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9100000001

第1章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年第05期

栏目:短篇小碰子的耳朵

小碰子的耳朵尖起来了,就像有一只小手迫不及待地奔了出去,抓住了一个声儿,就使劲儿拽了回来,小碰子就说,来人了,我拿住他的脚了。

小碰子的妈就放下手头的针线活,凝神听了听,什么声儿也没听到,就对小碰子说,死你的眼珠子……小碰子的妈意识到什么,就把后边的话硬生生地咽回去了,伸出手把小碰子的被子掩了掩,睡吧,睡觉也哑巴不了你。

小碰子把头缩进了被子里,一霎霎又把头拱了出来,就来人了,奔家里来的,我拿准了。

小碰子妈一把就把被子扯起来捂在了小碰子的头上,净胡说,黑天瞎地的谁来。

小碰子在被子里瓮声瓮气地说,我没胡说,就是奔咱家来的,走路有三条腿,就像个三脚瘸子。

小碰子妈知小碰子耳朵好使,打远他就能听到声儿,而且小碰子还能从脚步声中辨别出这人是谁,只要他听过一次,不管经过多久,就像印在脑子里一样。小碰子妈本有几分信了,一听小碰子说出这等话来,就又不信了,就呵斥小碰子,小孩子越说越离谱了,你见……听到过三脚瘸子……

小碰子耐不过,一下子又把头挣了出来,就是个三脚瘸子,走起来咚——踢踏、咚——踢踏的,你听来了,来了,快到家门口了。

小碰子的妈见小碰子说得活灵活现的,也不由得伸长了耳朵,真有三脚瘸子,没见过呀?

要不就是三脚怪,我听人说过,这种怪物能上树下河,穿墙过户,还专吃人的心肝,还……

别说了,小孩子信口开河,再不要听这些乱七八糟的。说着话,小碰子的妈脊梁沟一阵阵发紧,耳朵也像被钩在了街门上,咋也拉不回来,好像非得在街门那儿听出来个声儿来不可。

来了,三角怪来了。小碰子一下子从被窝里钻了起来。

啊——小碰子的妈身子一哆嗦,手中的针线活扔在了炕上,眼珠子就像刚出洞的小老鼠,一瞄一瞄地向窗外看,哪儿呢哪儿呢?

就这工夫,街门被敲响了,声不大,也不急,一下一下地,就像在跟屋内的人在耳边商量事儿似的。

在小碰子的妈听来却是惊雷一般地响了,她嗷地叫了半声,后半声就被自己的手给堵回去了。小碰子的妈缩起身子,滚到了炕里边,只剩下一个劲儿地抖了,耳朵却像一只被肉骨头打疼了的小狗,欲走却不舍骨头的诱惑,于是就一个劲儿地向街门那儿使劲。这会儿敲门声却没了,小碰子妈更慌了,咋没声了,是不是进来了,它们不一定就走门的……

过一会儿,敲门声又响了,小碰子妈长舒了一口气,就像她一直在等着这敲门声似的。可声儿真来了,小碰子妈也就是个呆呆地听着,她竟不知该恨这声儿还是该喜欢这声儿了。

小碰子来劲儿了,我出去。小孩子身子灵巧,小碰子摸索着几下子就套上了棉袄,光着腚就出溜下了炕,趿拉着鞋就出了门。

哎……小心冻着……小碰子妈还没反应过来,小碰子就已经出去了,只听到一串咣当哗啦的屋门声儿一提溜一提溜甩了过来。

小碰子妈身子粘在炕席上,只把一个脑袋使力长,搭在土窗台上,一双眼睛透过玻璃向院子里看,不知是不是玻璃上的灰尘太厚了,小碰子妈的眼光被玻璃啪啪地弹了回来。小碰子妈粘不住炕了,一长身趴在了窗台上,胶带似的眼睛使劲粘到玻璃上,外面一大坨黑糊糊的,眼光出去没有几寸长,就被染黑了,被吞没了,什么也得不到。耳朵却长了,一个劲地长,跟上了小碰子的脚步。

你是谁?听着是小碰子在问。

连我都听不出来了?外面的声音答道。

我不听,你说你是谁吧?小碰子这么说的。小碰子妈知道很多人装腔作势地模仿别人的话语骗过小碰子,特别是装作小碰子的家人来骗小碰子,此后,小碰子就不怎么相信一个人的声调了,他觉得那特容易造假。

这不是碰子他爸爸吗,咋声调有点儿变味了?小碰子妈缩回身子,寻思着,也许又是哪个不着调的装的。

我是你爸爸……外面的人小声小气地说。

爸爸?小碰子迟疑了,他不知该相信还是不相信。小碰子习惯性地往身边一划拉,咦,大黄呢?大黄是他家的一条狗,天天绕在小碰子的身前身后,往常,这时大黄早就该蹭在他腿边了,他也就从大黄是摇着还是拖着它那条长尾巴上、或者咬还是叫、是真咬还是假咬上来帮助他判断事情的真假,就如现在,他真是爸爸吗,咋是三条腿呢,在家走时可是两条腿的,是不是又来骗他的?在这种时候,他宁肯相信狗,而不是人。

可是大黄不在这儿,小碰子有点六神无主了,他不知再用什么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小碰子试探地问,你真是爸爸?那你走两步,小碰子只得再用这招儿验证一下。

好。外面的人应了,接着就听咚——踢踏、咚——踢踏的声儿传来。

小碰子自然地就把这声儿和记忆中爸爸临走时走路的声儿勾在了一起,不是,爸爸走路不是这声儿,肯定又是谁来蒙我,小碰子不知不觉地把话说出了声。

外面的人听着了,就有点儿急了,你这熊孩子,我才走了几天,你就听不出来了?

小碰子都要哭了,你就不是爸爸,爸爸走路是两条腿的……

你竟敢骂……外面人意识到什么,一下子哑了嘴,过了一会儿子,忽然又说,好,你听好了,我再走给你听听……接着,就传出咚——哗啦、咚——哗啦的声儿。

小碰子笑了,他听得准准的,就不是爸爸,小碰子对着门外说,你别装了,我爸爸走路不是这个样子的。

你这孩子……话未完,就听扑通一声,就像人摔在了地上,一阵阵呻吟声也跟着甩了过来,你快点……快点叫你妈……

小碰子把身子挤在门上,你别想,说着,还把门插板使劲紧了紧。

这时,一个东西在哧啦哧啦地挠门板,小碰子一惊,这人是想把门插板搬开好闯进来呀,小碰子心一横,蹲下身子手在地上一划拉,抄起一根长条子,估摸着门缝就捅了出去,可能是捅偏了,长条子狠狠地弹了回来,啪一声甩在了小碰子身上,小碰子疼得一激灵。小碰子的火气更大了,抡着长条子就往门缝的方向劈去,噼噼啪啪一阵子响,终于有那么几下子碰巧劈了出去,外面传来一阵子叽叽的叫声,这不是大黄的声儿吗,它咋在外边没回家呢,大黄不会做假,也没人会做它的假,要不那不是作贱自己吗。小碰子就叫,大黄、大黄、大黄就又拿蹄子挠门,嘴上叽叽叫着,最后又用头咣当咣当地拱门。

小碰子扔了长条子,凑到门前,摸着门缝伸出了一根手指头,大黄见了,就伸出长长的舌头去舔,小碰子勾了勾手,大黄,去……大黄,去……

往常,大黄一听这声儿,奔着人就去了,大黄可凶了,非把人赶走不可,可今儿个大黄只是转了个身,把个大尾巴像笤帚似的在门上扫来扫去,就是不往前去。

小碰子下狠劲揪住了大黄尾巴上的几根毛,大黄,去……大黄叽叽叫了几声,一掉头又回来挠门。

小碰子想,大黄今儿个咋的了,莫非外面那人真是……就这工夫,外面那人不叫小碰子了,也叫开了大黄、大黄、大黄……大黄舍了大门,嗖嗖地奔那人去了。

只听那人说,大黄,站住了别动,我扶着你站起来……接着就听见那人很粗重的喘息声。

小碰子这下子放心了,是爸爸,别人是指挥不动大黄的,知道的人也从不去招惹大黄,小碰子就去摸索门插板,这时一只手拽住了小碰子的手,小碰子知道是妈妈出来了,就把手缩了回来。

小碰子的妈妈小声问,谁呀?闹准了吗?

小碰子说,大黄看准了的,是爸爸。

那该是没错,大黄不会造假。说着,小碰子妈嘎达一声就把门插板抽出来了,拉开了一道门缝,抻出了脑袋,朦胧中,见一个人正一晃一晃地往黑空中长,长一截停一停,然后再长。

小碰子妈还是试探着问了一句,谁呀?

一听声儿,大黄嗖一下跑了过来,那人又哎呀一声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这回子铁铁的了,就是小碰子的爸爸,咋成这声儿了,腿咋的了?小碰子妈拉开门,大黄摇着尾巴迎上来,又是蹭腿又是磨嘴,吊在身前不肯离去,小碰子妈把大黄往旁边狠劲一扒拉,抢步向门外奔去。

大黄就又奔小碰子去了。

小碰子就驱着大黄,走,大黄,走……大黄很听小碰子的话,调转身子就奔小碰子的妈妈那儿去,小碰子就拽着大黄的大长毛尾巴,亦步亦趋地也走到了小碰子的妈妈身边。

这儿,小碰子的妈已把来人扶起来了,急着问,你这是咋的了,这才几天就……我都不敢认了……这……

别在这儿穷咋呼了,回家再说,你把那个拐棍给我……就那个……小碰子的爸爸指点着。

小碰子的妈在地上划拉着一截木棍子,什么拐棍?就是根木头棍子吗?

小碰子的爸爸夺过木棍子,狠声说,你就不能小点声,怕别人不听见呀,回去。

怎么跟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儿似的。小碰子妈嘟哝了一句,伸手扶住了小碰子的爸爸,一步一步往家走去,咚——踢踏、咚——踢踏的声儿又响了起来,小碰子的妈明白了,敢情这声儿是这么来的。

小碰子就在边上静静地等着,往常这会子爸爸会过来抱抱他,摸摸脑袋啥的,这次没有,等咚——踢踏、咚——踢踏声儿起来时,小碰子就跟着这声儿,拽着大黄的大长毛尾巴挪回了家。

同类推荐
  • 喑哑的声音(李洱作品系列)

    喑哑的声音(李洱作品系列)

    本书是短篇小说集。本书收录了《喑哑的声音》、《饶舌的哑巴》、《悬铃木枝条上的爱情》、《1919年的魔术师》、《堕胎记》等十五篇李洱的短篇经典。这些小说塑造了诸多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是多么切近于我们生活和存在的荒谬性本质,令读者读来,内心总是萦绕着凛然感。
  • 不只是案件

    不只是案件

    9月10日晚上8点过后,刚刚下班的林茂就接到了柳娜打来的手机,约他11点在老地方见。柳娜是“白鹗影视道具租赁公司”老板的妻子,比老板小32岁,人长得很漂亮。23岁的林茂是“白鹗影视道具租赁公司”的一名普通保安,身材魁梧,长相英俊,外地人,当过两年侦察兵,嘴甜且会些拳脚。此时的柳娜,正在“时尚美容中心”做保健。她的老公9月7日到外地出差了,得一个星期后才能回来。柳娜居住的“碧水人家”小区,原是槐花村的耕地。现在的槐花村和大片的耕地早已消失,只剩下旧村址北边一片杂乱的小树林还未被开发,自打柳娜与林茂相处后,这片小树林就成了两个人经常约会的地方。
  • 野乡花都开好了(中国好小说)

    野乡花都开好了(中国好小说)

    短篇小说《野乡花都开好了》讲述了青年女教师苏璞在山村生活、教学的故事,把孩子们的天真、被世俗影响的学校等各色事物进行对比描写,凸显了主人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文笔清丽,读起来引人入胜。
  • 赤脚张三

    赤脚张三

    清凉的月色映照着普陀山幽林古刹。突然,从寺庙高高的红墙上,跳下一位身材剽悍、剑眉虎目的青年。他背负褡裢,赤着一双大脚,幽灵似的朝绝巅奔去,飞身攀上了鬼愁崖。鬼愁崖,阴森可怖,嘶嘶风声和哗哗涛声,伴随着间或传来的夜猫子的凄厉鸣叫,令人毛骨悚然。登崖青年沉思良久,蓦地转身抱拳,大声说:“师父,张三拜别了!”趴在地上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一个鹞子翻身,扎下了百丈危崖。悬崖下,一只小舢板在巨浪中颠簸。张三秋叶般飘落而下,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舢板上。
  • 乱世情怀

    乱世情怀

    本书为温瑞安先生用武侠形式描写现代题材的作品,包括长篇《吞火情怀》,中篇《今之侠者》,短篇《大刺杀》、《打不着的打火机》和电影文学剧本《乱世情怀》。作者继承了我国优秀武侠文学的传统,以侠为主,以武为辅,以写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为主,以叙述故事为辅。故不管是长篇中篇短篇,还是电影文学剧本,都写得人情人理,有声有色。
热门推荐
  • 瀚宇洪荒

    瀚宇洪荒

    时间与生命交织,预言与毁灭相随;冰心与烈焰相伴,光明与黑暗并存;阵法隔绝一切,灵魂永生不灭;修炼到极致,遨游天地间。洪荒大陆,本源诞生的地方,一切从这里开始,也会从这里结束。
  • 神医毒妃

    神医毒妃

    21世纪毒医世家传人,身怀异禀,医毒双绝,一朝穿越,成了东秦王朝文国公府嫡女白鹤染。生母惨死,生父不认,嫡母当权,姐妹伪善。熊熊斗志冉冉升起,这一世,她要换一种活法。欺我者,打!辱我者,杀!逼死我母?血债血偿!阴谋算计?不死不休!面对不要脸的所谓亲人,她一笑森然:欲毁我者,满门皆诛!然而,在这条戾气正浓的路上,偶尔也会出现偏差。她杀人放火,他火上浇油。她打家劫舍,他磨刀霍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问答录

    问答录

    《问答录》收录作者李洱发表的散文随笔四十余篇。李洱不断致力于文学艺术和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能够从书道本源上理解和把握文学艺术的精髓。也正是这种渊博的学识修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使李洱的作品焕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风雅之美,赏心悦目,耐人品味。
  •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的主人公是一个长期为外企服务的HRD崔世波。因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崔世波离开了服务了整整20年的老东家BJ集团。而后,崔空降到一个民营企业,开始寻求职业发展新机遇。本文以时间为序,以空降兵到企业后逐步开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变革为主线,一步步展示其人才供应链体系搭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倍智团队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的过程,是解决人才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在写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实际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对建设人才供应链各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理念、工具、方法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
  • 林深时见鹿

    林深时见鹿

    ――申浩说:“我的小林子,只能由我一个人欺负,其他人,还不够格。”――鹿铭说:“林夕染,你的过去我只能路过,但你的未来,我想要参与。”――林夕染:“谢谢你,让我遇见。”一段青春,一场爱恋,谁对谁错,谁又是谁的谁!在正确的时间能遇到正确的人,那又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到底。。。她是不是幸运之神所眷顾的宠儿?庆幸时光让我们相遇,让青春有了定义。
  • 幕后的私语

    幕后的私语

    《幕后的私语》是“自说自画丛书”中的一本。这是一套关于作家的成长故事与生活感悟的原创散文随笔,并配有作家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追求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和励志精神。《幕后的私语》主要叙述作家葛水平年幼时学戏的经历及村庄古朴民风的厚道。
  • 四诊抉微

    四诊抉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iberty

    Liber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王之轻羽若安

    网王之轻羽若安

    “我什么都没有了,难道你还要逼我吗?!”那一天,那么的歇斯底里,大雨滂沱了灵魂,模糊了一切。“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她居高临下,目空一切,空洞的眸子里只有复仇。从那一刻开始,她从天使又沦为恶魔,却笑着开口,“恶魔?抱歉,就算是恶魔,那也是你们造成的!”
  • 胜在制度赢在执行

    胜在制度赢在执行

    制度是管理的法宝,是企业成功的基石,而用制度进行管理则是企业成长壮大的推动力。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执行力是决定团队成败和企业兴衰的关键。星巴克、麦当劳全世界开花,其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与之争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的员工拥有超强的执行力。《胜在制度赢在执行》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诠释制度与执行的关系,点击执行的现实意义,探寻执行不力的根源,并传递出这样的工作理念:执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促进企业腾飞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