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900000043

第43章 中国戏曲的诞生过程(2)

任何演出都离不开演员。中国古代最早的演员称作“优”、“倡”或“倡优”,也称作“优人”、“优伶”、“俳优”等。他们是氏族社会里所分化出来以娱乐贵族为专门职业的人物。所谓“优”、“俳”都是“戏”的意思;“倡”则同于“唱”;“伶”则是黄帝时的乐官,也特指乐器演奏演员。后来这些词语就通指戏曲演员了。史书记载最早的优人是周幽王时期的戚施,而后在晋献公时期又有一个名优叫优施。但是在春秋时期最有名的优人还是优孟、优旃。《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优孟谏楚庄王贱人贵马,优旃谏秦始皇扩苑囿、谏二世漆城等故事都曾广为流传。特别是“优孟衣冠”的故事,说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其家生活陷于贫困,孙叔敖的儿子以打柴为生。一天,孙叔敖的儿子遇到优孟,优孟觉得宰相一生清廉,死后家属未得抚恤,心中不忿。他花了一年时间学习孙叔敖的举止言行,一天他便穿上孙叔敖的衣冠来到庄王面前。庄王竟以为孙叔敖死而复活,立即请这个假孙叔敖——优孟再当宰相。优孟借口要回家和妻子商议,三天后再回答。三天后,优孟却告诉庄王他妻子不同意,原因是孙叔敖为相功绩累累,死后家贫如洗,儿子还要靠打柴度日,最终使得庄王给孙叔敖的儿子分封了土地。优孟的表演实际已经成为角色扮演的滥觞。优人历代都有,在唐代著名者尤多。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条记载,唐代宫廷教坊就有黄幡绰、张野狐、李仙鹤、曹叔度、刘泉水、范传康、上官唐卿、李百魁、石宝山等一大批优人善于表演。

与歌舞戏同时,唐代优伶表演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随着优戏表演的内容扩大,形式也就由单人表演发展到双人或多人同时演出。于是参军戏就在唐代蓬勃发展起来。

参军戏是唐代优戏中的代表,《乐府杂录》讲述参军戏的起源,说东汉时馆陶令石躭犯有贪污罪,汉和帝因为他有才干,不舍得给他判罪,但是为了给他和百官一个警戒,就在宫廷每次宴会时,令石躭衣白夹衫,让优伶戏弄嘲笑加以羞辱,一直好多年。但是,石躭的官职是县令,不是参军,这种以优伶戏弄石躭的耍笑,只能说是弄参军戏的源起。实际“参军”这个官职的设置是汉代以后的事。《太平御览》卷五六九“俳优”类引《赵书》说:“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为皇帝时(319—333),其国有一个参军周延,被任命为馆陶令,他却贪污了官绢数百匹,因此被下狱中。虽然后来石勒赦免了他,但是每有盛大宴会,石勒就命一个俳优将头发用头巾包住,穿上黄绢单衣上场。其他优人发问:“你做什么官,混在我们队伍当中?”那个俳优就说:“我本为馆陶县令。”然后抖着他的黄绢单衣说,“就是因为这黄绢,所以我才跑来跟你们为伍。”当时用这种表演来讥笑那些贪污的官吏。这就是参军戏的真正起始,其时间是东晋时期,但是这种参军戏在唐代受到从宫廷到民间的普遍欢迎。参军戏有两个主要演员——参军和苍鹘。李商隐描写小儿天真情态的《娇儿诗》里,就有“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的诗句。参军和苍鹘即后世戏曲中的净、丑两个角色的滥觞。

参军戏本是优人的科白戏,即主要在于说演。但是唐代参军戏也有的融入了歌舞。薛能的《吴姬》诗曾道“女儿弦管弄参军”,说明参军戏已经发展到有乐器伴奏,即除了讲说还有音乐,或者歌唱舞蹈。另外唐人范摅《云溪友议》卷下“艳阳词”也记载了一则民间戏班演出“陆参军”的逸事:俳优周季南和季崇以及季崇之妻——女优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刘采春扮演参军角色,伴以风流秀媚的歌舞,吸引了众多行人观看,这已初步显示出了优戏与歌舞戏结合的趋势。所谓“陆参军”,根据《新唐书·陆羽传》和《乐府杂录》的记载,可以知道陆羽其人曾为优,并为参军戏写过剧本。可以说陆羽是最早的知名的参军戏作家。刘采春则是著名的参军戏演员。当时著名诗人元稹曾有诗歌赠与她:“新妆巧样画双蛾,幔裹恒州透额罗。正面偷轮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靴。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这个例子还说明唐代参军戏已经有了专门戏班。戏班演出保持流动的方式。像刘采春的陆参军戏班,就在江苏到浙江多地进行演出。参军戏继承了春秋优人讥讽官员政客的传统,内容多与政事相关。但是唐代民间的参军戏则大大开拓了表演范围,日常生活百态也开始进入参军戏中。

唐人典籍《玉泉子真录》记载说崔铉在淮南时,曾经叫乐工集合其家童,教以诸戏。乐工教成后,崔铉和妻子李氏一起观看。崔家家童以李氏妒忌成性,就以数童衣妇人衣,装扮成妻妾,列于旁侧。一个家童则执简束带装扮成官员,唯诺其间。官员张乐命酒,装扮成妻子模样者,一再阻挠众妇人近前,行为酷似李氏平日所为。但是李氏观看,并不和自己行为联系。表演久之,戏愈逼真,一一类似李氏平时所尝为。李氏开始想到是讽刺自己了,却又以为其戏偶合,家童绝不敢大胆到敢冒犯女主人,且继续观之。家童有老爷撑腰,志在要李氏醒悟,所以愈加力模仿。李氏终于明白,大怒,她不由得大骂家童:“你们竟敢如此无礼!吾何尝嫉妒至此?”于是崔铉大笑,赏赐了家童。这个戏表现的内容是家庭日常生活,上场人物装扮有妻、妾、官、仆婢等。戏里模仿李氏日常所为,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片段。

宋以后参军戏融入宋杂剧的表演,失去独立性,遂成为宋杂剧中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戏曲发展到唐代已经接近成熟,尽管它的形态体制还不够完善,表演故事常常切取一个片段,还不够完整,音乐结构也尚未定型,行当还不明确,化装还很简陋,但它却为中华戏曲的正式形成作了坚实的铺垫。

五、目连救母杂剧真是杂

百戏发展到唐代,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戏”遂又称为“剧”。这或许因为百戏某些节目表演故事性越来越强,与往日戏耍取乐已有很大不同。但是当时的“剧”并没有独立演出,仍然夹杂在百戏之中。于是民间因为“剧”的因素增强,就把“百戏”的同称——“杂戏”,改称“杂剧”,以致到宋代把各种百戏节目也都叫做“杂剧”。实际上在宋代已经诞生了真的杂剧,即戏曲,不过在这个过渡时期杂剧一词的含义相当模糊,它还没有成为一代戏曲的专称。

宋代时,每逢中元鬼节,即农历七月十五前,从七月初七,乐人就要开始搬演《目连救母》杂剧。剧情原出佛教《盂兰盆经》,不过从佛教传入中国,佛门子弟为了普及佛教,就采用“俗讲”的方式,将佛教教义和佛教经典编成一个个通俗浅显的故事,后来在唐代又利用当时流行的“变文”——一种民间说唱形式,进行讲唱。“目连救母”的故事也就先有变文在民间流传了。宋代杂剧正是在唐代变文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故事是说目连的母亲因为隐藏了设斋供佛的财宝被罚入地狱。目连皈依佛门后,法号“目连”,他的俗名是“罗卜”。他要寻求已亡父母的所在,就在梵天宫找到了亡父,并且从父亲那里得知母亲在地狱受苦。目连拜访了阎罗王、地藏王,探知母亲身在阿鼻地狱。目连上刀山剑树,往铜柱铁床,经历千难万险,就是不得到达阿鼻地狱。于是他乞求如来,如来给目连一根禅杖,目连持杖敲开地狱之门,虽然见到母亲,但是无法相救。目连又去求如来,如来被目连的至诚所感,亲自统领众神到地狱。狱中罪人都得解救,唯有目连之母堕入饿鬼道,喝水吃饭皆化成火。目连又苦求如来,如来令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广造盂兰盆,使一切饿鬼都得饱饭。于是目连母才得一饱,但是饭后目连母又失踪迹。如来告知目连,其母已由饿鬼化身为王舍城中一条黑狗。目连奔至王舍城,找到黑狗,七天七夜念诵佛经,使其母终得返回人身。目连领母拜谢如来。

同类推荐
  • 充闾文集:春宽梦窄

    充闾文集:春宽梦窄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梁遇春散文:泪与笑

    梁遇春散文:泪与笑

    梁遇春的散文写的是琐事,但琐事中有性情,有智慧;谈的虽然芜杂,但芜杂中有脉络,有章法。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展现他艳若昙花般的一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

    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陛和欣赏性,值得珍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获得过无数荣誉,是全国唯一以鉴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内容的大型期刊,曾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政府最高奖——国家期刊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热门推荐
  • 仙剑问情1

    仙剑问情1

    一个集市井少年、学徒,四海堂堂主多种角色于一身的传奇少年张醒言悄然浮现在一个祥和宁谧的小镇,他平凡却智谋无双,有一点好色而又志向远大。对于敌人,他是最强劲的对手;对于女人,他又是完美无缺的情人。他拥有一支会呼风唤雨的“神雪”玉笛和一把貌似废铁实则珍贵的神剑。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加入名满天下的道教宗门“上清宫”,成为道家第一人……命运的辗轮是否会按照他的步伐平稳转动?绝美的假城公主是否会与醒言分离?误会多多的龙族之女是否会拿走玉笛“神雪”?而醒言又能否加入上清宫呢?
  • 界之柱

    界之柱

    【叮!恭喜玩家来到午夜十二点界之柱世界。根据游戏记录,玩家刚好是第10000位,除了新手礼包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礼包,请在游戏世界查收。进入界之柱世界,倒计时正式开始】张毓语正玩王者农药玩的兴起,结果乐极生悲,来到了所谓的界之柱世界。礼包奖励——职业。节奏大师?这是什么破职业!!!自此,张毓语的升级之路与众不同。别人在打怪,她面无表情的跟在别人身后用脚踩着乐谱,每一个节奏都要冒出一个‘PERFECT’、‘GREAT’、‘GOOD’、‘MISS’……
  • 重瓣女人花

    重瓣女人花

    本书收入曾晓文近年来发表的几部中短篇小说:《重瓣女人花》《遣送》《苏格兰短裙与三叶草》《无人倾听》《微情》。在被作者缩小了的地理空间里刻画新移民的情爱生活,多以女性为主角,抒发生命对爱的企求,娓娓道来的故事在婚姻与伦理纠葛的笼罩下,闪现悲剧的内核与不变的人性。异国风情,跨文化的生存经验,功利时代里真情的坎坷,悲情人物的内在伤痛。峰回路转的情节结构,富有节奏感的叙述语言,使曾晓文的小说引人入胜而又具有耐人咀嚼的诗性。
  • 教坊记

    教坊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回燕返

    凤回燕返

    三哥斗罗,我最难受的就是马红俊,我想给他一个不一样的结局(此篇同人,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侵权,立删)
  •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她叫丽莎·布伦南·乔布斯。她是乔布斯四个孩子里一度不被承认的那一个“大女儿”。她曾是乔布斯始终回避的生命里的“污点”。乔布斯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而她被乔布斯遗弃。苹果公司历史上所有产品里,只有一款产品用人名命名,用的就是她的名字。她长时间活在乔布斯的阴影之下,但她揭示了乔布斯的“暗面”的真相,并最终活出了自我。透过她的眼睛,我们能看到这对父女生活里的爱恨悲喜,看到一个小女孩孤独而倔强的成长,也能看到一个商业之外的乔布斯,一个作为父亲的乔布斯,在生活里是如何的偏执、天才、神经质、敏感又残忍。乔布斯大女儿丽莎亲笔自传,30年爱恨交织的父女人生,都在这本书里。
  •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扑朔迷离的故事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扑朔迷离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醉眼捉梦

    醉眼捉梦

    女主飞雁,资历平平却在短短几年中经历离奇古怪事件,这与她结识的好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既互相嫌弃又互相扶持,跨越阶层的友谊如何常年存续?书中天马行空记录飞雁穿梭在繁华城市的机遇,当你有时光倒流的机会,你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 里院

    里院

    里院,里取隐藏之意,为暗影之中的医院。从里一院,到里十院,这样的医院,在华夏大地之上,共分布着十座。里院以医院为遮掩,镇守在十座鬼门关之前,他们阳间秩序守卫者自居,同鬼门关之后的地府一道,维护着各自不同世界的规则,防止出现百鬼夜行之类的重大灵异事件发生。然而,一个巨大的阴谋犹如遮天蔽日的黑幕从天而降,没有人意识到阴阳秩序的混乱,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重生大宋做权臣

    重生大宋做权臣

    农妇……山泉……有片田…………其实一开始张宝的要求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