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2600000008

第8章 改朝换代的断肠花——《公孙九娘》

蒲松龄喜欢让女鬼复活与心上人共谐连理,为什么独独公孙九娘不行?至关重要的是,她是如何变成鬼的?

顺治十八年(1661年),山东栖霞人于七举兵抗击清兵,波及八县。康熙元年(1662年)被清兵残酷镇压后,栖霞、莱阳一带被杀者最多。官兵一天俘虏几百人,多是没参加抗清的妇孺。官府在济南南郊演武场行刑,鲜血满地,白骨撑天。官府“慈悲”地提供棺木,全济南的木材都被用来做棺材了。

康熙十三年(1674年),莱阳生来到济南,他有几个亲友在于七案中被杀,他买了冥纸到荒野祭奠,在一座小寺院里租了间房子暂住。第二天他进城办事,傍晚还没回来,有个年轻人来找他,见他不在,就脱了帽子到床上仰面而卧。了卜人问:“你是谁?”来人合上眼不回答。暮色苍茫,莱阳生回来了,走到床前,问:“您是哪位?”

床上的人瞪大眼睛说:“我等你家主人,你絮絮叨叨问了再问,我难道是强盗吗?”

莱阳生笑道:“主人在这里。”

年轻人从床上跳下,向莱阳生作揖,嘘寒问暖,声音听着像熟人。莱阳生喊仆人掌灯,一看,原来是同县书生朱某!天哪,他不是十几年前死在于七之案里了吗?莱阳生被吓得倒退着往外走,朱生拉住他说:“我跟您以诗文结交,您怎么这样薄情?我虽是鬼,却不忘老朋友。现在有事麻烦您,希望您不要猜疑。”

莱阳生问:“您对我有什么差遣?”

朱生说:“您甥女寡居,我想娶她,派媒人求亲,她总以没有尊长之命推辞。希望您去替我说几句好话。”

莱阳生的甥女早年丧父,由莱阳生抚养,十五岁刚回到自己家,就被俘虏到济南。她听说父亲被杀,惊恐悲痛过度,也死了。

莱阳生说:“她有父亲做主,为什么来求我?”

朱生说:“她父亲的灵枢被侄儿迁回家乡,现在不在这里。她现在和邻居老太太住在一起。”

莱阳生担心活人不能给鬼做媒,朱生再三请求帮忙,莱阳生只得勉强跟着朱生前去。

往北走一里多路,莱阳生看到个大村落,有几百户人家。啊,这是于七案冤鬼聚居形成的村落!到了一座宅子前,朱生敲门,有个老妇人开门,问朱生什么事。朱生说:“麻烦告诉小娘子,舅舅来了。”

莱阳生跟老妇进门,见半亩荒凉的庭院,有两间小房子,甥女迎到门前,眼含热泪,询问舅舅一家是否安好。莱阳生说:“都还平安,只是你舅妈去世了。”

甥女呜咽着说:“孩儿从小受舅舅和舅妈抚育,还没能报答你们的恩情,没想到先死了。去年伯伯家大哥把父亲迁走,一点儿也不惦念我,抛下我一个人,离家几百里,孤苦伶仃,像秋天没了案的小鸟。舅舅没有因为我远葬他乡而丢掉我不管,您今天烧冥纸送给我的钱,我已经收到了。”

莱阳生告诉朱生求婚的事,甥女低下头不说话。老妇人说:“公子托人来了三五趟,我说这桩婚事很好,小娘子却不肯自己做主草率答应,现在舅舅主持,小娘子该高兴了吧。”

正说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身后跟着个鬓忽然进门。一眼瞧见莱阳生,转身就逃。甥女拉住她的衣襟,说:“不要跑,是我舅舅,不是外人。”莱阳生向少女施礼,少女彬彬有礼地还礼。甥女说:“她叫公孙九娘,原是大户人家女儿,现在家里也破落啦,她孤孤单单,过得不如意,一早一晚总跟我来往。”

莱阳生偷眼一看,公孙九娘笑时眉如秋夜的弯月,因为害羞,脸像清晨的朝霞,真是天仙般的人。他于是说:“一看就知道是大家闺秀,小门小户的姑娘哪有这么娟美。”

甥女说:“还是个女学士,诗词都写得好极了。昨天我还得到她的指教呢。”

九娘微微一笑,稍微带点儿挖苦口气说:“小丫头无缘无故就败坏人,让阿舅听了笑话。”

甥女又笑道:“舅母刚刚去世,阿舅还没续弦,像九娘这么个小娘子,很能令人满意吧?”

九娘笑了,跑出门,说:“这丫头发疯啦!”于是就跑了。

甥女和九娘,美貌、风雅、善良、聪敏,有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有谁能想到,她们却是于七之案中万千枯骨的一部分?

甥女的话虽然近于开玩笑,但莱阳生立刻喜欢上公孙九娘。甥女似乎察觉到舅舅的心思,就说:“九娘才貌无双,舅舅如果喜欢,孩儿去向她的母亲求亲。”莱阳生很高兴,但顾虑人和鬼能不能成亲。甥女说:“不要紧,她和舅舅有命里注定的缘分。五天后,月明人静,我派人来接舅舅。”

莱阳生从甥女家出来,不见朱生,翘首往西边看,只见半圆的月亮已经升起,光线有些昏黄,但还能认得出来时的旧路。有一家坐北朝南的人家,朱生正坐在门前的大石上。他起来迎接莱阳生,说:“已经等您很长时间,寒舍就是这里,请进去坐一坐。”两人携手进门,朱生对莱阳生表示感谢,拿出一只金爵和一百颗珍珠做聘礼。莱阳生告别,朱生直把莱阳生送到中途才分手。

莱阳生回到寺院,和尚和仆人知道莱阳生刚才见鬼了,都聚集来问是怎么回事。莱阳生说:“客人说自己是鬼,是开玩笑,刚才是位朋友请我去饮酒了。”

五天后,朱生来了,穿着整齐光鲜,样子开心。一见莱阳生,就行跪拜大礼,说:“您的喜事准备好了,今晚举行婚礼,请跟我走吧。”

莱阳生说:“我还没下聘礼,怎么突然举行婚礼?”

朱生说:“聘礼我已经代办了。”

莱阳生向朱生致谢,跟着朱生到他们的住所。甥女满面笑容,盛装迎接。莱阳生问:“你们什么时候举行的婚礼?”

朱生说:“已经三天啦。”莱阳生拿出朱生的珍珠,给甥女添妆。甥女推辞一番接受下来,对莱阳生说:“儿把舅舅的意思对公孙夫人说了,夫人很喜欢,但说自己太老了,没有别的骨肉,不想让九娘远嫁,希望今天夜里舅舅到他们家入赘。”

朱生领着莱阳生前去,进门入厅堂。一会儿,有人察告:“老夫人来了。”两个丫鬓扶着位老太太走上台阶。莱阳生想行大礼叩拜,老夫人说:“我老朽龙钟,行动不便,不能还礼。你就不要拘礼了。”她指挥着丫鬓,摆上酒席,举行婚宴。筵席上的菜,和人世间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主人只管自己饮酒进餐,不劝客人。

宴席散了,朱生回了自己的家。丫鬓把莱阳生引人洞房。九娘穿着华丽的新娘艳装,在花烛下凝神等待莱阳生。一对偶然相遇的情侣,脉脉含情,十分亲昵欢乐。

公孙九娘向莱阳生追述自己是如何变成鬼的:起初,九娘母子要被押解到京城。到了济南,母亲受尽残酷折磨后死了,九娘也自杀。她已经在异乡冰凉的坟墓待了十年,听着墓地白杨萧萧,忍受着风寒露冷,总是想不通:我一点儿罪过没有,为什么被杀害?更没想到,做鬼还能当新娘!今天本是欢乐的新婚之夜,可是打开衣箱找新嫁娘衣服,看到的却是当年自杀时血染的罗裙!

公孙九娘硬咽悲啼,不能入睡,吟出两首诗:

昔日罗裳化作尘,

空将业果恨前身。

十年露冷枫林月,

此夜初逢画阁春。

白杨风雨绕孤坟,

谁想阳台更作云?

忽启镂金箱里看,

血腥犹染旧罗裙。

天快明时,九娘催促莱阳生起身,说:“您应该暂且离开这里,不要惊动了仆人。”

从此,莱阳生白天住在寺院里,晚上和九娘欢会,对九娘宠爱迷恋得不得了。

有天晚上,莱阳生问九娘:“这个村叫什么名?”

九娘回答:“莱霞里。莱阳和栖霞的鬼都住在这里。”

莱阳生感伤不已,几百户人家啊,都是一点儿过错都没有却被连坐杀害。九娘悲伤地说:“我这个离家千里的柔弱鬼魂,像蓬草一样随风漂泊,没有归宿。母女二人孤苦伶仃,提起来就伤心流泪。希望您感念一夜夫妻百日恩的情分,收得我的白骨,把我葬在您家的祖坟里,让我有个长久的安身之处,这样,就算我死了也能不朽。”莱阳生答应了,九娘又说:“人鬼不是一条路,您不宜在这个地方久留。”她拿出自己的罗袜送给莱阳生做纪念,擦着眼泪,催促莱阳生赶快离开。

莱阳生凄凄惨惨地走出九娘家,垂头丧气,如丧考批。他不忍心就这样离开,又到朱家敲门。朱生光着脚跑出来迎接,甥女蓬头散发前来询问。莱阳生难过了很长时间,才把九娘催促他走的话说出来。甥女说:“舅妈不说,我也算计这件事。这里不是人世,您长期在这里住确实不适宜。”说完了,他们相对流泪。

莱阳生含泪告别。他叫开寺门,躺下休息,在床上翻来覆去,睁着眼到天亮。他想去找九娘的坟墓,把她的遗骨带回祖坟安葬,没想到匆忙之中却忘了向九娘问清墓前有什么特殊标志。到了夜里再去,只见上千座坟墓,一座连着一座,去莱霞里的路在哪儿?九娘的墓在哪儿?他茫然不知所措,只好长叹不已,恨自己粗心。打开九娘的罗袜,竟然片片寸断,像灰烬一样飘走了。他打点了行装,返回鲁东。

过了半年,莱阳生对九娘念念不忘,再到济南,希望能遇到九娘。他到达济南南郊时,天色已晚,他把马拴到树上,急忙赶到乱葬岗。只见坟墓成千上万,荒草迷住人的眼睛,鬼火闪烁,狐狸哀鸣,令人心惊胆战。他既惊惧又悲悼,掉转马头往东走,刚走了一里多路,远远看到有个女郎独自在坟墓间行走,神情意态很像九娘。他打马赶过去看,果然是九娘。莱阳生下马想跟她说话,九娘自顾自地走开,好像根本不认识他。莱阳生再向她逼近,她怒气满脸地举起袖子来遮住脸。莱阳生急忙叫声“九娘”,她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公孙九娘》写的虽是虚幻的人鬼恋,却可以考证出公孙九娘准确的做鬼年代:康熙元年(1662年)山东于七起义被镇压时。她是一朵朝代更迭之际的断肠花。

公孙九娘完全脱离了聊斋人鬼恋的习惯模式:

她既不能像聂小倩,经过灵魂救赎,战胜恶鬼,回复人性,以鬼的身份成为活人妻,相亲相爱,传宗接代;她也不能像小谢、秋容,为今世那份忘不了的爱,再世为人,跟意中人结百年之好;她甚至不能像宦娘,跟心上人今世不能相聚,寄希望于来生……

至关重要的是,公孙九娘因为什么变成鬼?

公孙九娘是在民族灾难中变成冤鬼的,墨写的美丽爱情改变不了改朝换代的血写事实。聂小倩、小谢面时的,是局部恶势力;公孙九娘面对的,是清廷的屠刀!

蒲松龄用这个昙花一现、遗恨终生的爱情故事,抒发了对改朝换代中人民灾难的思考。公孙九娘才貌双全、楚楚动人,如小鸟依人,理当享受炽热长久的爱情,得到安乐的归宿。但覆巢之下,焉有完亨即在民族大灾大难中,个人怎能枯木逢春?公孙九娘的悲剧不可避免,正如于七之乱的千万被杀者冤沉海底。蒲松龄在以鬼孤史抒垒块愁。

同类推荐
  •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西游记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西游记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好书确实是要多读几遍才行的。多次阅读之后,很多人发现《西游记》里面不仅有神仙妖怪、风花雪月、刀光剑影,而且还蕴含着一种超强的、超绝的、超越的智慧。这种智慧就是——易经!易学是中国文化生活的根源,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文明的历程,对中国文史学的发展,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一代大文豪,博览群书,他正巧通晓阴阳五行和佛理!
  • 孔夫子入党

    孔夫子入党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叫《五四断想》,就是纪念五四70周年引起的各种思考,里面就有很多反思。 一方面他讲到五四是个新传统,五四反传统,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自身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五四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那种激进主义的态度,值得反思。
  • 翁绍军文选:对非主流大思想家的述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翁绍军文选:对非主流大思想家的述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由人物篇、思想篇、评论篇三部分构成。人物篇述评了叔本华、克尔凯戈尔、尼采、王阳明、李贽等中外思想家,深入浅出地勾画了这些思想家的总体特征。思想篇和评论篇通过中西思想学理的研究比较,探索了贯通中西古今之道。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热门推荐
  • 昭絮录

    昭絮录

    废柴如她,灵力低微还爱惹事,不是受伤就是丢灵器,不过还好总会有人护着她。自问没有那人护着难道就不能活了?嗯,活不了。再醒来后,才渐渐明白这一世是为何。
  • 时空电话亭

    时空电话亭

    一个时空漩涡出现在地球某个角落。不属于这个时空的生物可能降临。永恒的时空之谜,扑面而来......
  • 步步皆殇

    步步皆殇

    《清穿+盗墓+宫斗+悲虐+轮回+夺嫡+复仇》片段:瓢泼的大雨中。激烈的风雨迷湿了他和她的眼睛。慢慢地,他浑身颤栗不止,双手抱头,表情扭曲而崩溃,凄厉地狂喊:“我知道的,我什么都知道。”冷翳的眸子射出杀人般的恨意。漆黑的雨空下。他冷冷地笑,冷冷地哭,脚下颠颠晃晃,像一个癫狂的疯子。一字一句地指控:“就因为我是皇太子,这个的每个人都巴不得我早点死是不是?!”“什么兄弟之情,什么手足之义?你去问问,老四,老八他们,他们哪个不在背地里玩阴的,哪个不想我早点死!”“还有皇阿玛,我这个皇太子之位本来就是他给的,他想要收回,我无话可说!但是为什么要给我扣上弑父的罪名,我没有,我没有!”仰天大吼一声,他双手微抬,凄切地摇头,一双血红的眸子狰狞可怖。蓝齐儿站在那里,一颗心仿佛被万千刀刃在瓜扯着,痛不欲生。胤礽埋下头,在滂沱的风雨中浑身战栗,扑通一声,了无生气的跪在地上,他肩身挺得笔直,面如死灰,任由那无情的风雨洗刷自己身上的罪恶。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本书内容包括:对挫折的感悟、对爱心的感悟、对友情的感悟、对做事的感悟、对智慧的感悟、对品格的感悟、对自信的感悟等。
  • 女神的极品护卫

    女神的极品护卫

    “老婆,我是来保护你的……”“保护你妹!”“这么说也对,毕竟你妹就是我妹,我确实要保护她……”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个画画的怎么可能成为符文大师

    一个画画的怎么可能成为符文大师

    我是一个艺术生,就是那种学画画的学生……本来是这样的,但是突然有一天我意外的被卷进了一场符文师之间的战争之中,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学习了符文的使用方法。在危机逼近的时候我被寄予厚望,但是你告诉我,一个画画的怎么可能会成为符文大师啊!
  • 我工作那点事儿

    我工作那点事儿

    大学毕业的外地女孩李婧,在税务基层工作几年,通过自己努力,考取注册会计师和律师证书。跳槽至事务所,工作数年。最终自己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实现了自我的故事。
  • 仿真枪

    仿真枪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黄帝阴符经颂

    黄帝阴符经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