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哈女”,是“大资”时代下对知性女性的一种可敬称呼,凝练的表述即:哈根达斯、哈贝马斯与哈利波特的拥趸者。
具体来说,“三哈”女应该是这样的:她们喜欢“哈根达斯”的奢华想象,既具有德国人的理性与智慧,又具有《哈利波特》中所充溢着的丰富想象力;她们身上体现着物质与精神的奇妙统一,她们在追求深度思想的同时,也不会放弃娱乐、享受与创造;“三哈”女会坐在哈根达斯的角落里,细细地分析哈贝马斯的逻辑推理,口袋里放着夜场的《哈利波特》的电影票,随时准备赶赴一场关于丰富想象力的视觉盛宴。“三哈”女,兼具感性与理性,她们虽然喜欢哈利波特,但她们只会做“哈迷”,而不会做“哈奴”,她们不会深更半夜排着长队等着新书来临,也未必非要看到首映才会罢休。她们的理念是:只求经历,不求拥有。
由“三哈”女所开启的“大资”时代,不仅仅需要如哈贝马斯那样的理性精神的支持,还需要如哈利波特那样的想象力来充实,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如哈根达斯那样的甜蜜奢华来滋润。除此还需要一点儿神秘力量,比如印度的瑜瑜伽与密宗。此外,冒险精神与游戏愿望也是“三哈”女的内在特质,她们会带着一股新奇与冲动,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独自探索其中的美与诱惑。
本书主要从生活、工作、情感三个方面,论述了“哈女”们的生活状态,以她们的优雅生活方式为参照,教会广大女性怎样更好地享受生活,更好地拼战职场,更好地培养情感、获得幸福。
在生活上,本书主要从外在保养、内在修炼两个大的方面来展示“哈女”们的生活方式。外在保养方面,“哈女”们以科学而健康的方式饮食,以饱满而充沛的精力去运动,以合理良好的方式优化睡眠。她们注重保持自己外在的美丽,懂得怎样呵护自己的肌肤,了解什么样的衣服适合自己,明白什么样的妆容更能为自己的美丽加分,知道什么样的说话方式更容易为他人接受,清楚什么样的举止更能博得他人的青睐。内在修炼方面,“哈女”们有着独立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柔软的处事方式。在生活中,她们努力地涉猎知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认真地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她们非常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格精神,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谦卑低调的方式去待人接物,以自信的风貌去与人沟通交流,成为自己命运的舵手,让自己像钻石那样发出夺目的光芒。
在工作中,刚踏入职场的“哈女”们带着一种“归零心态”,以一种自动自发、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工作,让自己像海绵那样努力地吸收知识、学习技能,在遇到各种困难与障碍时,她们会努力地克服、跨越,然后将自己打磨得无可取代。打拼几年后,“哈女”们会遇到“瓶颈”,于是她们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采用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时常为自己的心理做保健,将工作视作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在工作时,努力地创造快乐并收获快乐。“哈女”们为了与男性们平分秋色,会自觉地学习男性的职场思维,勇敢地接受挑战、承担风险,像男性那样适时地施展自己的铁腕,培养自己的专业精神,将自己磨炼成一个干练的职场女性,从而使自己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职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情感上,“哈女”们会经历三个阶段:青春阶段、爱情阶段、婚姻阶段。在青春阶段,她们会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坚定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也会经历感情的创伤,最后能勇敢地走过青春的弯路,将曾经的情感痛苦酿成人生的收获。在爱情阶段,“哈女”们,学会了修行,懂得了妥协,知晓了包容,学会了信任,试着以合适与妥帖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存在的矛盾与摩擦。在婚姻阶段,“哈女”们也学会了修行,学着怎样与对方融洽相处,学着怎样去培养、影响孩子,努力地规避着婚姻中的禁忌。她们学着去接纳对方,试着去理解生活的真谛,最后在平淡的生活中懂得了相守,在相守中享受着彼此所给予的幸福。
本书选材明确,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贴近生活,给人以亲切舒服的感觉。以轻松愉快的语气,真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哈女”们的生活状态、工作态度、情感取向,为广大的现代女性提供借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穿插了大量的现实案例和名人故事,具有极大的实用和借鉴价值,使读者在调整积极心态,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还能获得阅读的乐趣。这本书一定会成为现代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的掌中宝,成为其精神升华、情趣培养的必备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