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000000062

第62章 金花银

徐卿伯初来,也是大开眼界,看着毕自严缓缓向吕维介绍大明当下最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征辽饷征的越多,问题也就越严重。

这个问题围绕着白银产生,这也是吕维一知半解最为好奇的。

按着他的想法,南方粮食高产,自然粮价较低;北方产粮不足,自然粮价高。

应该花钱搞南粮北运,以缓解北方的粮食压力……可事情真如他想的这么简单?

而他最近又知道历代皇帝有一笔小金库,来源叫做金花银。金花银是英宗时期把江南五省本该解压到北京的四百多万石粮食折算成一百万出头一点点的银子送到皇城,是皇帝的私房钱,遂形成惯例。

相当于一两银子换四石米,一石米才两钱五分银……吕维感觉亏大了。

现在毕自严的解释围绕着白银引发的问题讲述当下的问题,也和这笔金花银有关,毕自严的感觉是亏的更大!

为什么呢?

因为东南海上贸易的发展,导致每年有四百万左右的白银流入,白银泛滥贬值,其他物价自然上升。结果就是东南地区虽然产粮,可粮价也很高,一石米市价能卖一两半,甚至能卖二两银。

所以,产粮的南方,粮价比北方,比北京还要高。再算江南五省金银花一事,原本应该解送北京的四百万石大米,相当于南方市价七八百万两银,但这五省只出一百万两银就能完事儿。

辽东粮价很高,偏偏朝廷拿不出足够的粮食来养军,只能发放银俸,致使辽地粮价始终居高不下,从辽沈大败一石粮食十二两,到后面的一石粮食七八两,再到最近的一石粮食二三两,才算相对稳定下来。

这意味着朝廷从天下各处搜刮来的六七百万两辽饷砸到辽东去,其效果甚至还不如二百万石大米来的实在。

大米可以吃饱肚子,能稳定物价,能让军士养家糊口安心操练、备战;可银俸呢,每月一两三钱的军饷,买不来五斗米,军士连家人都养不活,还有什么心气去训练?还有什么战斗意志可言!

拿不出粮食,给白银,大量的白银冲击下,不仅辽东经济崩解的一塌糊涂,建奴方面也好不哪里去,冬季缺粮时几次达到过一石米四十两的巨额高价。大量的白银聚集在辽地……又加剧了走私的泛滥,商人可不管银子怎么来的,是银子就行了。

毕自严与吕维也算是不谋而合,他提议罢江南五省金花银,从明年重新起征四百万石本色,并在两淮船厂、天津船厂大造运船,增加运力,方便运输这四百万石粮食。

这笔粮食必须征上来,有了这笔粮食不说盘活辽镇,起码能稳住辽镇经济,让士兵家属可以吃饱肚子,让他们可以专心操练。

而且粮食的妙用有许多,多到了毕自严不敢说出来。

粮食贪污很不方便,哪有银子运输、贪污方便?

最为关键的是,只有死死卡住辽军的口粮,辽地将门集团才能蓬勃发展……银俸军饷发的时候克扣一些,发到军士手里,军士要买粮养家,又要经过市场剥削,倾家荡产毫无积蓄。

市场谁说了算?当然是商人说了算,商人背后就是辽西将门,和一级级的官员!

每年砸过去的辽饷,最后就被这些人用粮食从士兵手里淘的一干二净!

很多士兵破产逃亡,再要么沦为辽西将门的附庸,成了辽西将门威慑朝廷的帮凶、爪牙。

这种风气已然开始,但还没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身为督饷转运左侍郎、天津巡抚,毕自严很清楚辽镇的情况;他还有亲弟弟叫毕自肃,和徐光启的弟子孙元化一起陪伴袁崇焕镇守宁远立下大功。朝廷该知道的事情,他知道;朝廷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

立刻吕维与毕自严就达成了共识,可毕自严面有忧虑:“外臣提议罢金花银改征本色,江南诽议必然蜂起。外臣不惧言官参劾,可就怕两淮、天津船厂所造运船被奸贼焚毁一空。”

“先造船,年底再宣布此事。”

吕维已下定决心,哪怕江南五省有民变,有叛乱,这四百万石本色大米必须收到北京来,本就是大明祖制,是英宗皇帝花钱大手大脚,才弄出这么个鬼主意,几乎就是皇帝和江南五省勾结的一起典型偷税漏税。

四百万大米,是户部的,是国库的;经英宗皇帝这么一搞,他这个皇帝和后续皇帝每年多了一百万零花钱,可国库却损失了四百万石大米的收入。

同时江南五省减轻的不仅仅是金花银、粮食市价之间的差额,他们也免去了将这四百万石粮食运到北京的巨额人力、物力投入!

换言之,江南五省拿出这一百万的金花银,省去的民力、物力损耗,折算一下大约能有四百万石大米的两倍,到三倍。这里不能用贬值的白银来算,用粮食来算最能体现江南五省获取的利益。

五省士民一年积蓄这么多财富,一年年下来自然士殷民富,温饱不愁有了闲钱文风大盛,要么走科举这条通天大道,要么经商搞手工业,再要么也有余力开发水利……五省士民每年少支出的这笔损耗,几乎成了江南发展的持续投资。

任何一个皇帝都舍不得每年一百万的零花钱白白消失,即便有皇帝能下这个决心,也没人敢挖江南五省士民的墙角……不,这是五省士民的命根子,谁敢动刀子?

种种税改都是挤牙膏,没有吕维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给毕自严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提出来。

只要这项措施做到位,无异于一举解决辽饷问题……至于辽军将门,一层层吃拿卡扣的官员是否满意,可不在吕维考虑范围内。

为了实额收到这四百万石大米,吕维连平叛江南五省的心思都有,眉目杀意弥漫。

周身真气受炽烈情绪鼓动,腾空而起足有丈高,煌煌如焰。

谁敢破坏辽东局势,就是要至他于死地,哪能饶恕!

辽东局势不解决,传说中小冰河时期越演越酷烈,内忧外患民怨沸腾,自己哪能当个清闲逍遥的神仙?

绝对会被滋生的邪魔连着骨头嚼碎了吃!

毕自严这么抖出金花银背后的秘密,卢象升、徐光启、周道登面色如常,徐卿伯则是神色严峻……他虽然是贵州卫世袭千户家庭出身,可几年前贵阳一战贵阳四十万军民活下来千余人,他家人随他在外当官躲过一劫,如今已落籍安家在南京。

若不是这个特殊的节骨眼里毕自严抖出金花银的秘密,和其意义,徐卿伯几乎都要忘了这件事情。

进了皇帝小金库的钱,哪里还有抠出来的说法?

皇帝不隔三差五偷偷挪动国库太仓银就值得户部烧高香了,谁敢把手伸到皇帝的碗里?

好在……仙家降世,国贼一样的皇帝没了。

同类推荐
  • 三国懒人

    三国懒人

    白仁本想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懒人生活,却不想被乱世卷了进去,到最后无法脱离。挣扎,反抗,还是默默承受?(本书已经完结,新书《宋天子》正在火热连载中!)
  • 三国之博弈天下

    三国之博弈天下

    事成天人各两开,命里三分皆由天。世事如棋人如子,我命由我天奈何。这是一位后世人在汉末乱世谋得一席之地,和群雄英杰博弈天下的故事。
  • 司礼监

    司礼监

    莫欺少年穷,我叔魏忠贤。——傲骨出品,必属精品。五代正版订阅群:964647911(前四代已亡)
  • 大荣风云录

    大荣风云录

    带着前世记忆的战祸遗孤顾危,十八岁便成了西南某县的县令,四年时间,政绩显著,他原本只想和自己在乎的人安稳生活,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杀人不见血的官场,利益,恩怨,情仇,迷雾重重的身世之谜,一切一切一步步向他紧逼,在这波澜诡谲的暗流中,他将何去何从?
  • 西风饮马记

    西风饮马记

    明清易代,回到过去,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个令人捶胸顿足的年代,那个令人惋惜的时代。是的,历史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重写。用今人的目光看过去的故事,历史从来就不是冷冰冰的丹青而是人性的写实。无论是咆哮者“非亡国之君”崇祯,还是悲叹着“大丈夫岂能陷于缇骑”的孙传庭,亦或是面南而伤“愧对先帝”的郑成功…他们都是历史上的今人,今人的历史。在国家日益强盛的今天,回顾那段关系着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是让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继续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高指示!
热门推荐
  • 妈妈写给青春期男孩的书

    妈妈写给青春期男孩的书

    对每一位父母来讲,看着自己的儿子天长大,一定是骄傲与自豪的。然而,步入青春期的男孩,却让不少父母感到不知所措。尽管孩子心理上的变化父母没那么迅速察觉,但身体上那些悄悄的变化却是想掩盖也掩盖不了的:个子高了,身材魁梧了,手腕更有力了……不断滋生的青春痘和刚刚露头的小胡子,这些变化和表现都在意味着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
  • 火车上的威风

    火车上的威风

    《火车上的威风》是一部改编旧作《马裤先生》是独幕话剧,属于老舍作品全集之一。
  • 混沌书

    混沌书

    谛听阁的门,永远向客人敞开。叶引不明白,为什么眼前这个女客人,会踯躅在门口,久久不愿意进入。“客人?”叶引小心地探问。“你是谁?你是叫叶……吗?”她的声音陡然多了急切。“我是……”叶引正准备回答,却想起陈游介曾提醒过的禁忌。他的话锋急忙一转:“ 我是谛听阁的伙计,客人你有什么需要吗?”逆光中依然窈窕的身影终于站定了:“叫陈游介出来见我。”谛听阁接待的名媛贵女不知凡几,可这么大气派的,叶引还是第一次见。
  • 斯人情书

    斯人情书

    从小就想当英雄的宋星,长大后如愿当上了消防员,活成了她心底的那个英雄模样。被很多患者夸耀的徐医生,更是很多年轻人的榜样。但是她们俩的相遇,并不美好……
  • 愿我如星君如月

    愿我如星君如月

    他是杀伐果决的当朝太子,她是风华绝代的倾世太子妃,她辅他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他荣登大宝之日,她等来的却不是封后的圣旨,而是满门抄斩的厄运……
  • 拐个王爷来种田

    拐个王爷来种田

    被暗器所伤,失去意识。醒来后自己在苏大勇家,浑身伤痕,赵氏还在毒打自己,女主躲避后用暗器打伤赵氏,得以逃脱。女主突然穿越,一时难以适应,得知苏香被苏大勇一家凌虐致死,女主决定要反击。在苏倩儿来找自己麻烦时,女主用自己的手段毁了苏倩儿的脸,赵氏来寻仇,被女主反击。女主突然变强,让苏家忌惮不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百万销量作家、中国青年励志代表李尚龙,历经两年细致打磨,推出重磅励志新作!他想通过这部作品,告诉千万年轻人,“你缺乏的从来不是野心,而是配得上你野心的能力”,你当“远离那些强盗逻辑,学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并知道“任何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与其不切实际地幻想未来,不如立刻付诸行动改变自己。学会“给生活埋彩蛋”,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才能去选择更自由的方式过一生。当你的才华还配不上你的野心时,请静下来好好努力!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常言道:“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便成虫。”表面上看,“三人成虫”是因为不懂得合作、各自为战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这个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队,那么,这个团队绝不会萎靡不振。相反,它还会产生“111> 3”的团队效应。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带团队。
  • 重生王爷很痴情之专宠王妃

    重生王爷很痴情之专宠王妃

    她是相府嫡女,只因她祖父是了为报救命之恩,并和外祖父是好友才让她父亲娶了她母亲,然后才有了她和弟弟,父亲不爱母亲,也不爱她和弟弟,虽然是嫡女,却备受气氛,好在有祖父祖母庇护着,不然她们一家三口在这相府中活得如三等下人都不如,所以祖父祖母在的时候,她们一家三口的日子还过得去,虽然她们是不争不抢,但是总有人看他们不顺眼,见不得她们好,一个半仙道士的出现,说盛家煞气盖顶,已牵动家族兴衰,还会嫡子嫡女安危,有灭族的踪迹,需福气鼎盛的盛家长辈去普济寺祈福,方能化解煞气,还家族兴盛,祖父祖母虽然不放心自己的嫡孙,最终还是带着不放心去了普济寺,谁知道,祖父母前脚离家,她们娘三就被赶到最偏的最破旧的院子了里住来,让她们自生自灭,好在她不是认命的,只是这个说要以身相许的美男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