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镇,坐落在月亮山脚下。
月亮山从秦朝开始,就是军用的牧场,汉代、唐代、元代为皇家军马监牧地,明为朱元璋皇帝义子的封地。月亮山水清,草优,当地人说这里的牧畜喝的矿泉水,吃的中草药,尿的口服液,拉的地黄丸。牧畜舌头一展,就能吃到黄芪、秦艽、当归、麻黄、霪阳藿等这些补气壮阳的中草药。
汉武帝仗剑出塞至大原,接见月支王国贡献的香料、猛兽时,就以月亮山羊肉招待了尊贵的外宾。
唐王李世民北出萧关,驻足原州城,品尝了孟家塬黄酒和月亮山羊羔肉后,颁旨一道,调月亮山羊羔肉为贡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月亮山的黄牛肉被一位哈吉,销到沙特,牛皮下了江南海宁,牛家镇的人自此关注牛肉生意重于关注羊肉生意,半商半农的居民迅速增多。到二十世纪后半叶,镇上行业人口比例变化剧烈,农业人口差不多就剩户口上的项目了。
牛家镇被一道十字街分为方正的四块,街面上那些老旧市面已找不到一处,巴子打篮球的窑洞早都变成土了。只在街后还保留着两座古老的院子,算是镇上的文物,一座是清朝镇上出的一个武状元的宅第,一座是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时毛主席住过的指挥部。现在临街的商业房全是镇上新建的二层小楼,镇上的老户除了有自己的商用房以外,那些镇上出租的门面还有他们的股份。街后的四合院家连家,户联户,全是庭院式的粉坊,大厦房前的院子里,挂晒着雪白的粉条或者粉丝。
据说国家环保局的人来到牛家镇,在巴子跟前做过调查。
问:为什么不建现代化淀粉厂呢?
巴子:手工作坊好呀,生产出的淀粉、粉条、粉丝,没有污染,人吃上保险。
问:市场前景怎么样?
巴子:给你这么说吧,牛家镇的牛肉早已走出了国门,牛家镇的粉制品正在创品牌。粉条、粉丝已经是我们乡镇干部赠送客人的上品。客人们带回去一吃,回头就打电话邮购,不是说他们的朋友要,就是他们的亲戚要。全镇的牛肉没有压市的,粉条、粉丝没有压市的。
问:你喜欢这种老式的手工作坊?
巴子:现代化淀粉厂好是好,就是环境污染大,也不适宜缺水的地方操办。
问:牛家镇最好吃的一道菜是什么菜?
巴子:这还用问么,牛肉小炒,也就是牛肉炒粉条!
问:呵,好吃的就出在牛家镇?
巴子:那可不!
通向镇外的街口,向内连接着十字街道,向外连接省道和高速公路。因生意兴旺,交通便利,牛家镇家家都有小客货车不说,20吨以上的货车也非常普遍,巴子还有一台60吨的货车呢。南走广州海关,西走新疆口岸,跑一趟就像刮了一股旋旋风,忽忽忽地去了,忽忽忽地来了。
这一天,躺过午觉,巴子突然想起了罐罐茶的味道,这个味道好多年没有品尝过了,熬罐罐茶的那个砂罐罐没有见过的年头也很长了。
巴子:这东西的根深得还了得呢,多少年不喝了,茶瘾今儿还给发作了。
他咽着罐罐茶诱发的口水,在家里翻找那个砂罐罐,他知道这是找不到的。他想到跑大卡车的四孙子塞尔,叫塞尔给他捎一个砂罐罐回来。
巴子找到塞尔家里,四孙媳妇说,塞尔在拉尔那里装好冷藏牛肉,去德尔那里装粉丝去了。巴子要走,四孙媳妇叫他等一等。只见四孙媳妇从屋里跑进去又跑出来,给他塞了两个带铃声的健身球。
四孙媳妇:塞尔从广州给爷爷带来的,还没顾得送过去呢,凑手给爷爷带上。
巴子:哎呀,塞尔把爷爷疼爱着说不成了。
巴子玩着两个健身球,去找德尔。
七孙子德尔门前停着塞尔的卡车,装牛肉的冷藏箱压在底下,粉丝高高地码在上面。塞尔和德尔一个在车上,一个在车下,包裹好帆布后,用绳子一道一道地往紧里杀。
塞尔:几天没见了,爷爷刚结着吗?(塞尔在车上喊着问道。)
巴子:刚结着哩。这一趟放哪里呢?
塞尔:兰州。
巴子:哎呀,当端了,兰州是出砂罐罐的地方,你给我捎一个砂罐罐来,爷想喝个罐罐茶了。
德尔:罐罐茶?多少年没人提说了!(德尔在车下面系着绳扣。)
巴子:人一闲,胡想呢。记着,带一个。
塞尔从车上下来,和德尔走在两面,巴子走在中间,走进德尔的家里。德尔让塞尔陪着巴子坐一会,巴子安顿不要准备吃喝,德尔没有回应。巴子和塞尔没有说几句话,德尔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个落满灰尘的砂罐罐。巴子看见,眼睛都亮了。
巴子:咱们家的这个东西怎么在你手里呢?
德尔:你留给我大大,我大大架到园子墙头上,我捡了回来,说用这就能用着。
塞尔:有了这个东西,从根子上就把爷爷的病看了。
正在这时,金花花走了进来说:啊呀,你咋这么个人,还在这里说什么呢!快,你的13孙子一利尔,要拆红军指挥部呢,人都拦挡不住!(金花花走了进来。)
巴子:呵,买卖做得没王法了!塞尔,摩托车
金花花:去了好好说。
塞尔拧着摩托捎着巴子奔走了。
红军指挥部周围站了那么多人,红军留在墙上“北上抗日”的标语依稀可辨。大家给巴子让开路,巴子走进去。利尔握着铁锨站着,看来还没拆。
巴子:这是全镇的财产,你想拆就能拆掉?
利尔:爷,毛主席诗词怎么念着呢?四海翻腾腾腾腾,五洲震荡荡荡荡……(利尔一句话把大家搞笑了,说得巴子脖子都红了。)
巴子:咳,没教养的,你爷年轻时丢的底,你这一阵倒出来了。(巴子冷静了一下。)你这一阵犯了这个错误,你到爷这个年龄上被你的孙子揭腾出来,也怪难受的。孙子,记住过来人的一句话,世上买不到后悔药。
利尔:爷,这是我花钱买来的。
巴子:说闲话呢!谁敢把这个院子卖给你?
利尔:嗨嗨,我不是拆,我想借用这座院子做粉坊。
巴子:你经营的是牛肉,粉坊与你有什么关系?
利尔:你到活牛市场上看看,连牛贩子的一根汗毛都见不到了!
高速公路下面的活牛市场,挤满了密密麻麻的黄牛,没人过问。养牛的人个挨个地蹲在市场边缘上,大眼瞪着小眼。
市场里悬挂着的牛肉,没有割走一刀。
就像巴子的六孙子——拉尔这样的小老板,眼睛里失去了追逐的目标,有的在铁棒上掸着牛耳尖刀,有的挥着蝇刷,真像热锅上的蚂蚁,走站不宁。
外地来的牛肉贩子,早已离开牛市,挤到粉坊,拉牛、拉牛肉的货车,一趟一趟地拉走粉条和粉丝。
巴子和塞尔走了一圈镇上的牛肉市场,他们得到了一个十分恶劣的消息,传说牛家镇的牛得了疯牛病。
巴子在六孙子——拉尔的划码单上记下了今天的日子:农历4月初5。
这一天,夜黑之前,警察拉着警笛来到了牛家镇。
巴子的孙子们和牛家镇的生意人一样,拉着牛肉去赶别的集市,那里的人认识他们其中一个就认识他们全部了。他们把拉去的牛肉又拉回来。
拉尔、利尔、卡尔弟兄几个要将牛肉扛到窖里,储存起来。
巴子:娃们,送人都没人要了,还存它干什么!
拉尔:这不知道哪个缺德的,造了一个坏掉肛门子的谣言。
巴子:买不掉埋掉,牛肉变色了!
拉尔:造谣的人一旦抓住,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巴子:造谣的人恶毒呀。
卡尔:造谣的人肯定是对牛家镇有陈见的人。
巴子:有可能,但也不肯定,耳朵放长打听着。
利尔:总没有特务吧?
巴子:哎,特务弄这么小的事情干啥呢!
那弟兄几个没有舍得,还是把牛肉窖了起来。
养牛的人牵着牛不到市场上来了,牛家镇街道上空荡荡的,行人少得可怜。红及西北的牛家镇牛肉市场在一个谣言中倒闭了。
巴子抚摸着家中的狼狗,他好像从来没有听到镇上这么安静过。
牛家镇的牛肉市场,成了孩子们拍毛蛋的地方。
打毛蛋费袖子
你妈养了个精溜子
会爬了,会走了
你妈肚子里可有了……
在孩子们拍着毛蛋唱着童谣的时候,“疯牛病事件”专案组进驻牛家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