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9900000006

第6章 小笔记(5)

46

希腊艺术:神圣、简约、寂静。神圣是艺术的至境。我们说荷马伟大,说托尔斯泰伟大,是因为他们神圣。《致阿波罗》祈祷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天空、大地、海洋、风,群山肃穆,鸟鸣终止。伟大的太阳之神将我们聚集在这里。阿波罗,太阳之王、光之化身,让你的万丈光芒点燃这神圣的火炬,为了盛情的雅典之城。”

神圣的起点是公正。公正成就宏伟。人对人的公正不必去说,想说说人对其他物种的公正。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道尔,二十六岁深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等非洲丛林,历时四十二年,对大猩猩家族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大猩猩跟人一样,也有思想,有情感;包括那些被人类视为很低等的动物,同样有思想有情感。甚至植物也有。这种研究卓有成效,其前提不是为科学服务,也不是为人类服务,而是像法布尔说的,为动植物讲公道话,并以此揭露人类的暴行。要打通人类与其他物种的界限,要做到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公正,要消除人类对其他物种的暴行,唯一可靠的途径,只能是情感。

47

京剧《文姬归汉》里,文姬随曹操使者踏上归程时唱:“整归鞭行不尽天山万里,见黄沙和边草一样低迷。”文姬拜昭君墓时唱:“见坟台哭一声明妃细听,我文姬来祭奠诉说衷情。你本是误丹青毕生饮恨,我也曾被蛾眉累苦此生。你输我及生前得归乡井,我输你保骨肉幸免飘零。问苍天何使我两人共命,听琵琶马上曲悲切笳声。看狼山闻陇水梦魂犹惊,可怜你留青冢独向黄昏。”店舍中,文姬思念没能带走的孩子,制胡笳十八拍之十四:“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有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亦喜亦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对蔡文姬的命运,我深深感叹,其诗句也格外让我揪心。但是,一个在战乱中被掳去匈奴的中原女子,陡然间只见大漠孤烟,胡服边马,且语言不通,其巨大落差在心灵深处形成的“力度”,是任何诗句都无法表达的。至于归汉时遗下一儿一女的万般感慨,也非诗句能及。那么,什么文体才能帮助她整理自己?——叙事文学,小说!

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小说却与读者分享事实。

唯有事实,才能最痛彻地震撼人心,且散发出理性的光芒。

即便诗歌,历史上最伟大的诗篇,比如《荷马史诗》,也是叙事性的。

陈寅恪、闻一多等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日本汉学家也持同样的观点,根本的原因,是杜甫在诗歌中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的事实。

有了上述想法后,我很高兴地在纳塔莉的书里读到:“杰克·凯鲁亚克说:不要转文作诗,要确切呈现事物的本色。只要能捕捉事物的真貌,就不再需要转文作诗了。”

48

把每次写作都当成练习,这样,就有一个自由的心态,就会将自己放在低处。写作者把自己放在低处,对万事万物怀抱恭谨,敞开心胸,倾心聆听,是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情。以这样的目光去打量世界,世界就会以客观的面目出现,别人的观念就不会干扰你。

世间有两种文学:植根于大地的文学和植根于观念的文学。

植根大地的,生生不息;植根观念的,枯枝败叶。

艺术家需要幻想和狂热,但比幻想和狂热更重要的,是高度的清醒。阿娜伊斯·宁说,对艺术家而言,幻想和狂热比清醒更接近神性。然而,在我看来,要是没有清醒,那将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神。每一颗心灵里都有一个真实。或者说,真实只存在于内心。艺术之所以能想象,能对“现实”进行颠覆和改造,就因为这个缘故。

49

重读《悲惨世界》,只觉得有一巨人,奋力划定一片大海,然后在大海上放置几艘小船,那艘小船就是人类,同时也是人类的命运。不过我心里在想,当时的那批文学大师,创作时为什么都不耍耍花招,都要立下一个志向,企图让自己的作品包罗万象?后来看汪曾祺的解释,他说所有的文学大家,都不是文体家——他们拼的是实力。人文情怀、思想深度、哲学眼光和文学素养,这是实力。那时候的作家,既是思想家,也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我哪里敢称自己是作家。

50

看一台晚会,里面有首苏联歌曲,叫《灯光》,大意是二战时期,一青年要与恋人告别,奔赴战场,战场上有一个大集体迎接他,有他的同志和朋友,然而,他“总是忘不了那条熟悉的街道,那儿有我可爱的姑娘”。《灯光》之后,是一首中国歌曲,歌颂友谊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而是世界性友谊,比如“世界是个大家园,我们同发展,我们共创造”。这么一比,我们的情感显得多么空泛、苍白、虚假。如果我们来写《灯光》,多半是义无反顾地去杀敌人,把父母、亲人,当然还有姑娘,统统抛在脑后,因为只有这样,才配称为英雄。

我总是用歌曲来对比文学。我有一种感觉,某个时期流行歌曲的水平,也基本代表了这段时间文学的面貌,我们的文学就这么差劲吗?或许真是如此。顾彬说中国文学是垃圾,听上去相当刺耳,可我们当下的流行歌曲,的确有数不清的垃圾。如此看来,文学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从事文学,免不了敝帚自珍而已。我们总是不懂得尊重个人情感——那种最真实、最有力量,也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其结果,就是制造一大堆垃圾。当我们对“正统意识”来一个反动,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与文学的旨趣相去甚远。

51

任何一种物体,都需要对抗的力量,与之对抗的力量消失,它自己的力量也随之消失。

人的心灵也是如此。

索尔仁尼琴被驱逐二十年后回到祖国,发现国家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与他抗衡的那股力已不复存在,他因此无所适从。他的诺贝尔奖授奖词第一句话是:“像所有作家一样,索尔仁尼琴无疑受到时代的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就是激发他创作才华的对抗性物体。作家要面临的困难在于,当这种对抗性消失,应当去哪里寻找另一种力量?

52

一个愤怒的人是讨不到喜欢的,当哲学家巴斯噶说出“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之后,我相信他不仅会因此而失去朋友,还会失去最世俗的欢迎。太煞风景了,当我们在温和的空气里自鸣得意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断喝:“你是人还是狗?”不留半点余地,直接以尖锐的力量扎入我们的灵魂。对这样的问题,回不回答都不令人愉快。更何况回答起来是那样艰难:许多时候,我们无法从精神层面上分辨自己的物种。但是,问题已经提出来了,那个愤怒的人就堵在面前,如果我们是人,就会一把将那家伙推开,迈着大步走自己的路;如果我们介乎狗与人之间,就会对他悻悻然,之后转身逃掉;如果我们是纯粹的狗,就会对他狂吠,继之撕咬,吓不退他,也得让他留下伤痕。从三种情形看起来,那个愤怒的家伙都不会有好结果。这证明他太傻了。经验表明,傻人往往是“一根筋”。要把“一根筋”拉直,不管世道人心如何变化,也决不为自己寻求退路,背后就得有强蛮的精神支撑。

53

某些作家的寂寞,首先是不识时务引起的。当文学已失去基本的批判品格,进入普遍操作和“大众情人”的时代,当大多数作家已不再为理想、信仰和良知写作,而是把手中的笔当成挺进中产者的工具,并在“多元化”的社会信条之下,乞求不要原则的理解和贩卖庸俗无聊的私货时,他却在那里描写以人的缺陷为基础的古典悲剧,并拿着一把剔刀,不留情面地挑去人性中溃烂的脓疮。这样的作家,不得不在下笔的同时,就以自己微弱的力量与强大的潮流抗争,这使他很累。就连伟大的里尔克也深沉地感叹:“我们用以搏斗的是如此渺小,而与我们搏斗的又是那么雄壮。”在力量悬殊的搏斗中,良知总是把他拖入深渊,让他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呕血,当他不迁就不苟且也不宽容地拼杀之后,疲惫控制了他,他只有静静地养伤,等待心灵的下一次召唤。

54

约瑟夫·康拉德说:“只有那宝贵的昨天是不能从我们手中夺走的。”但对一个有洞察力的作家而言,时空并不具有特别的意义,“昨天”既能照亮今天,也能照亮未来。

因为有些东西,我们始终无法回避。

比如苦难,我相信即便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苦难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人是有心灵的,人类的心灵不仅对别的物种是一个谜,对人类自己也是一个谜,这谜一样的东西给我们带来高贵和欢乐,也带来卑琐和痛苦。

任何时代里,富人都没有想象的那样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只能在艰难中求生。一心一意书写小人物,不仅需要良知,还需要勇气。这里没有仇恨,只是不宽容而已。作家们在对困顿的书写中指证:不管是小人物、大人物,或者自以为的大人物,都可能遭遇同样的问题。这就是人的命运。人都是有命运的,而人的命运,往往不受自己的掌控。个人毕竟渺小,一个神秘的打击,就可能让生命萎缩。文学,就是辨识那种神秘的打击来自何方。

55

行走世间,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人:才情丰沛,思想峻拔,如山之耸峙凌厉;我们也会遇到另一种人:清清淡淡,吐字如兰,似春风起于草梢。前一种人,让你心明眼亮甚至醍醐灌顶,却不可久处,因为他时时给你威压;后一种人相反,他不涤荡只吹拂,不浇灌只浸润,分明是他的香气,可不知不觉间,你觉得那香气也是你自己的了,跟这种人相处,完全可以轻松自在地,从今天待到明天,从今年待到明年。

平实与不争,是精神健康的条件和可靠标志,它同浮躁、沮丧、忌妒、怨恨和恐惧等并发症相对立,是作家打量世界的温暖角度。

56

杰出的作品和平庸的作品,很多时候只有半步的距离。能否跨出这半步,考验着作者的功力,同时也考验着创作的自觉。比如十米的路程,如果我们是认真的、经过一定修炼的写作者,可能走九米,觉得可以了,蛮不错了,对余下的一米,看不见,甚至也不知道,因为在九米的地方,竖着一面墙,它遮蔽了我们,让我们觉得,九米已经满了,是最好的了。而一些真正成功的作家,深刻地懂得还可以继续走下去。你因为少走一米,使自己沦入平庸,人家因为多走一米,便大放异彩,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契诃夫的《小人物》,写完低等文官涅维拉济莫夫的一系列心理,已经十分完整,如果是一个普通作家,甚至是一个优秀作家,都完全可以搁了笔,满意地抽上一支烟。但问题是,这小说的作者是契诃夫,在别人满足的地方,契诃夫不能满足,于是他继续写道:涅维拉济莫夫痛苦极了。正在他痛苦得不能自持的时候,一只蟑螂跑过来,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蟑螂身上。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他捏住蟑螂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时候,涅维拉济莫夫才感觉到轻松了些。这多走的半步实在太厉害了,它开辟了小说的另一种维度。在社会批判的维度上,增加了人性批判的维度。当我们抱怨、指责、抨击社会和别人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社会的不公正以及弱肉强食,让我们愤怒,可我们不照样欺负着比我们更加弱小的弱者吗?

但凡事都有另一面,有时是多走半步成就了小说,有时却是多走半步败坏了小说。比如苏珊·桑塔格的《假人》:“我”感觉到日子难以忍受,于是决定造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假人,来顶替自己“生活”。后来假人造了反。小说意味深长,到此正该结束。但苏珊继续写:“我”又造了个假人。这样处理太简单,也太轻率,好像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而事实上,人生中的许多问题,根本就无力解决。第一个假人,恰恰印证了人生的无力。

57

与几人聊。阿来说,中国当下的文学,多从书面文学到书面文学,很难得从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中吸取营养。民间说唱艺人所讲的故事,是对神的选择,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巨大的秘密,切入的方式,却直截了当,不管不顾。而我们作家的头脑,被“意义”空前地磨损了,对民间文学的态度,多是将其当作题材资源,没有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去向民间文学学习;即便作为题材,也是利用间接资料,不愿深入实地做田野考察。何言宏说,他正研究一个课题:70后作家一时负有盛名,可直到今天,他们也没能写出让人信服的作品,他在思考原因何在。阿来正读阿伦特的《黑暗时代的人们》,说书里提到了类似问题:当作家面临不能触碰的强力,便主动撤离。然而,撤离之后必须有所担当,没有担当,作家就不可能写出杰作。由此说到作家对中心事件介入的勇气,张学昕说,世界上的伟大作家,都具备这种勇气,对种族、宗教、政治事件(包括战争)等,都不会袖手旁观。

同类推荐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 多维视野中的《野草》研究概论

    多维视野中的《野草》研究概论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维视野中的《野草》研究概论(项目批准号:14FZW048)”的成果,书稿从诗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出发,以相关的研究史料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野草》研究文献资料的集中梳理,对《野草》研究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深入的考察,书稿出版对鲁迅研究、《野草》研究史论等方面有推进作用。
  •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游赏诗词是指因游玩观赏而记的一类诗词,其主要内容就是记叙作家游览情景及其感受。这类文学作品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而又常常有所寄托,既描写和再现自然美,又反映一定的社会内容。游赏诗词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园林亭馆的游赏,旅途风物的见闻,名山大川的描绘,异国风光的记叙,举凡旅游途中登临凭吊、游历观赏所写的诗歌、词都包括在内。本书的编选,以三曹的游赏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游赏诗词。
  • 诗词年代:唐诗宋词名家纪事

    诗词年代:唐诗宋词名家纪事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两座山。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大唐的傲骨铸就了唐诗的气度,宋朝的柔风吹就了宋词的韵味。理性与感性,言志与抒情,意境与意绪……两种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构成了中国古典韵律文学中最为纯美的二重奏,让人心旷神怡,令人如痴如醉。本书以史事为蓝本,以诗文为佐证,以奇思妙理为笔,以浓情旷怀为墨,酣畅淋漓而又明晓畅达地绘制出二十二位唐宋诗词名家的生命轨迹和命运蓝图。
  • 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为青海散文女作家李万华近年散文随笔作品的结集。本集所收作品多篇幅短小格局精致,记录生活感受片段和生命思索点滴,既体现了身为青年女性散文作家所固有的新鲜明亮的生命力特征,也同时体现出了因身患深重疾病而对人的生命历程进行反观和思索,而获得的沉静、深邃的品质。
热门推荐
  • 诡异笔记·不可思议的离奇案件

    诡异笔记·不可思议的离奇案件

    我是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却因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条不符合常理的好友信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走上了一条离奇怪诞又精彩万分的道路。我做梦也想不到,那些似有耳闻的超自然现象,竟一个一个的找上了我,“恐怖的监控录像”“藏在墙壁里的人类独眼”“雪崩后超越医学常识存活的女孩”。探索真相的过程,真是让人紧张又兴奋。
  • 捡个杀手一起种田

    捡个杀手一起种田

    柳茹淳觉得自己自从到了这个世界,什么都缺。小的时候,缺吃缺穿,一家子靠老爹打猎还不够止温饱。等长大了,有田有地,还是一枝花了,又没男人要。好吧,村里的嫌弃她身板小,生不出儿子,那她去招个上门的可以吧?成亲了,相公是路边捡来的,经过分析,此人婚前职业为杀手,婚后如不出意外,应是农夫。成亲资格证持续发放中,只需两秒,顷刻间便让你有一位全能相公!田园生活,家长里短······
  • 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这期周刊分两个部分,一是她理财的财蜜们对自己年代的回顾,属于带着自我色彩的年代秀;二是她理财近期对70后、80后、90后调查问卷之后的深入访谈,属于比较偏报道类的年代探索。 你以为70后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就很可笑,其实真有人脚踏实地去做;你以为80后夹缝生存各种苦逼就悲观了,其实逆风飞翔的人早就不在乎你给的“独生子女”标签了;你以为90后是脑残一代不可理喻,其实人家也许早把你这种“老人家”哄得团团转了。
  • 正能量:正面情绪改变自己和他人

    正能量:正面情绪改变自己和他人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打量别人手中的报纸足足40分钟,一直挣扎于想借读却又怕被拒绝,最终没敢向对方开口?面对心仪女孩不敢努力争取,而是寻找各种自己不为女孩接受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看似那么的充分,甚至觉得自己不配享有天下美好的事物,结果错失一段美好的姻缘?面对事业上的贵人,只要开口为自己争取就能将名誉之门打开,但又觉得人家地位高不可攀而羞于开口,最终错失机遇,让自己延长了好几年的奋斗期?……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顺从着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犹豫、怯懦、慵懒、怀疑、退缩……任其肆意蔓延,总是认为事情不可做,不如等等再说,总是担心万一有不利的事情发生,最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每天生活在瞻前顾后之中。
  • 总裁家的高冷妻接招吧

    总裁家的高冷妻接招吧

    她是莫家大小姐莫倾雪。他是JK集团总裁顾辰。莫倾雪霸气侧漏的说:谁要是敢过来我就用脾酒尖头立马扎死你们的猥琐胖老大。大不了鱼死网破。而顾总裁则是翘着二郎腿看戏:明明比任何人都要怕死,却能装的如此淡定。这女人有意思。我要了。做我顾家太太。他霸气说道。她微笑说道:顾总裁,我又可以得到什么。顾家的权利。“好”她简单得回了一句。
  • 进击归来:小姐不好惹

    进击归来:小姐不好惹

    她本是世上最幸福的女孩,家庭优富,父母相爱,还有一个可爱乖巧的弟弟。却因父亲出轨,父母感情撕裂。母亲惨死,弟弟腿断,就连她也惨遭不幸。父亲娶了小三,从此她的生活开始了无尽的绝望。小三还带来个比她大3岁的儿子,她一直以为他是太阳,却获得了惨重的下场。不!她要逆袭!当小三蛊惑他父亲将她送往国外后,她答应了。这个人生,她要握紧在手中,她要复仇!
  • 玥星宫

    玥星宫

    落入凡尘啼归鸣叶入花丛配作衬雾开疑似星光显菩提叶落是沧桑
  • 神豪无极限

    神豪无极限

    如何利用怂逼系统走上人生巅峰?在线等,挺急的!还有,我的系统好像要上我……新书《我的重返人生》已上传,欢迎光临。
  • 环保之路

    环保之路

    在这美丽的星球上,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环保之路,对自己居住的环境,应该怀有一颗敬畏的心。钟凡,一个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正在谱写着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环保之路。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