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盛会,胜利闭幕。
这是中国十三亿人共同的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会。
盘点奥运,收获数不完。国家收获了光荣,运动员收获了金牌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观众收获了高水平的享受,主办地收获了一大批场馆和基础设施,全中国人民收获了自豪和激动,社会收获了文明素质的提高,全球观众收获了愉悦的欣赏和对古老而又充满着青春活力的中国的了解,奥运会本身收获了自身发展历史上的新阶段。在所有的人群中,从这一场盛会得到的收获最为丰盛的,当属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尤其是其中的年轻人。
有一位朋友的女儿,北京的大学生,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属于“80后”,即不被社会上某些人看好的一代人。然而,从她还在中学的时候,就立志成为奥运会的志愿者,并且为此不断地努力,早早就开始了她的志愿者生涯。上了大学之后,又经过报名、考试、训练、再考试、实习,一次次过关斩将才最终成为一名场馆志愿者。然而,她虽然在场馆工作,却不能看一眼开幕式,不能看一眼比赛,甚至连值班期间看一眼电视转播的大屏幕都做不到。每天站在固定的岗位上,微笑,服务,帮助人们解决一个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应付一个个的局面。有时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水也不敢多喝,因为怕多上厕所误了工作。
受她的启发,我认真地阅读了若干志愿者的日记,发现比她更辛苦的志愿者还大有人在。有的驾驶员志愿者必须早上五点半到岗,但场馆既不能提供住宿,又不能提供停车的车位,自己有车也不能开去,只能早上两点起床,每天花几十元打的;有的志愿者执勤的岗位比较偏僻,一天下来为别人服务的机会只有几次,但也始终精神抖擞,面带笑容。
正是这样一个人群,数以百万计。他们收获不到欢呼,收获不到奖牌,收获不到鲜花,也收获不到掌声。可是他们却是最富有的丰收者。他们丰收的是经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这一段经历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爱国的情怀,体会到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宽容,体会到身上的责任,体会到忍耐的精神,体会到奉献的快乐。
这一段难得的经历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将使他们受用终身。
年轻的志愿者们,你们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