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700000015

第15章 经济发展理论(13)

第三章

信贷与资本

信贷的性质与作用[110]

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对现存的劳动力和土地的服务进行不同的使用,这个基本概念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新组合的实行,是通过把土地和劳动力的服务从它们之前的使用方式中提取出来而实现的。在每种经济形态中,领导者没有直接处置劳动和土地的服务的权利,这引导我们得出两个观点:首先,货币承担着一种基本的职能;其次,其他的支付手段也承担着这种职能。因此,支付手段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商品循环过程的体现,然而很多理论家总是尽最大的努力,甚至用不耐烦的态度以及道德和理智上的愤怒来使我们确信这个观点,即与“支付手段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商品的循环过程的体现”相反的观点。

从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就一直在与那些坚持认为“货币现象是完全正确的”普遍错误的观点做斗争,这也是经济学的贡献之一。如果有人说货币只是为了让商品流通更便利的媒介,没有重要的现象与货币相联系,那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如果有人试图以这种说法来反对我们的观点,那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的论据进行反驳,那就是,在我们的例子中,经济系统中生产力的不同利用方式只有通过改变人们的相对购买力才能实现。我们已经看到,在原则上,要让工人把劳动、地主把土地借给别人使用是不可能的。同样,企业家也不能借到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因为在经济的循环流动中,没有可被企业家使用的闲置的存货。如果某个地方或其他地方恰好存在企业家所需的生产资料,那他当然可以购买;但是,这也需要他有购买力。企业家不能把这些生产资料借过来,因为它们生产出来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持有生产资料的人不能也不会先把这些生产资料借给企业家然后等着企业家归还,即使一段时间后企业家确实可以归还,他也不愿承受任何的风险。如果有人这么做了,那么会出现两笔交易,一笔是购买,一笔是延期的信用支付,这两者不仅是同一个经济过程的两个不同的部分,而且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过程,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依附着不同的经济现象。最后,企业家也不能给工人和地主“预付”[111]消费品,因为他根本还没有这些消费品。如果他购买消费品,那他也需要有相应的购买力。我们不能忘记一点,这始终是一个从物品的循环流动中把商品抽离出来的问题。消费品的信贷是这样的,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信贷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正在研究的这些并不神秘或奇怪。

没有任何东西实质上是“能”取决于货币,这是一个很清楚的事实。实际上,购买力只是关键过程的一个工具,这是不容置疑的。另外,也不会有人反对这一观点,因为每个人都会承认货币在数量或分配上的变化是属于类似的现象,且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为止,这种观察还比较边缘化,不过这种比较还是具有指导性的。商品领域的变化在这里是没有必要的,前期引起的商品的变化可以作为它的解释原因。任何情况下,物品的变化都是被动的。然而,如同大家所知道的,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

我们所讨论的第二个观点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危险的。从最终的分析来说,它也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这个事实不仅是可以论证的甚至是很明显的,而且仍然是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从支付手段的外在形式看,它是由经济系统创造的,它表现为对货币的索取权,但是这种索取权与对其他物品的索取权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其不同就是这种索取权与货币有相同的服务功能,至少暂时是相同的,因此在一定情况下这种索取权可以代替货币[112]。这一点不仅在有关货币和银行的文献中得到承认,而且在更狭义的意义上也可以得到理论的承认。这可以在教科书中看到。在这里,我们不对这些教科书中的内容做任何的补充,只是想增加一点分析。所讨论的问题中,与我们所认可的事实关系最多的是货币的概念和价值等问题。当数量理论为货币的价值建立起公式的时候,批评家们首先就抓住了其他的支付手段来进行反驳。众所周知,诸如这些支付手段,尤其是银行信贷[113]是否是货币这样的老问题已经由许多优秀的作者做了很详细确定的回答,可以说有关这方面的讨论也已经很多。而据我所知,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已经被无可争议地认可了,甚至那些对支付手段是否是货币这样的问题做出否定回答的作者,也承认了我们对问题的回答。支付手段是如何并以何种方式影响货币的价值,对于这样的问题,人们也做了或多或少的解释。

这意味着承认这样创造的流通媒介不仅代表等量的金属货币,而且它们的实际数量非常大,不可能立即全部兑换它们;而且,由于这些支付手段比较方便,它们不仅会替代之前已经在流通的货币,而且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并与已经存在的大量的货币并存。还有一点对我们的论述并不是很重要,但我们仍然要对这一点进行说明,即支付手段产生于银行。银行产生支付手段也是它的基本职能,我们发现这与通行的概念是一致的。银行对货币的创造使自己承担了义务,这一论断是由亚当·斯密以及其他更早的作者提出来的,今天已经成为常识;我急于补充的是,不论人们认为“货币的创造”这种表达在理论上是否正确,这对我们的目的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推论是完全独立于任何货币理论的。

最后,不容置疑的是,这些流通媒介在提供信用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如果我们忽略掉为了避免运输金属货币而产生这种手段的情况,那么这种流通媒介几乎就是为了提供信贷的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根据费特的观点(《经济学原理》,462页),银行是“收入主要靠出借支付的承诺而获取的企业”。

至此,我们所说的没有任何的争议性,甚至也没有任何的意见分歧的可能性。人们不能责备我,说我违背了比如李嘉图的“银行业务”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等类似的观点,人们也不能说我犯了罪,诸如银行家所说的“滥发钞票空头投机”的罪名[114]。更进一步,谁也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很多国家,四分之三的银行存款都是信用[115]。作为一种规则,工商业者要首先成为银行的债务人,才能变成银行的债权人,他首先“借”的资金实际上是他即将要“存入”的;更不用说,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只有极少一部分的交易是不用货币来完成的。因此,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做更深一步的探讨。在这里做一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新鲜的,但可以在任何一本基础课本中都找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有的信用形式,从银行纸币到银行信贷,本质上来说都是相同的东西,在所有的这些形式中,信贷增加了支付手段,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116]。

至此,只有一点是具有争议的。这些流通媒介,如果没有法定货币或物品做基础,是不会凭空被创造出来的。我对工商业者或理论学家所说的生产者的汇票就是这些流通媒介的典型例子,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相信自己没有说错。生产者在完成他的生产并把产品销售出去之后,就给他的客户开出汇票,以便立即把他的要求权转化为“货币”。于是,这些产品就起到了提货单的作用。即使这些汇票没有现成的货币来支持,但仍然有这些现存的商品作为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仍然是以现存的“购买力”为基础的。上面所提到的存款,显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商业票据的贴现形成的。似乎可以把提供信贷或把信贷工具放入商业渠道之中看作是正常的情况,而把其他的情况看作是不正常的情况[117]。但是,即使正常的商品交易没有任何问题,也通常要有相关的附属抵押品,因此我们所说的信用“创造”只不过是对现有的资产进行整合利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重新回到传统的概念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似乎传统的概念是胜利的,因为流通媒介如果没有依靠的基础就不会存在,货币也可以从流通过程中抽离出来,从而让所有的交易重新回到物物交换,也就是回到纯粹的商品范畴的过程。这种解释也说明了为什么人们通常会认为“货币的创造”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它对经济生活的一般理论没有更深的含义,而只要用一个章节说一下银行经营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100问

    趣味经济学100问

    经济学并不意味着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仅仅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本书帮你找到了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全书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突出趣味性,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本书将为那些希望轻松学习经济学的读者提供愉快、轻松的阅读体验,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抗战时期上海铁路损失及其影响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抗战时期上海铁路损失及其影响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抗战时期中国铁路遭受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本书带你了解上海铁路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 超级IP养成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法则

    超级IP养成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法则

    本书是一本讲述新媒体时代IP化生存方法的图书。而本书是在基于不可逆的新媒体营销潮流下,从IP产生的背景、原因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P化生存的实质、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红模式进行剖析,结合案例介绍具体模式的利弊及运用技巧。书中避免了晦涩生硬的专业术语,用比较通俗轻松的笔法,结合丰富有趣的案例阐述了IP化生存的方方面面,对于想运用新媒体营销的商家,以及新时代的IP人来说,都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 每天读点经济学

    每天读点经济学

    你知道作为消费者,怎么做出消费决策吗?你知道作为厂家,怎么做出生产决策、怎么定价吗?你知道宏观经济是怎么运行的吗?你知道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热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经济学是一门人人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每天读点经济学》,我们将带你畅游经济学的世界!
  •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到欧盟的“地中海联盟”,再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格局的演变,遵循的其实是一套经济学的逻辑。被广大读者誉为“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财经奇书”。了解大国博弈、世界政治经济的必读书。中国的当家人为何在十八大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特点和优点是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没有持续性?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本书精彩地回答了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出的这些问题。
热门推荐
  • 一开局就无敌

    一开局就无敌

    苏恒穿越了,成了天下无敌的魔教教主,天榜第一,一个名闻天下的大魔头。还有个自称传播正能量的系统,让自己做好人好事,拯救那些还沉迷在杀戮中无法自拔的教徒们。教主郑重的说以后要做个好人,提倡和谐友爱;正道那些人听到后都笑死了,然后,魔教一统江湖了……教徒们让教主醒醒,外面正道联盟已经打上山门了……PS:灵气复苏流~(本书又名地府养成计划、神话大佬自我修养、一掌超人……请原谅我取名无能)群号:756879119
  • 语言艺术全书(第二册)

    语言艺术全书(第二册)

    语言是一门艺术,亦是通于人情世故大门的关键;换言之人情世故,大半蕴藏于语言中。然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出来的。再者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语言则是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故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使读者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
  • 神秘高手叶归

    神秘高手叶归

    他是令无数敌人闻风丧胆的超级高手,他是华夏首屈一指的神秘战神。如今接到父亲下达的任务重回都市,再造一段巅峰传奇。
  • 第一联赛

    第一联赛

    这是一个新萌小奶狗和一个职业圈老炮,在国家扶植和推广文化新风的政策下,从无到有,相互扶持,从默默无闻走向职业巅峰的故事。大包:“赢你就像扶老奶奶过马路一样轻松!”小博:“你为什么老说跟他们喷垃圾话呢?”大包:“有时候对手太弱,赢得太容易,你会觉得没意思,所以我就说几句废话调节一下气氛。”“哦”小博若有所思,然后对所有人说:“你们都是来争第二名的吗?”
  • 快穿之我是女魔王

    快穿之我是女魔王

    茉莉被神秘系统收留,穿越各个世界替献祭的灵魂完成心愿,遇到狂霸酷拽狠的男主怎么办?遇到白莲花绿茶圣母怎么办?答案是华丽变身,打脸,升级,专治各种类型的美男,然后一路高歌当女王!
  •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黑色小说

    黑色小说

    《黑色小说》是一部极为冷调的硬核文学作品,主线既是两个故事,也可由每个章节和阅读顺序构成的隐线决定故事的无数可能。留学英国的医科学生M热爱文学,他在博士报道后便秘密潜去伦敦,试图完成一部小说。M在此期间不断受到干扰,这些干扰来自异乡、回忆、陌生人、亦真亦假的事件以及17世纪汉密尔顿公爵的信息。M不断创造小说主人公的同时,也不断回忆起半年前自己在苏格兰海边目睹的跳海的女孩。W是留学英国的艺术史学生,她向大学请假半年跑去伦敦租住在古老的贵族区,只为探索汉密尔顿公爵的秘密。她不断接近汉密尔顿家族秘密的同时,也不断逃离自己的想象、天赋、幻觉、爱情、艺术的真相以及自我的存在。W和M之间的关系飘忽不定、神秘莫测,最终他(他们)都以自我救赎式的探险指向当代生存的寓言。
  • 电竞之原来是你

    电竞之原来是你

    “世界冠军!今天,我们把这个荣耀,颁给light战队!” 战队面临解散,她身为队长,会怎么做? 逃避? 不,这条路上,她可能想过失败,但从未放弃。 light教给她的,有感动,有成熟。light,一直在。 佛系作者,随缘更新。去留随意,来着则是客。
  • 乌头渡

    乌头渡

    “公子,雨大,不如进篷子里避避吧。”“呵,急什么。你瞧瞧,这天这水这雨,连着一块儿,像不像一幅画?”“……公子,别靠船舷那么近,当心被河里的水鬼趁机逮了去,把公子的头给咬了……”“哈哈,沈莫,你又开始编故事说笑了。”“说笑是一回事,不过公子,您身上都湿透了却是当真,您当真该进船里躲躲了。”“嘘……别说话,沈莫,那边有个仙姑在瞧着我笑呢……”“仙姑?哪里有仙姑?”“看,就在渡口那里。”
  • 红铅入黑铅诀

    红铅入黑铅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