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夫人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家里早早做生意,条件很是不错,后来嫁给成仁的父亲,成家书香世家,家风宽和,亦是没有让她吃过苦,加上后来生了成仁三姐弟,到现在几乎都是无事无忧的。
这是大福气。
然人往往身在福中不自知。
顾嘉宁看着桌上摆着的照片时,想到的就是这个。
“这是您多大的时候?”
她低头去看一张老照片——说是老照片,因为照片已经泛黄,人物也不够清楚,上面的是年轻时候的成夫人,穿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衣服。
在现在看来有些“土”有些夸张的衣服,其实是那个年代顶时髦的了,尤其是标志性的卷发。
“那时候卷发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而且店也少,卷一个要好长时间,但我们都排队,等的时候也没有一点不耐烦。”
成夫人笑着看那照片上的自己,“那时候这个发型是顶洋气顶时髦的了,现在看来……”
“现在看也不难看,”顾嘉宁想起自家老照片里老妈年轻的时候也是烫了一个这样的头,她说,“不都说流行是个圈吗,现在正就流行复古呢,那什么港风啊什么的,就是这样的风格。”
桌上的照片,虽年代久远,但都保存得很好,顾嘉宁看的时候便也注意着尽量不碰到它们。
“这是在哪拍的?”她问。
成夫人看着想了一会,“我也记不大清楚了,好像是去颐和园路上的哪个胡同口的照相馆,那时候照相也很少在外面拍,除了景点就是照相馆里的多。我记得那时候我才认识成仁他爸,家里介绍的,总共没见过几回面。”
“你们也是家里介绍的吗?”
成夫人就笑,“是,那时候我家里也管得严,跟我一起的姐妹们,思想已经很跟形势了,但我不行,我打小被管得严,尤其我姥爷还在,我姥爷是坚决不同意什么自由恋爱这种东西的。”
她摇摇头,“跟你们现在啊,不能比。”
她说这话的时候是笑着的,笑起来的时候眼角的鱼尾纹便明显的露出,但并不难看——她说起过去的时候神态模样,反而比她端着的时候更舒服。
顾嘉宁端起相机,对着她轻轻拍了一下。
成夫人僵了那么一下。
“这就……开始了吗?”
她下意识坐直了些,又伸手摸了下自己的头发,表情也跟着僵硬起来。
顾嘉宁放下相机,表情温缓,“是啊,咱们不是说好了,今天我跟拍您一天吗?您放心,这些照片,除了您,我不会给第二个人看,至于我说的考核那事,也是经过您的同意再说,倘若您不同意,我只拍衣服,不会让您露正脸。”
成夫人的表情微缓下来,“你看我,又紧张了,没办法,我还是……”
她看向自己的老照片,轻轻叹口气,“你说得对,我果然还是,很难接受真正的自己……不过,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或许……”
那天,顾嘉宁没有用什么话术的东西,她只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说对待母亲变老这件事,其实是比母亲本人更难以接受的。
顾嘉宁告诉她,她是在去年,突然发现她家苏女士老了的,她意识到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害怕,难受,第一次感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件多让人难受的事。
“在那之前,我一直没怎么想过我妈也会老,甚至会老得像那些老太太,并且有天也会……真的离开我。”
“我跟我妈聊,她说她已经很多年不照镜子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特别难看——心里还觉得自己年轻着呢,怎么就老成这样了?”
“后来我带她出去旅游,在谁都不认识她的城市,带她去了个造型工作室,让人家把她从头到脚打扮一番,也拍了很多照片,照片里头的她特别好看,但在我眼里,我还是觉得原来的她更好,原来的她,才是我妈。”
那时候成夫人问为什么,顾嘉宁说,“我突然就想到,她的老,其实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事,在她变老这件事里,有她为我操的心,为了供我操劳的疲累,我长大的同时,她在变老,好像是,是一种延续。”
“这样想,生命就好像也是一个圈,每一段都是一个阶段,是必备的,也独一无二的阶段,沉湎过去的可悲就在于,它会让你忽略现在的美好。”
这些话,二人仿佛又想起。
她说得真诚而真实,又说服成夫人当即拍了照片,给她看——成夫人看着照片里的自己,不再是年前的模样,却也不是垂垂老矣那般,突然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她答应顾嘉宁,试试她的法子——用最轻松舒服的姿态,面对变老这件事,面对自己,也试着接受自己。
就当是当自己真的老得路都走不稳的时候的纪念吧。
顾嘉宁看她的神色,知道她在自己想,便也没有开口,好一会,成夫人才又舒口气,“那小顾啊,就麻烦你先在家里拍一拍了,等我调整下咱们再出去。”
“哎,不着急,您就是全在这里拍也可以,全看您的心意。”顾嘉宁说。
成夫人就笑,“你啊,也不怕耽误自己的事?不还说用这个考核的吗?”
“我的拍照理念就是以人为本,”顾嘉宁眨眨眼,“反正今儿您最大。您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成夫人笑起来,“别贫了,怪不得我家成仁跟你做朋友,你俩这性子倒是有点像。”
她说着起身,往外打量了下,“那先在这院里拍吧,就……就照着这个吧。”
顾嘉宁低头看去,就看到成夫人手里指着的,也是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成夫人……
不对,应该是,成夫人的母亲,和幼年的她。
成夫人的长相与她母亲很像,以至于顾嘉宁愣了那么一下。
照片是黑白的,年代感更强,那个时候特有的色调,母亲抱着孩子坐在老院子里,娴静而美好。
“我妈还在的时候,最喜欢看这些老照片,后来我就不耐烦,自己当了母亲才懂了当母亲的心啊,可惜懂的时候就……”
她摇摇头,轻轻止了声。
“走吧,去院里。”
顾嘉宁往那照片又看了一眼,才嗯了声跟着出去。
这里不是成家,是成夫人的娘家,也是她长大的地方,是一个传统的四合院,并不算太大,近来老人们陆续过世,年轻人更喜欢住别墅高楼,只有偶尔家族聚会的时候才回来,大部分是打扫的人住着。
今天成夫人和顾嘉宁约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这里。
顾嘉宁最初的设想,是以“怀旧”为主题,比如那些曾经展现在老照片里的场景,引成夫人再现一次,重走一次。
但现在,她突然又出现种强烈的感觉,单单是怀旧,可能有些矫情和微不足道了,她突然想放下这种“主题感”,用一种更加宽容的,有时空感的镜头去表达这种……
生命感。
是了,生命感。
生命本身就是美好的。
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美感。
光滑的肌肤和年轻的躯体是美,老迈的,温醇的,经过时光雕琢的,也是美。
而所谓衣服……
是在接受了自己之后,用由内而外散发的美,去为之加成的东西。
是了,从来“美”的在与人,而衣服,是为人服务的修饰。
想通这些,她突然有些异样的澎湃,甚至不知怎的,眼眶有些发热。
“小顾?”
院子里,成夫人见她迟迟不来,不由叫了一声。
顾嘉宁答应一声,蓦地抹一把眼睛,扛起器材往外跑。
成夫人正站在院子里,她偏爱中式的衣服,穿的仍是中式的衣服,只是不是第一次见时面料考究手工绣制的旗袍,而是有些改良中式的棉麻的衣服,彼时上午,日光洒满院子,她听到动静回头,看着顾嘉宁笑意满满,一抬手,指着院中一处,“这里,原先有个葡萄架的,后来有只猫老窝在架子上,我逗猫被猫抓了,我姥爷一气之下就给砍了……”
她说着笑起来,“你说关人家葡萄树啥事啊,老爷子真是……”
顾嘉宁看着她,怔了下,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抬手拍了一张。
这次成夫人的僵硬只是一瞬,很快反应过来,“需要我摆什么姿势吗?”
顾嘉宁摇头,“不用,您今天就当领我跟我说说您以前的事,什么都可以,什么情绪也都可以,您放心,我左耳朵进右耳出,出了这个门,什么都不会说。”
从开始见,她就感觉,成夫人如此抵触自己变老,应该还有更深的原因——她这样身世长大的人,往往是有自信而康健的人格,这种情况,定还有原因。
果然,成夫人闻言就是一顿,继而有些锐利的盯着她。
顾嘉宁任由她打量。
过了会,成夫人才微落了目光,语气有些轻,“我说错了,你跟我家成仁不一样,你比他可敏锐多了。”
“女人天性比较敏锐。”
“那你也比一般女人敏锐得多了。”
“我以前听过句话,说,文艺工作者,往往内心都细腻些,这是天赋,也是……软肋。”
顾嘉宁看着她,咧嘴一笑,“我现在全身的软肋,您要是愿意,有些情绪,可以在我面前袒露,要是不愿意,我也绝不会多问一句。”
成夫人打量她好一会,半晌,才表情微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