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年第04期
栏目:中篇
兰久成开始养猪的头一年,还真是顺风顺水,无病少灾。肉价居高、饲料价格稳定、幼畜便宜,第一年效益就不错。
兰久成是国营大厂车间主任,为啥能优哉游哉的工作氛围之外去养猪,主要缘于三件事情。一件是这次全厂竞聘失手,兰久成从主任变成副主任。另一件是老爹和弟弟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占,没地等于没了饭碗。第三件属于兰久成的个人意愿,他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为实现无毒食品,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兰久成是厂里动力车间主任,这个修造企业动力是个关键,像人的心脏。落聘别看只是多个副字,变化就翻天覆地。厂是几千人的大厂,有十几个车间,就派生出十几个主任,都是厂长的得力干将,在厂里横着膀子晃。一旦落聘就惨了,大家看你的目光都变得复杂、狐疑,落配的凤凰不如鸡。待遇也完了,除了那点死工资再想多得点要靠主任恩赐。不像当主任那时候,手里有工效挂钩的二次分配钱,一次性奖励,外边找上门来带料加工的人工费,处理铁屑、炉灰等废品额外进项,各种渠道杂七杂八每个月都有几万块钱任由自己支配,一部分就绕到自己腰包里,现在多个副字,好日子变成了过眼烟云,明日黄花。人都说从穷往富过容易,大手大脚的花惯了,再过穷日子就很难适应,得琢磨挣钱道儿。
老爹和两个弟弟都是农民,地被占都给了补偿,老爹40万,弟弟每人30万。地没了就不是农民,很多乡亲如释重负,再不用被城里人揶揄了,欢欣鼓舞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们也是城里人了,也可以过上城里人生活。补偿款也不少,堆起来好大一堆,存起来也是六位数,银行专门为发放土地补偿款的准城里人开通了土地补偿款绿色通道,存存取取,好不热闹。乡亲们换上花里胡哨的衣着,男人背着单肩包,女人手里提着有牌子的挎包,俨然一副城里人派头,再不用田里刨食垄沟里捡豆包了。但重新摆布今后要过的日子,形势还真的很严峻,一笔款买断一个家庭的今后生活,实在是微不足道。在城里买套房还是小户型,就是二线城市也得在50万以上,一线城市也就能买个厕所。租房子永远没有家的感觉。地被占了,今后靠什么吃饭?要融入城市,要另谋生路,这是冷静下来的乡亲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兰久成的老家在郊区大岭镇,他从农村考上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这个大型修造企业,先在技术科当技术员、工程师,后来从工程师竞聘上了车间主任这个让人眼红的岗位,成了厂中层管理干部,条件优越,收入颇丰。
兰久成虽然早从家里跳到城市,却还在居安思危,思考着今后老爹和弟弟们的出路,在占地拆迁动员的时候就开始谋划,他是老大,这是作为老大的责任。兰久成在距离城市更远的大兴镇银河村头买了两间房,虽然是小产权,但属于农村的正规手续,大院和前后园子,因为在村头可以向外延伸,占地面积扩大到近万平方米,后增加的面积,兰久成也按人家要求,交了钱,取得了正规产权。
买这样的大院兰久成就是为后来的养猪做准备,地被占了,老爹和弟弟们也有过许多想法,想投资、想放贷,干这个、干那个,落到实际的时候,根本不现实。兰久成就说,我们养猪吧,场地我准备好了,咱可以搞股份制,你们都可以投资入股,按效益分红。大弟盯着老爹看,还挤咕眼睛,说出力挣工资可以,没钱入股。心下就暗自合计,养猪风险这么大,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你想一出是一出,还是出点力安全,旱涝保收。只有二弟入了10万元的小股,基本等于兰久成独资,办起了这个养猪场。
家财万贯,有毛的不算。这是古训,可见养殖风险是古往今来的。干啥没风险?炒股票、炒期货、炒基金、炒黄金、玩收藏、做买卖、开饭店、投资入股,想挣钱哪都有风险。当农民工风险系数小,出工出力,还有欠薪的老板呢。
说干就干,兰久成短暂的务虚之后就投入到实质性工作中。
兰久成当车间主任的时候,曾经用厂里的材料为个人养猪场安装供暖和上下水管路。老板王德全偷着塞给他一千块钱,兰久成觉得过意不去,又多给人家拉了一堆钢材,让王德全感激不尽,从此两个人成了朋友,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猪场有个维修上的大小事情,也都是兰久成派人帮忙搞定。
通过王德全了解养猪场,兰久成知道现在养猪和自己小时候家里养猪完全不是一回事,王德全说,猪必须吃饲料厂的专用饲料,吃完就喝,喝完醉了般的倒地就睡,睡醒了再吃,两个月的猪崽三个月就能长成二百五十斤的肥猪,猪长到这个分量再长肉就很慢,可以马上出栏。
兰久成吓了一跳,这还是喂猪吗?简直是往猪身体里吹气儿。上大学前家里每年都养猪,开春到集市或到养老母猪的人家抓几头猪羔子,找走街串巷劁猪的给劁了,就每天喂它菜叶糠麸玉米面熬成的猪食,没得上猪瘟活过来的喂到年底,就长成了一百多斤二百来斤的肥猪,杀一头准备过年,如果还能剩下,就能卖出一笔钱。那可是需要10个月以上,有的猪才长到一百五六十斤,很少突破二百斤。现在的养猪倒像是工厂在制造生猪,制造猪肉。转念一想还多亏这种工厂化的养殖,如果还靠过去那种家庭养殖方式,就现在的城市人口,现在的市场需求,别说市场上敞开供应,就是想看看猪肉都十分困难。现在肉价这样高,养猪应该是个可以考虑的项目。
兰久成开始养猪王德全帮了不少忙,兰久成说,老爹和弟弟还在农村,地被占了,今后没生活来源,想研究养猪,你当猪场老板已经趟出一条路,我想跟在你后边走走捷径,少交点学费。
王德全也是个敞亮人,大主任求到自己门下,当然全力以赴。
兰久成的养猪场因此少走了不少弯路。管理人员也是现成的,他爹任场长,大弟生产副场长,二弟销售副场长,自己任董事长,老婆苏德蓓财务主管。
养猪是国家扶持项目,很多事情都好办,猪场要开起来容易,有钱就行,猪舍从设计到建设找活干的随手一抓就一大把,还有很多吃辅助养猪这碗饭的。王德全说,像开小超市一样,啥货都有人送上门。猪崽、饲料、供暖的煤、做饭的煤气罐,猪出栏了就有人来收肥猪,你就负责喂猪就行。
猪舍建设好以后,让人送来一批猪崽,转眼间就变成一批肥猪,就有了可观的收益。兰久成的老爹和二弟看着眼红,心里就很不痛快,那爷儿俩晚上商量一宿,第二天找兰久成嚷着要入股,一起分钱,兰久成说,你们入吧,一起分。不过我们要确定管理章程,要签合同,今后可不能变卦,要有法律制约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别只想着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