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5500000008

第8章 梨花 梨花院落溶溶月

翻阅古人写梨花的诗词,多与愁、怨有关。何为愁?何为怨?自然是春愁、春怨,惜春常怕花开早,匆匆春又归去。梨花怕是最能引发愁绪的花。诗人们提梨花,若不忧伤一番,就不像说梨花。所以,梨花总与黄昏、庭院、闺怨搅在一起。

秦观的《忆王孙》云:“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杜宇声声,黄昏庭院;风雨催花,更添落寞。闺中女子以为藏于深闺,将杜鹃悲啼、黄昏暮景关在门外,便可不相思,没想却正见其相思之难堪。

李清照的《鹧鸪天》:“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伊人不见,鱼鸟音沉;借酒浇愁,默然无语。刚刚把灯油熬干,又听见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这般睁着眼熬到天明。

梨,谐音离,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雨打梨花深闭门”,诗人爱用这句,许是因为门后的愁思:长夜迢迢,泪流漻漻;思君愮愮,颜色焦焦。梨花花蕊似美人泪痣,含着水珠,滴滴欲落;加之又逢黄昏,寂寞空庭春欲晚,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么办呢?只好哭呀,哭得梨花一枝春带雨。

梨花开在暮春,此时春快尽了,怪不得人要怨它、恼它,仿佛它将春带走了。你看啊,梨花开前是春色撩人,梨花开后是春色恼人,忽而这年景就塌失一小半,怎叫人不恼?恼又没用,就只好迁怒于梨花,最后成了恼羞成怒。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梨花并不总是悲的,有时比桃花还香艳。话说张先八十岁纳妾,小妾芳龄十八,这事传到东坡耳里,他便写了首诗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东坡说的“一树梨花”,指的是梨花颜色的“白”,张先已是白发苍苍的八十岁老头,而海棠却是粉嫩嫩、红艳艳的少女。梨花对海棠,东坡用了一个“压”字,真真道尽无数未说之语。东坡的这首诗传开后,因为句子精妙,情色味浓,又藏得好,“一树梨花压海棠”便用来指代老夫少妻。

刘廷玑写过一本《在园杂志》,他在书中提到,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见到“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非常欣喜。小园里梨花开得最盛,熏风细细,落英纷纭如雪。梨树旁正好有海棠一株,红艳绝伦。此情此景,令刘廷玑“不禁为之失笑”,想起一首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对红妆。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与东坡的那首诗是一个意思。说不准,这户人家就是按东坡的诗来安排的,高大的梨树与娇嫩的海棠,相伴相生。每到春天,红红与白白,别有一番情味。若是主人家又正好是老夫少妻,两人相携于树下看花,便是享尽清福的妙事了。

尽管有这荡出去的一处艳笔,梨花总体仍是淡的。《西溪丛语》曾把30种花与30种客人相互匹配:“桃花为妖客,杏花为艳客,梨花为淡客。”桃、杏、梨同列,一妖一艳一淡,愈发衬出梨花的简静。着一淡字,道尽梨花风韵,一身缟素不染纤尘。在我眼里,桃杏是娇憨少女,夭夭灼灼,闹腾腾的,总觉得要发生点什么。梨花则是成熟女子,素白温琬,安静自持,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明白的都明白了,渐渐有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心境。

李渔赞赏梨花:“雪为天上之雪,此是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此能兼擅其美。”是说梨花似雪,兼有清香。诗人纷纷赞美梨花如雪,梨花白雪香,梨花千树雪,梨花雪压枝,等等。我却觉得,将梨花比作雪,有点牵强。梨花开在高枝,地上无雪,便觉枝上的雪不真实。殊以为,白似雪的应是芦苇。深秋的芦苇,躺在白月光下,就是一场大雪,直叫人生出雪夜访戴的兴致来。

梨花白与溶溶月最相宜。《看山阁闲笔》云:“梨花明月,自有空洞幽暇之思,最为清胜。”春天的月乃花月,月色溶溶,蘸着水气。素淡清洁的梨花开在春月下,叫人分不清何处是月光,何处是梨花。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一春之中乃至一生之中,能得几次这样的良辰?我与友人在有月亮的春夜,伴着梨花,喝茶畅聊。没喝几杯,不知怎的,竟然醉意纵横,心中悲意涌动。茶能醉人,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说好不借梨花说悲,终归是食言了。或许是因清明将近,怀念故人的缘故。喝完茶,我将茶盏置于桌上,等待盛满月光,喝下一盏月光白。

同类推荐
  • 归来的“另类”艺术

    归来的“另类”艺术

    关伟,1957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至1993年先后被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堪培拉国立大学艺术学院和悉尼现代艺术中心邀请为客座艺术家。在这之后多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艺术基金,包括2008~2010年度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艺术基金。2008年在北京建立工作室,此后参与了多项有影响的中澳艺术交流活动,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悉尼。关伟的作品在复杂的象征性绘画符号中,有力地体现了当今社会、环境的两重性。他的作品是他丰富的文化储备,对社会、政治的高度关注,以及他对艺术史的广博知识的产物。关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超过50届个人展览,如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魔咒-关伟2011”;同时还应邀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当代国际艺术展,如2009年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欧阳昱作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Globalizing Australian Literature”(澳大利亚文学全球化)项目博士后研究员,曾为该项目而于2010年3月18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以中文采访了关伟,后译成英文,此为梁余晶的中文回译。
  •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Ⅲ(白金纪念版)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Ⅲ(白金纪念版)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四部美丽的爱情诗集:《采果集》、《爱者之贻》、《渡口》、《诗选》。著名文学家冰心和东方文学翻译家石真以韵味幽雅、哲理深妙的译笔还原了一个洋溢着温暖、分享与爱的光明世界,传唱爱情纯真,颂扬无暇童心,赞颂生命,思索人生本质。随处可见乐观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既有对理想追求的豁达和坚定的信心,也有生命的真实感动。微风徐徐的午后,一杯清茶,一本美好的诗集,跟随着泰戈尔拾起昼间之花那片片怡人的花瓣,看着它成熟成记忆的金果,带领我们品尝人间甘美。
  • 智慧与创意:小小说解惑

    智慧与创意:小小说解惑

    本书是作者在我社出版了5卷本的《微型小说学研究丛书》(2000年版)后,历时14年,把初具系统的“微型小说学”运用于微型小说文体研究、作家研究、作品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后产生的新成果。梳理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和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的新创作现象,细致地归纳微型小说文体的创作规律和技巧,比较分析海内外微型小说名家的艺术个性和风格特征,总结当代优秀微型小说文本的写作方法。这本《智慧与创意》和《历史与理论》《规律与技法》《群体与个性》《解读与评鉴》一起,共同构成了作者30年来执著于微型小说文体学研究的创新理论体系。
  • 蒋勋说红楼梦(第二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二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许你三十六度的喜欢

    许你三十六度的喜欢

    李沐是南木大学舞蹈系的系花,一次意外使她对青云集团的总裁陈野恋恋不忘,一直想着他,但陈野是一个高冷的木头,李沐在追求的路上历经重重,表面上陈野无动于衷,内心却早已默认她是自己的女朋友,两人最终修成正果,恩爱到白头。
  • 萌妻不服叔

    萌妻不服叔

    运城黎家有三女一子。均是人中龙凤,只有小女黎欢生性浪荡,刁钻任性,声名狼藉。运城战家,战神世家,不可一世。战祁衍为人矜贵,将金钱玩转手心。某一天。战大叔找上门来:“嫁给我,我名下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自己。”黎欢讪笑:“大叔给个理由?”“你……得对我负责。”黎欢:“……”好吧,黎欢嫁了。……黎家大姐轻哼道:“这贱人,一定是嫁给又老又丑的男人。”黎家二姐讥讽道:“这野种,怕是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闻言,黎欢昂着头,笑得迷人灿烂。“大叔老公……唔,得拉你出来遛遛咯,否则有人说你又老又丑,还说我翻不了身。”于是乎,婚后,小萌妻成天挽着大叔老公撒狗粮。
  • 重生之残女难为

    重生之残女难为

    一朝穿越,身份转变,现世普通女子成为古代名门庶女。掉落悬崖,几乎是粉身碎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她被神医救起。没有什么萍水相逢、路见不平,有的只是刻意的“巧合”。神医世家,相府之后,哪个名衔似乎都是无限荣光,可是,又有谁能够看清那光鲜下的人心斑驳……残就残吧,反正也无所谓了……坐在轮椅上,她坦然异常。和睦相处,本来以为的亲人却总在不着痕迹的利用;遇见倾神,本来以为的良人却原来是邪佞画皮;隐居山野,本来以为的宁静也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身在异世,面临暗涌不断的生活,她又会如何自处?********片段一********“怎么自处?!当然是去死了!估计还能在投胎一个好人家呢!”苏琪很是不屑的看着有些期期艾艾的艾九,表示鄙视。“……你这次来不是来安慰我的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吗?艾九无语……“不想死是吧?!那就好好活着,不就这么简单的是吗?至于吗?!”……********片段二********“吴公子是吧?不知找在下有何贵干?”主座上的艾九有些疑惑,这人来干什么?“在下吴清。口天吴,三水清。此次是特意慕名而来!”下首那位翩翩一拱手,很是倾城。“……”慕名而来?!不会慕的是她的残疾之名吧?!艾九无语,果然用假名字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片段三*********“你的眼睛虽有旧疾,却早已痊愈,无需如此!”撇了撇对方眼睛上的白布,艾九已经无力吐槽。“嗯。可是我喜欢这样!”白衣男子温和的一点头,轻声说道。“……为什么?”“因为看得见人心!”“……”久久无语,最终憋了半天艾九还是说了一句,“应该是脑袋有毛病吧?这个我治不了,不好意思!下一位!”**********************本文一对一,有些慢热,作者经常抽风,可以无视。简介无能,欲知详情,请点击进入,欢迎吐槽,谢谢支持!
  • 沃甘溪

    沃甘溪

    一辆轿车在山间的土路上行驶着,车内端坐的丁苟怎么也无法摆脱那双眼睛,这是一双祥和、安宁、不时流露出对故乡眷恋的眼睛,可自己怎么老感觉到这双眼睛流露出一种杀气呢?为什么老是把这双善良的眼睛与鹰隼般的眼神划上等号呢?是自己老了出现的幻觉吗?好像不是。这鹰隼般的眼神又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仿佛是在梦中留下的印记,但他内心一再肯定,这眼神在自己的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应该是在战争年代敌我双方对峙中留在自己记忆中的,不是梦幻,更不是自己无中生有。
  • 螺中曲

    螺中曲

    金盏菊的种子迎来了它所等待的主人,“洛里斯的甜点”在有主的土地上开放。新邻居,老房子,《安灵言》在路上缓缓飘荡。真实的梦境,迷失的过去,堕落的旅人,战争的阴影……即便是法师,也逃不过自我愧疚下的无奈与遗憾。
  • 听闻你要去洛阳

    听闻你要去洛阳

    “你知道去洛阳的路怎么走吗?”石三生找了很久,找那条去洛阳的路。
  • 江湖第三人

    江湖第三人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江湖之中奇闻传说源源不绝!西北的荒漠的不归之人,云顶天山的绝世之神,幽暗之林的鬼魅低语,帝都秘术师的占星命法,还有潜藏在深渊苦海的传说生物,每一样都是令人心驰神往!昭烈三十年,一位手持长刀青年出现在众人面前……
  • 老屯旧事

    老屯旧事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主人公成长经历为线索,适当穿插祖先闯关东、父辈在东北谋生的故事,形象生动地描摹了那个时期农村的生活场景、人物命运、社会变迁及民风民俗等,展现了主人公的奋斗与对生活的不断追寻。
  • 穿越福妻之歪打正着

    穿越福妻之歪打正着

    一场夏日里惊天动地炸雷迭起的暴雨,郝云儿在下班途中被雷电击中,香消玉殒。一间四处漏雨的破旧茅草屋里,瘦弱的少女缓缓睁开了眼睛。一个本来冰雪聪明的少年白枫,在命运的捉弄下急转而下,黯淡失色,命悬一线。一个蠢顿的贵子和惊天阴谋,却在慢慢酝酿,等待着最终的爆发。在不停的穿来穿去间,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