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900000047

第47章 戏曲发展的里程碑(3)

沈璟对南曲深入研究,对嘉靖年间蒋孝编辑的《南九宫十三调谱》中的652支曲子的由来、句式、板式、韵律一一进行考订,为南曲创作和歌唱进一步确立了严格的标准。他谆谆告诫自己的弟子:写作传奇,首要问题就是要严守音韵格律。沈璟的门生和他的朋友大都遵守沈璟的创作主张,作曲严守格律规范。这就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有名的“吴江派”。沈自晋一首《临江仙》曲曾叙说“吴江派”的阵容:“词隐(沈璟)登坛标赤帜,休将玉茗称尊。郁蓝(吕天成)继有檞园(叶宪祖)人,芳诸(王骥德)能作律,龙子(冯梦龙)在多闻。香令(范文若)风流成绝调,幔亭(袁于令)彩笔生春,大荒(卜世臣)巧构更超群,鲰生(沈自晋)何所似,颦笑得其神。”另外还有顾大典、汪廷讷也是此派中人。沈自晋曲中所说“休将玉茗称尊”就是指戏曲界人不要一味尊崇汤显祖(“玉茗”是汤显祖所居之堂名)。这里实际已表明他们“吴江派”和汤显祖创作不是一路,他们阵营极其强大,两家在创作主张上已有明显的纷争。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曾官至南京太常寺博士、遂昌县令等职,万历二十六年(1598)辞官回乡。在戏曲创作方面他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不应受音律约束。他的代表作是“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和《牡丹亭》,也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的成就最为杰出。人称该戏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传说当时娄江俞二娘酷爱看《牡丹亭》演出,却因过于感伤,断肠而死。而一个演员商小玲则在演出《牡丹亭》时,真情涌动,暴死台上。内江一女子因爱《牡丹亭》,倾慕汤显祖,自愿要终身侍奉。《牡丹亭》之所以如此感人,就在于作者写出了“人间真情”,此情可以战胜理学,可以超越生死而获得永生。

因为汤显祖作《牡丹亭》使用的是流行于家乡的弋阳腔的分支——宜黄腔,吴中曲家用昆曲衡量多有不合曲律之处,因此吴江派人就对汤显祖多有指责。或说他“未窥音律”,或说他“不谙曲谱”,凌濛初《谭曲杂札》甚至说他“惜其使才自造,句脚、韵脚所限,便尔随心胡凑”,“至于填词不谐,用韵庞杂,而又忽用乡音”,“彼未尝不自知,只以才足以逞而律实未谙,不耐检核,悍然为之……况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故总不必合调,而终不悟矣”。沈璟好友,吕天成之父吕殷昌(汤显祖同年进士)把沈璟的曲书寄给汤显祖,意为让汤显祖好好学习音律。汤显祖回信说:“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语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摹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沈璟的好友孙如法也给汤显祖寄来沈定曲谱,汤显祖回信说:“此亦安知曲意哉?……弟在此自谓知曲意者,笔懒韵落,时时有之,正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汤显祖意思是作剧应当先在立意和文辞上下工夫,然后才能顾及音律。沈璟则针锋相对地在他的剧作《博笑记》卷首以一首《二郎神》曲回应道:“道欲度新声休走样,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很长时间沈璟与汤显祖之间通过他们的朋友你来我往,对于戏曲创作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书面论争,这就是中国戏曲史上有名的“汤、沈之争”。

当时汤、沈除了就戏曲创作理论展开论争之外,还特别就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的修改问题进行了激烈论争。沈璟为便于《牡丹亭》用昆曲演出,曾对汤显祖原作进行改编。吕天成之父吕殷昌送给汤显祖看,汤显祖大为恼火,他不知道改编者是沈璟,以为是吕殷昌自己修改,就对凌濛初说:“我写的《牡丹亭记》,被吕玉绳(吕殷昌字姜山,号玉绳)大加改窜,说是便于昆曲歌唱。我不禁哑然笑:过去有人看到唐人王维所画冬景芭蕉,以为不合实际,就把芭蕉割去,改成梅花。这一下是冬天的景色了,可是却不是王维笔下的冬景了。”他又对演员罗章二说:“《牡丹亭记》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却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俗唱,却与我原作的意趣大不同了。”

这场“汤、沈之争”多少带有意气之争的色彩,双方主将虽未照面,但是唇枪舌剑火药味甚浓。我们抛却他们之间的意气和过火的言辞来看这场论争,它实质标志戏曲发展到传奇阶段后,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它标志传奇创作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艺术主张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这场论争引发了戏曲界对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广泛深入的探讨,从而推进传奇奔向更加繁荣的道路。在中国戏曲史上有几场著名的论争,而能够标志中国戏曲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的论争有两场,其一是这场“汤、沈之争”,另一场则是清代的“花雅之争”。

五、“花雅之争”与徽班进京

“花雅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上历时最久、范围最广、牵涉人员最多的一场“大战”。其结果是奠定了京剧的国剧地位,使中国戏曲成为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魅力的表演艺术样式。

什么是“花雅之争”?“花雅之争”可以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戏曲革命”,它与两个艺术流派、两种戏曲创作主张的“汤、沈之争”的内容完全不同。这场纷争历时一个世纪,涉及整个戏曲界,可以说闹得天翻地覆,其中心地在清朝首都北京。

明清以来的苏州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非常发达,形成了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该地周围大量的文化人居住。昆腔经过魏良辅、李玉等剧作家的改进,因为音律精致,乐词优美,赢得了该地区的主导地位,这也正是它被称为“雅”的原因。

当昆曲取得绝对优势在全国成为第一大剧种,尤其是获得明清上层社会认可,被宫廷欣赏,越来越典雅时,弋阳腔却也发挥着它“落地生根”的优长,和各种地方曲调结合,形成了多种多样多姿多态的地方戏。这些地方戏没有清规戒律的束缚,蓬勃发展。清朝中叶相当有名的地方戏种就有梆子、罗罗腔、秦腔、柳子腔、弦索腔、京腔等,它们就成为足以与昆曲抗衡的力量。于是时人就称呼昆曲为“雅部”,称呼各种地方戏为“花部”。“花部”诸戏不仅在地方演出,而且当它们有了一定的实力后,它们就继承并发扬金院本元杂剧“冲州撞府”的传统,到各地演出,而一国之都更是各戏班必到之地。据北京乾隆年间的碑记可知,那时在京都的地方戏班常有数十个。

花部诸腔首先在北京站住脚的是京腔戏班。乾隆初年有京腔的六大名班,在京都九门轮转。在它得到清廷欣赏的同时,也被朝廷强制规范,成为一种和昆曲并行合演的戏曲样式,使它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这被人们说成是“花雅”的第一次交锋,结果以花部京腔被“同化”失败而告终。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秦腔名角魏长生带着他的戏班和剧目进京,演出《滚楼》一炮打响,取得巨大的轰动效应。据说当时人“歌闻昆曲,辄哄然散去”,“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不少京腔艺人转投秦腔戏班。有人还写下这样的诗句:“丝弦竞发杂敲梆,西曲二黄纷乱忙。酒馆旗亭都走遍,更无人肯听昆腔。”这时清廷又用政府手段予以强行干预,禁止魏长生的秦腔戏班在京演出。秦腔在北京辉煌了七年之后被迫离开。这一次的斗争又以花部失败而告终。

时隔四年,借着乾隆八十大寿之机,花部第三次进京与雅部较量。这一次到京的是高朗亭率领的徽班“三庆班”。高朗亭吸取以前腔调单一容易失败的教训,他把京腔、秦腔和自己地方曲调二黄腔(徽调)融合在一起,选择连台本戏演出。由于其腔调既熟悉又新鲜,武打表演既热闹又有趣,迅速得到京都人们,包括宫廷的欢迎。但是保守势力不会甘心,八九年后清朝政府再次下令在全国禁止各种花部戏曲的演出。然而,这一次清廷的禁令如同废纸,花部演出不但未被禁止住,而且徽班又有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相继进京,与先前的三庆班联手,形成四大徽班与昆曲决斗的局面。在四大徽班新鲜的为民众越来越欢迎的演出冲击下,昆曲终于因为自身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而败落了。

又过了十几年,在道光八年到十二年间,湖北汉调的一些艺人如王洪贵、余三胜等人进京,他们加入徽班演出,使徽班的二黄与汉调的西皮迅速结合,形成新的皮黄戏,于是一个新剧种——京剧诞生了,昆曲独霸天下的局面从此彻底结束。“花雅之争”以花部的最后胜利而落幕。

“花雅之争”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剧种之间的斗争,又是广大民众与封建统治者对戏曲不同审美意识之间的一次空前的较量。这次斗争标志着中国戏曲以作家和剧本创作为中心、以戏曲文学审美观念为主的戏曲欣赏习惯开始发生改变,戏曲表演成为大众更加关注的目标和审美中心,演员的演出技艺更加被人们所重视,并逐渐成为戏曲观众评论的中心。这次斗争更标志原本属于民众的戏曲艺术又重新回到民众的怀抱,从而中国戏曲再一次“由雅还俗”,获得了长驱发展的新的生命力。

同类推荐
  • 博兹特写集(狄更斯别集)

    博兹特写集(狄更斯别集)

    《博兹特写集》是狄更斯的成名作,是他最早以书籍形式出版的作品,收录了他早期发表在各家报刊上的特写和短篇故事二十七篇,加上未发表的八篇,共计三十五篇。《博兹特写集》展现了当时伦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中下层阶级生活的描写尤其细致入微。作为狄更斯作品的开山之作,《博兹特写集》对于这位大文豪日后写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博兹特写集》对于全面研究狄更斯,深入了解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社会状况,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
  • 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

    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

    《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收录了艾略特从1917年开始到1961年间的9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这位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的评论家有着独到的眼光,对众多文化现象进行了评论,如对文学批评的运用的论述,另外他还评价了对他产生巨大影响力的若干作家,并强调了接受真正的教育的重要性。
  •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央视大型情感节目《朗读者》在大江南北引起轰动,阅读和朗读成为全民追捧的风尚。朗读将人的感情和经典文字融合,给人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由凤凰联动隆重推出的“朗读者系列”强势来袭。“朗读者系列”共分为四本,分别是给孩子、给爱人、给自己和给长辈,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包含《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人生慢:给自己朗读》、《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
  • 孤岛的诗歌

    孤岛的诗歌

    哪怕身处黑暗,死亡如影相随,无畏、美好和善良也会带来希望,如峭壁上的花朵,像孤岛上的诗歌,用微弱的光亮,驱散无边的寒意。1954年,13岁的弗兰克·戈尔德跟随父母来到了澳大利亚,远离了战火中的匈牙利。然而,新人生即将到来之时,弗兰克却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连走路都成了一种奢望。他被送到名为黄金时代的儿童脊髓灰质炎疗养院接受治疗,那是一个仿佛脱离现实世界的孤岛,孩子们像受伤的小动物一样被扔在这里,各自舔舐自己的伤口,不安而迫切地期盼着回归从前的生活。弗兰克也是如此,他尖锐而孤独,喜欢思考、讨厌规则,黄金时代如囚笼般困住了他的身体和他的心。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艾尔莎,一切都变了,爱、欲望……
  • 孤独旅者

    孤独旅者

    《孤独旅者》是《在路上》作者凯鲁亚克一系列旅行主题的文章的合集。从美国南部到东海岸再到西海岸再到偏远的西北部,他的足迹遍及墨西哥、非洲摩洛哥、巴黎、伦敦,他乘船横渡两大洋:大西洋和太平 洋,遇到各色各样有趣的人和城市。他去铁路上、货船上、深山里工作,在纽约同“垮掉的一代”谈天玩乐,在巴黎巡游教堂和博物馆,生动展现一个独立自主且受过教育但又身无分文、四海为家的浪子的生活状态。
热门推荐
  • 重生女修仙传

    重生女修仙传

    一个在现代被各种信息轰炸,拥有着现代思维的女子,胎穿到了异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她从一开始的小心谨慎,到后来逐渐放开,绽放出耀眼的光华,在这个世界留下一段独属于她自己的华丽篇章。这里没有逆天的宝物,没有如花的美男,只有一步一个成长的脚印和我们心中点点生活的印迹。------感谢小川同学帮我画的封面,这是根据赤水的形象画的哦,陶醉ING------求推荐,求收藏,求各位大大的评!你们的每一张票票,每一个收藏,都是对眷念最大的鼓励!
  • 凤缘孽:宫姻艳戮

    凤缘孽:宫姻艳戮

    一个原本无缘皇宫的绝色女子,却为复仇而来。她恨却又生爱……却不料,她竟然对这个多情的皇上,动了真心。他的多情,他的威严,他的一颦一笑。都另她无法抗拒。明知道是冤孽,却不能自控。若非如此,她真想要他的命,给姊姊复仇。然而,摆在面前的是残酷的宫斗,生死尚不能定,复仇之路艰辛无比!究竟是该放弃情爱,甚至生命,又或者妥协、认命?姊姊的性命岂能枉死……于是美艳成了她最锋利的武器,她要得到这个风流不羁的帝王恩宠,她要在这深宫里只手遮天,她更要那些曾经害死姐姐的罪人血债血偿。尔虞我诈的深宫,或许容不得真挚的情谊,美艳下隐藏着怎样残酷的杀戮?难道只有蛇蝎心肠的女子才能笑到最后?孰对孰错?只因身在皇宫!~~~~~~~~~~~~~~~~~~~~~~~~~~~~~~~~~~~~~~~~~~~~~~~~~某fay是红袖的新人,需要大家多多支持。不管亲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请留下你们宝贵的意见!你们是某fay前进的动力。谢谢~~~~鞠躬!另:新坑的地址:http://m.pgsk.com/a/201468/《凤缘孽:银乱后宫》某fay时间有限,更新稍慢,但会努力跟上滴……
  • 傻子王爷

    傻子王爷

    穿越而来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傻子,是真傻还是假傻。是真的聪明又或者只是被逼无奈。这一切是阴谋还是命中注定。因为她的原因让很多人受到伤害,所以她放弃一切的记忆,让自己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可是命运的轨迹再次轮回,她是否又会走回从前的路。(本文慢热型,女主性格到后面会有所变化。耐心看下去,就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 飞鹰行动

    飞鹰行动

    A市鹏程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季鹏程,在走出Z省传媒大厦的时候,心情简直郁闷到了极点,一种深深的挫折感同时袭上了心头。是的,本来参加A市举办的“卡通动漫节吉祥物设计大赛”,季鹏程是抱着必胜信心的,因为他的公司无论在A市,还是在Z省,哪怕是在全国,都是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参加这样的比赛,夺魁应该只是水到渠成,在季鹏程的心里其实还有更加远大、也是他早就树立好的目标,那就是继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黑猫警长……之后,由他的鹏程公司再推出一个全新的卡通品牌,这样的卡通形象不仅要在全国叫响,而且还要走向世界。
  • 共度

    共度

    老爸咳嗽,据说已经有两个星期了。早上起床的时候听见母亲对妹妹说,“你爸总是咳,我让他去看他也不去。你下班再给他买瓶止咳糖浆。”妹妹肯定在镜子前化妆,她的声音随化妆动作的快慢时断时续。我们从十几岁起就不再认真听母亲说话,她说什么不说什么,对我们影响不大。“光喝糖浆没用,得打针。”这是妹妹不耐烦的声音。“也不发烧,干咳,我看主要是肺燥,喝点糖浆就行了。”这是母亲没什么主意下的坚持。“都像你们似的自己用药,还要医院干什么。”妹妹今天肯定又是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不然不会不知道自己是谁,说起话来没大没小。我拉开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医锦还乡

    医锦还乡

    穿越就穿越吧,也没要直接穿越到战场里边来的。她不要当军医官,也不要什么功名。一边哀叹着,却发现想要过平常安稳的农家生活,就必须先帮大军打赢这场战争……那至少……让她从战场里拐个汉子带走呗?【和氏璧及以上打赏会有加更】
  • 我是琦玉老师的老师

    我是琦玉老师的老师

    一个普普通通的26岁秃头上班族,X傲天,穿越了……卵而穿越后竟然没有“无限吞噬”,也没“无限抽卡”,更没“异界召唤”这些BUG的能力。后来却被告知拥有一个特性,叫做——“无敌”!忍不住赞了一句:真香!于是乎,拥有“无敌”属性的X傲天在一个莫名的世界中混吃混喝,成为了一个名叫埼玉的年轻人的老师!带着埼玉在各个城市(世界)闯荡,去过“英雄学院”当过教师,去过以“猎人”为职业的H市,还到过“海贼”横行的海港城市O市!铸就了两个“秃头”的传奇!(不久的未来)(哦,对了,这真的只是《一拳》的世界吗?谁知道呢?作者君不好说,不好说!)(另外,本书绝对不是鸡汤文,是轻松吐槽搞笑兼无敌文!真的不鸡汤,绝对不鸡汤,必须不鸡汤!)(最后,读者交流群:854888024!)
  • 如果你在如果我来

    如果你在如果我来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以这种方式再与苏棫朴相见——他站在楼上,俯着身子看着下面。而我便是楼下众多安装工的一员。清一色的男人中间就我一个女的,穿着公司统一配发的帽子与绿色工作服。直到他从楼上下来,一副不咸不淡的语气:“没想到,你竟然做了组装工。”我才知道,我与他是真的分道扬镳了。我说:“是啊,做组装工有什么不好,锻炼身体又能挣钱。”看着他的脸色一青一百,我知道我终于赢了一局。他说:“你开心就好。”如果我没听错,他的话里好像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不禁让我想到,如果拿我现在的情况写篇文章,可以这么取名《惊!某名牌大学女学生毕业竟去做组装工!》,应该能获得不错的浏览量。想到这里,我忍不住自嘲了一下,抬头就对上他凌厉的目光。我知道他的目光是什么意思,他肯定在想,桑黎阳你怎么变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