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900000046

第46章 戏曲发展的里程碑(2)

南戏发展到明代,渐渐在戏曲的声腔方面固定化,其中以四大声腔的戏曲最为人称道。这就是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和弋阳腔。海盐腔在南宋时开始出现,据说是由于张镃到海盐后,喜欢新声,令歌儿为曲,与流行的温州调相区别。元代贯云石、鲜于去矜结合海盐新声和北曲的歌唱优长,改造了海盐地区的民歌小调,到元末,由元曲家杨梓的家庭乐班首先示范演出,然后流传到市井乡野,继而传播到江浙苏杭一带,在嘉靖万历年间大为流行。余姚腔则兴自浙江余姚,成化嘉靖年间流行于太平、池州等长江下游地区,甚至北传到徐州一带。昆山腔是明朝魏良辅等人对流行于江苏昆山地区的小曲进行改革以后的产物,以后它就成为明清传奇的主流声腔。弋阳腔则是南戏在江西弋阳一带与北杂剧融合的产物,在元朝中期就已经生成,到明代嘉靖年间广泛传播于江南各省,而且该声腔具有独特的亲和力,每传播到一地往往能与当地民歌唱曲完美结合,生成具有当地乐调特点并为当地民众所喜爱的新的声腔,例如乐平腔、青阳腔、四平腔、义乌腔、太平腔、京腔、徽州调等,都是弋阳腔的分支或说是变种。在四大声腔中弋阳腔是最有旺盛生命力的一种,它在民间最受欢迎。昆山腔则走另一条路,登堂入室为上层社会所欢迎。可以说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昆山腔的戏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昆曲或昆剧,占据了中国戏曲的统治地位,其拥有的作家和作品数量位居各声腔剧种的首位。当今昆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明代,昆山腔,也就是昆曲,成熟的标志,就是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的成功演出。这是中国戏曲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但是这并不是说昆曲的创立就是梁辰鱼一个人的功劳,因为在昆曲确立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元代末年南戏盛行,吴中一带的昆山人在演唱南戏时经常运用当地的小曲并用自己地方的方言歌唱,很受昆山地区的人欢迎。于是昆山的一位有心的著名歌唱家顾坚就琢磨哪些曲调最受人们欢迎,他本人又是一位乐师,精通音律,他就对昆山流行的南戏乐曲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加工,第一次进行了规范化处理,这就产生了昆山曲的初步形态,使其与海盐、弋阳诸腔有了明显的差异,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了。元末大将扩廓帖木儿听说顾坚善歌,屡屡召见,希望能听他一唱,但是顾坚却坚辞不去。他自号“风月散人”,与名士杨维桢、倪元镇、顾阿英啸傲山林。他的《风月散人乐府》可以说是最早的昆山曲作。朱元璋是很喜欢南戏的,但是他的家乡却只流行弋阳腔,他当上皇帝后不久,就专门召见昆山地区的百岁老人周寿宜,请老人为他讴歌昆山腔。但是长久以来昆山腔没有进一步发展,因此它也只是作为四大声腔之一闻名于时。

后来有一个长期居住在江苏昆山太仓的江西南昌人魏良辅,他对戏曲音乐十分喜爱,因为北曲盛行,他一开始就拜北曲师傅学艺,可是他在学习过程中却发现因为自己是南人,对北曲的吐字发音怎么也胜不过当地的北曲名家王友山。于是他毅然放弃北曲,而改学南曲。南曲声腔多,由于他的居住地昆山腔最为流行,于是他发愤钻研昆山腔。世上什么事都怕有心人。魏良辅熟悉了昆山曲以后,感到昆山曲尽管有自己的特色,也受昆山地区人们欢迎,但是曲调并没有尽善尽美,大有改进的余地。于是他潜心研磨,据说足迹不下楼达十年之久。对昆山曲的改革可以说他已胸有成竹。

世上有些事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有些事却必须要有合作者才能完成。昆山腔的改革仅靠一个人是很难的。所幸老天相助,在魏良辅急需人帮助时,有一个叫张野塘的人出现了。张野塘善于北曲,年轻气盛,得罪官府,被人罗织罪名,发配至太仓。魏良辅听说此事,主动和张野塘结识。张野塘没有想到在流放地竟然遇到知己,甚为感动,就使出看家本领为魏良辅连唱了三天北曲。魏良辅觉得张野塘名不虚传,激赏之下,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张野塘。张野塘不仅能歌,而且精通乐器的演奏和制作,这使魏良辅更是喜出望外,张野塘就成为魏良辅改革昆山曲乐器和演奏的最得力助手。得知魏良辅决心改进昆山曲的消息,他的朋友——苏州的吹箫名手张梅谷、昆山的笛师谢林泉,还有魏良辅的弟子张小泉、李敬波等都全力支持并全身心投入了具体工作中。还有苏州著名的歌唱家、老一代曲师过云适,对魏良辅的改革也给予了许多指点。正是在众多艺人的全力合作、多年研磨后,昆山曲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流利婉转、字正腔圆、有板有眼、音韵悠长,当时此曲调新人耳目,人们听来觉得它似乎从清澈的水中淘洗过,清除了声音的一切杂质,是那么纯美甜丽,所以给这种新的昆山曲起名叫“水磨腔”。

有了曲调不等于就有了戏曲,必须有人按照这种新曲调写作剧本,有演员演出这种新曲调的剧本,而且剧本和演出都还要得到人们的认可,于是梁辰鱼出现了。梁辰鱼,生活于明正德、万历年间,字伯龙,号少白,也是太仓人。他曾为太学生,但没有做过官,是一个行为狂放不羁的才子。他生就一副“金嗓子”,精通音律,曾以魏良辅为师学习昆山新曲,独得其传。更重要的是他擅长曲词创作,曾作有剧本《红线盗合》、《红绡妓手语传情》、《鸳鸯记》等,同时他还作有散曲集《江东白苎》,所有散曲他都用昆山新曲谱写,亲自教人歌唱。时人趋新,一时间许多优伶都拜梁辰鱼为师,向他学唱昆山新曲。那时候江浙一带竟流传有这样的话语:“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所以梁辰鱼为普及新的昆山曲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为了给新的昆山曲创作出一个优秀的剧本,梁辰鱼苦心孤诣选择合适的题材。最后他选定以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为依据,创作了昆曲剧本《吴越春秋》。他选择这个题材的理由有很多:一是故事发生地与昆山相近,人们对故事内容比较熟悉;二是同样题材此前元杂剧有关汉卿、宫天挺、赵明道等人的创作,他们的创作经验可资借鉴;三是他曾经漫游吴越旧地,对风土人情做过考察;四是西施与范蠡的传说丰富多彩;五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足以激励人心。所以梁辰鱼抓住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将其设计为全戏的主线,在广阔的视野上展开吴越两国的历史争斗,同时在戏中也抒发了他自己对当时朝政昏暗宦官专权的不满。所以全戏意境极其高远,格调极其高雅,语言极其华美。此剧一出立即受到全社会上上下下的一致欢迎。梁辰鱼的声名随即传遍全国。很多艺人争相演出昆曲《吴越春秋》,剧本最后定名为《浣纱记》。虽然此剧还有不少明显缺点,不能列入最优秀的剧作,但是却是传奇史上一部占据独特地位的非常有名的剧作。因为《浣纱记》是昆剧的开山之作,人称“昆剧之祖”,其意义和影响非常深远。正是从这一点讲,它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四、汤显祖与沈璟为何而争

明代中叶以后昆曲在全国盛行。沈璟大张昆曲之旗,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写作和研究昆曲的戏曲家,如吕天成、王骥德、顾大典、冯梦龙、叶宪祖、袁于令、沈自晋等,人称“吴江浱”。

沈璟(1553—1610),字伯英,号宁庵,江苏吴江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在兵、礼、吏部为官。万历十六年(1588)辞官回家,以后就潜心戏曲。他的剧作共有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其中《红蕖记》根据唐传奇《郑德璘传》改编,讲述郑德璘与韦楚云的爱情故事,字雕句镂,辞藻极其华丽,但是因为过于典雅冗长,并不适宜演出。这是他早年摹写昆曲之作,但是已经反映出他对昆山曲律的刻意追求。他的《义侠记》取材自《水浒传》的武松故事,不过有所改编,剧中的武松竟有了一个自幼就有婚约的妻子贾氏。戏曲以他们夫妻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穿插武松与西门庆、蒋门神、张都监的斗争。其中《打虎》、《杀嫂》等出写得相当生动,成为后世昆曲折子戏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

同类推荐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井冈山的答卷

    井冈山的答卷

    一部全方位叙写革命老区井冈山在全国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率先脱贫摘帽奔小康的报告文学。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是共产党人交给人民的答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凌翼深入井冈山乡村,地毯式实地采访了120多个村组,以细腻的笔触、真实的细节全景式勾勒出井冈山精神谱写的新时代史诗性画卷。
热门推荐
  • 剑叩天门

    剑叩天门

    书友群:553963853读书、下棋、种田、习剑白云半壶家万里,秋水一剑寒十州。——这是一个少年提剑叩天门的故事。
  • 远离迷茫,从学会赚钱开始

    远离迷茫,从学会赚钱开始

    这不仅是一本理财书,更是照射现代年轻人生存现状的金钱万花筒;为什么要理财?为什么你理财了却没有赚到钱?如何从低薪走向自由?这本书曾鹏宇会告诉你比起盲目地进行财富积累,转变对金钱的格局观,有技巧的理财更重要;主持人朱丹、野马财经创始人李晓晔、演员严屹宽倾情推荐。
  • 暗号

    暗号

    艾米·凯伦有了一份新工作,在一家为特殊人群提供通讯中转服务的公司担任手语翻译。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视频电话为聋人和正常听力的人进行转译。但是,一位政治战略家却死在了视频通话的过程中。法律不允许艾米透露她所看到的一切。她陷在缄默守则和风险重重的总统竞选政治漩涡之间左右为难。艾米决定自己来调查这一事件。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并不只是观察者,正是自己无意间成为政治暗杀的触发者。然而,她能守住自己的缄默守则吗,当刺客把目标对准她自己和女儿时,她应该怎么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冥叶城

    冥叶城

    冥叶有五城,天地玄黄四副城,四城之上一主城。作为云灵大陆五大顶尖势力之一,冥叶城占地辽阔,势力庞大。四座副城气势恢宏,巍峨壮阔,牢牢地矗立于云灵大陆正北方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势力,却很少有人知道主城在什么地方。
  • 龙行天下之都市录

    龙行天下之都市录

    在广阔无际的太阳系中,有一个星球名为天启星。在这个星球有一个国家名为东圣国。
  • 首席影后之萌宝归来

    首席影后之萌宝归来

    她,是名义上安氏财团的大小姐安笙(夜笙)。一朝回国,已不再是以前那个随便任人摆布的白天鹅。她,身旁聚集着强大的势力,帮她复仇,并保护着她。温柔阳光林辞寒:“夜小姐,很高兴认识你。”帅气闷骚慕景年:“小笙笙,以后在帝都,我罩着你”娇贵狠毒上官雅:“笙美人,以后你还要多多保护我啊!”可爱机灵小安言:“妈咪,有我在,一定会逃出去的”沙雕助攻秦寒:“夜小姐,有老板在,一定会没事的。夜小姐,不好了,你快去看看老板吧,他受伤了,”…………尽管身边有这么多爱护她,帮助她的人,最终还是落入了他的手中。腹黑妖孽慕司宸:“笙笙,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你,放开你。”
  • 陌上九卿谣

    陌上九卿谣

    未来世界,人族与隐世家族并存,互不干涉。隐世家族洛族与巫族对立。隐世家族分管三千小世界,因为普通人中的重生者与穿越者的存在,干扰了小世界的稳定,三千小世界即将泯灭。一场决弈即将开启。
  •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

    【正文已完结】一身血腥的她,穿越成为了救赎。下田挥锄,养鸡喂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穿越的日子平淡踏实。可是谁知,有一天,她下地收小麦,收回来一个麻烦精,从此她的生活不再宁静。“滚开,别让我再看见你。”某男扁着嘴,一双大大的眼睛水灵灵的盯着她,不怕死的抱着她的手臂。“不要,伦家看不见你会心痛,吃不下饭,难道你忍心看见你亲亲亲相公这样吗?”某女听到那相公二字,鬼火直冒,运量着怒火,用力的挥动被抱着的那只手臂,同时也大声的吼道:那你去死吧……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