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3500000020

第20章 桓侯雄起息国伐郑

息公子濮从桃林回到馆舍,就启程回国了。一路上,他都在回忆与公子桃花相会在桃林的情景,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了。他已经向陈侯求过亲,但是还未向父亲通报,不是他不孝,不遵父母之命,实在是情况紧急。他想,见到了父亲,要把事情的原委向他禀报清楚。

息国的卿、大夫都聚集在息桓侯的病榻前。息桓侯虚弱地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单等候儿子归来继位。息桓侯时期的息国,是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息桓侯是一个睿智的君主,在息国上下颇受爱戴。通过三十五年来的为君经历,他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盛衰是由君主决定的。所以,他才竭尽全力地培养儿子,历练儿子。他把儿子送到陈国,学习“诗”“礼”“舞”“乐”,“御”“射”“书”“数”,就是想让儿子能强大息国,以抗衡强楚。

楚国,始终是息国的心头大患。息桓侯常常自问:楚,乃荆蛮荒野之地,祝融的后裔,始祖封国不过是子爵,后世竟然发展成了一个威慑中原的强国,他们靠的是什么?

而息国,周王朝分封的侯国,始封君是周文王三十七子羽达,嫡亲的姬姓,竟然处处被动受制,邻不能助,敌不能抗。这究竟是为什么?息桓侯深深地自责,不甘啊。他的这个儿子,公子濮,能振兴息国吗?他看着儿子魁梧的身材,过于白净的肤色,透出一种粉红,他突然有种不安的感觉。这种粉红一定和男女之情有关。上次他从陈回国时,就曾透露过和陈国联姻的想法,他以为儿子已经政治上成熟了,可当他说出陈国女公子时,忧郁的眼神里透出了火一样的光亮,他才知道儿子所谓的联姻,并非出于政治,而是女色,他早晚得为儿女情长所伤。也许,这都是命中定数,他和陈国女公子会有一段情缘。也好,不管出于什么,能和陈国联姻,终归不是坏事儿,现在陈国在中原诸侯国中也算是强国了。儿子濮第二次去陈国时,是因为楚国在楚武王去世之后,暂时消停了一段时间。他要求去陈国继续深造,息桓侯并没有阻拦他,一是他确实需要学习历练,二是陈国确实也是合适的国家。至于儿女情长,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了。儿子这次从陈国回来,看起来确实成熟多了。不过,儿子大了,到了婚配的年龄,不知道他还能不能为他操办婚礼。息桓侯看到儿子,心情一下子轻松了,精神也好了很多。他嘱咐内侍把他扶起来,靠在卧榻上。他告诉儿子:“从现在起必须担负起国君重任,重新振兴息国,走出‘伐郑失败’的阴影。”

公子濮跪在父亲的榻前,看到父亲一下子精神起来,心里轻松了许多。他多么希望父亲能够好起来,治理一个国家他有些力不从心,最好能跟随父亲历练一段时间,就这样一下子接过担子,压力太大。他又不得不应诺着父亲的谆谆教诲。其实,他的心还没有完全从陈国的桃林收回来。他在想,如何向父亲禀报他向陈国求婚的既成事实,让父亲愉快地接受。

终于,在息桓侯说话的间隙,公子濮向父亲传达了陈侯杵臼的问候,奉上陈国馈赠的礼物。他说:“现在的陈国,时和景丽,文修武偃,物阜民丰,邦邻安睦,政通人和。”他说:“蔡侯、郑伯都争相与陈国联姻,达成政治联盟。陈国已经成了中原强国,就连齐国、鲁国都争相示好。息国,四周都是弱小国家,只有南边楚国强大,而强大的楚国却无时无刻不想征服中原。息国唯一的出路,就是与陈国联姻,与陈国联姻也意味着与郑国、蔡国联姻。这样,靠联盟的力量,还有望与南楚抗衡。”

息桓侯知道儿子为情所困,但是,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他追问了儿子的想法。怎么个联姻法?

息公子濮这才把他向陈侯杵臼求亲的事摊了出来。

息桓侯沉吟不语。他在想,陈国乃礼仪之邦,怎么没有使者通达国君之意,就答应了息公子的求婚呢?看来,陈国宫内也不见得像公子濮说的那样和谐,陈侯在那种情况下能答应子濮,一定有一个高人为儿子周旋。不管怎样,陈国能答应公子濮求婚,息国已经是非常幸运了。郑伯子仪,有祭足扶持,也是不可小觑的,他到陈联姻,竟然只迎娶了大司马家的女子,虽然也是以公子的规制嫁出,终归不是名副其实啊。那么,支持息国的这个人肯定要比宓伯高明啊?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想到此,息桓侯让公子濮说出求亲的细节。公子濮不敢再有所隐瞒,就道出了求见公子桃花的经过。息桓侯颔首道:“如果这样,撬动宓伯的人就是公子桃花了。这绝非是一般女子,她若能嫁入息国,此乃息国福分。既如此,你立刻差人,前往陈国商议婚事。”

公子濮说:“陈侯已经答应,不会有变故的。吾已答应公子桃花,待禀回君父,要亲自携带国书,前去正式求亲。”

息桓侯说道:“也好!”

这时,行人通报,蒋国使者求见息公子。

息公子征求父亲的意见,息桓侯也是想历练历练儿子,让他自己做主。蒋国使者已经在息国候了一段时间,现在蒋国告急,再催息国增援。息国原以息桓侯病重,息公子在陈为由,一直推脱,现在息公子已经回到息国,所以他们就立刻求见息公子,请求息国增援。

蒋国也是姬姓诸侯国,子爵。它的始祖是周公旦的第三子伯龄,伯龄由成王封在蒋地建国。蒋国居于大别山北麓,淮水之阴,地势绵延起伏,域内河湖密布,水草丰沛,是富饶的鱼米之乡,也是周王朝姬姓嫡系诸侯最南边的封国。楚国也许正是看中蒋国的富饶,也许是出于吞并华夏的野心,屡屡征伐蒋国。

救与不救蒋国,让息桓侯十分交困,他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儿子。不知道儿子会怎么处理。他其实是非常想救蒋国的,可是他走不出“伐郑而败”的阴影。正是那次征伐,使息国陷入了国空民乏的境地。那教训,历历在目,每次要增援邻国时,都会想起那次惨败的征伐,未战气输。

二十六年前,息桓侯还正值壮年。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想把息国打造成周朝东南强国。那时楚武王还没有称王,虽然也是四处扩张,还没有那么嚣张。郑国虽然和周王朝关系不洽,但是郑庄公还是周王朝的左卿士,周桓王还没率军伐郑。当时息国也是千乘之国,兵马肥壮,粮草充足,国力强盛。尽管如此,跟郑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当时伐郑,主要是上了蔡桓侯封人的圈套。

那一年,郑国因为朝见周桓王受到冷落,故意耀武扬威,假借王命讨伐宋国。也是宋殇公该伐,几年不去京都朝王,给了郑国讨伐宋国的理由。讨伐宋国,靠郑国一家,并没有胜算的把握。所以,郑国是准备联合鲁、齐、蔡、卫、息等五国一起伐宋。当时,楚武王正在征伐权国,权国向息国求援,息桓侯亲帅大军增援权国去了,没有参加郑国讨伐宋国的联军。宋殇公听到郑联军伐宋的消息之后,非常害怕,面对六国联军,宋国必败无疑。他和大司马孔父嘉商议如何迎敌。孔父嘉说,根据中原的形势,如果不惜财力去争取能够帮助宋国的力量,或许能和郑国联军抗衡。咱们想想看,都是哪些国家可以争取?陈国是肯定不行的,因为陈国和郑国有过同盟。陈国是礼仪之邦,既已修订同盟,就一定会恪守。那只有贿赂蔡国和卫国。蔡侯封人,是个老谋深算的君主,郑国使者来请兵时,他答应出兵。他知道郑国是假借王命伐宋的,虽然是假借的王命,但毕竟还打着王命的幌子,如果不答应,就是有违王命。可是,幌子毕竟是幌子,既是假借,就是不义之战。参与这样的不义之战,除了消耗蔡国兵草之外,蔡国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所以,蔡侯封人只是表面上答应,并不打算出兵。刚送走郑国使者,宋国的贿赂就到了。蔡封人又打起了算盘,帮助宋国既可以得到他们的贿赂,也争取了宋国的同盟,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他准备帮助宋国对付郑国。宋国不但贿赂蔡国成功,贿赂卫国也一样成功。蔡国军队还没到,宋、卫联军就和郑国开战了。宋大将军孔父嘉带兵袭击新郑,向戴国借道,戴国不同意,就和戴国开了火。待蔡军赶到时,宋殇公就让蔡国帮助宋国和卫国队攻打戴国。蔡桓侯非常不满,本来是一起打郑国的,怎么又打起了戴国了?他觉得宋殇公反复无常,便与宋国闹了意见。同盟军闹意见,敌军肯定收益,所以郑国就打败了宋国、卫国、蔡国的联军。这时,郑庄公才知道蔡国帮助了宋国,十分生气。好一个蔡封人,郑国请兵时他答应得好好的,不履约也就算了,反而倒戈,一定要狠狠地教训教训他。蔡侯封人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就使用了一个计谋,把战火引向了息国。

当息桓侯从权国回到息国,蔡侯封人就遣使来聘问息国了,通谕息桓侯会盟,南御强楚,北防横郑。蔡国、息国明着是会盟,其实是蔡桓侯挖了一坑,让息桓侯跳。会盟时,蔡侯封人告诉息桓侯,说郑国因为息国没有参加讨伐宋国联军,准备征伐息国。郑国已经遣使通谕蔡国,要蔡国一起发兵伐息,蔡国和息国乃同姓[1]邻邦,绝不会和郑国一起征伐息国的。这次会盟主要是为了防御郑国,郑庄公败坏朝纲,不守臣道,假借王命肆意征伐。如果息国先起兵讨伐郑国,蔡国愿意鼎力增援。蔡桓侯建议息桓侯: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兵。以息国当时的力量,出兵攻打郑国,也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息桓侯想,能够攻打郑国,也是树立息国威风的时机。郑国本来就是假借王命伐宋的,不能算是仁义之师,讨伐郑国也是匡扶正义。在蔡侯的竭力怂恿下,息桓侯准备和郑国决一死战。

息桓侯回到国中,召集文武大臣商议伐郑一事。息国大臣分了两个阵营,主战派与主和派。以年轻的将军息达叔为首的主战派表示,息国现在国力强盛,称霸中原也不是不可能,尊王伐郑也算是仁义之举,何不借此机会以扬国威,以图霸业;主和派却觉得,息国地处偏远的东南边陲,周边都是弱小国家,不易挑起战事,现在中原混战,息国正是充实国力的好时机,国强自保才是息国的出路,而不是称霸,更不能主动挑起战争。

息桓侯确实有些摇摆不定,毕竟那时他正值壮年,还是想逞一逞威风,在他的意识里,主战思想占了上风。

于是,息桓侯倾举国之力,驾千乘戎车,浩浩荡荡地往郑国出发了。

郑庄公听到息国伐郑消息,更是怒不可遏,本来他讨伐宋国时,是通谕了息国的,息国不但不参加,反而要征伐郑国。这小小的息国,真是自不量力。不过,也正好借机教训教训它。他伐宋时虽然是假借王命,也是有王命在,不参加也算是违背王命,讨伐息国也算是有了正当的理由。于是,郑庄公积极备战,息国离郑国路途遥远,郑国有充足的时间秣马厉兵,等到息国军队到达郑国时,郑国军队早已整装在边境恭候了。

息国做了充分的准备,息桓侯亲自上阵,解衣击鼓,息国士卒看国君如此勇猛,士气大涨,这场战争打得很惨烈,也很残酷。双方胶着了很长时间,难分胜负,这是郑国也没有料到的。郑庄公以为这一场战争会很快结束,没想到竟然打了那么长时间,他还是小看了息桓侯。这时,面对如此勇猛的息国部队,郑国军队渐渐不支,郑庄公十分焦急,召集各位将军商议,如果郑国败了,岂止是失去了尊严和国威,简直是奇耻大辱,郑国本是“尊”王命讨伐宋国,是正义之战,威武之师,息国不参加也罢,怎么能又打上门来,而且大败郑国。经过郑庄公一番鼓动,郑国君臣同仇敌忾,大将祭足上奏郑庄公说:臣下新近研习一种新阵法,保证能打败息桓侯。郑庄公高兴地问是什么阵法,祭足说“鱼丽阵”,“鱼丽阵”不但是新阵法,而且是极其神秘,只要息桓侯将士进入“鱼丽阵”,就不可能出去,必败无疑。

那是息、郑胶着的最后一战,息桓侯抱着必胜信念。这一战决定着胜败,打完这一仗,他们就可以得胜回国了,息国从此在中原诸侯国中威名赫赫。可是,战势突然出现了逆转,息桓侯及其将领进入了郑国神秘的“鱼丽阵”,将士们被困在阵中,如泥牛入海,很快就散了。息桓侯凭借一身武力,在息达叔的拼死掩护下侥幸逃脱。千乘戎车,被迫丢弃,士卒溃败,人员伤亡很大,几乎全军覆没。

息桓侯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而出,回来时只有少数伤残的将士。息桓侯回到息国,看着在郊外迎接的文武大臣,痛心疾首,放声大哭。他在伐郑的惨败中,失去的不仅仅是国力,还有息国对外的声誉,更有他称霸中原的雄心。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对这场“息伐郑”之战,给予了抨击,纷纷谴责息桓侯自不量力,给息桓侯总结了五大罪过:一是不度量郑国的力量和郑庄公在国内的德行。二是不能对自己有正确的估量,一个小小的息国,竟然要讨伐郑国。三是不爱护自己的亲戚,因为郑也是姬姓国,由此算来也是亲戚吧。四是不考量言辞的真假,偏听偏信,不辨是非。五是不查明事情的曲直,轻易做出判断。息桓侯自己先犯了这五种错误,反而去讨伐郑国,息国的灭亡不会很远了。由此,息国被钉在耻辱柱上,一蹶不振。

息桓侯悔恨已晚,由英明之主跌入亡国之君的阴影中不能自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变得优柔寡断了,再不敢轻易出兵。

前期弦国求援时,他也曾犹豫不决,后来还是公子濮到陈国借兵,他才下决心增援。如今,他的锐气早已消失殆尽,息国国力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休生养息,也略有回转。毕竟那是一次无法估量的元气大伤啊,振兴息国,对于他来说,只能寄希望于儿子,希望儿子能让息国再度雄起。

息桓侯在儿子濮离开之后,心里一直不能平静,他不知道儿子将做出怎样的决策。他老了,没有能力和智慧解决这样的问题。可是,儿子真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就是一个死结,是他把息国引向了穷途。已经发生的事儿是不能再回过去的,如果现在让他决定是否与郑国开战,他一定会选择不战。如果不是息国伐郑导致元气大伤,息国发展到现在,即便是强大的楚国,又能怎么样呢?只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如果。

息公子濮从父亲的寝宫出来,便和蒋国使者见了面。蒋国使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了他。他很快做出了决断,其实,他和息桓侯年轻时一样,血气方刚,心强气盛。他做出了父亲一直想做而没有敢做的决定,亲自率兵增援蒋国。无论如何,蒋国也是息国的一道屏障。增援蒋国也是保护息国,息国只有和蒋国形成联盟,才能延缓蒋国被灭掉的时间。只要蒋国还在,息国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父亲老了,“老”就是退路,而他是没有退路的。

息公子濮来和父亲告别时,息桓侯一句话都没有说。他只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儿子,他知道儿子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他也多么不希望儿子这样做啊。可是,他能说什么呢?

儿子走后,息桓侯平静地躺在了卧榻上,他只能以他的方式,最后帮儿子一次了。是的,最后一次。

公子濮有一种悲壮的感觉,如果他增援蒋国,肯定会引火烧身,楚国征伐息国就有了理由。如果不增援蒋国,邻睦关系破裂不说,下一个被灭的也一定是息国,这是那个死结。他已经在蒋国的鼓动下,做出了决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公子濮率领息国的将士跟蒋国使者一起浩浩荡荡地出了息城的东门。蒋国使者,早已派人通报蒋子[2],蒋国的将士们也士气大振,拼死抵抗楚军。公子濮一路急行,越过濮山,到了息国的边界,就在将要进入蒋国国境的时候,他下令队伍扎营休整,待明日再整装进发。

息公子刚刚扎营,还未来得及埋锅造饭,国内快马传来谍报,说息侯薨殁,要公子濮率领将士火速回国主丧。

息公子只好下令军士,班师回国。酝酿已久的“息增蒋”行动,刚刚启动,就此拉下帷幕。这就是息桓侯最后一次帮儿子,息公子濮率领将士增援蒋国,对蒋国也是一个交代,但是没有走出息国,也不能算是与楚国真正接火。至少楚国不会马上对息国下手,息公子还有时间设计息国的未来,如果息国直接与楚国对抗,那么息国马上就陷入了战乱,他的儿子公子濮,怕是难以掌控住局势,息国就完了。息桓侯用自己的残喘生命,为息国再谋划一次,最后一次!

注释

[1]蔡国和息国乃同姓:都是姬姓。

[2]蒋子:蒋国是子爵国,国君称蒋子。

同类推荐
  • 玫瑰花环(红玫瑰童谣之圣诞前夜)

    玫瑰花环(红玫瑰童谣之圣诞前夜)

    本书由畅销书《糖与香料》、《Anca的故事》、《玫瑰红旋律犯罪惊悚系列》的作者萨菲娜·德芙奇所著,其中玫瑰红系列取材于传统童话,是一系列犯罪惊悚小说的集结,它们的主角都是玫瑰红,取材于传统的儿歌。但是请注意,这可不是给孩子看的!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作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 小镇小记

    小镇小记

    离开小镇,生活就偏离了轨道,变成了奔波,变成了被奴役的行尸走肉。吾心安处是故乡,小镇无疑已是故乡,心灵安妥之所。现在的困境是,怎样才能做到随遇而安,而不乱心灵节奏?有时的奔忙劳碌,属迫不得已,但这样的“有时”似乎越来越多,被生活掳去,作壮丁,作奴役,糊涂倒也罢了,偏偏醒着。回到小镇,便回到了生活的节奏,慢下来,静下来,从心所欲。幸好有这样一个小镇,收留我,给我以慢拍和安静。
  • 遇见穆先生(锐·小说系列第三辑)

    遇见穆先生(锐·小说系列第三辑)

    《遇见穆先生》收入深圳青年女作家旧海棠七部中短篇小说。七个故事,或讲述一对邂逅在古村的中年男女,他们结伴寻访岭南故居老宅,时空忽似倒置,千回百转终于相见;或讲述在沿海城市跌宕谋生的打工男女,曾目睹恋人惶惶受难后消失人海,青年便用十年奋斗来找寻失去的恋人和旧日时光。
  • 九死还魂草

    九死还魂草

    1939年农历2月的一天,迟庄的清晨和平常一样,黑黢黢的天空静得出奇,早春的寒风像刀一样刮人。公鸡叫过头遍之后,天渐渐地亮起来,太阳透出冷光露出她那张愁苦的圆脸,村民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迟老大端着碗刚走到田埂边,就听见远近的狗全都狂叫起来,他下意识地抬头朝前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村前的土路上正开过来一队人马,队伍前面晃动着膏药旗。啊!日本鬼子!鬼子来啦!鬼子进村啦!村子里一片大呼小叫鬼哭狼嚎声,村民们如惊弓之鸟四处躲藏逃散,到处是鸡飞狗跳。
热门推荐
  • 总裁撒糖请低调

    总裁撒糖请低调

    渣男背叛、小仨算计、婆婆骗钱。她被骗的一无所有,只想一死了之。是他,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想报仇?我帮你。”某少嘴角微勾,挥手间就解决了所有祸害。“什么条件?”她心生警惕。“你的人和心,我都要。”【男女主双洁,大宠小虐,欢迎入坑~】
  • 妾身惶恐

    妾身惶恐

    男主是猫,女主是鼠,这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故事……谢樱樱像是一只双目赤红的兽,不看前方满路荆棘,不看左右风景如画,更不回头看走过的泥泞,她只是不停地往前走,被打着往前走,被逼着往前走,最后终于自己站起来往前走。
  • 焦虑心理学

    焦虑心理学

    克服焦虑最主要的就是停止和自己较劲。面对过去犯下的错误,要么尽力弥补,要么就彻底放下;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会犯错有瑕疵的你才更真实。不跟自己较劲就是跳出“沉没成本”的陷阱,就是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就是不争强好胜,就是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当你做到了这些,你就和自己达成了和解,相信你也会不再焦虑。《焦虑心理学》将从生活化的案例入手,对你正在经历或可能遭遇的焦虑情绪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你走出焦虑。唤醒你的自我修复功能,让你的自控力、日常危机应对能力、情绪掌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 快穿之炮灰太轻狂

    快穿之炮灰太轻狂

    救人无数的赵灵被病患家属一棍子砸死,从此开始了炮灰逆袭之路…这是一个腹黑宿主和一个搞笑系统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快穿故事,这是一个高冷男神和腹黑女主的故事…有甜有虐有深情,有哭有笑有感动,一个属于你的幽默故事…
  • 婚入迷途

    婚入迷途

    江城最声名狼藉的蛇蝎美人,在慕家大小姐订婚之夜爬上了沈时寒的床,睡了自己的准姐夫逼婚上位。目地达成,她一手红酒一手离婚协议,“沈时寒,我们不合适,离婚吧。”男人薄凉讪笑,“你爬床时,说我们人间绝配。”“你我没感情,好心分手懂不懂?”男人的气息攀爬,他一把将她囚困,“你没听说过日久生情?”******人人都说沈时寒娶了慕阑珊是阴沟里翻了船,但谁都不知,她的蓄谋已久却是他的甘之如饴。
  • 劫后余生,你好,总裁大人

    劫后余生,你好,总裁大人

    浴火重生,她化身女王,众星捧月,带着满心复仇华丽而归。蓄谋的算计,她胆大的轻薄了莲城第一权少!他本是纵横莲城的言少,掌控商业帝国,更能主宰一方生死。却被这个嚣张的女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肆无忌惮的各种轻薄,各种欺负。想想,真是抓耳挠腮,好不委屈。终于有一天,某人备受良心谴责,准备连夜逃跑时,失控的言少动了怒了,“叶笙歌,你别想走!”叶笙歌:“凭什么?”言易山提溜着她的衣领,闷闷的说道:“就凭你偷了我的东西...”我偷了那你什么?”心!”
  • Joan of Naples

    Joan of Nap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探索

    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探索

    本书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介绍了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使读者获得更广泛的学科内容。同时,针对高校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的实际,力求提升大学生的公关意识与公关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做人、做事的素质教育。
  • 海贼之神枪手

    海贼之神枪手

    穿越海贼世界,重生为阿拉巴斯坦王子,获得枪神系统。拥有漫游枪手枪炮师等系列神枪转职能力,罗林要用枪械的炮火震撼这个世界。ps1:本书又名《海贼之狙击手》、《海贼之枪神》ps2:已有稳定更新半年完本作品,人品保证ps3:简介无力,请多担待,先看几张吧
  • 林先生才不是病娇呢

    林先生才不是病娇呢

    考虑到名字可能不好,于是我又想了一个名字《人间四月天尚白》。林先生和比自己小两岁的青梅结婚了,这个消息着实震惊了不少人,一个是权利只手遮天的太子爷,一个是闻名世界的魔鬼教官,谁能想到居然真在一起了,还结婚了。傲娇又宠妻的林尚白×拽酷又护短的黎四月,绝对爽文,包甜,本文只遵循一个字——宠!宠!!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