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800000002

第2章 传记(1)

《史记》

开创了我国纪传文学的先河。

作者:司马迁。

文体:传记。

成书年代:西汉。

一作者介绍。

司马迁(前145~约前90),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其父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二十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后又随汉武帝巡狩封禅,又游历了很多地方。这些经历都为司马迁日后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

司马迁在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的时候接替其父太史令之职。《史记》是司马迁在四十二岁那年开始写作的。在他四十七岁的时候,因上书替投降。

司马迁。

匈奴的西汉将军李陵辩解,获罪施以宫刑并被投入监狱,三年后才得出狱。出狱后的司马迁继续从事写作。在他五十五岁(公元前93年)的时候,《史记》已基本完成。历史上对司马迁所作的最后的记载,就是他五十五岁时所写的《报任安书》。此后就再也没有他的记载了。

在文学成就方面,司马迁除了著述《史记》,《汉书·艺文志》尚录其赋8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1篇,这是他晚年的作品。另外,司马迁还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倡议并主持制定了著名的《太初历》,也就是今天还在通行着的夏历。他不但在《史记》许多纪、表、传中记载了许多天文资料,而且还写了《历书》和《天官书》这两篇专论天文学问题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开创了我国史书系统记述天文学资料的优良传统,从而使我国历代天文学的丰富史料得以流传至今。

二作品档案。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到东汉时开始称《史记》。书中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3000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的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定天下,经过七十多年的休生养息,到汉武帝时,社会经济繁荣,国家政权稳固,统一事业大力发展,文化学术由争鸣走向综合,形成了空前兴盛的局面。

早在司马迁之前,相继产生以年代为纲的编年史如《春秋》、《左传》,以地域为限的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以世系为主的通史如《世本》,还有以文告档案形式保存下来的政治史如《尚书》,以专著面貌流传于世的典制史《三礼》等文学著作,更出现了如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等才华横溢的,充满激情的文学家。他们辞藻华丽的文章形成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称之为赋的文体。在汉武帝的时候,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文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机构乐府。这个机构搜集了全国各地大量的民歌,并进行修改和配乐,使之在宫廷和民间广为传唱。总之,在汉代我国的科学和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潮。社会生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史学家们把这一时期和盛唐时期的文明并称为汉唐文明。而《史记》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史记》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三内容概要。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重要人物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的文章可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这部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衔接交杂而成;正文后面会加上作者的评论或感想,通常以“太史公曰”为起头,内容或有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有对人物的评价,或有收集资料的过程,但仍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这也呼应司马迁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标。

项羽本纪。

项羽本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县)人。他的四叔父名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樊国名将项燕。项羽年少时,学文字,为文吏,不成;改学剑术,为武吏,又不成。项梁十分恼火,项羽却回答说:“文字不过记记姓名而已,剑术不过能敌一个人,都不值得学习。我想学习能与万人争斗的东西。”项梁认为侄儿说的有道理,便教授他兵法。项羽对学兵法十分喜欢,但只略知兵法的皮毛,就不肯钻研到底了。

秦始皇出游会稽,渡过浙江时,项梁和项羽都去观看。项羽看见秦始皇的仪仗队伍那样威严盛大,说道:“他!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惊恐得连忙掩住他的嘴巴,警告说:“不要胡说!可要灭族啊!”但是,项梁从此非常赏识他。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铁鼎,才气超过常人,吴中的弟子,都畏惧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月,陈胜、吴广等九百人在安徽大泽乡起义。九月,会稽大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都起兵反秦,这也是上天要秦亡的时候了。我曾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因此我要先起兵,封你和桓楚为将。”当时,桓楚正在逃亡途中。项梁假装知道桓楚的行踪,向殷通请求召来项羽,让他去请桓楚。殷通表示同意。项梁于是呼唤项羽进人厅堂。不一会儿,项梁向项羽使眼色,暗示他杀掉殷通,项羽心领神会,拔剑斩下了殷通的脑袋。项羽手持殷通血淋淋的人头,身上佩戴郡守的印绶。郡守部下大惊,一时大乱。项羽趁乱杀死了近百人,郡守府中人都惊惧畏服,趴在地上,不敢乱动。项梁便召来过去所知道的地方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要起大事除暴的道理。众人都举手赞成,于是起吴地之壮丁,共得精兵八千人。项梁自立为会稽太守,项羽为副将,负责安抚所属各县民众。

广陵人召平,此时奉陈胜之命攻打广陵,但没能攻下。一天,听说陈胜已经被秦军打败,召平于是渡过长江,假传陈王的命令,拜项梁为楚国上柱国,要他发兵西进,攻击暴秦。项梁便率八千精兵渡江向西进攻。听说陈婴已经攻下东阳,项梁便派使者和陈婴联络,想与他合兵一起向西攻秦。陈婴不敢称王,说自己能力不够,带领几千东阳子弟归附项梁。项梁带兵渡过了淮水,黥布、蒲将军也带兵来归属项梁的麾下。项梁此时共有六七万人,驻军在下邳。

秦嘉这时候已立景驹为楚王,驻军在彭城以东,想阻止项梁西进。项梁便进兵攻击秦嘉,战斗了一天,秦嘉战死,部下缴械投降了项梁。景驹慌忙逃走,死在梁地。项梁收并了秦嘉的兵卒后,驻军在胡陵,打算引兵西进。秦将章邯率部来到栗县,项梁派遣别将余樊君、朱鸡石二人上前迎战,余樊君战死,朱鸡石大败,逃回胡陵。项梁于是引兵人薛,杀了朱鸡石。项梁曾经派项羽另带一支部队去进攻襄城,攻克后,项羽把守城的军民全部活埋,并回报项梁作战成功。项梁听说陈胜已死,便召集所有分据各处的将领在薛聚会,共商大事,这时沛公刘邦也已在沛县起事,听说项梁在薛,就领兵与项梁会合。

居剿有个七十岁的老人名叫范增,平时在家爱好研究奇谋巧计。他来到薛游说项梁。希望他立楚国公室的后代为王,以号令民众,兴复楚国。项梁采纳了范增的建议,找到楚怀王的孙子心,立心为楚怀王,以顺应民众的愿望。接着,项梁任命陈婴为楚的上柱国,封地五县,并由他辅助怀王心在盱台建都。项梁自称武信君。

部队休息几个月后,项梁带兵进攻元父,和齐国的田荣、司马龙且二人所领的兵合救东阿,破秦军于东阿。不久,项梁向西进攻,接连攻下城阳、濮阳、定陶、外黄等城池,皆大败秦军,杀了秦将子由。取得一连串胜利后,项梁不禁飘飘然起来,更加轻视秦军。宋义劝他要保持警惕,“多留意”。但项梁不肯听从,相反安排宋义出使齐国。果然,秦军大举增援章邯,进击楚兵,大破楚兵于定陶,项梁战死,刘邦、项羽被迫撤离外黄,转攻陈留。陈留有秦兵坚守,无法攻下,于是和吕臣一道领兵东归。吕臣军驻彭城东,项羽军驻彭城西,沛公刘邦军驻砀县。

章邯打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强,不足为患。一日引兵渡过黄河向北,进攻赵国,大破赵兵。这时候赵歇为赵王,陈余为赵大将,张耳为赵相国,都退人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闲领兵围住巨鹿,自己驻军在巨鹿之南,修筑通道,运输粮草。

陈余为赵将,率几万兵马驻守在巨鹿之北,时称“河北之军”。楚军大败于定陶,怀王心十分恐惧,召曾是楚国令尹的宋义来议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并封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其他所有副将都听宋义指挥。然而,宋义号为卿子将军,只会纸上谈兵。他在战争中胆小怯懦,畏敌如虎,置危在旦夕的巨鹿城于不顾,而终日饮酒作乐,使反秦斗争陷入了僵局。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当机立断,以宋义和齐国密谋反楚为名,杀死宋义。楚怀王听到这个清息后,便拜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救赵于水深火热之中。项羽接过军队指挥棒之后,马上率领部队出发。他首先派大将英布等人领兵两万渡过漳河,直奔巨鹿,自己督军随后跟进。渡过漳河后,项羽突然下令,将所有的船只全部打沉,把所有的锅碗全部砸碎,把所有的营房全部烧掉,每个士兵只能带三天的干粮,以此表示此战不胜即死的决心。

残酷的短兵相接开始了。楚军因为没有退路,个个豁出性命勇猛作战。一时间杀喊声震得地动山摇。楚军和秦军先后进行了五次大决战,最后以楚军胜利告终。在这场战斗中,秦将王离被俘、苏角被杀、涉闲自尽,主帅章邯率领的部队也溃不成军,惨不忍睹。

当楚军和秦军交锋时,前来增援的齐、燕、赵等诸侯国军队只敢躲在高高的壁垒上,“隔岸观虎斗”。楚国将士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以及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令这些援兵异常惊惧。战争的硝烟散去后,身为上将的项羽,稳坐中军帐,召集各路诸侯将领大开庆功宴会,这些将领才踏入营门,双腿便跪倒在地,匍匐着前行,不敢抬头仰视项羽。

巨鹿之战,使项羽名声大震,从此成为秦末起义军中的英雄和领袖,所有诸侯国军队均服从他的调令和指挥。

项羽曾和刘邦约定,谁的军队最先攻入咸阳,谁就做天下的皇帝。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胜秦军主力,乘胜而进逼咸阳。就在咸阳翘首可望之时,遭到了把守函谷关的秦兵强烈的抵抗。刘邦却趁他们交战正酣的机会,偷偷进入了咸阳。当项羽听到刘邦攻占咸阳的消息后怒从心起,命令当阳君英布拼死拿下函谷关。范增建议项羽,快速向西进兵,去消灭刘邦。

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军中张良等谋士私交很深,他为了能让张良免遭此劫难,连夜快马直奔刘邦军中找到张良。一见面,项伯就要求张良跟随他快离开汉军大营。但是张良不愿离开刘邦,他把这一紧急情况马上秉报给了刘邦。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刘邦虽惊不慌。他巧妙地利用了项伯,使项羽相信了刘邦的“忠诚”,改变了消灭刘邦的计划。

刘邦带领百余随从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项羽义释前嫌,当即留沛公一同饮酒。范增屡次使眼色示意项羽杀沛公,又举所佩带的玉块,作杀状以示意项羽。但项羽没有任何反应。

范增看情形不对,起来走出,召来项庄,让他借舞剑助酒兴的时候寻机刺杀刘邦。张良看到形势万分紧急就召来了樊哙,他对樊哙说:“项庄正在里边舞剑,他的用意是要借机行刺沛公,现在情况万分紧急。”樊哙说:“这还了得。我进去和沛公同生共死。”说完樊哙就闯进大厅之中,为刘邦解了围。刘邦假借上厕所之名逃回军营。

鸿门宴之后,项羽带领大军,气势汹汹地开进咸阳,杀死已经举手投降的秦王子婴,对前秦官吏大肆捕杀,纵容士兵掳掠金银美女,并点起一把大火,焚烧了耗尽秦室半壁江山才建筑起来的阿房宫,这把火燃烧三个月后才逐渐熄灭。项羽这一系列失去理性的动作,使原本在关中百姓心目中树起的美好形象彻底抹杀了。人们对他大失所望。

公元前206年,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又自作主张地分封诸侯王。其中,他晋封刘邦为汉王,自己号称西楚霸王。对其他的诸侯仅凭个人好恶,随便给他们一个空头衔了事。这种不公不平的分封法,令许多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相继起兵反对他。早就有一统天下,收拾旧河山之野心的刘邦趁机率兵进入关中,并联合诸侯王向项羽发起挑衅,楚汉战争之烽烟已经点燃。

在开始的几场战斗中,项羽凭借精兵强将,以及惯称的勇猛善战,打得刘邦头破血流,节节败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发展,项羽在政治、军事上的致命弱点日益暴露出来。刘邦正是抓住项羽的弱点,并充分加以利用,重拳出击,将他打倒在地。

公元前202年,刘邦和各路诸侯军将项羽死死围困在安徽灵璧的垓下。时值严寒腊月,楚军人少粮尽,陷入绝境之中。在一个昏暗的夜晚,项羽坐在营帐之中,望着一片死寂的军营,双眉紧锁,心情沉重,美人虞姬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服侍着。午夜时分,天空刮起了西风,这时,从四面八方传来阵阵楚歌。凄婉的歌声,伴随着呼啸的寒风,在午夜听来,令人心碎。项羽听着这越来越响的歌声,不禁为之一愣,他赶忙起身,和虞姬一道走出帐外仔细聆听。此时,营地中的士兵也正聚精会神地倾听,大家脸上都露出惊慌失措的神情。项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在刘邦军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楚人,难道我们楚国已完全被刘邦占领了?

同类推荐
  • 走进历史深处

    走进历史深处

    本书突出记载了笔者走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历史深处”时留下的思考和感悟。
  •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 大银行家

    大银行家

    京都、大阪的樱花,三月底就全开了。愈往北,花期愈晚,到北海道,五月开花是寻常事。一个半月间,先是南边的冲绳,渐次往北,各处的公园,雪一般堆在枝头的樱花丛下,从早到晚都是游人如织。一九二六年春天,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正在日本作为期半个月的观樱之旅。这是一次轻松惬意的旅行。随团的二十余人,每人全程包价五百元,在各个景点随意逗留,饮酒看花。风日甚好,心情也愉悦。促成此行的,是银行业巨子、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裁陈光甫。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散文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热门推荐
  • 绝世小公子

    绝世小公子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 地狱使者

    地狱使者

    这是一封来自地狱的信,凡事看到这信的人都坚信不疑,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去加以怀疑。惨白的信纸上,用鲜红的血醒目的写着:我,来自地狱的使者,罪孽深重的人,用你们的血肉为自己赎罪吧!这是死者的血,鲜红刺目的鲜血泛着阵阵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张牙舞爪的字,每个线条都仿佛是用锯子锯开般,尖锐的边毛让人毛骨悚然。没有人怀疑这是一个恶作剧,因为眼前的尸体清楚的向人们展示着,地狱使者就在他们身边。人,像是脆弱的玩偶,一个接着一个死去,地狱的使者还在拖拽着人的灵魂。一时间,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中,各自忏悔自己的罪孽,生怕那可怕的地狱使者突然出现,将自己拽如地狱的深渊。
  • 结庐记

    结庐记

    致敬传统武侠小说之作。南梁年间,群雄割据,主人公历经家仇国难,砥砺成长,展开了一个波澜壮阔的铁血传奇故事。
  • 爱上你,伤了我

    爱上你,伤了我

    林斜阳的神经一紧,只觉得脸上的伤疤都开始发烫。三年前,她为了救他出火海容貌被毁……三年的感情付出,换来一句“林斜阳,你竟然无耻到了这种地步。”
  •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

    本书是作者研治明清文学部分成果的结集,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汤学探赜”,收论文14篇;第二部分是“红学一束”,收论文7篇;第三部分是“明清文学”,收论文13篇;第四部分是“书评之页”,收入论文7篇。文中收录的论文多为国际性、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而写,发表在各种期刊、论文集和高校学术报上。
  • 唯他可医

    唯他可医

    她本阴冷无情,偏偏遇到了他,被他一点点融化,余生再也离不开他。而他从拒绝到开始一点点开始喜欢她到最后深入骨髓再也不能离开她。她知道自己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而余生也只有他能救她了。
  • 国王最后的悲悯

    国王最后的悲悯

    常胜国:陕西绥德人,生于1963年。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著有作品集《以生的名义》,长篇小说《三十里铺》,中篇小说《恐慌年》《藏枪记》《我的前世今生》《民歌》,短篇小说《沿着脚手架上升》《第三名》《学生马锁》《不知谁家的女子》《唢呐父子》《女人老马》等。“我感觉自己正在无可挽回地跌向深渊。”他对自己说:“但是在我彻底绝望的时候,至少你要让我知道,这是为什么?”
  • 傲娇少主有点甜

    傲娇少主有点甜

    上下三界的人都知道,上三界的医术世家白家的三小姐白九风华绝代,不仅容貌惊艳,医术更是在上三界就是她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却终究是天妒英才,医不自医,年仅十六岁,在她人生顶峰时身患重病身亡。同年,将军府得来了一位小“少爷”,从小被送到山上。
  • 重生之极品婆婆异能媳

    重生之极品婆婆异能媳

    莫梓卿,一个31岁从未恋爱过的老姑娘,一次乌龙事件后,重生回到七年前,那正值风华正茂的时刻。本是平凡无奇,为人低调的她,重来一次后,还会如前世那般失败吗?答案是:否。糊涂神都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异能与空间相随。如果这次都还孤独单身的话,那就对不起糊涂神的乌龙事件了。看她莫梓卿如何将这世活的精彩,重生后的她桃花朵朵来,可是她却只想着那个让她心疼挚爱的男人……季辰俊,一个天才级的管理高层,做事雷厉风行,很受领导的赏识。唯一的缺点,愚孝至极……当莫梓卿与季辰俊结合后,遇上极品婆家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磨合?极品公婆与小姑请出招!异能媳妇--莫梓卿,来改造你们,看她如何将你们调教成让人值得尊敬的长辈,惹人喜爱的小姑吧!她要靠着异能,挽着老公牵着闺女奔小康…本文女主:微强、低调、男人的好助力。男主:中强、开始愚孝、被调教过后以妻女为天,该孝顺的孝顺。新文求支持,动动手指请收藏,顺便推荐妖精正在连载的历史文:冷酷王爷俏福晋紫狐穴:57373478任意书名与人物名
  • 清烟缈·贰

    清烟缈·贰

    颖然,现在该叫盈雷姑娘,又一个穿越到大清的同志:出身不高——汉军旗;长得还不错——据说仍比不上原装大姐柯吟秋;学问——现代心理学的明日之星,可是在古代……貌似还没这个学科。但她号称大清朝满腹才华的才女,写出来的毛笔字就颇有些……惨不忍睹……一个21世纪新青年要在大清朝活着且活得不憋屈,情况可想而知。选秀尘埃落定后,颖然的后宫女官生活正式开始。十三阿哥,只是惊鸿一瞥便让她冲上去紧紧从后搂住,只因他长得像前世的“他”,她这缕异时空的孤魂才得以紧紧拽住生命中一度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