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滟,我与你相识多年,却不知你是一个如此有才情的!”董幼安喜极而泣,眸中全是掩藏不住的喜悦,她是真的为自己这个好友高兴。
云凤滟挑眉,收枪,道,“当今天子尚坐高堂忧国忧民,我们这些人虽是女儿身,却也应该知道家族兴亡与国家历朝历代都是分不开的。平日里我们读诗赏花也就罢了,可却绝绝不可重文轻武,凤滟何曾嘲讽过姐姐们只识诗文,却手无缚鸡之力?等到有朝一日国家危难之际,我们只能靠自己安身立命!”
“凤滟此番话,怕是抢了长公主的风头。”云凤滟又笑了笑,同高座上早已起身的端宁拱手,“长公主若怪罪,凤滟定不推辞。”
端宁凤眸长挑,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那便罚凤滟同本公主饮一杯酒,全敬我大宣有巾帼如卿!”
云凤滟仰头,接过赐酒,一饮而尽。
姚玉如抿了抿嘴,又看了看身旁的秦含霜,后者早就像个没事人一样假装为云凤滟开心了,不由得嘀咕道,“装什么装,心里指不定早就嫉妒死了。”
不过,为何她竟然有些认同云凤滟的话呢?
同样是个心高气傲的,云凤滟可不像是秦含霜口中那个粗鲁的女子啊?
秦含霜面部无悲无喜,静静地饮着果酒,台上端宁长公主同云凤滟聊的正欢,完全无视了她这个宰相府的庶女。
果然,有云凤滟和董幼安的地方,就永远没有她秦含霜。
端宁长公主将座下所有的女子表情全部收入眼底,心中也是有了个底。
经过云凤滟方才那一番话,众贵女虽然震惊,却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毕竟如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些辛苦事也还轮不到她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女儿。
她们要做的,只是养着自己,嫁一位如意郎君让母家尊荣便是了。
月城的宴会很快就散了。
云凤滟随着董幼安便要上自己的马车,秦含霜缓缓地走过来,习惯性地搀着云凤滟的手,柔声道,“妹妹今日虽是得了长公主的赏识,也显了才气,可是万一被宫里那些纨绔子弟惦记上可怎么办?难道妹妹忘记了那位轻尘公子了么?”
听闻轻尘公子,云凤滟整个人都不好了,她不露痕迹地推开了秦含霜,笑道,“幼时的一面之缘,想必轻尘公子早就忘记了那个灰头土脸的小丫头了吧。何苦辽阔如大宣,谁知道轻尘公子是谁呢?总不可能,是大名鼎鼎的大宣紫王紫轻尘吧?”
秦含霜怔了怔,赶忙笑道,“也是,大宣那么大,指不定是哪家公子呢,只是从前妹妹同姐姐说的情深义重,扬言非那轻尘公子不嫁,所以姐姐才……还望妹妹勿多想才是。我们这便一同上车走吧。”
说罢,秦含霜便自顾自地要上云凤滟的马车。
“秦姐姐怕是忘了规矩。”云凤滟清冷的声音响起,“大宣最是注重嫡庶尊卑的。秦姐姐乃是庶女,可不能与我和幼安共乘一架马车,寻常人家也就算了,云家乃是镇国将军府,董家亦是太师府邸,秦姐姐也是宰相府出来的,怎能失了礼仪?幼安,按着规矩,秦姐姐应该怎么做呢?”
董幼安先是愣了愣,她以前就想同云凤滟提这件事了,因为这秦含霜,云凤滟还同秦家正牌的嫡女闹了很多不痛快呢,“按规矩,含霜乃是秦家庶女,应该是要等我们这些嫡女走了才能再走的,也绝无在如此场合共乘一驾马车的说法。”
秦含霜的动作顿了顿,面露尴尬,“好妹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否能……”
正说着,便红了眼睛。
从前她每每一哭,云凤滟便心软了。
秦含霜正想着,却看到云凤滟仿佛是一个没事人一样,静静地看着她,“秦姐姐,我也是为你好,我们姐妹情深,你若是又乘着我的车马回去了,怕是你那位嫡姐又要责问你了。”
秦含霜想起了自己那位嫡姐,不由得冷了脸,挥袖含着泪离开了马车。
董幼安不由得皱眉,“她又是这般扮可怜,搞得好像你欺负了她一样。”
云凤滟摇摇头,笑道,“清者自清。幼安你生的倾国倾城,也得学着隐忍些些才是。”
上一世,董幼安远嫁异国,与心爱之人分开,便是不知道什么人将她的美貌传扬了出去,惹来的祸患。
董幼安点点头,心里却对自己这位闺中好友多了几分敬佩,“我瞧着那宴会上季家那位解语花也在,望着你可是露出了一脸迷恋呢。”
云凤滟坐在车上,笑道,“怕是迷恋的乃是她的未婚夫婿,我那位大哥哥吧。我们云家可是没有一个懦夫呢,她若是嫁过来,自然会觉得幸福一世。”
董幼安拍了拍云凤滟,捏了捏她的鼻尖,打趣道:“姑娘家家的张口闭口谈婚论嫁,不羞。”
云凤滟委屈:上一辈子她董幼安可是最烈的美人,为了嫁给那位太子殿下,闹得整个玉京为之震撼……这会却说她不羞……
“说起日子,这一次从月城回玉京,你可一定要收敛些锋芒,听我父亲说,有一位大人物要回玉京了。”董幼安又道。
“大人物?”云凤滟怔了怔,算算日子,好像是那位老祖宗要带着那个人回来了。
董幼安娇笑,“自然是大宣的太后娘娘和那位备受皇恩的大宣紫王殿下啊,太后娘娘礼佛归来,又带着紫王殿下,你可莫要惹一些事情,引得那位老人家不痛快了。”
云凤滟掉过头,拉开车帘,望向大宣的天空,想起那位老祖宗,不由得眼中一酸。
世人皆以为大宣太后不近人情,却不知道她是最疼如今的云皇后娘娘的,自己更是幼时得以在太后老人家面前养过一些日子,上一世因她胡闹,征战沙场只为一个紫轻尘,她老人家不知道气哭了多少回。
每一次她凯旋归来,她老人家都要把她叫过去,虽是呵斥,却是满满的疼爱。
可惜老人家去的早了,不然云家也不至于孤立无援,被小人陷害灭门。
想到这里,云凤滟便不由得想起,太后曾经的话,“轻尘那孩子虽好,未必是你良人啊。”
紫轻尘,紫轻尘。
云凤滟叹了口气,放下帘子,重活一世,我们还是避免不了要相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