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5800000005

第5章 出生在羊圈里的洛年赤烈

五月的拉萨多么温婉。

所有的植物都喜眉活目,杨树、柏树、柳树、龙爪槐,争相展颜。不知名的灌木,逶迤在公路两侧,每一粒芽尖与芽尖之间,怀春的少女一般,羞羞答答,躲躲闪闪地开着一枚小花,小花是嫩黄的、鹅黄的、含蓄的、润洁的、馨香的那种,娇贵得如初恋的轻吻。

从拉萨河谷吹来的风,如果稍微用力一点点,那花儿一定会忧伤、哀怨、褪色。

我和一位老人坐在宗角禄康公园的晨光里,清香一缕缕飘来。回眸顾盼,那花儿是稚白的、绿白的、粉白的、素雅的苹果花。稍远一点,稍高一点,就是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红白相间的宫殿,在鸟语花香的和悦中,新奇、亲近、活力四射。转经的人们渐行渐远,桑烟淡淡,缥缥缈缈。

老人的额头上,有一道隐约的疤痕,棕色的藏式礼帽右侧,插着一支蓝黑相间的孔雀羽毛,微微颔首,明媚可爱。老人随身带一杯清茶,跟我说一阵话,就要喝一口,站起身,活动一下筋骨,歇息一会儿。

他说,如果太累,心脏病就会找他麻烦。

洛年赤烈,不是老人的真名,而是他在措勤县当电影放映员时,别人给他取的外号。他的真实名字叫赤烈塔尔沁。他没有姓,只有名字,这一点,和众多普通藏族人一样。

从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岗位上退休的他,和老伴住在拉萨河中间的仙足岛居民区。平日里,整理一些阿里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轻松快乐,颐养天年。

赤烈塔尔沁出生在羊圈里。出生的时候,母亲也不知道父亲在哪里。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界的,母亲说,明天就收青稞了。他就给自己定了出生时间,1949年10月1日。

后来,听人说父亲也是一个牧民,在家乡日土县好像出了点麻烦,领着一个日土女人去了印度,在印度待了没几年又跑回西藏,在札达县跟另一个女人生了好几个孩子。他工作以后,父亲和他与母亲相约,在狮泉河镇见过一面。父亲对母亲和他说了好多个对不起,母亲不理睬他,还是接收了父亲二三十元钱的馈赠。从此以后,父亲像神话一样,再也没有在生活中出现过。

妹妹是母亲和另一个男人生的。那个男人也像流星一样,划过母亲的天空,再也没有闪现。

赤烈塔尔沁和妹妹享受到的父爱,是继父给他们的。赤烈长到四、五岁的时候,才有了继父,继父和母亲并没有生育子女。

母亲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弟弟从很远很远的牧区来到日土村。日土村离日土县城只有几公里,从新疆到拉达克,到拉萨的人,都会从这里经过。母亲的弟弟被拉萨来的羊皮贩子领走了,领走以后,再无音信。母亲靠给一个老太太放羊度日。母亲名叫尼玛,尼玛是太阳的意思。因为放羊放得好,被远近的人称为放羊尼玛。

母亲生下他以后,还是天天放羊,老太太看管他,怕他乱跑,用一根羊毛线绳拴住他。小小的他,还是把牦牛粪炉子碰翻了,额头上就此烙下了疤痕。

六岁左右的时候,他进了寺庙,当了扎巴。因为记忆力超常,经文背得流畅快捷,比他大的喇嘛都很喜欢他。民主改革以后,宗教自由,不想当喇嘛的人可以回家。恰在这个时候,日土县成立了小学,他就还俗,上了三四年小学。

母亲放羊,继父给兵站打地基、和泥、打土坯,修房建屋,每次从兵站背回一袋新疆面粉,一家人就非常高兴。新疆面粉比拉达克的面粉精细得多,烙出的饼子松脆可口。

他在艰苦快乐的环境中,很快长成了一个少年。

少年时期的赤烈塔尔沁,放马、骑马、抓马、套马样样精通。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有二三十匹马了。牧场离班公湖不远,属于环湖草原,水草丰美,牛肥马壮。寺庙的牛羊和马匹有专人放养,县政府没有牦牛和羊群,只有马匹,也有专人放养。他经常帮县政府的人放马、抓马,但他害怕冬天抓马。冬天的风鞭子一样抽在身上,鼻子、脸庞、耳朵冻得僵硬,嘴冻得说不出话,手冻得抓不住马缰绳。

一个下午,县政府捎来口信,让他第二天抓十几匹马送到县城,干部们要骑马下乡。他起了一个大早,把马送到县政府。在县政府,他看见干部们穿着棉衣棉裤,脚穿毡靴,头戴皮帽子,有的还穿着皮大衣。他穿一件线衣,一件布藏袍,一条单裤,一顶解放帽,脚上的胶鞋裂了口子,手上的冻疮还在流血,握不紧拳头。姓胡的县长见他冻得发抖,递给他一支香烟,手指冻得夹不住香烟。县长让他到自己的房间烤火取暖,还给他端来一碗细虫子一样的食物。他害怕极了,不敢吃。香味诱使他吃了一口,又吃了一口,然后,呼啦啦几口吃完。很长时间以后,他才知道那是面条。这是他长到十多岁第一次吃面条,只记得好吃,不记得味道。

那个时候,不但赤烈没有吃过面条,吃惯了羊肉牛奶的牧民,很多人也没有见过大米白面,连青稞也很少吃到。赤烈工作以后,随工作组下乡,为牧民送去青稞。大人在锅里炒青稞,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小孩听惯了羊咩马嘶,从来没有听过炒青稞的声音,大哭大叫,跑出帐篷。牧羊犬也没有听过这种声音,跟着小孩一起狂叫。

县长问他愿不愿意到县政府工作,给县政府放马、送信、做饭。他高兴地跑回家,母亲和继父和他一样高兴。给了他一只小木箱,一个木碗,两个卡垫。两个卡垫拼在一起,刚好一人长,白天当坐垫,晚上当褥子。

从此,无论走到哪里,小木箱和木碗,一直伴随着他。

工作以后,经常下乡。那个时候,不管在边境村落,还是离边境远一些的地方,晚上都要轮流站岗放哨。同事们照顾他,让他站头一班岗,也就是天刚黑的那一班。半夜和后半夜由同事站岗。腰上挂三枚手榴弹,背一支冲锋枪,长长的枪杆比他头还高。站在漆黑的夜里,冷风飕飕,总觉得身后有人。抖着身子,转过身去,什么也没有。不一会儿,又觉得身后有动静,除了狂风,漆黑一片。一个班,两个小时,他把自己转成了绵软的羔羊。

随着下乡次数的增多,站岗成了家常便饭,就是后半夜,他也精神抖擞,胆子越来越大。

藏族人忌讳杀生,为了改善生活,不得不打一些猎物。当时,每个机关干部都配枪,他的枪没有准心,借来老乡的枪,瞄准一头藏野驴。只一枪,野驴就中弹了,趔趄一下,依然奔跑。赤烈跃马追赶,甩出套绳,勒紧野驴的脖子,野驴口吐白沫,倒地而亡。掏出随身佩戴的藏刀,在内脏和体温的氤氲中,剥皮去骨,割下精肉,装进羊皮口袋,驮上马背,唱着牧歌,满载而归。

尽管有猎物补充,还是有饿肚子的时候。一次下乡,饿得实在受不了,他和一名同事商量,进一家大帐篷,不管吃了什么,坚决不说出去。两人吃了羊肉,喝了酥油茶,放了钱离开。

在牧区,高大宽敞的帐篷是有钱人家的帐篷,一般用牦牛毛或羊毛编织而成。穷人家都是低矮黑暗的小帐篷,用野驴、黄羊、长角羊等兽皮缝制而成。工作组下乡,只准进穷人家的帐篷,不能进大帐篷。

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他俩。领导是汉族人,讲的是汉语,赤烈不懂汉语,看着同事痛苦难受的表情,才知道闯了大祸。

那个时候对工作组要求很严格,汉族干部不习惯吃糌粑风干肉,好不容易吃到豆面或炒青稞,由于海拔高,肠胃随时鼓胀,一吃这些食物,就放屁。藏族人忌讳在人群中放屁,一位干部开会的时候,放了响屁,被停职检查,认为违反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当他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时,当了一名小学老师。一所学校,就他一个老师。一个老师教一名学生。半年以后,有六七个学生。

后来,他觉得整天跟几个孩子混在一起,没有多大意思。在县城,他看了一场电影,觉得放电影很快乐,就要求当电影放映员。那个时候,措勤县刚从改则县分出去,需要一批干部。一位叫拉巴次仁的领导把他从日土县借到措勤县,说好借期,长则一年,短则半年。

如愿以偿,他当上了电影放映员。从改则县找来柴油发电机,从地区狮泉河镇找来放映机和广播喇叭,既放电影,又放广播。放电影不定期,广播每天一早一晚必须得放。为了提高播音质量,让听众获得更多信息,他把收音机对准扩音机,再广播出去。

当时的措勤,全县人口四五千人,县城只有两三百人,整个县城机关,只有四排土坯平房,每排十间。

新影片一到,先在县城放映。县城放完以后,把设备往马背上一驮,骑上马到牧区。还没走到牧民的帐篷跟前,就有人迎出来,端出青稞酒,捧上酥油茶,帮他牵马喂料,绑扎电影银幕,摇动发电机发电。刚开始,牧民盯着放映机看,不看银幕,后来,才明白过来。电影放到一半,一阵风起,银幕吹到草原上,追着风找回银幕。风小一点的时候,接着再放。

牧民居住的比较分散,每户之间相距二三十公里。每到一户人家,都要放几部影片,有时候只有两三个观众,也要放。《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放的次数最多。牧民最喜欢看纪录片,纪录片一放,毛主席就出现了,牧民就拍巴掌,就用汉语大声喊叫毛主席、毛主席。拍得手都捏不住糌粑,端不稳木碗,还是一个劲地拍巴掌。

千百年来,藏北牧区终于有人主动说汉语,最先学会的汉语,就是毛主席好、共产党好。

赤烈塔尔沁走到哪里,电影就放到哪里,掌声就响到哪里。牧民见他远远走来,都欢喜得大呼小叫,洛年赤烈来啦,洛年赤烈来啦。

洛年,在藏语中是电影的意思。电影赤烈,就此得名。

他一下乡,县城的广播就不那么悦耳,不那么按时按点播放了。久而久之,县城的广播歌声嘹亮,字正腔圆,时间准确,大家就知道电影赤烈回来了。

措勤县人口少,县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三四十个男人,比两三个女人。长得再丑,年龄再大的女人,在措勤都能找到丈夫。一个女孩子还没有分配到单位上班,就有人知道她姓甚名谁,是否婚配;就有人早早地等在路口,帮她拿行李,烧热水;还有人写好几大张情书,用尽所有热情华美的文字,就为博得女孩的芳心。直到现在,措勤县资深单身汉还有很多。

青年赤烈塔尔沁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一位美丽的藏族姑娘。女孩是一位机关干部的妹妹,给措勤的哥哥家看孩子。成为赤烈的妻子以后,快乐和磨难随之而来。

赤烈塔尔沁和妻子生活了几十年,共有四个孩子。其中一个流产,一个生下来一个月以后夭折。活下来的两个儿子,至今在阿里工作和生活。

大儿子出生的时候,难产。羊水破了,孩子还是生不出来,妻子痛得死去活来。赤烈塔尔沁急得团团转,毫无办法。就在他几近绝望的时候,一辆解放牌汽车停在县政府的平房前。原来,北京来的医疗队从牧区巡回义诊到县城了,车上还有一位改则县的麻醉医生。医生边吃饭,边给器械消毒,吃完饭,立即手术。

为妻子接生的是一位北京来的大胡子男医生。赤烈塔尔沁请他为大胖儿子取名字,大胡子医生为孩子取名京松。这一天,是1976年8月1日。

小儿子罗布次仁出生的时候,更是惊心动魄。依然是难产,找不到接生的医生,赤烈请县上发电报,四处求助。

电报发到邻县改则。回复,有人,无车。

电报发到阿里地区。回复,有人,无车。

电报发到相邻的日喀则地区,没有得到及时回复。

第二天,日喀则行署司机洛桑,无意间看到这封电报,找到行署管文教卫生的副专员,说明此事。领导让他从车库开出一辆崭新的北京吉普,带上一位医生和一位麻醉师,连夜赶路。从日喀则地区到措勤县城六百多公里,行驶十多个小时以后,在赤烈家的门前戛然而止。洛桑问他难产的妇女住在哪里,焦急不安的赤烈,感觉像是电影中的画面,跟现实毫不相关。

女医生卓嘎,把幼小的生命放进他怀抱的时候,他才完全清醒,请卓嘎医生为儿子取名。儿子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罗布次仁。罗布的藏语意思是宝贝,次仁是长寿的意思。

宝贝长寿的罗布次仁,没有辜负父母和众人的期望,高中毕业以后,考上了内地的大学。大学毕业回到家乡阿里工作。

离开阿里到内地上大学的时候,赤烈拿出了家里珍藏多年的好酒,招待新朋老友。现已退休回北京和陕西安度晚年的王惠生、任富山,以及当时在阿里考察古格王国遗址的宗同昌,都喝过那次喜酒。念及那场喜宴,老人们欲言又止,无限眷恋。

2007年3月的一天,赤烈一天一夜跟小儿子都联系不上,眼皮跳得厉害,心慌难耐。

罗布次仁从拉萨开完会,回阿里途中,遭遇大雪,气温陡降,道路堵塞,车辆无法前进。如果待在车上,只会冻死饿死。同车的四个人只能下车,结伴向十多公里以外的兵站走去。罗布次仁和一个康巴人穿的是单皮鞋,走到兵站的时候,双脚已经失去知觉。

救援的人把罗布次仁送到拉萨市西藏军区总医院,十个脚趾已经变黑。医生建议截趾,一家人无法接受。转院到北京,希望能挽留住儿子的双脚。在北京,儿子的十个脚趾还是被截去了。在北京陪护儿子期间,由于焦虑过度,赤烈患上了心脏病。

苹果花香再次袭来,布达拉宫高高在上。

赤烈老人喝了一口清茶,叹一口气。用低沉的声音告诉我,这一生,最难受的事,就是儿子罗布的残疾。

然后,又喝一口清茶,稍微舒缓一些。

他说,所好的是,罗布现在生活的还不错,已经成家,有一个和睦的小家庭。

休息了一会儿,赤烈塔尔沁又开始了讲述。

原来说好,措勤县借他多则一年,少则半年,这一借就是十四年。十四年里,曾到中央民族大学进修过一年。他也从一名备受欢迎的电影放映员,成长为县文教卫生科长,再到副县长。后来,组织上调他到革吉县当县长,他坚决不去,说自己的理论水平低,怕干不好工作,误了全县的大事,但最后还是走马上任。

一次开领导干部大会,他跟专员拉巴次仁大吵起来。拉巴专员就是借调他到措勤工作的领导,生活中,他们是很好的朋友。

大吵的原因,是地区给革吉县制定的羊毛羊绒指标过高,县长赤烈怀疑地区计算错了。经过核实,确实计算错误。

讲到这里,他哈哈大笑,轻松欢畅。我也跟着他大笑不止。

他继续说,现在,西藏遇到了好时候,比任何时代,任何祖辈都好的时候。那么多人关心西藏,支持西藏,是西藏祖祖辈辈,千百年来,修得的福气。

这个时候,我仰望蓝天,看见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整个布达拉宫都陶醉在和煦的阳光中。

一个小男孩,笑眯眯地从我们身边经过,蹒跚而去。后面,跟着一位老年妇女,倾斜着身子,向着孩子的方向,伸出一只手,满心欢喜,高一声低一声说着什么。

那些语言是我听不懂的藏语,我却快乐无比。

同类推荐
  • 梁遇春散文:泪与笑

    梁遇春散文:泪与笑

    梁遇春的散文写的是琐事,但琐事中有性情,有智慧;谈的虽然芜杂,但芜杂中有脉络,有章法。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展现他艳若昙花般的一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20世纪中国作家对明清性灵文学的接受

    20世纪中国作家对明清性灵文学的接受

    本书主要以中国明清文学、现当代文学的史实为基点,锁定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张爱玲、汪曾祺、贾平凹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文献史料的钩沉和比对,并加以较为充分的论证和反复的考量,以尝试求证:这些作家的文学创作及其创作理念与明清性灵文学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内在共通性,以及后者是如何接受明清性灵文学的深刻影响的;此类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的价值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 宋词三百首全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词又称“曲子词”“曲子”,它的产生、发展、创作和流传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词的起源较早,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大约到中唐时期引入了文坛,发展成为固定的文学样式,唐末五代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末五代时期,有了一批专长填词的作家,词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技巧也成熟起来,五代末期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可称为这一时期词作的集大成者。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为青楼女子和教坊乐工而创作的,爱情相思、离愁别恨,几乎成了词的主题。
  • 我的孤独,与我无关

    我的孤独,与我无关

    《我的孤独,与我无关》作者王斌是编剧出身,对文字更有独到的敏感。作者在《我的孤独,与我无关》一书中描写了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独处的乐趣,又可以在与朋友交往中感受友情的热闹。作为电影人,作者在书中不可避免地谈论到了电影奖项与票房、导演挑选角色时的困难等行业问题。也对一些影片从内行角度进行了专业的点评。作为电影人,其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探班,其朋友的一部分就是艺人。作者王斌在《我的孤独,与我无关》中,带领读者亲临各个片场,展现了巩俐、陈道明等拍戏时的真实状态,描述了李保田、莫文蔚等生活中的另一面。此部分文字娓娓道来,如老友面对面讲述般生动、亲切。除此之外,书中还谈到了读书、艺术与古典音乐,作者的人生阅历与见解便在这些平实的文字中,缓缓抵达了读者的心间。
  •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知名的旅游作家崔西·罗斯在书中展开了一场寻找与疗愈自我之旅。她以一贯充满视觉张力的笔触,在一篇篇状似自然旅记的行文间,带我们进入她最私密的人生故事,在一步步揭开继父对她造成的不可告人的伤害,及那一路走来斑斑伤痕的往事的同时,令人屏息的荒野美景仿若一副副缓冲剂,让游走毁灭边缘的心灵有了缓解与安慰。这是一本充满自然风情的疗愈系小说,崔西在荒野中找到救赎、止痛、重生的解药,跟随她的脚步前往荒野,或许你也会从中获得大自然的力量与感动,并发现属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热门推荐
  • 永恒复生者

    永恒复生者

    汤姆在翻越围栏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铁栏杆勾住了他的裤脚,使他整个人在空中失去平衡,“唔!”湿润的草地重重地撞击鼻子,汤姆蜷缩着身体发出含混的呻吟声。杰瑞停下脚步,回头压低声音喊道:“快爬起来,白痴!我们只剩几分钟时间了,管理员会通知警察的!”汤姆艰难地撑起身体,噗噗擤擤鼻子里的血,“我当然知道……布鲁托呢?”“他拿着探测仪到里面去了,快点!”戴着老鼠杰瑞面具的男孩拽了他一把,两人跌跌撞撞踩过一片积水的草地,向墓地深处跑去。深夜的圣克里斯托弗墓园有种令人厌恶的潮湿味道,雨后的月光非常明亮。
  • 骗局

    骗局

    一部中国式的《阴谋与爱情》,一部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一部男人版《回家的诱惑》,一部演绎情场与商场的“现形记”。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江月松风集

    江月松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虏庭事实

    虏庭事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杰出的说话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的。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你揭示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是一本内容全面、技巧丰富、方法实用的说话技巧工具书。希望此书可以为你的人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让你的口才艺术更上一层楼,使你的人际关系网扩展得越来越大。
  • 前任们每天都想跟我复合

    前任们每天都想跟我复合

    【病态娇衿太子爷男主X美艳霸道巨土豪女主】传闻帝都娇衿冷艳的病美人墨三爷,自私阴戾,半身不遂,寒病入骨,活不过二十五岁。传闻秦家大小姐,嚣张跋扈,心如蛇蝎,前男友无数,是个不折不扣的渣女。都说两人病男渣女堪称绝配,众人笑掉大牙~某天,墨三爷突然从轮椅上站起,病态褪去,摇身一变商业帝国太子爷,偏执霸道,手掌乾坤……外加宠妻无度?而娱乐圈花瓶秦酒,居然一路手撕白莲怒踢渣男,一步步从十八线全网黑蜕变成国民女神,三金影后!众人:这个世界玄幻了!!!
  • 沐殇兮

    沐殇兮

    谭沐堂堂杀手女皇却被迫跳崖自尽,穿越瓴沐大陆人人欺辱的废柴三小姐,这一来便撞上了那位有深重洁癖的韩琦冥,自此便与这位煜王大人斗智斗勇,展开一段奇特的异世界之缘。一起来观这废材变天才,傻子变高材的逆袭之旅吧!韩琦冥轻笑看着手心中躺着乖乖巧巧的玉:“这个小糊涂蛋,这么粗心,可不要想逃出我的手掌心了哦!”一边是去掉红斑的不再想遇见韩琦冥人称废材傻子的谭沐,一边是心悦有红斑时谭沐高高在上的国都皇子韩琦冥,本以为二人不再会有瓜葛,但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一染墨色,牵起了他们亿万年的情缘……剑影残残,灼灼的爱……
  • 史上最牛土著

    史上最牛土著

    这方天地是我的地盘!你是穿越者?又如何?又怎样?你会的我都会!我会的你一样也不会!老老实实大家还能相亲相爱一家人,不然就让你知道土著的厉害!这是一个穿越者被逆杀的世界,并不是所有穿越者都可以高高在上……
  • 快穿之崩坏这个世界

    快穿之崩坏这个世界

    请抽取您的角色卡!镜裳食指压了压眼角,惑人的桃花眼里满是不耐烦,怎么穿梭个世界要这么麻烦啊!果然那个该死的魔尊应该好好的死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