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2700000008

第8章 武大郎炊饼和潘金莲肉馅角儿

潘金莲盼西门庆到来,给他蒸下肉馅角儿,迎儿偷吃一个,潘金莲歇斯底里大发作。“迎儿”在《水浒传》里是潘巧云的使女,进入《金瓶梅》成了武大前妻之女。“迎”谐“蝇”,意即像小虫子微不足道。但小人物起大作用,武大被杀时,迎儿十二岁,七年后迎儿到出嫁年龄,遇赦回乡的武松冒叔娶嫂恶名,以照看迎儿为由将潘金莲骗回杀掉。

旅游开发八仙过海,好几处自称(水浒传》、《金瓶梅》发生地推出号称“水浒、金瓶梅套餐”曰“武大郎炊饼十潘金莲咸菜”。其制作方法:在发好的面团中揉人油、盐、花椒面儿,表层涂芝麻,放人挂炉烤制成外酥里软的“武大郎炊饼”;锅中放油,油热后放八角、花椒、葱丝、姜丝、辣椒丝,炒一会儿,待香味溢出后,将切成丝的咸菜放人翻炒,熟时放人香菜丝,“潘金莲咸菜”就新鲜出炉了。两种咸溃渍、香喷喷的食物相配,再辅以绿豆小米粥,就成了“山东风味名吃”或“水浒、金瓶梅名吃”。

其实不管《水浒传》还是《金瓶梅》,都不曾写过这样的风味小吃。所谓“武大郎炊饼十潘金莲咸菜”,不过是齐鲁老百姓的寻常早餐“吊炉烧饼十咸菜稀粥”。在古代小说名著里,武大郎炊饼不是烤制的,潘金莲做家庭主妇的专长也不是炒咸菜,而是蒸肉馅角儿。而小小肉馅角儿还标志着水浒淫妇向金瓶梅弃妇的哲理性转型。

先看武大郎炊饼:据《瓶外危言》记载,炊饼“即蒸饼也。宋仁宗庙讳‘贞’,语音近‘蒸’,内庭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见《青箱杂记》。”可见,《水浒传》和《金瓶梅》的“炊饼”是上锅蒸的面食,不是上炉烤的。“蒸饼”不得不读成“炊饼”,是为避讳皇帝庙号。二十世纪拍的《水浒传》电视剧中,王思巍扮演的潘金莲一大早就蒸热气腾腾的馒头,曾受“这难道是炊饼”质疑,其实导演并没搞错。按常识,吊炉烧饼应现烤现卖,如果预先烤好再满街挑着卖,就会表面变软、芝麻脱落,卖相不好口味也差了。馒头则可以挑着卖。《水浒传》写武松到东京“出差”前,曾嘱咐武大在他外出期间少做炊饼:“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也说明武大郎炊饼是在扇笼上蒸,不是在吊炉上烤。

武大单靠卖炊饼能养活潘金莲吗?相当难。据《金瓶梅)描写,武大卖炊饼的本钱和武大夫妇住的房子都是张大户“赞助”,条件是武大放任张大户找潘金莲厮混。“武大虽一时撞见,亦不敢声言”。后来张大户死了,武大夫妇被家主婆轰出赁房子住,因为是浅房浅屋,常有地瘩流氓冲着美貌的潘金莲嘲戏,撒谜语,唱叫“这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口里”!武大受不了,想搬家,自己无财力,得靠潘金莲把首饰卖掉——自然原是张大户“赞助”——典座两层四屋小楼居住。正因为有了简陋的二层小楼,潘金莲的叉竿才能端端正正打到路过的西门庆脑袋上。《金瓶梅》虽被某些研究者称作“自然主义”,其实运笔很细,草蛇灰线,早做伏笔,从小说构思上说,武大典这个小楼,简直是预先给潘金莲和西门庆“叉竿相逢”准备特需环境了。

潘金莲经常叹息“买金偏撞不着卖金的”,嫁个丈夫,了无志气,一味贪杯,人物偎琐,是“三寸丁谷树皮”,“三寸丁”形容个头矮小,“谷树皮”形容皮肤粗糙。在这样的情况下,潘金莲对武松一见钟情几乎是必然的。潘金莲异想天开,“谁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对武松像火盆样热情。“武松见妇人十分妖烧,只把头来低着。”倘若不是武松倍守“长嫂如母”、“叔嫂不通问”道德标准,潘金莲早就把打虎英雄拉下水了。如果真出现那尴尬局面,大概武大同样“不敢声言”。潘金莲对武松一见钟情几乎是必然的。

向武松调情碰一鼻子灰后,潘金莲遇到了西门庆。叉竿相逢后是茶坊调情,接着是潘金莲在王婆教唆下,靠西门庆提供的毒药鸡杀武大。毒杀亲夫后的潘金莲在《水浒传》很快就被武松一刀杀了,进人《金瓶梅》却获得六年继续存活,对中国小说史是很重要的存活。

武大被杀后,西门庆和潘金莲在县前街就明铺明盖了。此时的西门庆和潘金莲,既是奸夫淫妇欢会,也是强势富豪男和弱势贫家妇相持。潘金莲说“奴今日与你百依百随”,“枕边风月,比娟妓尤甚,百般奉承”,潘金莲明显带上讨好和馅媚,跟在王婆茶坊居高临下的调情已然不同。人们常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此时潘金莲追求的“发展”,只有进人西门府做妾。她已成西门庆囊中之物,守寡在家,担心武松来报仇,别无出路,只能盼西门庆早点儿将自己娶回家。她拴住西门庆靠什么?她手里没钱,只有柔情蜜意、才艺风情,还有所谓肢体语言。潘金莲不能不放下“良家女子”身段,曲意献媚西门庆,她简直把县前街变成了清河县新崛起的红灯区,卖力地向西门庆展示色相,其绝招一是弹唱,二是小脚。

然而,“倚门相送刘郎去,烟水桃花去路迷”。从端午节到七月底,西门庆杳如黄鹤。

西门庆忙什么去了?他忙着向富墉孟玉楼求婚,插定,过礼,迎亲,新婚燕尔;他忙着跟有背景的陈洪家联姻,置办嫁妆,嫁女儿;他忙里偷闲,到妓院跟狐朋狗党喝酒取乐……西门庆哪儿都去,就是不再踏进县前街武大家!

西门庆潜意识中,是否已把“叉竿姻缘”这一页翻过去了?

西门庆是花花太岁,对女人玩过再丢,是家常便饭。

潘金莲不能不使出浑身解数,把西门庆重新拉回身边:

她“每日门儿倚遍,眼儿望穿”,派王婆、迎儿上西门府找西门庆,门首小厮知道是谁派来,却不理睬。是因为没给小费不理?还是小厮琢磨出西门庆不想再理她,也不理她?

她骂着“负心贼”,“盼情郎佳人占鬼卦”,“他不念咱,咱何曾不念他”?“他辜负咱,咱何曾辜负他”?曲很对景,西门庆负情,潘金莲痴情,她忠实等待、盼望西门庆。

她精心做下一笼肉馅角儿想款待西门庆。穷女人讨好富情人,亲手做饭伺候他的胃,也做不出山珍海味,只不过是肉馅角儿。这肉馅角儿是发面的还是烫面的?已无可考。但它必须得和面、剁肉、调馅儿,一个一个包好,再上笼蒸熟。这时,小说里出现了一段似乎很不合乎人情的描写:

当下妇人打了一回相思卦,见西门庆不来了,不觉困倦来,就歪在床上纯睡着了。约一个时辰醒来,心中正没好气。迎儿问:“热了水,娘洗澡也不洗?”妇人便问:“角儿蒸熟了?拿来我看。”迎儿连忙拿到房中。

妇人用纤手一数,原做下一扇笼三十个角儿,翻来覆去只数了二十九个,少了一个角儿,便问拄哪里去了?迎儿道:“我并没看见,只怕娘错数了。”

妇人道:“我亲数了两遮,三十个角儿,要等你爹来吃。你知何偷吃了一个?……我做下的,孝顺你来?”西门庆不来,潘金莲迁怒迎儿,骂她偷吃角儿,拿马鞭子打了她几十下,用尖指甲掐她的脸。为一只小小角儿何至如此?这个细节说明:做肉馅角儿对潘金莲来说,是改善生活,她郑重其事数了一次又一次!肉馅角儿是潘金莲拿来讨好情人西门庆的,她竟然会因为迎儿偷吃一个小小角儿就歇斯底里大发作。潘金莲本是坏后母,因受到西门庆冷遇,变得更坏,更促狭,更残忍。

潘金莲一天到晚站在门帘外盼西门庆,却盼到西门庆的亲随砒安,马上甜言蜜语讨好,套问出西门庆娶孟玉楼之事,潘金莲当场哭了。砒安批评潘金莲“量窄”,劝句很深刻的话“六姨,你何苦如此?家中俺娘也不管着他。”话外有话西门庆纳妾,他的正妻都不在乎,管你这外室哪根筋疼?聪明的小厮实际是劝潘金莲摆正在西门庆心中的位置,接当下妇人打了一回相思卦。受“西门庆和我们众女人”的现实。但潘金莲似乎没听懂,继续诉“奴绣鸳表旷了三十夜。他俏心儿别,俺痴心儿呆”。潘金莲抓住砒安,像抓住救命稻草,许诺给砒安做鞋,请袱安吃她给西门庆蒸下的角儿,求他带情书给西门庆:“将奴这知心话,付花笺寄与他。想当初结下青丝发,门儿倚遍帘儿下,受了些没打弄的耽惊怕。你今果是负了奴心,不来还我香罗帕。”

待进人西门府,潘金莲身上的“小家碧玉”气渐渐消失,“邪恶小人”气渐渐升腾,她“恃宠生骄,颠寒作热,镇日夜不得个宁静。性极多疑,专一听篱察壁”,编谎生事,排挤对手,想独占西门庆。如果说痴恋打虎英雄是潘金莲的人生悲剧,那么可以说,在封建宗法制一夫一妻多妾制的范畴内幻想“一对一”情爱,就是潘金莲更大的悲剧。潘金莲为了再求发展,不得不琢磨出比蒸肉馅角儿更有效的讨好西门庆、在西门府夺宠的各种方法。

在《金瓶梅》里,跟潘金莲蒸肉馅角儿同时出现的,是极次要的小人物:武大前妻之女迎儿。

迎儿其实是从《水浒传》剥离过来的,她是潘巧云的丫攫,管着替潘巧云迎接和尚情人,故日“迎”,兰陵笑笑生巧妙地暗用“迎”的谐音“蝇”,意思是这个人物卑微得像小虫子一般。但小人物起大作用,迎儿在《金瓶梅》出场时十二岁,潘金莲进西门府将她丢给王婆照管。七年后,武松遇赦回乡,迎儿恰好十九岁,到出嫁年龄,武松遂以看顾迎儿为由,冒叔娶嫂恶名,将再次守寡的潘金莲骗回家,痴恋打虎英雄的潘金莲通过被杀,终于跟打虎英雄完成零距离接触。

同类推荐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由张方、冰融所著,是一部反映援藏工作的报告文学。《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介绍了主人公、援藏的水利专家张春荣为西藏的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以及西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进事迹。作为老一代援藏专家,扎根边疆,发扬“老西藏精神”为后来的援藏者做出了榜样。作品重点介绍了张春荣进藏以后带领当地百姓治山、治水,改变当地面貌的具体事迹,感人至深。
  • 诗札记

    诗札记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新颖最新随笔。既有对诗歌的精彩简析,也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更有对李金发、邵洵美、戴望舒、冯至、穆旦、牛汉、于坚等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人生命运的喟叹。文字有深度,有情感,张弛有致,体现了作者丰润的写作才情和谨严的学术品质。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百年新诗代表作(1949—2017)

    百年新诗代表作(1949—2017)

    2017年,是新文化运动一百年,也是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年。一百年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呼唤,中国新诗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一百年间,中国新诗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趋于成熟、从简单到日渐精彩的过程;一百年里,陆续问世的新诗何止成千上万,其中的佳作也是繁星满天;而今我们采撷名作,只为呈现精彩!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幻影神王

    幻影神王

    要功法有功法,要灵宝有灵宝,没事还可以创建系统人物做卧底阴人玩,韩军在异界的小日子过的真是红红火火!
  • 不乐网红馆

    不乐网红馆

    上当了,上当了。有一个不明身份的人跑来,非说是我师弟。还说什么,时代不同了,不管什么店,都要与时俱进!在他的忽悠之下,我的店被改成了:不乐网红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侠有梦

    大侠有梦

    人活一世,谁会没有过梦想,经历岁月的打磨,可能已经不是当初想象的那样,但若是有机会谁又甘愿放弃。甘誉,前世被世人视为魔头,在遭人暗算后,灵魂竟到了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重生一世,他打算做一个大侠,一个人人都敬佩的英雄。只是这个世界会让他的梦想成真么。
  • 重生之草莽风云

    重生之草莽风云

    1990年,漂亮的姑娘还能用一封情书将她打动。火车站的扒手偷钱被发现了,会直接变成明抢。在这个纯真而又野蛮的年代里,中考刚刚结束的陈玉麟,准备趁着暑假,陪他大哥一起去外地打工。陈玉麟的大哥并不知道,前世他是自己一个人出去的,人还没到目的地就被人拐走活埋了。
  • 诡师卡尔

    诡师卡尔

    带着命运的力量回到各种技艺相当落后的三千年前,玄奥异常的魔法,诡异强大的秘术,恐怖邪恶的巫术......他究竟能否阻止末世的来临......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丑妃十三岁:拐个邪王来种田

    丑妃十三岁:拐个邪王来种田

    现代考古学家赵落落,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大陆,变成一个黑不溜秋,瘦不拉几的小村姑,人穷貌丑好地没有。这些还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一睁开眼睛看到的美男竟然赖上她,蹭吃蹭喝蹭身体。当姐的东西是免费的呐!老天哪!降下天雷劈死这闹腾的妖孽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诗全集》收录了戴望舒的全部诗作+所有译诗,不仅包括了一位传奇诗人和他所有传奇的诗,还囊括了雨果、普希金、叶赛宁、波德莱尔、洛尔迦等大师珍贵译作,是一部完整展现戴望舒创作轨迹、艺术风格、翻译成就的诗歌全集。它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在诗歌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历程,有利于你对戴望舒及其作品进行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理解。另外,书中的语言朗朗上口,风格哀婉、清新隽永、意味深长,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哀伤中品位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