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300000080

第80章 诗歌卷(5)

这是理想的人生(爱情也在其中),蕴藏在一个微琐的白螺壳里。“空灵的白螺壳”“却有一千种感情”,象征着那理想的人生——“你”。“你的神工”,“你的慧心”的“你”是“大海”,“你细到可以穿珠”的“你”又是“慧心”;而这些又同时就是那“你”。“我”?“大海送我到海滩”的“我”,是代白螺壳自称,还是那“你”。最愿老是在海滩上,“万一落到人掌握”,也只“愿得原始人喜欢”,因为自己一点用处没有——换山羊不成,“值一只蟠桃”,只是说一点用处没有。原始人有那股劲儿,不让现实纠缠着,所以不在乎这个。只“怕给多思者捡起”,怕落到那“我的手里”。可是那“多思者”的“我”“检起”来了,于是乎只有叹息:“你卷起了我的愁潮!”“愁潮”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而“潮”原是属于“大海”的。

请看这一湖烟雨

水一样把我浸透,

像浸透一片鸟羽。

我仿佛一所小楼

风穿过,柳絮穿过,

燕子穿过像穿梭,

楼中也许有珍本,

书叶给银鱼穿织

从爱字通到哀字——

出脱空华不就成!

(第二段)

我梦见你的阑珊:

檐溜滴穿的石阶,

绳子锯缺的井栏……

时间磨透于忍耐!

黄色还诸小鸡雏,

青色还诸小碧梧,

玫瑰色还诸玫瑰,

可是你回顾道旁,

柔嫩的蔷薇刺上

还挂着你的宿泪。

(第四段完)

从“波涛汹涌”的“大海”想到“一湖烟雨”,太容易“浸透”的是那“一片鸟羽”。从“一湖烟雨”想到“一所小楼”,从“穿珠”想到“风穿过,柳絮穿过,燕子穿过像穿梭”,以及“书叶给银鱼穿织”;而“珍本”又是从藏书楼想到的。“从爱字通到哀字”,“一片鸟羽”也罢,“一所小楼”也罢,“楼中也许有”的“珍本”也罢,“出脱空华(花)”,一场春梦!虽然“时间磨透于忍耐”,还只“梦见你的阑珊”。于是“黄色还诸小鸡雏……”,“你”是“你”,现实是现实,一切还是一切。可是“柔嫩的蔷薇刺上”带着宿雨,那是“你的宿泪”。“你”“有一千种感情”,只落得一副眼泪;这又有甚么用呢?那“宿泪”终于会干枯的。这首诗和前一首都不显示从感觉生想象的痕迹,看去只是想象中一些感觉,安排成功复杂的样式。——“黄色还诸小鸡雏”等三行可以和冯至先生的

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

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

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

(《十四行集》,二一)

对照着看,很有意思。

《白螺壳》诗共四段,每段十行,每行一个单音节,三个双音节,共四个音节。这和前一首都是所谓“匀称”“均齐”的形式。卞先生是最努力创造并输入诗的形式的人,《十年诗草》里存着的自由诗很少,大部分是种种形式的试验,他的试验可以说是成功的。他的自由诗也写得紧凑,不太参差,也见出感觉的敏锐来,《距离的组织》便是一例。他的《三秋草》里还有一首《过路居》,描写北平一间人力车夫的茶馆,也是自由诗,那些短而精悍的诗行由会话组成,见出平淡的生活里蕴藏着的悲喜剧。那是近乎人道主义的诗。

1943年。

诗与哲理

新诗的初期,说理是主调之一。新诗的开创人胡适之先生就提倡以诗说理,《尝试集》里说理诗似乎不少。俞平伯先生也爱在诗里说理;胡先生评他的诗,说他想兼差作哲学家。郭沫若先生歌颂大爱,歌颂“动的精神”,也带哲学的意味;不过他的强烈的情感能够将理融化在他的笔下,是他的独到处。那时似乎只有康白情先生是个比较纯粹的抒情诗人。一般青年以诗说理的也不少,大概不出胡先生和郭先生的型式。

那时是个解放的时代。解放从思想起头,人人对于一切传统都有意见,都爱议论,作文如此,作诗也如此。他们关心人生,大自然,以及被损害的人。关心人生,便阐发自我的价值;关心大自然,便阐发泛神论;关心被损害的人,便阐发人道主义。泛神论似乎只见于诗;别的两项,诗文是一致的。但是文的表现是抽象的,诗的表现似乎应该和文不一样。胡先生指出诗应该是具体的。他在《谈新诗》里举了些例子,说只是抽象的议论,是文不是诗。当时在诗里发议论的确是不少,差不多成了风气。胡先生所提倡的“具体的写法”固然指出一条好路。可是他的诗里所用具体的譬喻似乎太明白,譬喻和理分成两橛,不能打成一片;因此,缺乏暗示的力量,看起来好像是为了那理硬找一套譬喻配上去似的。别的作者也多不免如此。

民国十四年以来,诗才专向抒情方面发展。那里面“理想的爱情”的主题,在中国诗实在是个新的创造;可是对于一般读者不免生疏些。一般读者容易了解经验的爱情;理想的爱情要沉思,不耐沉思的人不免隔一层。后来诗又在感觉方面发展,以敏锐的感觉为抒情的骨子,一般读者只在常识里兜圈子,更不免有隔雾看花之憾。抗战以后的诗又回到议论和具体的譬喻,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当然,这时代诗里的议论比较精切,譬喻也比较浑融,比较二十年前进步了;不过趋势还是大体相同的。

另一方面,也有从敏锐的感觉出发,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的诗人。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哲理,比从大自然体味哲理更进一步。因为日常的境界太为人们所熟悉了,也太琐屑了,它们的意义容易被忽略过去;只有具有敏锐的手眼的诗人才能把捉得住这些。这种体味和大自然的体味并无优劣之分,但确乎是进了一步。我心里想着的是冯至先生的《十四行集》。这是冯先生去年一年中的诗,全用十四行体,就是商籁体写成。十四行是外国诗体,从前总觉得这诗体太严密,恐怕不适于中国语言。但近年读了些十四行,觉得似乎已经渐渐圆熟;这诗体还是值得尝试的。冯先生的集子里,生硬的诗行便很少;但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他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融成一片的理。

这里举两首作例。

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在一间生疏的房里,它白昼时

是甚么模样,我们都无从认识,

更不必说它的过去未来。原野

一望无边地在我们窗外展开,

我们只依稀地记得在黄昏时

来的道路,便算是对它的认识,

明天走后,我们也不再回来。

闭上眼罢!让那些亲密的夜

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

我们的生命像那窗外的原野,

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

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

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

(一八)

旅店的一夜是平常的境界。可是亲密的,生疏的,“织在我们心里”。房间有它的过去未来,我们不知道。“来的道路”是过去,只记得一点儿;“明天走”是未来,又能知道多少?我们的生命像那“一望无边的”“朦胧的”原野,“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谁能“认识”得清楚呢?——但人生的值得玩味,也就在这里。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

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

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

也生了千里万里的距离:

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

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

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

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

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

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

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

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

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

(二一)

茅屋里风雨的晚上也只是平常的境界。可是自然的狂暴映衬出人们的孤单和微弱;极平常的用具铜炉和瓷壶,也都“向往”它们的老家,“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这样“孤单”,却是由敏锐的感觉体味出来的,得从沉思里去领略——不然,恐怕只会觉得怪诞罢。闻一多先生说我们的新诗好像尽是些青年,也得有一些中年才好。

冯先生这一集大概可以算是中年了。

1943年。

诗与幽默

旧诗里向不缺少幽默。南宋黄彻《巩石溪诗话》云:

子建称孔北海文章多杂以嘲戏;子美亦“戏效俳谐体”,退之亦有“寄诗杂诙俳”,不独文举为然。自东方生而下,祢处士、张长史、颜延年辈往往多滑稽语。大体才力豪迈有余而用之不尽,自然如此。……《坡集》类此不可胜数。《寄蕲簟与蒲传正》云,“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倚赖东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黄州》云,“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将之湖州》云,“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又,“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皆斡旋其章而弄之,信恢刃有余,与血指汗颜者异矣。

这里所谓滑稽语就是幽默。近来读到张骏祥先生《喜剧的导演》一文(《学术季刊》文哲号),其中论幽默很简明:“幽默既须理智,亦须情感。幽默对于所笑的人,不是绝对的无情;反之,如西万提斯之于吉诃德先生,实在含有无限的同情。因为说到底,幽默所笑的不是第三者,而是我们自己。……幽默是温和的好意的笑。”黄彻举的东坡诗句,都在嘲弄自己,正是幽默的例子。

新文学的小说、散文、戏剧各项作品里也不缺少幽默,不论是会话体与否;会话体也许更便于幽默些。只诗里幽默却不多。我想这大概有两个缘由:一是一般将诗看得太严重了,不敢幽默,怕亵渎了诗的女神。二是小说、散文、戏剧的语言虽然需要创造,却还有些旧白话文,多少可以凭借;只有诗的语言得整个儿从头创造起来。诗作者的才力集中在这上头,也就不容易有余暇创造幽默。这一层只要诗的新语言的传统建立起来,自然会改变的。新诗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看现在的作品,这个传统建立的时间大概快到来了。至于第一层,将诗看得那么严重,倒将它看窄了。诗只是人生的一种表现和批评;同时也是一种语言,不过是精神的语言。人生里短不了幽默,语言里短不了幽默,诗里也该不短幽默,才是自然之理。黄彻指出的情形,正是诗的自然现象。

新诗里纯粹的幽默的例子,我只能举出闻一多先生的《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一首:

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

忽然书桌上怨声腾沸:

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

字典喊雨水渍湿了他的背;

信笺忙叫道弯痛了他的腰;

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

毛笔讲火柴燃秃了他的须,

铅笔抱怨牙刷压了他的腿;

香炉咕喽着“这些野蛮的书

早晚定规要把你挤倒了!”

大钢表叹息快睡锈了骨头;

“风来了!风来了!”稿纸都叫了;

笔洗说他分明是盛水的,

怎么吃得惯臭辣的雪茄灰;

桌子怨一年洗不上两回澡,

墨水壶说“我两天给你洗一回”。

“甚么主人?谁是我们的主人?”

一切的静物都同声骂道。

“生活若果是这般的狼狈,

倒还不如没有生活的好!”

主人咬着烟斗迷迷的笑,

“一切的众生应该各安其位。

我何曾有意的糟蹋你们,

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内。”

(《死水》)

这里将静物拟人,而且使书桌上的这些静物“都讲话”:有的是直接的话,有的是间接的话,互相映衬着。这够热闹的。而不止一次的矛盾的对照更能引人笑。墨盒“渴得要死”,字典却让雨水湿了背;笔洗不盛水,偏吃雪茄灰;桌子怨“一年洗不上两回澡”,墨水壶却偏说两天就给他洗一回。“书桌上怨声腾沸”,“一切的静物都同声骂”,主人却偏“迷迷的笑”;他说“一切的众生应该各安其位”,可又缩回去说“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内”。这些都是矛盾的存在,而最后一个矛盾更是全诗的极峰。热闹,好笑,主人嘲弄自己,是的;可是“一切的众生应该各安其位”,见出他的抱负,他的身分——他不是一个小丑。

俞平伯先生的《忆》,都是追忆儿时心理的诗。亏他居然能和成年的自己隔离,回到儿时去。这里面有好些幽默。我选出两首:

有了两个橘子,

一个是我底,

一个是我姊姊底。

把有麻子的给了我,

把光脸的她自有了。

“弟弟你底好,

绣花的呢?”

真不错!

好橘子,我吃了你罢。

真正是个好橘子啊!

(第一)

亮汪汪的两根灯草的油盏,

摊开一本《礼记》,

且当它山歌般的唱。

乍听间壁又是说又是笑的,

“她来了罢?”

《礼记》中尽是些她了。

“娘,我书已读熟了。”

(第二十二)

这里也是矛盾的和谐。第一首中“有麻子的”却变成“绣花的”;“绣花的”的“好”是看的“好”,“好橘子”和“好橘子”的“好”却是可吃的“好”和吃了的“好”。次一首中《礼记》却“当它山歌般的唱”,而且后来“《礼记》中尽是些她了”;“当它山歌般的唱”,却说“娘,我书已读熟了”。笑就蕴藏在这些别人的,自己的,别人和自己的矛盾里。但儿童自己觉得这些只是自然而然,矛盾是从成人的眼中看出的。所以更重要的,笑是蕴藏在儿童和成人的矛盾里。这种幽默是将儿童(儿时的自己和别的儿童)当作笑的对象,跟一般的幽默不一样;但不失为健康的。《忆》里的诗都用简短的口语,儿童的话原是如此;成人却更容易从这种口语里找出幽默来。

用口语或会话写成的幽默的诗,还可举出赵元任先生贺胡适之先生四十生日的一首:

适之说不要过生日,

生日偏又到了。

我们一般爱起哄的,

又来跟你闹了。

今年你有四十岁了都,

我们有的要叫你老前辈了都:

天天听见你提倡这样,提倡那样,

觉得你真有点儿对了都!

你是提倡物质文明的咯,

所以我们就来吃你的面;

你是提倡整理国故的咯,

所以我们都进了研究院;

你是提倡白话诗人的咯,

所以我们就罗罗唆唆写上了一大片。

我们且别说带笑带吵的话,

我们且别说胡闹胡搞的话,

我们并不会说很巧妙的话,

我们更不会说“倚少卖老”的话;

但说些祝颂你们健康的话——

就是送给你们一家子大大小小的话。

(《北平晨报》,十九,十二,十八)

全诗用的是纯粹的会话;像“都”字(读音像“兜”字)的三行只在会话里有(“今年你有四十岁了都”就是“今年你都有四十岁了”,余类推)。头二段是仿胡先生的“了”字韵;头两行又是仿胡先生的

我本不要儿子,

儿子自来了。

那两行诗。三四段的“多字韵”(胡先生称为“长脚韵”)也可以说是“了”字韵的引申。因为后者是前者的一例。全诗的游戏味也许重些,但说的都是正经话,不至于成为过分夸张的打油诗。胡先生在《尝试集·自序》里引过他自己的白话游戏诗,说“虽是游戏诗,也有几段庄重的议论”;赵先生的诗,虽带游戏味,意思却很庄重,所以不是游戏诗。

赵先生是长于滑稽的人,他的《国语留声机片课本》,《国音新诗韵》,还有翻译的《阿丽斯漫游奇境记》,都可以见出。张骏祥先生文中说滑稽可以为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类,幽默属于前者。赵先生似乎更长于后者,《奇境记》真不愧为“魂译”(丁西林先生评语,见《现代评论》)。记得《新诗韵》里有一个“多字韵”的例子:

你看见十个和尚没有?

他们坐在破锣上没有?

无意义,却不缺少趣味。无意的滑稽也是人生的一面,语言的一端,歌谣里最多,特别是儿歌里。——歌谣里幽默却很少,有的是诙谐和讽刺。这两项也属于有意的滑稽。张先生文中说我们通常所谓话说得俏皮,大概就指诙谐。“诙谐是个无情的东西”,“多半伤人;因为诙谐所引起的笑,其对象不是说者而是第三者。”讽刺是“冷酷,毫不留情面”,“不只挞伐个人,有时也攻击社会。”我们很容易想起许多嘲笑残废的歌谣和“娶了媳妇忘了娘”一类的歌谣,这便是歌谣里诙谐和讽刺多的证据。

1943年。

抗战与诗

抗战以来的新诗,我读的不多。前些日子从朋友处借了些来看,并见到了《文艺月刊》七月号里的《四年来的新诗》一篇论文(论文题目大概如此,作者的名字已经记不起了),自己也有些意见。现在写在这里。

同类推荐
  •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本书编为四辑,第一辑“作家论”,第二辑“作品论”,第三辑“评论”,第四辑“理论”。每辑十篇,共辑四十篇,四十余万字。这是一本文学师友用文学笔法评说朱向前的书。全书收集近二十年来朱向前的师长、朋友和学生的文章约三十万字,有评点、有批评、有侧记、有印象,门类繁多,风趣好读。
  • 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

    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

    本书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6年9月联合举办的“跨语际对话:文艺评论国际论坛”的会议论文修订稿的精选合集。书名“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即该论坛主议题。全书收入论文34篇并随文附有现场评议精选片断,作者和评议者包括孙郁、张福贵等知名高校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学科专家学者,共同探究中国文艺评论发展前景的学术氛围。
  •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主要内容包括离家——调寄《减字木兰花》;秋收——调寄《鹧鸪天》;知青小屋——调寄《桃源忆故人》;春播——调寄《卜算子》;夏忙——调寄《渔家傲》;大会战——调寄《浣溪沙》;冬闲——调寄《西江月》等。
  • 魏晋南北朝诗选评

    魏晋南北朝诗选评

    本书选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也选录了一些有主名的拟乐府、三国诗等,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时代与梦想

    时代与梦想

    本书记述南方物流集团创始人官金仙传奇的一生。她的青春献给了中国物流业,她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物流业的成长历程。亲历物流业的起步、变革、创新、飞跃,见证从传统物流过渡到现代物流的曲折与疼痛、悲喜与荣光。经过30年的奋斗,南方物流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综合服务型集团公司,她也带领亲友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热门推荐
  • 进化吧,工蜂

    进化吧,工蜂

    一只身处虫族最底阶层的工蜂,意外穿越到一片陌生深林,虫族全部基因库的权限,向它解锁!面对恐怖魔兽、异界文明和魔法斗气,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我真不是战神位

    我真不是战神位

    主持人:“第一次参加大赛就拿到冠军,请问你有什么感受吗?”赵小天:“感受很深,队友很强,我跟着躺就行了。”主持人:“可是你队友他们都说你才是队内真正的战神?”赵小天:“谁说的?你让他站出来?不是的…你们要相信我,我真不是战神位!”正经的绝地求生文,无系统、非重生,纯电竞小说,你值得收藏。
  • 买房

    买房

    黄不安今年32岁,大学毕业后即来到广州工作,最初住在公司借给他的一套房子里,房间很小不说,位置也太偏僻了,从住处到上班的地方要坐一小时的公交车。打拚几年之后,他有了一点积蓄,便决定自己买房。下定决心的那天,他的感觉非常之好,就像忽然从心上卸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浑身立刻轻飘飘的,简直称得上豁然开朗了,当即来到附近一家饭店,点了两个家乡菜,想了想,又要了一瓶啤酒,美滋滋地喝起来。下定决心之后,第一件事是选择位置。广州这个地方,商品房市场相当发达,年年都有大把大把新竣工的房子推向市场。特别是在每年两个黄金周之前,所有的报纸都会刊登有关新楼盘的广告,整版整版的。
  • 山神蝉梦(全集)

    山神蝉梦(全集)

    这是一部男主“孕后重生”的古言奇幻大剧。前有青梅竹马舍身挡剑的心机表妹,后有痴情多金誓死捍卫孟蝉的小侯爷。男主怀孕、女主帮其安胎、前期各种笑料百出,后期又虐得不行!孟蝉是一位入殓师,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收到一具尸体。却在准备入葬时发现,“尸体”没死!不但没死!还怀孕了!原来山神投胎选中了付朗尘为宿主。在养胎的这段时间孟蝉和付朗尘互生情谊。无奈男主怀着神胎不便表白!终于等到山神出世!想要当着天下人的面迎娶孟蝉。却不想,冒出诸多阻碍……前有青梅竹马舍身挡剑的心机表妹,后有痴情多金誓死捍卫孟蝉的小侯爷。可怜男主被虐千百遍……看到读者都揪心!
  • 火影之明在我心

    火影之明在我心

    《火影忍者》的漫画早已完结,动画也接近尾声。陪伴我们多年的朋友一路走来,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一幕幕励志的画面,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瞬间,一幕幕呼之欲出的热血。。。。。。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对火影世界的认识。虽然我是第一次这样正式地写网络小说,但我想把我的第一次写作留给火影,想将我对火影的理解和所期望的方向表现出来。这部作品我想写的朴实些,可能文笔很青涩,但是这部作品没有金手指,没有逆天改命的技能,没有多女主,也没有男同,带给读者的只有——我的火影世界。第一次写,希望不好的地方多多包涵!
  • 前尘恩怨劫:莫忘红尘

    前尘恩怨劫:莫忘红尘

    她是正面临高考的十七岁普通学生是受利益诱惑参加本届女子剑道比赛的主将却在阴谋牵扯之下,意外地穿越,来到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古代此时命运的齿轮开时转动了…………母亲十多年来不肯多说父亲的事情,而她也一直认父亲已经不在人世,来到这里,她却巧遇到了画中之人,母亲临死前所喊的这个名字,这是命运的安排吗?十多年前的恩怨因她的出现越发激烈,一场潜在的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一场爱的战争因她而起,一场两国之间的战争,是开始,是结束,全由她的决定,那她是为了自己心中所爱而不顾一切,还是为了无数无辜的百姓而背弃自己心中所爱,在现实面前妥协呢?一个是高高在上,温柔体贴的萧毅,她不想伤害一个是冷酷无情,内心孤独的苍凌皓,她不想放弃一个沉默寡言但永远在她身边守护她的夜,她依赖着他一个皇,为了得到她,用上千万百姓的性命作为威胁她又能用什么方法来化确这一切呢,她究竟是红颜祸水还是和平天使在这不属于她的世界里,她真的能得到永远的爱情吗?
  • We Two

    We Tw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0~6岁男孩养育法

    0~6岁男孩养育法

    《0~6岁男孩养育法》从0~6岁男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入手,详细讲述了男孩的内心世界、身体素质、情商、智商、学习能力、情绪、人格、素质、家庭环境、坏习惯纠正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父母提供科学、全面的教育方法,深度解读孩子的心理,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从而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百变妖物语

    百变妖物语

    遗落琼浆石隙的一粒向日葵种子,没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酝酿至极,静待日食呈现。千年的企盼,终不负有心守望者,葵成功化为了人型,游历于山川、静待世态变迁。前有《倩女幽魂》,今有《百变妖物语》。一只千年修行的妖,千年修行千所孤独,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了爱的毒……妖非妖,魔中魔,捉妖师亦奈何。谁说只有神能拯救苍生,妖亦可以;谁说只有人有情,妖亦……
  • 告白

    告白

    春夏为了探寻好友宋崇文会死的真相,费尽千辛万苦找到因他之死远走高飞的前男友林久,却遭到他的排斥。心灰意冷的春夏此时遇到了叶溪深,在他的帮助下逐渐抛下过往心结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而宋崇文死因的真相也在与叶溪深的相处中一点点意外地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