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5900000010

第10章 [续] 虚实

他从母亲的眼睛中看到了自己:头上包了一块白布,像一个***,眼睛像两个黑洞,颧骨突出,脸颊拉成两块板刷。身上披上了黑色孝服,腰里围一块白色围巾,笨拙得像个伙夫。那时候天已经有点亮了,投射到母亲脸上的是屋顶明瓦漏进来的晨光。母亲拿出一双白头黑身的布鞋,让他换掉脚上的棉皮鞋,双眼瞪着他,催促道:“换呀!”

他犹豫一会儿,母亲就动手了,帮他把棉皮鞋脱掉,又把布鞋套上。他一下感觉脚底变得无限轻松,一踩下去,人就飘起来。

然后他就从里屋出来,到了外面的灵堂。灵床已经空了,屋中间横着一副狭小的棺材,棺材四角各站着一个壮汉。两边站满了亲戚邻居,都拿眼睛瞪着他。有福村长站在前头,向他招手。那是要他去端那张墙上摘下的遗像。他此时已经不再在乎,挤着过去。都是乡亲,看得见看不见,对他都没有伤害。这里没有追债的恶狼一般的眼神。他就是奇怪,这样的葬礼多年前已经举行过一次了,怎么今天又要再来一次?他明明记得县里早就推行火花,怎么父亲还是实行土葬?

乐队又响起来了。他把父亲的遗像端在胸前,走在队伍最前面。眼前有蝴蝶似的东西在飘舞,不知是雪花,还是纸钱。女人们的哭声,融化在军乐声里。母亲颤颤巍巍走在他右边,手里端着那碗饭。她的灰白的头发在风中飞舞,像一把散开的巨大毛笔。她的双手搁在胸前,像两只枯萎的霉烂的佛手。她没有哭泣,眼珠子不动,茫然地看着前方。她那干瘪的下颚却一直在微微动弹,紫黑的嘴唇一开一盒,在念着什么。

他知道母亲一定是在念佛,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吃长素,烧头香,常常斋戒,比一般农夫痴迷笃信的多。

一晃到了村东,送葬队伍进入吴家祖坟。他端着遗像在一旁站立,看着人们忙碌。下葬的位置早已落实,坑早就挖好,砌造棺屋的砖石瓦片,水泥石灰,一应俱全堆在一旁。

这边,亲友们撒纸钱,鞠躬,最后在奏乐与嚎哭声中,看着棺材徐徐放入坑中。有法茫茫然看着,似乎自己置身于某部电影的场景里,感觉不大真实。有一点他看得真切,抬棺的人显得很轻松。可以看出棺材里其实已经只有父亲的骨灰,村里人启用了一种新旧结合的形式,来将父亲安葬。

然后狭长的棺屋很快在泥水匠的手里砌出来。一米高,两米长,转眼就砌好了。最后一道工序是盖屋顶,加瓦片。

这时候出了意外。母亲忽然把饭碗往地上一放,喊道:“等等,让我进去!”有法清楚听得母亲的声音,待他回头,已经看见母亲吃力地翘起一条腿,跨上墙头,挣扎着翻过去。一米高的矮墙,她能够翻越。而且看那架势,是不怕摔倒里边去。有法反应过来,放下父亲遗像,上前去看,母亲已经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里边了。

“妈!妈!你干啥呀?”他急着哭喊。

“你休要管我,阿法,我跟你爸同去了。”母亲的声音从黑乎乎的棺屋里传来。

“你们都扔下我走了,叫我怎么过?”有法想到自己,如今已是孤家寡人一个,几任老婆,几个女儿,现在都等于没有,不由悲从中来。

“你,好好过你的日子啊!”母亲说,“记住,多积善积德-----”

母亲的声音戛然而止。

有法扑上去,靠到墙沿,看里边黑咕隆咚,深不见底,哪里还有母亲的身影!

边上的泥水匠,似乎不曾见母亲入内,也没听见他们的对话,只顾盖屋顶,加瓦片。有法上前阻拦,他们根本看不见他,只顾自己忙活。边上送葬的亲友,也开始转身回去。

不一会儿,棺屋就完工了。

葬礼结束,人们纷纷走回村去,路上留下一连串脚步声。泥水匠也走了,这边的墓地上,只留一些灵幡,挂在树梢,在风中飞舞。还有一个鲜红如土鸡蛋的太阳,从桑树后面升上来,于是,有法看见他孤寂的身影,像一棵扭曲的胡杨,投射在坟地上。

回村的时候,阳光已经像一张撒开的丝网,将别墅、公路、小道、老宅、河流,桑地,等等全都罩在下面。沿原路返回,过小桥,进老村子,忽然发现四下里一片宁静。刚才办丧事留下的遗迹,已荡然无存。老宅的前门似乎开着,但是没有熟人进出,也不见鸡鸭在觅食。路口人家门里跑出一条狗来,拿敌意的眼光投射过来,不知是看得见隐身的他,还是闻得着他的气味,终于尽责地叫起来。但当他走过去,狗并没对着他,却像狼似的对天叫着。

他发现自家的门虚掩着,屋里自然没有一点声响。他心里有些蹊跷,怎么那么多远亲近邻,全都像蒸发一般不见踪影了呢?莫非刚才送葬的一幕原是自己的幻觉,而现在才是回到了现实之中?

为了确认,他不由前后四顾。河对岸的别墅,比刚才清晰十倍的耸立着。似乎之前看到的是海市蜃楼,现在见到的才是真实图景。河上的石桥桥栏上,也比原先多了一些麻雀。牠们比刚才眼前的灰土似的雪花要真实,活跃。

还有这份宁静,以及南风带来的工厂的臭气,给他更多的现实感。自家家门虚掩,看来是有福没将门关好。自己曾让有福进去察看,估量如何修缮。里边早没啥值钱东西,也无须再锁门。

还有一点证据,是他手里已经没有了父亲的遗像——他并没有放在坟头。他根本没拿过遗像。想到这一点,他急急地推开了自家的前屋木门。“嘎——嘎!”门开了。昏暗的屋里,一缕光线从明瓦里投射下来。里边朝外的南墙上,清清楚楚的,挂着父亲的遗像。

一股股霉味,像这无边的宁静,将他包裹住了。他站在遗像下面,慢慢清醒起来。回来了,儿子回来啦!他默默对着镜框里的父亲念叨。

这是不孝之子回乡省亲啊!功败垂成,一事无成,孑然一身,狼狈不堪,无颜见江东父老,臭烘烘如过街老鼠,灰溜溜似混世魔王-----

他感觉有两行热泪,爬过自己的脸颊。

现在这处境,自己该如何是好?他伫立遗像下面,渐渐明白自己这次为何回来,完全是因为已如丧家之犬,无处可去,因为回老家是一种宿愿。就像受伤的野兽,回巢穴疗伤,近乎一种本能。人嘛,正本才能清源,该时时追溯一切来路,才可弄清自己将去往哪里。爸,妈,儿子回来啦!他对着遗像说。

再次出门,他又一次证实,先前进村的情景是纯粹的幻觉。哪有簇拥的乡邻,哪有死去的“祥”字辈老人,哪有有财有信等离开的小辈!也没有母亲的身影,没有门前道场上的一切,乐队,账桌,花圈,鸡鸭与猫狗,以及做饭的土灶。

只看到东隔壁人家大门虚掩着,里边有小孩的哭声。那小孩哭得凶,哇,哇,像年底的猫嚎。有法有点疑惑,哪来的小孩?莫非隔壁阿火偷偷生了二胎了?他不由靠拢去,贴着门缝听听。

“咋咯哩,咋咯哩,你日鼓的咋咯?”一个女人大声骂道。

有法辨不清女人是哪里人,但肯定她是外地人。他记得阿火家并没有外地亲戚,怕是阿火自己搬家出去,把房子租给人家了。

他无心再听。又转身去看西隔壁人家,这家倒是开着门,而且还有在前屋忙碌——正往一个竹竿上晾尿布。有法一看那个女人的背影,立刻吃了一惊。她背上背着一个孩子,像是用棉布围成一个兜,孩子下身裹在布兜里,上半身与脑袋露在外面。孩子脑袋像一个大芋艿,稀疏地长着一缕黄毛,眼睛大大的,像一只狐獴。

女人的脚边,屋里蚕猫凳上,还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他们又黑又瘦,衣着肮脏,正玩着什么。

不用说,这家又是外地人!

他无意再看下去,往西走。下一家没人,门关着。屋檐里边挂着好些辣椒与腊肉——从那些辣子,他又能辨出这家还是外地人。本地人哪有这么吃辣的?

他由此估摸这排老屋,除了自家,应该都租给了在此打工的外地人。故乡啊,故乡。现在已经成了外乡了。

他决定绕过竹林,过桥,前往吴村“新区”。

河对岸的别墅,都是铁将军把门的。门上贴着倒挂的“福”字,那是春节留下的。门口还有放过的烟花筒子,像破烂的纸箱,也是有钱人家过年遗留的东西。现在人去楼空,只有一些麻雀,飞到院子里,叽叽喳喳唱主角。只有一家似乎有人,院外大门关着,里边的房门敞开,廊下有老人在晒太阳。屋里的电视机大概开着,咿咿呀呀地唱着老戏——应该是越剧。

只有村外头老香樟边上,有人在动土造屋,灌浆,排钢筋,打地基。有法忘了自己是隐身的,不敢靠近,远远看着。那些泥瓦匠他一个都不认识。只有下面戴着黄色安全帽的胖子,他特别熟悉,是镇建筑公司的阿荣——自己的赤卵朋友!他记得自己不久前还给阿荣打电话,让阿荣全权负责自己的老家新造。要不要上前直接问问他呢?猛一想不对,自己是隐身的,还是电话里再说吧。

他前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桥边。心里明白,这种大白天,村子里根本碰不到一个熟人。自己是否隐身,一点都不重要。不隐身也等于隐身!

他看着静静的小河,河里的老宅歪歪斜斜,似乎比岸上的还要逼真。他忽然想到一个词,空!公路开通以后,河道空了。空空如也。他想到了自己,像鲁迅笔下的魏连役,飞虫一般到外面转一圈,又回到了原点。而原点,已经不是自己心中的故乡了。

还回来干什么?还能够干什么?

过去母亲有句口头禅,做人是假的。是啊!假!真假!没有意义!

他伸出一脚,奋力踢走一块碎石,自嘲道:好笑,一大把年纪,还像个小青年,想啥人生意义。

那碎石嗖的一下,飞出去,咚,落入河里。

波纹一圈圈散开,渐渐地,河面变得平坦,直到一点印迹都没有了。

人他妈就是这么一粒石子。他思忖道。

同类推荐
  • 背井离巷

    背井离巷

    村里老四家的土坯房,眼凑着是没救了,一家子为了新盖一院落脚处,纷纷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皮带巷中,远处望去。有一背影,身体佝偻,双手背腰,步态悠然,走动缓慢。相隔不远数十米处,急匆匆赶来七人,七人,前后有序,一字排列,高低不同,步伐不一,步调却格外的一致,乍一看颇为默契。刚想走近点好好看看这些人时,就听到,队末小低个暴怒道:“前面的牲口,怎么回事?不知道倒紧班么?”领头大高个,汗流满面,唇干口燥,极其不耐烦的抿唇舔舐好一会儿又回了口淡沫,方才侧身左退一小步让出一条路并回头说道:“后面的叫驴,别叫唤,有能耐你上。”其余的人刚要跃跃欲试就看见了前面那一道熟悉的背影又纷纷安静下来放慢脚步。那一道背影就是老乌龟班长。
  • 相约在地铁

    相约在地铁

    地铁故事,回忆过往。本文讲述了地铁里的真实故事,这里,有爱,有恨,有情,有义,更是有你意想不到看不透的人心。
  • 地下小夫妻

    地下小夫妻

    我叫范秋生,男,人民教师,离婚。思考再三,我决定将我的一切公之于众……
  • 西山北上

    西山北上

    甘术,一个大山村里的“神话”,如何一步一步通过努力成为高校里的精英,人生风雨路,全凭自己打拼。年轻人,路还长。
  • 和前妻的幸福官司

    和前妻的幸福官司

    前夫——窝囊的小县城律师——常书,有点勤劳,有点猥琐;有点正义,有点无赖;有点善良,有点窝囊;有点可爱,有点恶心······前妻——霸道的妇产科主任——艾英,非常霸道,非常漂亮;非常嚣张,非常亲和;非常赖皮,非常侠义;非常财迷,非常慈善······爱情、婚姻、家庭该何去何从······作者山和仙读友群:179124922
热门推荐
  • 十点十分

    十点十分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也许是一分钟,也许是一辈子,她终于停下来,狠狠地抹了一把眼泪,之后把目光移向放在石条上的饼子和大葱上,移向那盘带着绿莹莹葱花的炒鸡蛋上。这时,当她看到那个被咬了一半的饼子和大葱,看到那盘根本没有动过筷子的炒鸡蛋,像真的有一股潮水向她汹涌过来,淹没过来,她一屁股坐下去,坐到了孔科长蹲过的位置上,红肿的眼睛在正午的日光下闪着迷蒙的光……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丧尸之城

    丧尸之城

    当进入到一个鬼屋的时候,记住,千万不要睁开你的眼睛,否则……在这里,现实一片废墟,满世界都是行尸走肉的僵尸,世界各地出现宗教暴徒,神棍……所有人为了权力与欲望,利用这个疯狂的世界,而我,正是这个世界的始作俑者。
  • 死心悟新禅师语录

    死心悟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石板塘(下卷)

    石板塘(下卷)

    这是一部主旋律作品。小说以史诗般的画卷展现了主人公李英道从普通农妇逐步成长为革命者的经历,歌颂了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在艰苦卓绝形势下开展的抗日武装革命,勾画出中国人民不甘外侮,同仇敌忾的精神品质,充满着回肠荡气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不失为一部爱国主义的优秀佳作。
  • 首席爱得供养

    首席爱得供养

    母亲病逝一年后,后母挺着七个月的肚子牵着比她大一岁的女儿强势进门,父亲的视而不见,她成了寄人蓠下的可怜虫。直到冷唯宸出现了,把平凡的灰姑娘变成了华丽的公主,这个有钱有貌有势的男人像个王子般拯救了她。林飘飘以为春天就要来了,却不想订婚前一天,她撞见姐姐和她男朋友背叛。。。第二天的订婚宴继续,只是主角把她换下来,姐姐挽着他的手臂高调宣布这段婚约。夺走了她的一切,林飘飘以为这个姐姐终于可以放过自已了,却没想到在订婚那一晚,她被陷害残忍的丢进了酒吧!一个月后姐姐的婚礼上,当她像个小丑一样被姐姐羞辱时,身后,有个人突然搂过她,“找得我好幸苦。”
  •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等你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等你

    明明今天就在这里,可我却寻不见你。明明你看见了我,我却不能与你相认。八岁的慕湫和妈咪秦恬去乡间养病,邂逅了沉默寡言11岁的余殊,之后他们交换了信物-小木鸟和纸鸟并陪伴了两年。可是,有一天余殊突然失去了踪迹,只留慕湫一个人每天苦苦等待……恰逢她的爸爸慕湾被诬陷入狱,她从娇弱小公主一下子变成了落魄贵女,不幸的是,她的妈咪秦恬也得重病,不久于世。她接连经历这两个噩耗后,改名秦悠悠开始了她一人的流浪……他们又会再见吗?她又何去何从?
  • 一念三生缘

    一念三生缘

    她是他的结,绕指情柔,让他念念不忘;他是她的劫,命中注定,让她在劫难逃。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