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1900000005

第5章 马士英定策

史可法要找的这个人乃是凤阳总督马士英。

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年间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迁山西阳和道副使,崇祯五年(公元1635年)擢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在宣府任上,因行贿被人告发,坐遣边防,不久流寓留都南京。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张献忠所部农民起义军的气势延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马士英得以起用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庐州、风阳等地军务。

重新入仕的马士英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该年,保定总兵刘超叛乱,巡抚王汉率兵讨伐身亡,崇祯命马士英率军进讨。

马士英驱兵前往,连战皆捷,进而筑长围困城。

刘超为河南永城人,与马士英是旧相识,出城请降。马士英疑其有诈,待刘超甫一出城,便夺其佩刀,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掉城内叛军武装,将刘超捆绑成一个大粽子,献俘朝廷。

马士英此事做得干脆利落,得到了崇祯帝的高度赞赏。

也从这件事看出马士英办事有勇有谋,反应快,善机变。

当然,史可法找马士英商量定策大事并非是借重于马士英的谋略和机变,主要是因为马士英同样是手掌兵权的督师文臣,其直接节制着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总兵,若是得到马士英的支持,无疑会取得这几支军队的支持。

在前往浦口的路上,史可法已经琢磨出了一个折中之计,即既不立福王朱由崧,也不立潞王朱常汸,而立远在广西梧州的桂王朱常瀛。

史、马密商的过程是愉快的,结果也是史可法所希望得到的。

史可法说:“不管是论血缘还是论贤明,桂王都是最佳人选。”

马士英快人快语,答:“立桂王也很好,但必须从速。”

马士英这么配合,是因为他没料到自己会在史可法心中占据这么重的分量,有些受宠若惊,无论史可法说什么他都跟着附和。

因为太过于激动,马士英还想马上邀请南京各衙门官员齐赴浦口,以做成拥立桂王的事实。

史可法考虑到马士英所任的凤阳总督不过是地方高级官僚,无权召集朝廷大臣开会,没有答应。

饶是如此,史可法还是在第一时间内从浦口给南京高级官员发回一封亲笔信,直陈定策意见:“既然立福王、立惠王大家都有争议,不如二者皆舍而改立桂王吧。”

为了照顾到东林人士的情绪,史可法又郑重其事加了一句“至于潞王,可以仿古代兵马元帅的制度由他统天下兵马”。

对于这个折中方案,南京的钱谦益等人并没有太大的意见。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是立福王朱由崧,一切都不是大问题。

但要立桂王,就必须从理论和道义上彻底否定福王。

于是,史可法给福王定下了“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的调子,剩下的事交给钱谦益等东林党人进行完善和补充。

这样,众东林党人士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对福王进行操行评定。

这个说福王朱由崧“在邸不类事”,那个说福王朱由崧“非天子器”。

吕大器、张慎言、姜曰广、钱谦益等人最后总结出了福王朱由崧有七条不可登位的理由,即:“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提交给史可法。

实际上,给朱由崧冠以“七不可”的恶名,进而说他“不类事”,多为凭空捏造。

的确,老福王朱常洵为郑贵妃所生,深受万历帝所爱,封藩时得到了远远丰厚于其他藩王的赏赐,以至于民间流传有“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的说法。

不过,明成祖本身是由藩王举兵而取得帝位的,对藩王的防范就特别严苛,专门为藩王制定了许许多多不合人情的条令,有些甚至已经到了神经质的地步了。比如说,亲王封国后非奉诏不得进京,且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封地的百里之内,不得擅离封地,而且不能出现二王相见的现象。有违上述条令者,即革为庶人,发往凤阳高墙圈禁,同行之人,一律发往极边的卫所充军到老死。宗室有居住乡村者,虽百里之内,也必须每隔十日到地方衙门签名报到一次,但凡一次不到,就定罪议罚。还有,宗室不得与文武官员往来交结,不得干预百姓的生活,所谓“仕宦永绝,农商莫通”……

正是在这些变态的宗藩条例的钳制下,大多数宗室蜕变成为被软禁于封地内不农不仕、啖民脂膏的造粪工具。

所以,以“不类事”来否定朱由崧,多少显得牵强。

另外,所提到的“七不可”到底是不是事实,也很难说得清。

据传闻(仅仅是传闻),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三深夜,李自成大军剽掠至怀庆府,朱由崧和嫡母邹氏一起从洛阳东门出去,因为李自成军来得太急,朱由崧急于脱身逃命,竟置邹氏生死于不顾,独自偷溜了,狼狈不堪地潜入卫辉府依附于潞王。如果这传闻是真的,那朱由崧在危难关头只顾着自己跑路,将嫡母丢弃在兵荒马乱的半道上,那自然是不孝了。但这事的另一版本是:怀庆府陷落当日,朱由崧和嫡母邹氏及续弦王妃李氏一同出逃,逃到半路,被李自成乱军冲散了,他只好独自一个人投入卫辉潞王府中。混乱中与嫡母走失,那是意外之事,强扣上不孝的大帽子,就太过苛刻了。

不管怎么说,民间既然流传有置嫡母生死于不顾的说法,判定朱由崧“不孝”,还算有点影子。

但除了“不孝”这一桩,其余“六不可”就根本无可考究了。

可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朱由崧背定了“七不可”的黑锅。

礼部的官员忙忙碌碌着,张罗着乘舆法物,准备前往梧州迎接桂王。

在这一关键时刻,一个小人物登场了。

这个人是个太监,姓卢,名九德,外号“胎里红”。

“胎里红”曾在宫中伺候过朱由崧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和朱常洵父子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这时候在凤阳担任守备太监,是马士英的亲密同事。

从感情上出发,“胎里红”是希望故主之子能登上帝位的,从马士英口中,他得知朱由崧面临落选的危险,便四下奔走,串联起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镇总兵共同拥戴朱由崧。

宋、明两朝奉行的都是“以文制武”的文臣督兵政策,武将的地位极低,“立储”、“定策”这类大事,武将通常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土木堡事变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中,大明皇帝被瓦剌人劫持,形势万分危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也是全由于谦、胡濙等文臣做主,武将只能靠边站。

正德帝病死,无子无弟,拥戴嘉靖帝朱厚熜登上帝位的,同样是杨廷和等一干文臣出的主意,根本没有武将说话的机会。

现在,这三个武官承“胎里红”看得起,高兴之余,不免有些飘飘然。同时,也贪立“定策大功”,就鸡啄米一样点头同意“胎里红”的邀请,振臂高呼拥立福王。

马士英回到凤阳,得知高、黄、刘三人已经抱成团,一致协谋拥戴福王,叫苦不迭。

事已至此,如果还一味遵守和史可法达成的“浦口协定”,其结果只能是自己被军队架空。

向来以机变著称的马士英没有太多犹豫,迅速地加入了“拥福”行列。

史可法哪里知道马士英的变化如此之快,为了彰显自己迎立桂王的凛然正气,还煞有介事地把姜曰广等人所总结出来的“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等七项不可立福王为帝的理由写在信里,寄给马士英。

马士英将史可法这封信小心翼翼地珍藏了起来。

在他看来,一旦福王得登大宝,这封信将是以后要挟史可法的最佳法宝。

接着,马士英也提笔写了一封信。

不过,他这信不是写给史可法的,而是写给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的。

在信中,他以凤阳总督和三镇名义正式宣布拥立福王朱由崧。

前文说过,韩赞周是崇祯专门钦点派到南京监军的大太监,是南京三大实权人物之一。接到了马士英的信,不敢怠慢,立刻遍邀南京各大臣到自己家中商议对策。

众人读了马士英的信,莫不震响失色。

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

现在,福王已经得到了三镇总兵的支持,大家还能有什么选择?

大家只好违心地表示同意,匆匆散去。

同类推荐
  • 手机三国

    手机三国

    袁耀被从天而降的手机砸中给送到了东汉末年。美图秀秀功能:在我的眼中没有丑男。“典韦,和那周瑜比比看谁更帅!”“夏侯淳快,就是你,给你重新安装一个眼睛顺带着给你搞个双眼皮!”QQ空间功能:袁耀看着眼前曹操的心情栏上写着“不爽,想杀人!”赶紧躲开点吧。至于什么严夫人卞夫人的心情栏上写着寂寞空虚冷之类的,自然要更加的去护一番了。手机相机功能:在我面前没有绝世武学,只看我想不想拍罢了。吕布的戟法,赵云的枪法,黄忠的刀法,没有袁耀不会的。看一遍记住全部。至于手机淘宝?呵呵,诸葛连弩,黄金圣衣,只要你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啊。其他的能够还在探索之中,这是一个带着手机去三国的故事。
  • 我有一座军火库

    我有一座军火库

    文奎带着一座军火库穿越到元末明初,他激情豪迈地吼道:“朱元璋,我来也!”
  • 古代女权

    古代女权

    这里是以女人为主的世界,而男人则是女人的附庸品,主角能不能逃脱宿命的枷锁呢?请大家观看(古代女权)。
  • 凤凰山的男人

    凤凰山的男人

    凤凰山安家大院的天林、天锡、天孝三兄弟是唐朝平西大元帅安崇诚的后裔,家业发展蒸蒸日上。然而,在清末混乱的世道下,内有天傅、四老爷等族人使坏,外有黎道强、张麻三等强敌作对,加上县衙腐败无道,把天林逼上了绝路。故事从天林的银号出现存银吃紧、黎道强闹事开始,引发了天林向四老爷要帐、天林失落河中生死未卜、安家大院因一时无力偿还债务而众叛亲离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情节;后来,又因为猫耳岭马蜂、赵明出手,救天林于水深火热之中,引发了黎道强害死小翠、谋杀亲爹,并嫁祸天林而被入狱等意想不到的事情;难为可贵的是,天林的妻子刘国秀为了保全大院和天林,一个弱女子费尽心思、吃尽苦头,甚至不惜变卖家业,就连天锡、天孝为了拯救大院和天林,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身犯险,苦寻失联的大哥、勇做冲锋陷阵的小卒……苦尽甘来。以清官省府巡抚二老爷的出场作为转折,揭示了坏人终会遭到惩治、好人得以保全的正能量。故事结束时,特意把天林刻画成一个英雄,以武德战胜坏人的光辉形象。人物塑造:吃货铁牛、吝啬的四老爷、机灵的马玉柔、冤家丁东和瘦猴……情节设计:土家风情花灯戏、过年猪泡汤肉、激情与刺激的打斗……
  • 共青团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共青团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0多年的历史是共青团和青年的宝贵财富。读团史,可以使团员青年进一步认清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规律,进一步认识青年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进一步了解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走向,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赢得未来。《共青团史话》以史话的形式,记述和反映了中国共青团90多年的历史。通过此书,我们能更为详细地了解共青团的历史,及其在党的领导下,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作出的重要而突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小娘子

    小娘子

    她穿过来之后,被逼着替姐出嫁最悲催的不是这个好不容易救好姐夫,阿姐也回来了为什么她还不能回家呢?
  • 英语民族史:新世界

    英语民族史:新世界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本书收入四种崇明地方名人著作。《秦约诗文集》是辑录了秦约的诗文作品;《海运奏疏》收录了沈廷扬关于开海运的多封奏疏;《求己堂诗文集》是清末崇明诗人施彦士的作品,乃合《求己堂诗集》与《求己堂文集》而成;《沈汝梅诗文集》则是辑录了民国著名教育家沈汝梅散见于地方报刊的诗文作品。四种著作并收入了辑录的相关生平传记资料。
  • 口才学(下)

    口才学(下)

    口才是一堂人生必修课,口才是一门学问,好口才可以通过练习得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出言不慎就是祸,老实人也要有口才,修辞技巧在口才中的运用,身体是重要的语言工具,让表情为语言锦上添花。
  • 萍踪侠影录

    萍踪侠影录

    小说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通过朱明王朝与张士诚后代的矛盾、朝中奸宦与忠臣义士的斗争以及中原与蒙古之间的民族冲突,表现出爱国保民的主题。其间穿插了张丹枫与仇家后代女侠云蕾的爱情波折,有机地与家国命运交织在一起,深沉蕴藉,凄怨动人,表达出作者“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的创作思想,交织成一个豪侠浪漫美好绝伦的传奇。
  • 马化腾:领跑互联网

    马化腾:领跑互联网

    本书以腾讯的企业发展史为主轴,将马化腾的成功管理思维一一加以剖析展示,以让读者全面了解他是如何修身、用人、经营、创新、开拓、竞争、打造品牌的。由此,也希望为创业者、管理者和职场经理人走向成功提供一个样本,并让自己的理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阅读马化腾,更能学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智慧。
  • 田园小针女

    田园小针女

    针灸世家第四十五代传人姜宝青遭遇车祸,重生在了乡下一个痴呆小女孩身上。愚昧闭塞的山村,骇人听闻的陋习,自私自利的亲戚。失怙弱女如何在群狼环伺下,同哥哥过上安然的小日子?且看她化刃为针,在坎坷世事里,挣得一片锦绣!只是,那位病娇公子,你过来,咱们先把账算一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痴theatre

    白痴theatre

    和时代碰撞的结果是摩擦出火花还是爆炸?世俗让它俗,自我让它我,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离凰合集

    离凰合集

    他是冲龄继位的少年天子,文韬武略,傲视苍生天下尊。朝堂纷争,他被迫大婚。她是出身权贵的宰相之女,才貌双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为后,她遭受冷遇。他是温文尔雅的亲贵裕王,品貌非凡,辅佐江山众人知。一日相遇,他对她倾心难抑。一次迟到的相遇,她成为仙子,与他乾坤和谐;从此,皇帝专情,六宫粉黛无颜色。一段突然的告白,她亮明身份,与他行同陌路;从此,叔嫂有别,从此萧郎是故人。后宫妃嫔,千姿百态,各个觊觎后位,招数使尽。身边心腹,温柔可心,却爱慕皇帝,要为妃为嫔。而当噩耗传来,她赫然发现,自己已是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