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9900000004

第4章 小笔记(3)

22

马尔克斯这样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却从来也没有背离过现实主义,体现在作品中,就是那种“生动的艺术真实性和对现实的高度凝聚力”(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他虽然是一个寓言的创造者,但让他感到孤独的却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常规手段来让人们相信我们生活的现实”,他认为着手创造一种与乌托邦相反的现实为时不晚,“到那时,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活或者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到那时,那些命运定成为百年孤独的家族,将最终得到在地球上永远生存的机会”。

这是文学的最高法则。文学所获取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度是巨大的,但无论怎样沉浮,都应该指向心灵,指向未来。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文学的人道主义原则注定了它必须关怀弱小而痛苦的心灵。他们的未来就是世界的未来——艺术世界的未来。诺奖授奖词中评价马尔克斯:“在政治上加西亚·马尔克斯坚定地站在穷人与弱者一边,反对压迫和经济剥削。”

马尔克斯提醒人们,如果想取得起码的成就,都必须有那条潜伏在地底下的根。

23

与陈忠实谈。他说,不仅要看写什么和怎么写,更要看写出了什么。他强调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的升华,强调给政治一个合理的定位,作家不应一味排斥政治,但必须有自己的理解,化为自己的个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我喜欢看陈忠实的那张脸,喜欢听他黄土一般厚实的声音,他的脸和他的声音,都与他的《白鹿原》风格一致。

与一理论家谈。他说,现在的人,缺乏对生命起码的敬畏。以前,我们还怕死鬼阴魂不散,找自己报复,现在什么都不怕了。由此,他说到一个词:苦难。他认为现在不应再提苦难,应该把苦难改成困难。既然是困难而不是苦难,就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好的途径去解决问题。他说我们的文学作品,写苦难的很多,对人物灵魂的慢慢演变,却缺乏深刻的揭示。我对他后面这句话是同意的,不管是不是真就没有一部深刻揭示人物灵魂的当代作品,文学绝不能简单化,这毫无问题,但他不该草率地将“苦难”改成“困难”。“困难”是承认人人都有尊严的,而事实并非如此。雨果在《悲惨世界》(《悲惨世界》的原标题,就叫《苦难》)的自序中说:“值此文明的鼎盛时期,只要还存在社会压迫,只要还借助于法律和习俗硬把人间变成地狱,给人类神圣的命运制造苦难……只要在一些地区,还可能产生社会压抑,即从广泛的意义来看,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着愚昧和穷困,那么,这一类书籍就不是虚设无用的。”我们对照一下,看当今世界是否还存在那些问题,如果存在,文学就不能忽视,更不能粉饰。我们的文学之病,很可能恰恰就是只写了困难,而没有深入到苦难的层面。

24

波斯诗人峨谟伽耶姆有一首四行诗:

不知为什么,亦不知来自何方,

就来到这个世界,像水之不自主地流;

而且离了这世界,不知去哪里,

像风在原野,不自主地吹。

这首诗告诉我们,生还是死,我们都是被动的,而且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特殊。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就不值得害怕。更何况,“死亡往往使生活的玩笑不能得逞”(纳博科夫语)。人生短暂,死后的时日却绵绵无期,因此要带着严肃而美好的心情,从容上路。意大利僧侣阿昔斯临终前说:“欢迎你,我的死亡小妹妹。”他死得多么充实,多么优美和富有亲情。古罗马贵族朱利乌斯咽气时,“还在支配自己的灵魂”,他把死当成人生的起点,当成自己的再生。在二战中失踪的英国士兵斯科特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死亡是使地球上的经验更加完美的阶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死亡是最大的平等,也是最大的自由。

由此想到自杀。自杀是违背自然的行为。维特根斯坦甚至说:“自杀是肮脏的。”但我承认,人活世间,的确有“自取灭亡”的理由,有的还极为壮美,但我还是认为自杀是对生命犯下的罪过,因为对大多数自杀者而言,虽然以主动的姿态实践了死亡,却对死亡茫然无知。由此再说到战争。战争之所以让我们厌恶,是因为它强迫我们放弃生命。

25

虽然完全不赞同让巴金以那样的方式活着,可一旦他真的离去,却格外惆怅。我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母亲去世,家境贫困,遭人作践,我将《巴金小说选》装在草花篮里,躲到树林里去读《寒夜》。它让我知道了我并不是最可怜的人,天底下还有别样的痛苦。后来,那本书不知被谁拿走了,我又从旧书摊买了一本《寒夜》。遗憾的是,以前的那本书里,除了《寒夜》,还有《憩园》《第四病室》,这些小说和《寒夜》一起,抚慰过我的童年。

为悼念他老人家,今天早上,我把《寒夜》抽出来,读了后记。

我应该从他的文字里好好想一想:文学到底因何而存在?作家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我觉得,巴金有极为可贵的单纯。他写《家》的时候是单纯的,写《随想录》时照样是单纯的。活了那么大年岁,经历了那么多事,却依然持守一颗纯净的心,非一般人能及。不过,对他一直提倡的“讲真话”,我的看法是,他本人是否做到了,我毫不怀疑,但那只是他一个人的真话,并非整个社会的真话;这极大地削减了他那些真话的价值。

26

毕飞宇浑身都是小说。他是一面湖,到处都冒气泡,到处都有生命。这真好。这是天生的小说家。但毕飞宇只是湖泊,而非河流。如果他是河流就漂亮了。

苏童的《拾婴记》,前面很平常,最后让小说醒了。醒得那样彻底。作家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就会显得从容,再平常也从容,因为他知道,到了某一处,小说自会飞翔。

鬼子是一个善于把精致掩藏起来的作家:把丰富的内心掩藏于朴拙的文字底下。前些日他来短信说:“小说中最闪光的永远是生命和爱……社会和环境只是一种利用!”他是在提醒我,写小说时“问题意识”不能过强,更不能用“问题”去推动情节的发展。尽管我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贺绍俊在论述我小说时也曾提及,但我依然感激鬼子的提醒。鬼子写出长篇《一根水做的绳子》后,又来短信:“为何多年没人创作相对纯粹的爱情小说?写了才知道,爱情小说是最难写的,一不小心就被政治被文化被财富被地位所强奸,‘绳子’是努力把爱情还给生命,还给心,还给小人物,让爱情只受爱(本能)的驱动,所以特别注重有关爱的元素,如心、头发、茶麸、树、石头、荒草、橙子、门、裤门、决斗,等等,并付诸活力,以求读者过目难忘,深入人心。”这想法相当好,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小说会不会只是缥缈的影子?

27

不要把最困难的段落留到第二天去写。如果感觉到写好这一段太难了,就千万别因畏难和懒惰停笔,你得再鼓一把劲,认认真真地把它写出来。写出来就好了,第二天,你就会兴冲冲地开始新的工作。要是把最困难的部分留到第二天,就会影响早上的心情,就很久也不想打开电脑,即使打开了,也磨磨蹭蹭地下不了手。——记住,别让自己的清晨太沉重。

28

作家们都在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永恒,因此都在想方设法地描写那些能够永恒下去的东西,爱情、友情、亲情……凡有过创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写好这三样,非常困难,鉴于此,许多人知难而退,终于找到捷径,写性。绕着弯子都要往性上靠。可真要把性写好,照样是难的,于是又降格以求:只把身体那部分写出来就行了。只写这部分是不难的,如果动物有文字,它们也会写,而且肯定比人写得更畅快,更真实,也更虔诚。既然动物没有文字,人就占大便宜了,干这种活儿,也能生活下去了,而且说不定还能够永恒下去。

遗憾的是,所谓“永恒”者,只有在剧烈的对立中才会存在,没有对立,就没有永恒。这种尖锐的对立,不是简单地从身体上,而是需要从社会的大背景中,从人的精神深处,去寻找。为了“永恒”而无视波澜壮阔的现实和人生图景,是作家的愚蠢,也是作家的耻辱。

29

我们一面歌唱着伟大的道德,一面却也在祈祷那些圣贤之言只让别人去遵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阴湿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探头探脑生长出的,是我们自己暗中渴望却并不认识的植物,因为渴望它,所以纵容它,因为不认识它,所以对它有所抵触;正是在纵容和抵触的较量中,检验着道德的力量。如果任随那一片植物生长,它就成参天大树了,就跟我们熟悉了,并最终成为我们自己,到那时,道德就喝醉酒了;反之,道德就是清醒的。道德清醒也就是我们自己清醒。事实上,即便道德醉酒了,眩晕了,可掌握道德的上帝,却端坐于遥远的星空。何况道德从来不会眩晕,道德走在大路上,比男人女人的步子都快,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追随它,让它感动于我们的至诚,然后对我们回眸一笑。

30

我有个熟人,他有个“极好极好”的朋友,两人一起长大,一起求学,一起上班,互为对方的影子。后来,我那位熟人的家庭发生了变故,女人跟他离了婚,五岁的儿子判给了他,女方每月付给孩子一定生活费。可两年过去,女方一分不给。他是普通工人,收入菲薄,儿子上学后,更加拮据,便多次找女方索要。有一天,他在桥上拦住了女人,说再不付钱,就把她告上法庭。谁知,女人只是淡淡地丢下一句:你急啥,那孩子又不是你的。晴天霹雳!他抓住女人,问孩子是谁的。女人大大方方地说了出来。原来,孩子的父亲就是他曾经形影不离的朋友。

人言,被朋友背叛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这话看似在理,其实毫无道理。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应当是这样的:你是自己,同时也是朋友;朋友是他自己,同时也是你。朋友背叛了你,也就是你自己背叛了自己。自己背叛自己,才是你最大的不幸。

31

凤凰“非梧桐不栖”,因此好鸟不来,不能怪鸟,只能怪树。孔子的弟子冉有为季康子将师,与齐战于郎地,大破齐师,季康子问冉有:你于军旅之事这么在行,是学的,还是天生的?冉有说:跟孔子学的。可后来,卫国的孔文子要攻打太叔,向孔子问策,孔子却推辞说不知道,“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孔子周游列国,不就是希望为人所用,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人家找上门来,他却“命载而行”。

凡真正的智者,是非常计较人文环境的。

32

接杨金平电话。前天,他与《作品与争鸣》主编陈合松通了话,陈说他读了我近期的几个小说,包括《人民文学》上的《变脸》,大意是觉得没有《我们的路》好。这样的意见,金平在去年底就向我说过,他编我的中篇《心脏石》,就认为《心脏石》不像《我们的路》那般利索隽永。我在想,写《我们的路》(包括《大嫂谣》)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打开电脑就动手了,远不如后面几个小说精心,却比后面的好,这是为什么?显然,那不是技巧的问题。写《我们的路》时,我把心思都放在人物上,后来,有意无意间分了心,走了神,因此小说缺少了“咬劲儿”,缺少了从内部生发出的动人力量。

关键是贴紧人物写。不管遇到多么困难的局面,只要贴紧人物,就能越过去。

许多失败的地方,往往是因为作者太自恋,让人物成了观念的工具。

作家塑造出的人物,如果成功,这人物就单独存在,并在历史和现实中真正存活过,人们谈论这个人物时,不会说是某某作家创造的,甚至于把作家忘掉。

金平说,要毁灭一个作家,道路有两条,一是封杀,二是捧杀。被封杀的,还可以把责任推给环境,被捧杀的,简直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金平说:“你现在被关注了,参加的活动多了,要特别留心保持自己的定力。”作为朋友,他的良苦用心,我当切记。毁不毁灭,主动权在我。“回去!”我对自己说,“回到以前去,那时候谁也不知道你,你除了写作、读书和思考,别的一切都可以不考虑,也都不重要。”

33

文学思潮一日三变,文学名词花样翻新,可它到底属于美和情感的范畴,如果作品不能拨动人心,很难说一个好字。那些历久不衰的名著,仔细想来,无不是因为搔到人心的痒处,事过多年,我们还记得住书中的某个细节或人物,是因为那个细节或人物让我们笑过,哭过,惆怅过,寂寞过;书里的人成了我们最忠实的、他人无法领走的伴侣,我们在不断回味那个人物的过程中,让内心富裕和生长。作家的最大贡献,就在这里。

至于别的,哪怕是异常深刻的见解,也往往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干净;它可能营养过我们,但时过境迁,再深刻的见解也成为常识,且人人都会心安理得地认为那些见解是自己的,而不是某个作家的。唯有作家灵魂里滋生出的真挚情感,我们无法剥夺。

34

妻买了几两桑葚,乌黑乌黑的,我吃了四颗。吃第一颗,就把故乡吃出来了。我小时候,在我家堰塘边的自留地里,种着几株桑葚树,在闷热的天气里,我站在树下,摘下来吃。那时候,我通常是去割牛草,任务基本完成,只是饿,桑葚和我们那里的诸多野果,帮助我度过了饥饿的年代,让我长大成人。我之所以感谢我贫瘠的故乡,是因为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为我付出过牺牲。我用了不少的小说描写故乡,但在这周日的下午,我一个人独自在家,才寂寞地发现,我根本就没把故乡写够,写好,故乡的精神,故乡的骨,都还在更深处。

同类推荐
  • 长夜流风

    长夜流风

    本书为散文作品集,主要以宜春本土人文历史为题材,其中包括历史人物散文、人文景观散文、异域风情散文、地方人文漫笔、读书笔记等。作者工作面广,阅历丰富,笔下之景磅礴清丽,所思入木三分;有着隽永灵透的文风,有着清晰明哲的思想,有着丰富深刻的人文认知。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 缉毒狂飙

    缉毒狂飙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哥伦比亚政府和警方剿灭哥伦比亚贩毒集团的艰难过程。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哥伦比亚贩毒集团的起源发展,重点描写了哥伦比亚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同毒贩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黑手党走过的地方,留下了黑暗与罪恶,但我们终将以人民的名义,将恶势力绳之以法。在人世间光明的照耀下,所有罪恶终将灰飞烟灭……
  • 我为过客,你是天涯:三毛遇见张爱玲

    我为过客,你是天涯:三毛遇见张爱玲

    这是一本关于三毛与张爱玲的文学传记。本书详尽的记述了三毛和张爱玲两人看似相近实则不同的人生,文中人称互换,抒情叙事相结合,委婉的混合着作者对两个传奇女子人生经历的独到见解与感悟。文章整体叙事风格温婉流畅,语句优美动人,叙事抒情融合的自然协调,读来有畅然之感,文字之间所流出的真情实感很是感人,包含着作者对两位女性的敬仰与怜惜之情。
  •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变化神

    九变化神

    当修仙遇上修武……少年背负一把断剑,当尘封的记忆揭开时,世界都将被颠覆
  • 惊世传奇之逆天强者

    惊世传奇之逆天强者

    老天既然不想让我活在前世那么就让我在这异世界大放光彩!天不容我,我便逆天!
  • 快跑,他不是人类!

    快跑,他不是人类!

    高冷男主不是人类:死丫头,活的还没我零头长,给我好好整治她!携子私逃,却发现怀的不是人类!女主:我这是什么命?准小姑子假意接近,为外甥以及外甥他妈当贴身保镖:哥,你这针孔摄像头装的有点多!半妖,妖怪,人类,离异小女人原本的事业奋斗史,生生变成了肇事逃逸——跟妖怪做朋友——还有人争着要给娃当后爸的诡异生活!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 爱上我的灵异先生

    爱上我的灵异先生

    幼年时,小镇老宅,午后人来人往,却全然没注意大门从未开过。爷爷的声音萦绕,模糊间只记得,累积阴德,许我平安。他年,辗转他乡,得老道赠予暖阳玉——可保十五年平安。十五年后。又是命中难过的天儿——雪后雨,寒上寒。暖阳玉失,劫难突生。命运未知且迷雾重重。“这个男人为什么会有两张脸?”“谁来救救我?”“地下古墓的女尸为什么会和我有关系?”“七月半,为什么我要去点亮那盏阴阳灯?”事件一件比一件离奇,而我只是一个身负巨债,亲人皆失的普通女人,如何得过?他一次又一次卷入我命运的齿轮之中,救我于危难。堂堂沈氏大少,年轻副总裁却是一个自小修道的灵异先生,游走在常人未知的世界。而我,终究爱上他。
  • 快穿之女王大人很无情

    快穿之女王大人很无情

    当女王大人想旅游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你好,我是系统,请你完成任务。”“。。。。。。”“好了,宿主”“你想死吗?”
  • 我当神仙的那些年

    我当神仙的那些年

    道主徐飞扬修行亿万之载,灵魂强大不死不灭!却莫名沦落地球,心中警醒,低调行事。闯破天云,依旧还有天云…徐飞扬步步为营,终将会找回失去的一切。继而,踏上一个未知的境地…“成神之道”!“你是在抱怨老天爷对你不公平吗?”“呵呵…你错了”徐飞扬玩味的撇了一眼天际,“你口中的老天爷此刻正躲在一边瑟瑟发抖…它也在抱怨,觉得不公平!”新人跳跳盒,欢迎各位大佬指教。——我是萌新我就放肆!噢耶??`...
  • 杀神记之武欲遮天

    杀神记之武欲遮天

    一代杀神霍休云,纵横天下,唯我独尊!我欲遮天,以证武道!
  • 执笔录

    执笔录

    事物都有正反两面,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有生就有死。这个世界是人的希望,还是阴谋的容器……一个从山村走出的少年,如何一步步找到生命的真谛,揭开世界的面纱,太古神尸为何重现世间,虚无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消失的太古英杰为何又再次光临大地,四大空间外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生命?是成为棋子,还是下棋的人,一切从这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