说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请嫂子带好两个孩子,今后有什么事可直接来找他。李子良的妻子又一次流下了眼泪,拿着钱的两只手不住地哆嗦。
李子良的妻子好久才抬起头,在夜晚的灯光下她看到了无数双眼睛。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她看到了关心和爱怜,也看到了鼓励和安慰。她很想再说些什么,就是说不出。这时候,她的女儿却说话了。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儿正在读初三,已经像大人一样懂得很多道理也看出很多事了,她冲着跟在她和母亲背后送她们走的战友们深深鞠了一躬,大声说,伯伯叔叔们,多谢你们这些年对我们家的关爱,你们的恩情我将永世不忘,爸爸活着的时候就告诉我他有一大帮很要好的战友,有这些战友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掉,爸爸去世后我深刻理解了他这话的含义,其实你们给我们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大的是我和妈妈、弟弟一想到你们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有这股劲支撑着,今后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叔叔,伯伯,你们放心吧……孩子的话还没说完,灯光下的每一张脸上又一次挂满了泪水。孙海涛拍拍孩子的肩,冲大家挥挥手,急匆匆地将娘儿仨送上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