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100000011

第11章 学风好,才能素质好(1)

当今一部分大学生,学风非常差劲,素质非常糟糕。比如在本章中,就反映了他们不安心学习,只知道吃喝玩乐、沉溺网络、恋爱逛街;心理上既有脆弱的一面,又有迷狂的一面,于是,自杀、杀人的现象逐年增加;或者也只是死读书,没有真才实学,男生尤其差过女生,写毕业论文只好大肆抄袭,连堂堂博士也“不过尔尔”,而相当一部分专科生又自卑羞怯、自暴自弃;且没有传统文化根基,没有创造才能,没有独特思想,没有献身精神,于是“少年科技班”、“作家进修班”、“人文试验班”……一个个便以失败而告终。

有人说,近年来,中国大学频频扩大招生,只顾骗取学费,无暇顾及教学;而学生们本来就是冲着一纸文凭来的,并无过多怨言。还有人甚至说,大学曾经是培育“熊猫”,现在却成了“养猪场”。由于金钱介入升学,各大学中衙内、富豪增多;加之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也日渐退化,厌学之风更甚。如此恶性发展下去,中国大学生量的激增与质的锐减将极不相称,最终会导致什么恶果,明眼人是不难了解的。(各大学持续、猛烈扩招,北大高喊“防火防盗防研究生”,社会上流传“博士站一排,硕士倒一地,本科满街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数量过分增多,质量自然下降。)

要是大学生的学风如此之坏,素质如此之差,将来他们又怎么可能工作得好呢?那一定会变得毫无价值,成为“廉价商品”,到了社会上谁也不要,这人生岂不是非常失败?

若要成为一个有前途的合格的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尽量多值几个“钱”,驰骋职场与未来人生,那就必须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走一条“光明大道”,培养良好的学风、积极的态度,认真学习,健康发展,不断进取,具备全面、扎实、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思维、表达、心理、身体、审美、文艺等等),这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1、大学生,你还没到享受的时候

应当承认,当今中国大学生当其尚在读中、小学时的刻苦用功,是整个世界有史以来所罕见的。但是,那是应试教育对他们生理、心理双重的残酷折磨和摧残,是强制性的、痛苦的。高中毕业时,他们对这种服刑式的生活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而,一旦进入大学后,他们便愉快地卸下了身上的重负,走向了另一个“放羊”的极端。

像打下了江山社稷的国家大功臣一般,他们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应该享受生活了。他们睡懒觉、逃课(多数课程的确并无意义)、上网、打工、谈恋爱……但就是不肯认真读书。临到考试,他们便毫无羞耻地作弊,其作弊手段之多样、高明,完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一些大学在考前举行不作弊的签名活动,大学生们一本正经,郑重签名;但一上考场,他们仍要肆无忌惮地作弊,因为不作弊就无法过关。当今许多本科生,除了教材(或一些流行畅销书)外,根本没认真读过一部经典著作。至于学术论文,他们便四处剽窃、任意拼凑。他们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学术意识,一切只是为了混一张烫金毕业证,为了找一个出力不多、但报酬丰厚的工作,以满足自己的高级物质生活享受。

最近报上有一份材料说,在江苏省高校退学、试读的大军当中,有近80%的学生是因为过度迷恋电脑娱乐、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片子所致。据有关部门调查,江苏省重点高校如南京XX大学、江苏XX大学等,经常上网的人数竟高达80%。在上网的大学生当中,大约只有15%是上网学习,60%是上网聊天,25%是上网玩游戏等。最严重的一个班,30名学生中有20人将拿不到学位。而在这些学生中,既有大一新生,也有即将毕业的学生。“挂科”学分累计最多的竟超过60个。这意味着,很多学生还在大一就要落到被劝退的地步。而在另一所大学,一名大四学生竟在半个月内就打麻将输掉了3000多元助学贷款。搓麻将赌博的不正之风,在该校大四男生中悄然流行。一男生宿舍楼里约有20间大四学生宿舍,其中近一半宿舍里有学生终日打麻将。

武汉XX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此不得不作出规定: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得购买电脑。于是有媒体疑问:按说大学生也是成年人了,怎么连这点小事也管不了自己呢?更引人关注的是,一些报社近期正讨论一个话题: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大学生择业打出婚姻牌,大学生应聘各显其能,不靠自己在学校里学的本事,却把身体、相貌作为了“革命”的本钱,寄望于找个好老公养着;这已经与外语、口才、文采等并列成了择业合理的一张硬牌。

如今,硕士、博士们的学术水准,根本无法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本科生相比了。如果对他们谈起学术自由、思想独立之类,那对不起,他们更是匪夷所思。

如今的许多高校,都已取消了早操、早读、升旗,因为大学生们都熬夜、贪睡,清晨锻炼身体也只是少数学生的事情。下午,球场上永远都是稀稀拉拉那几张熟悉的面孔;运动会的成绩也就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大学里经常运动着的只有两种人:迷恋足球的男生,以及练健美操的女生。上课时,大学生们都争相去与教师争夺电梯。某高校一位女生刚爬上8楼就犯了心脏病,死在楼梯边;另一男生则死在运动会的800米跑道上。

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也并不怎么样。他们缺乏信仰,缺乏毅力,缺乏进取精神和承受力。稍有成绩,他们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倘若遭遇挫折,他们便斗志全无,灰心丧气。即便是失恋这类生活小事,他们也无法承受,或凶残报复,或痛不欲生。当今,大学生因学习、生活而颓唐、堕落、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中国XX大学政治系一名男生,因在澡堂里遗失了自己的眼镜,就跳江自杀;一位女生因考试作弊被抓住,便跳楼自尽。

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可谓极端低下。他们的装束打扮没有品位,一味追求时尚,追求性感和刺激,或奇装异服,或光头长发,或红毛杂毛。他们瞄准歌星、影星、球星,和大街上的普通帅哥靓妹几无区别。

他们对文学、美术、书法、音乐、影视的鉴赏力更让人不敢恭维。他们根本不喜欢经典名著。据一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目中的经典就是《简爱》、《廊桥遗梦》、《飘》、《哈利·波特》和《天龙八部》、《诛仙》、《寻秦记》之类,除此之外便是村上春树、渡边淳一、可爱淘、安妮宝贝、易中天、于丹、余秋雨、步非烟、安意如、卫慧、郭敬明、当年明月、明晓溪……这类国内外流行作家的作品。对于屈原、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荷马、但丁、歌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除了稍稍知道姓名(甚至许多学生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根本就不读他们的作品。

他们的美术修养,基本上停留在西方与日本的卡通、动画之类。对中国和西方的绘画、雕塑、建筑作品,他们毫无感觉。大学生的壁报、刊物,其美术水平也极其低下。

他们没有古典音乐素养,对流行歌曲却崇拜得五体投地。这一点,只要看看当今一些通俗流行歌手们在北大、清华演出时的盛况就知道了。校园学生广播站几乎从不播放古典音乐,而缠缠绵绵、不知所云的港台歌曲,则不断强化着大学生们的低级感官。在大学生聚会上很难进行一次全体合唱,因为找不到一首人人都会唱的歌曲。大学里的文艺会演,学生的水平之差也令人汗颜。

2、中国博士,高处不胜“寒”,下来吧!

“博士”,多么耀眼、动听的字眼!博士是文凭的最高等级。念书至此,可谓登峰造极也!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全社会的商业化、功利化趋势,注重金钱,更倡实干;以及博士自身数量增多、质量下降,他们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珍稀、吃香了。

“高处不胜寒。”正是基于种种现实因素,在我国上百所高校与大量科研机构中,数十万计博士研究生们,正面临着做研究、找工作、谈婚恋等各方面的难题。尤其是其中为数不少的女博士们,更系“寒”中之“极”,令人叹息不已。

问题存在,就要解决。但滋多问题,又岂能一朝一夕解决好?本文只是将现状提出来,并向大家呼吁。如何改善,主要还得靠千千万万的中国博士们自己了。要想做一个能“畅销”的博士,看来还并不是那么容易呢!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经得三冬寒,梅花方吐香啊。

诸位博士先生(小姐)既然担心“高处不胜寒”,就不妨时时“下”来走走、看看、听听。

学问“寒”

研究生搞科研、做学问,正如工人上班、农民种田一样,本乃天经地义。然而,当今众多博士们,又有几位真正称得上有才学之博,又有几成不是为混文凭而真正在做学问呢?已举办过多届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比赛中,又出现了几篇真正有份量的论文、几项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呢?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未来一大批专家、学者、教授、科研人员都要从这些人当中产生。全盘扼杀他们的才干与成绩,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那简直是污蔑”。近几年,不少青年学者于各地、各单位、各学科领域中脱颖而出,成果可喜。这里只想说明,整个社会趋向必然影响到今之博士、明之学者的总体素质——纵使他们能坚持做学问。再则,横向与国外比,纵向与昔日比,博士中坚持做学问的人,其比例确实甚小。某友多年来认识的首都几所重点大学逾百名博士生,有此打算者寥寥一、二人。据某调查材料统计,一所全国名牌大学中文系,自1995年至2005年培养的100余名博士中,目前活跃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的仅30来人,不到30%;大部分还是去了各大机关、公司。

一方面,坚持搞学问、“坐冷板凳”人的数量锐减;二方面,少量还在坚持搞学问的人,其学术基础、科研能力亦不敢令人恭维;三方面,纵使极个别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也并不见得就能出什么好学术成就来。

商业社会,一切都与产业化,与经济收入挂钩。博士生自以为才智过人,很不甘心为学问而清贫一生。他们不管自己能否在商海中有出色表现,都是踌躇满志,跃跃欲试,或早已入“海”折腾。某南方综合性大学法学院的若干名博士,或为书商“捉刀”或到公司兼职,而一心一意读书写论文的竟未见踪迹。

包括在读博士与博士毕业的、尚事学术与辍手“跳槽”的,其论文大都东拼西凑、人云亦云,看不到什么独到、新颖的见地,无非罗列材料,表面上“旁征博引”像那么回事;实则内容空洞,意义有限。这种现状,于人文学科中更加明显。当然,理工类论文也存在类似弊端,只是更多一些科技性罢了。校园中人都说,毕业论文的差别只在篇幅:本科生1万字,硕士生5万字,博士生10万字。篇幅越大,仅仅是引用资料越多、论述范围越广而已。

有些“博士”读的书其实并不多,学问并不深。据上海一所大学调查显示,理工类学生不知道霍金、文史类学生没看过《红楼梦》的大有人在。一些“博士”尽管博览群书,但因纯系考场上的佼佼者、死记硬背的典型,并无真才实学,平时神情未讷、言谈俗气。不管其论文与思想,都看不出多少精深、高明、闪光的地方。某友见过京城某名校的几位男博士,逢人只会点头,其文章观点也只停留在一般人水平,那还能搞什么学术、出什么成果呢?

再者,或方法不对头,或思路打不开,或本人无创造,或“投奔”错了“山头”(专业),纵使满腹经纶、纵使甘心苦守寒窗,不见得就能“事竟成”。一历史系博士发牢骚说:“我想研究的,人家都已研究过了。而我又不愿拾人牙慧,更不愿耸人听闻。我该咋办?”这位王姓先生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实则,他平时写的一些小随笔,文采斐然,史料翔实,借古喻今,很有可读性呢!

人们常说:“考硕士比考博士难。”不乏道理。博士主要是从事科研,硕士却是为了就业;而对于大部分把目光盯在社会工作上的人,有个硕士文凭便已足够了。所以,如今历届硕士入学考试水涨船高,每况愈上,声势骇人;而博士入学考试则相对冷静得多。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2007年计划招800名左右硕士生,报考者逾30000人;而招200名左右博士生,报考者不过1500人。尤其一些冷门专业(哲学、考古、数学、地质等)无人愿报,系里便鼓励本系硕士继续升造,并以免试、重奖等方式作“诱饵”。如此以来,博士生的素质能有保证吗?

搞不成学问的,学问“寒”;搞得成学问的,本人亦“寒”。古人云:“十年寒窗无人问。”“板凳要坐十年冷。”可今天的科研人员们,又何止十年之“寒”!如今校园流行“傻得像博士,穷得像教授”之说,反映了博士素质之差、教授生活之苦,乍听尖刻,实乃神笔!一些才学出众、前途可观的博士,欲献身学术,还得经历多年的“寒”“冷”生涯——乃至一辈子。

总之,中国博士们在自身素质上的一系列不足,不能不引起有关人士与博士自己的反思。既要肯定成绩,更要解决问题,怎么办?

就业“寒”

博士没学问?想必上文早已引起过读者们的惊讶了。如今你们肯定更怀疑:博士也会就业困难、找不到工作?当然,找个普通工作,对博士们来说确实问题不大;可是博士们的眼光大都非常高,而实际上想进个令自己比较满意的单位也并非易事。这说明,关键并不是就业本身难,而是就业者期望太高。广大社会基层、各行各业,本来大量需求人才,只不过博士们自抬身份,不屑“低就”。

前文说过,今之博士,很少甘心在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科研、教学领域就业,而是大部分挤于经济效益较好、地位较高、工作悠闲的几个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大公司、大机关中。据统计,某名校国际政治系2006年毕业的10余名博士,全部留在了中央几大部委。这就造成了人才过于集中。

博士就业“寒”,既与近几年全国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而博士自己又好高骛远有关;也与博士总体素质下滑有关。或一味读死书,并无真才实学;或只会搞学问,缺乏社会能力。一个不善言辞与交际、只知道傻笑与点头的博士,疏离人群,很少实干,哪怕博学多识,但等到面试上岗时,又岂能像在自己专业海洋里那样自由遨游?

另外,不少单位或部门领导,对高文凭者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恐高症”。他们自己学历低,对博士、硕士暗暗妒嫉、不服,便故意阻挠对方进本单位,或给对方“小鞋”穿。网上一篇文章说,某博士到一大型国营企业求职,其老总先是假仁假义地说:“我们‘小衙门’容不下你这样的人物。这不是大材小用么?……当然,只要你瞧得起敝单位,我们求之不得。你就放心等着吧!”待他刚走,该老总转背对其秘书说:“像他这种人我们哪里敢要?他来了,我们怎么办?”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博士,纵使把他分到较好的部门,他也不一定能干得出色。其实,他只要能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有所作为便不简单了,并不必要、亦不见得干啥能啥。许多博士“改行”“跳槽”后未能成功,可以理解。问题是,既做不出学问,又干不成实事,则徒贻笑料。北京LG大学的一位湘籍理工博士,即系此等情形。

某大学土木工程系近10年来毕业的若干名博士中,迄今在岗位上表现优秀者寥寥无几。近一、两年毕业的10名左右博士中,真正进入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的也是寥寥无几。

同类推荐
  • 精神的五种力量

    精神的五种力量

    当全世界都在探究力量的秘密时,本书提醒你不要忽略精神的力量。因为精神本身就蕴藏着神秘、伟大的能量。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 砺炼完美人格

    砺炼完美人格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被“砺炼完美人格”这一主题所吸引,他习惯于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作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
  • 你的职业我的经

    你的职业我的经

    这是一个考量智商与情商的时代。人生大舞台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节目,从老板、上司到中层管理者,再到普通员工,有的尽职尽责,而有的却是作秀、表演,令你真假难辨。惟有跳出圈子,俯视舞台,方能参悟其中的玄机。你在本书一个个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中,一定能找到你的影子,从而认识自己,看清他人,掌控全局,驾驭命运,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打开这本书,你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是写关于心态的哲理故事。做人做事的好心态体现在为人处事的一件件小事上,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需要指出的是,好心态需要去学习,更需要去实践,只有学练结合,才能铸就好心态。
热门推荐
  • 凤仪归来:毒医绝色

    凤仪归来:毒医绝色

    彼时,她唤名黎芙儿。是三百里奉陵容不下的豪族黎家貌美嫡长女是被他捧在手心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宠妃,是天下无数女子皆艳羡之人!变故横生,一夜间她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家世败落、奸人残害、众叛亲离!她抱着孩子跪地央求,他冷漠如冰、视若无睹。幼子惨死,她被推下万丈深渊。那一刻终醒悟,原来一切皆是他设的局,而她,只是一枚棋子罢了。此时,她换名郁堇离。离人如歌、堇色苍凉、此生终郁郁无欢。待凤仪归来时,她还是她却再也不是她。凤凰盘捏、浴火重生、报仇雪恨、手刃仇人,这是她唯一的目的!至于爱情?她笑了…
  • 东茶颂

    东茶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对每一朵花微笑

    对每一朵花微笑

    《对每一朵花微笑》精选了100个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的小故事,故 事短小精练却意味深长,展示了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哲理,将浓缩的真知化为鲜活的智慧,使青少年在学 习和生活中能驾轻就熟。
  • 超级兵王

    超级兵王

    【超神火爆】佣兵大帝羽皇,巅峰一战之后,患上严重战后综合症,毁灭破坏倾向日渐加重,唯有轻松可以有效抑制病情,而其中搞笑效果尤好。按照心理医生建议,他离开战场回归都市,以治病为名,开启了一段搞笑之旅。
  • 九星天辰诀

    九星天辰诀

    深埋地心的地底琼楼,沧海桑田演化的死冥湖,诡异神秘的幽冥宫,喂饲冥魂的禁域之地,帝国争霸,世家、宗门林立,人类、妖兽、玄兽,海妖、天魔、魑魅,无尽荒泽大地之上,蜗牛心中的玄幻传奇。
  • 贵女高门

    贵女高门

    穿越了,年轻二十岁,爽吧?但,继母是个公主。出身高门大族,还是个嫡女,爽吧?但,继母是皇帝最宠爱的公主。长得漂亮爹爹疼惜,祖母慈爱外家给力,爽吧?但,继母是有个未来皇帝做哥哥的公主。求问:干掉有皇帝当靠山的后妈的方法是什么?答曰:有个靠谱的爹,和一个凶残的郎。
  • fgo火星男友

    fgo火星男友

    有没有想过,有fgo里的男友是什么样子的体验?在fgo的不同平行世界里,女性角色藤丸立香(咕哒子)又会和男性从者们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本作所有主线都是不同平行世界的故事,还会有番外和羁绊剧情。咕哒子和从者们的故事,就此展开。你竟然能与我如此来往,宛如海黛,不,海黛和你不同,你就是你吧。————埃德蒙.唐泰斯哼,若是和你,本王也许能拿出一些真本事来。————吉尔伽美什你竟然和我如此来往,是胆子太大还是太愚蠢?不要忘了,我永远是你的枪。————库.丘林(Alter) P.S.谢谢推荐票。_(:з」∠)_
  •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里是广州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里是广州

    外国人面前,你能否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介绍自己所在的城市呢?走出国门,你是否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广州灿烂悠久的文化?本书为读者奉上原汁原味的人文阅读精华,详细介绍了人们最感兴趣的广州历史文化、城市风景、广州生活、名人逸事等,带您全方位地了解广州。读者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又能品味这座南方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 感谢鲜花 也感谢荆棘(唯美阅读)

    感谢鲜花 也感谢荆棘(唯美阅读)

    感谢挫折,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的荆棘。在这旅途上每个人都会遭受挫折,而我始终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坚强的闯过挫折,冲出坎坷!跌倒了,不要乞求别人把你扶起;书中选取了关于人生、理想、奋斗等多方面的励志故事。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关要政颜珺珺恋爱小日记

    关要政颜珺珺恋爱小日记

    甜就一个字青春xxq谈恋爱不就是要甜甜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