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个集子了。这个集子本来可以不出,可是最终没有禁得住“诱惑”,还是赶了热闹,把过去发在各地各类报刊上的农村小说除了《绿鸟》收进去的以外,能搜集的都搜集起来,成为一束,这就是《乡村记忆》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写作时,我把方向定在农村,因为我是农村人,所以决心写农民,写给农民看。先是写故事,写小小说(微篇),继而写短篇,写中篇。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辍笔不写了。虽然不写,可脑子里时时总有形象萦绕,有想法冒出来。现在我“退养”了,手里的笔就“不安分”起来,嗑的手痒痒。我呢,也想让它发挥点儿作用,想重返文坛,想把自己的“余热”献给梦牵魂绕的文学事业。而要“重返文坛”,我以为最便利的,是将自己以前的东西结集出版。
我的第一个集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的,入选的篇幅都较长,且是“神秘现实主义”一类。因为那之前我和老师、著名作家刘振华先生致力研究神秘现实主义文学,并把它当作非常高的境界,我的创作自然是这种理论的践行。现在看来,什么“主义”,似乎没有多大意义,写的“好看”才是本领,用王蒙先生说郭敬明的话,能够写得出、出得来、卖得好(大意),就是响当当的作家。我没有这个奢望。不过,翻出过去的一些东西看,有的小篇什(个别的长些)还有些味儿,至少是那个时代的部分写照,连我都觉得“生疏”了。生疏而产生新鲜感,我想这样的东西也许还有生命力。这也是第二个集子结集的一个原因。
这第二个集子大致分三辑,一是微篇小说,即所谓小小说、一分钟小说、微型小说或较长一些但不算短篇小说之类;二是短篇小说,篇幅有长有短,就是情节复杂一点;三是中篇小说。
久不动笔,力有不逮,“重操旧业”,谈何容易!无论怎样,把过去的东西拿出来,这勇气状是可嘉(有自夸之嫌了!)。我的用意在于能够得到志同道合者的鼓励,也说明我对文学的矢志不移。
不请名家序,自己给自己作序,有违通常做法。贻笑!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