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200000013

第13章 且挺且韧,久战之道——“久战”法

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

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挺经》原典

久战之道,最忌势穷力竭四字。力则指将士精力言之,势则指大局大计及粮饷之接续。贼以坚忍死拒,我亦当以坚忍胜之。惟有休养士气,观衅而动,不必过求速效,徒伤精锐,迨瓜熟蒂落,自可应手奏功也。

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战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从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原典精译

“势穷力竭”是打持久战最忌讳的四个字。力,是指将士的精力而言;势,是指战略大局、全盘作战计划及粮饷的补充。敌人以坚忍之气抵抗,我也要以坚忍之气抗衡,直至胜利。只有养兵蓄锐,观而不战,不必要求速战速决,白白的耗损士卒的锐气,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会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的。

凡是与敌人对峙很长时间的,最忌讳轻浮的战斗。兵士轻浮作战,就会疲劳。敌人轻浮出战,就会浮滑取巧,耍弄小聪明。以我疲困之师战与浮滑取巧的敌人作战,终有一天会失败的。因此,我原来在营中时常告诫各位将军:宁可几个月不开战,也不打无准备之战。

打仗是要靠士气的,第二次进攻,士气就会减弱,第三次进攻,力量几乎衰竭了,我对这些话,经常在内心仔细体会。一般用兵没有其他奥秘,只不过经常保存有不可用尽的士气而已。孙权攻打合肥,被张辽击败;诸葛亮攻打陈仓,被郝昭击败,都是由于起初士气太盛,难以持久,逐渐衰竭的缘故。只有荀蓥攻逼阳时,原本衰竭的士气又再次振作;陆抗攻西陵时,预料难以一时攻下城池, 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自行灭亡。这两个人都善于利用士气。

智慧解析

一、用兵应当稳慎

曾国藩认为用兵应当稳慎,不可过急。他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就是以"稳"字为主,不求速效。并多次告诫急功贪利的曾国荃要在“稳慎”二字上用心:“望弟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务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稳着。至嘱!至嘱!” 曾国藩是反对速战速决,在剿捻过程中,尹杏农曾两次写信给曾国藩,借指责周亚夫委弃梁孝王的故事,力陈"兵贵神速"之义。公元前154年,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接受一个幕客的建议,让梁国与精锐的吴楚大军接战,而自己壁于昌邑,深沟高垒,只出轻兵至淮泗口,绝吴饷道。吴楚军经过与粱国之战后,锐气大挫,且饥饿不堪,勉力向周亚夫军挑战时,周亚夫又坚壁不出,只得引军而去。这时,周亚夫立发精兵追击,一举而破吴楚大军。曾国藩在回信中盛赞周亚夫这种深沟高垒,后发制人的战术。在对太平军作战期间,每攻到一座城池,曾国藩都要求统领根据地形在险要的地方修挖墙壕,未完工之前,不准休息,更不准与敌军作战。曾国藩强调“扎营宜深沟高垒,虽仅一宿,亦须为坚不可拔之计,但使我真能守垒安如泰山,纵不能进攻,亦无损于大局”。就是运用这种扎营战术,湘军取得了九江、安庆直至天京等战役的胜利。

曾国藩反对浪战,反对不知敌我、不知深浅的轻浮举措。他说;“未经战阵之勇,每好言战。带兵者亦然。若稍有阅历,但觉我军处处瑕隙,无一可恃,不轻言战矣。”不轻言战,即不打无准备之仗。他称赞李续宾,说他“用兵得一暇字诀,不特平日从容整理,即使临阵,也回翔审慎,定静安虑。”又说:“迪安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然而在攻打三河时李续宾由于骄傲轻敌,违背了平时的作战方针,以至于全军覆灭。

往庐州的一路上作战还是很顺利的,32天的时间,进军四五百里,连续攻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座城市,湘军到了三河连攻了两天,没有攻下,这时候,太平军的援军几乎就已经到齐了。形势对湘军很不利,李续宾的幕府中就有人建议,现在我们还是退回舒城或者桐城,这样硬碰硬,在三河跟太平军决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李续宾就说,“贼能战,我亦能战”。 初战不利,又有人劝其先事突围,然后再图进取,李续宾固执己见。三河之役,湘军除少数逃脱以外,六千人丧生,李续宾一军是湘军最有战斗力的主力,它的覆灭,给了湘军沉重的打击。

二、稳中求变

曾国藩在极主稳慎的同时,也很注意机动灵活,讲求变化多端。他指示下属说:“兵事喜诈而恶直也。”“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忽主忽客,忽正忽奇,变动无定时,转移无定势,能一一区别之,则于用兵之道思过半矣。”

忽主忽客中的主和客分别是指什么呢?曾国藩说:守城者为主,攻者为客,守营垒者为主,攻者为客,中途相遇,先至战地者为主,后至者为客。两军相持,先呐喊放枪者为客,后呐喊放枪者为主。两人持矛相斗,先动手戳第一下者为客,后动手即格开而即戳者为主。

曾国藩把这套“主客论”进而推到了战略问题上。他批评江南大营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对于“内外主客形势全失”。向荣、和春专注金陵一隅,而不顾对金陵上游的争夺,在江北,连与江浦、六合紧连的和州、无为一带也不去占领,安庆、庐州更不在他们的战争全局的投影之内;在江南,对与江南大营毗邻的皖南地区,未力加控制,以巩固大营的后方。这叫做全失内外之势。与此同时,向荣、和春又根据朝廷的旨令,“援浙、援闽、援皖、援江北,近者数百里,远者二三千里,援军四驰,转战不归”,被太平军各个击破。如冯子材率五千人援江北大营,几被全歼于小店;在六合、浦口之役中,李若珠部五千余人全部被歼于扬州,张国梁大败于浦口,周天培部全军覆灭。仅这两次战役,共损失“兵勇一万数千名,精锐失之过半”。这叫做全失主客之势。江南大营的内外、主客之势之所以全失,曾国藩认为,这是因为向荣等“不能从大处落墨,空处着笔也”。

为此,曾国藩提出了“以主待客”,就是要以退为进,不轻易出击,保存实力,后发制人。在给曾国荃的信中写道:敌人向我进攻,一定要仔细考究衡量而后应战的多半会打胜仗;随意而没有仔细考究衡量,轻率地发兵向敌人进攻的多半会打败仗。兵者是不得已而用之的,应常常存留着一颗不敢为先之心,必须让对方打第二下,我才打第一下。与强悍敌人交手,总要以能看出敌人的漏洞和毛病为第一重要的道理。如果在敌方完全没有漏洞、毛病,而我方贸然前进,那么在我方必有漏洞和毛病,被对方看出来了。不要乘自己有急躁情绪的时候,不要为大家的议论所动摇,自然能够瞄准敌方可破的漏洞。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忽正忽奇中的正和奇分别是指正兵和奇兵。中间排队迎敌为正兵,左右两旁抄出为奇兵。屯宿重兵、坚扎老营与贼相持者为正兵,分出游兵,飘忽无常,伺隙狙击者为奇兵。意有专向、吾所恃以御寇者为正兵,多张疑阵、示人以不可测者为奇兵。旌旗鲜明,使敌不敢犯者为正兵,羸马疲卒、偃旗息鼓、本强而故示以弱者为奇兵。建旗鸣鼓、屹然不轻动者为正兵,佯败佯退、设伏而诱敌者为奇兵。

一般说来,用奇兵比用正兵好,老子就说要“以奇用兵”,奇兵的优点是隐蔽,出其不意,变幻莫测,但有时也要用正兵,威风凛凛,气吞山河,使敌不敢进犯。

关于稳慎与灵活的关系,曾国藩在一副联中说得很明白: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稳慎与变化,有先后之序;精到与简捷,须同时并求。这就是曾国藩的战略原则的总的要求。

曾国藩对待战争中的快慢问题,主张慢中求快;对待战争中的战守问题,主张先守后战;对待战争中的静动问题,主张以静制动;对待战争中的主客问题,主张以主待客。这些都是以“稳慎”二字为出发点来立论的。曾国藩之所以强调后发制人,是与当时战争中的主客观条件有关的。蔡锷分析说:“其时所对之敌,并非节制之师、精练之卒,且其人数常倍于我”,“兵器未如今日之发达,又无骑、炮两兵之编制,耳目不灵,攻击力复甚薄弱”,“所以战术偏重于攻势防御,大概有因时制宜的法则”。所以,曾国藩的“稳慎棋”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同类推荐
  • 最让你感动的268篇抒情故事

    最让你感动的268篇抒情故事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好东西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相信,更多无缘踏入北大校门学习、也没有时间到北大听讲座的读者朋友,同样需要北大文化的滋养和启发。《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社交知识全知道

    社交知识全知道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向大家介绍日常社交的知识,其中包括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等。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
  •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不论何种行业的企业,对员工和主管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远远高于对其他能力的要求。松下幸之助也曾说:“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这番话道出了工作的真谛。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就在于前者能够勇敢地解决问题,闯过难关,通向胜利,而后者只能像驼鸟一样,遇到问题,要么把头埋沙子,对问题视而不见,要么还没有努力就已经望而却步,持观望态度,甚至指望别人能够替自己解决问题。
  • 三十六计大全集

    三十六计大全集

    有人说《三十六计》是南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所作,但具体作者和准 确成书年代都已不可考。全书共分六套计,即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等计。在这六套计中,每一套均包含有六条具体计谋,总共三十六计,集历代兵家智慧之大成。 本书在结构安排上,分为原文、注释、译文、兵家活用、商家活用、职场活用、处世活用等板块。全面解析经典智慧,给读者以人生启迪。所选的 荟萃古今中外的精彩案例,不但能让你从先人那里得到启示,学会深谋远虑 ,而且能让你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时,更加得心应手,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热门推荐
  • 末日救赎之魔神笔记

    末日救赎之魔神笔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场大变革陡然而至。地球被神秘能量改造,在这里你可以获得异能、天赋、装备、血统,在这里你可以翻手为云覆为为雨,然而你还是你吗?谁又能救赎被禁锢的灵魂。
  • 命运罪徒

    命运罪徒

    凡人的毁灭,神灵的噩梦,邪魔的葬场。极恶游戏,血月凌空,末世降临,囚内之斗。以罪为名,携SCP与灵(异)能之力,为了自己的信念,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中活下去。…………《噩梦轶事》连载中《超维幻域》连载中
  • 导演生活

    导演生活

    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导演宁少毅,为了不继承亿万家产,从零开始了一位导演的传奇之路。从《建筑学概论》、《不能说的秘密》到《我的机器人女友》,宁少毅被誉为爱情片大师,更被无数少年少女追捧为初恋教父。记者:“宁导你好,您的新电影还是爱情片么?”宁少毅:“是的!依旧是爱情片,希望上映的时候大家多多支持!”“哦对了,新电影名字叫《金刚》”
  • 王爷的神医甜妻

    王爷的神医甜妻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神医苏溪一次任务失败后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王朝,开启了一段不可描述的故事……1v1超甜!!!
  • 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人生励志必备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者降临异界

    王者降临异界

    王不凡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修炼文明的异界。闭上眼睛,他发现自己多了一个王者荣耀系统。不但能召唤英雄协助作战,自己还能使用英雄们的技能。一个不小心,救了神秘大小姐一命。一个不小心,获得了常人难以得到的财富。一个不小心,名满天下。一个不小心,地位尊崇。一个不小心,走上巅峰。……然而,他只想过平凡的日子。
  • 全宋词

    全宋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枫落沁晨之南宫遗梦

    枫落沁晨之南宫遗梦

    枫落时芳如沁晨,彼岸花开曾湘馨道不清的前世,说不明的今生,兜兜转转,遇见的,可曾还是当年的那个你?那个君……意外自杀的本座不知为何来到了君所在世界,本可以再无牵连的你我,却又因这场意外的穿越再次相连。解而繁的劫难,理而乱的世事,重重叠叠,再见时,可还记得当年的那个我?那个吾……本以为百世过后,你我再无缘,直到那天枫林一遇,本王才终于找到了卿,找到了本王的心头肉……前世今生的宿命,她又该何去何从?在这片大陆上,她遇到了可以交之后背的伙伴,可以寄托一切的人,与他们一起闯荡,共同成长,再归来时,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枫林一遇,百象奇险,拜师认亲,万毒惊魂,游历四方,收服灵宠,闯荡地府,镇压污秽,人魔大战。这一世,拥有双重性格的他和冷漠的她,不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枫晨,你知道么,其实……我对你的爱从未改变,我知道我马上要魂魄散尽了,你不要再想我了,早日成亲生子,还有……照顾好小宝和七星,来世……有缘再见。落儿,我找了你百世,怎么肯让你就这么离开我,你……等着我!枫落彼岸,花开时芳
  • 好兵帅克历险记

    好兵帅克历险记

    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以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戏而不谑、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的绝妙手法,将残暴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暴露得一览无余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