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600000006

第6章 通三教九流—— 洞明生存般若智慧(5)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即“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庸之道”,如《论语》提出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

后来,儒家学派日渐繁盛,孔子的地位日隆。汉初,孔子被尊为“素王”,即有王道而无王爵的人。汉高祖路经鲁地时,用牛、羊、猪三牲全备的“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开启了历代帝王祭孔的先例。后来,汉明帝将当时仅限于孔氏家祠的祭孔活动,扩大到所有的官学中,从此,孔子成了想入仕的读书人心中的守护神。

儒家的正统地位确立后,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各种各样的谥号,如褒成宣尼公、文圣尼父、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一些皇帝还亲自到孔子故里曲阜主持祭孔大典。就这样,孔子的封号每增加一个,皇帝每去曲阜一趟,孔子头上的神秘光环就更大一些。就这样,他由人变成了神。

⊙七十二贤——孔门之高足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等。在孔子的弟子中,不少人都做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以及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颜回

颜渊,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见称。他勤奋好学,笃信孔子的学说,并且“闻一知十”,领会深刻。颜渊为人平易谦逊,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在行动上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成为孔子最忠实,也是最得意的学生。孔子曾经多次称赞他品格高尚,说他“三月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由于生活贫寒,又用功不辍,颜回29岁时就头发尽白,33岁就英年早逝了,这对孔子打击很大。他哀恸地哭道:“天丧予!天丧予!”

曾参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被人尊称为曾子。曾子曾经担任过小吏,在当时以孝著称。他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赞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并主张“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后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犯而不校(计较)”,矢志不渝地实践着孔子的学说。相传曾子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被后代统治者尊为“宗圣”。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思孟一派的创始人。

曾子的名言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子路

子路,姓仲,字子路(又作季路),春秋末鲁国人。子路小孔子九岁,是孔子弟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个。他出身贫贱,为人豪爽,曾经自述其志道:“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性格耿直、好勇、果敢,而又有些鲁莽,有轻视学问的倾向,认为“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因此孔子曾经提醒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路很敬重孔子,经常紧随孔子之后,时时保护孔子,但他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的意见。孔子对子路的直率也比较了解,所以虽然经常批评他,但又承认“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甚至说:“如果我的主张不能得到施行,我就乘船出海,到时候能够跟随我的,除了仲由还能有谁呢?”

隐圣

中国历代皆有一些隐居不仕的儒士,他们或著书,或授徒,或为王者师,这一传统始于子夏。司马迁说,孔子死后,“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子夏之伦,为王者师”。凡为王者师,必属隐者之流,否则只为臣下,而不可谓师友,子夏可谓儒家的隐圣。

子贡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是最富有的弟子,在拜孔子为师之前,他曾在曹鲁两国之间做买卖,发了大财。子贡长于辩论,才思敏捷,而且善于外交,心怀大志,有强烈的从政志向,他关心治国方略,经常问政于孔子。孔子让弟子谈各自的志向时,子贡说他愿游说两国之间,不动干戈使两国相亲如兄弟。孔子听了大为称奇,称子贡为“辩士”。

巧舌如簧

田常欲兴兵伐鲁。为解救国家危难,子路、子张、子石皆欲请行,孔子不同意。子贡请行,孔子立马同意了。子贡一出,巧舌如簧,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纵横捭阖,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后人视其为纵横家之祖。

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前来致哀,子贡批评他说:“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孔子的其他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然后离去,各奔前程,唯独子贡守墓六年。

⊙亚圣孟轲——儒家之继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人,他的家乡离孔子故里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有记载说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史记》上说他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无论如何,孟子的学说都受到子思的影响,所以后世把子思和孟子列为思孟学派。

孟子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让他有个好的成长环境,母亲不辞劳苦屡次搬家。把家搬到邹城的学宫附近后,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读书。看到儿子受到良好的学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孟母高兴地说道:“这才是适合我儿子住的地方呀!”

孟母断机

孟子天生聪慧,却也难免年幼贪玩,有次还竟然逃了学。他一回到家,母亲就用剪刀将刚织了一半的布剪成了两段,并对他说:“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剪断了就无法再续。上学和织布是一个道理,经常逃学如何成才?”从此,孟子便勤学不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在政治上,提出了“法先王”“省刑罚”的仁政主张;在经济上,提出了“井田制”“薄税敛”。面对当时世风日下的情形,他主张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国家,使民风归于淳朴。

最初,孟子主要为本国邹国,以及任国、曹国等一些周边小国出谋划策。但不久后,他便意识到,这样不可能影响天下大势,也不可能推行自己所主张的“仁政”,于是他便带领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以推行自己的学说。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这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这些得自天的本性,深深植根在心中,生发出来会使人神色温润清和,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直到四肢,四肢一动作,不用语言说明,人们一看便知道。

人们都有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良知是指不用思考就知道,良能是指不用学就会做。比如,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父母的,他们长大后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要想成为泽被万民的圣人并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是把人生来具有的这种仁善之心推广到天下罢了。

为了进一步阐述“人性本善”的理论,孟子还提出了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向,它们是仁、义、礼、智发生的根源,而仁、义、礼、智是属于善的品德,由此可知,人生来就具有向善之心,人性本善。

恻隐之心

孟子说,假如有个小孩即将落水,看到的人都会感到惊骇、恐怖、怜悯,人人都会大声呼救,或者奋不顾身地上前相救。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为了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攀亲结友,也不是为了要在乡党朋友中博取赞誉,而是受了恻隐之心的驱使。

据此,孟子得出结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之有此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代,想说服诸侯们施行仁政,几乎是不可能的。孟子在诸侯国间奔走了18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大约在公元前311年,62岁的孟子回到邹国,此后便不再远游,而是像孔子晚年一样,专心著书立说,留下《孟子》一书。

⊙学者荀况——集儒之大成

荀子,又名荀况、荀卿,战国时赵国人,著有《荀子》一书。据说,他可能生于公元前314年,卒于公元前217年,活了93岁。如果属实,荀子可算是长寿了。

荀子15岁就游学齐国。当时,齐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强盛。齐宣王广招天下贤士,各国饱学之士都纷纷聚集到临淄的稷下学宫,大学者孟子、邹衍等都曾在此讲学。他们尽情发表自己的治国主张,领取大夫的俸禄,号称“列大夫”。一时诸子百家荟萃齐国,临淄成为令人神往的学术中心。

三为祭酒,最为老师

30岁左右时,荀子就做了齐国的祭酒。他曾进谏齐相,齐相不听,加上齐国国势日衰,列大夫纷纷散去,荀子也离开齐南游楚。齐襄王时,稷下学风再起,荀子重游齐国。这时,他的学术成就日益突显,在列大夫中“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主讲。

除在齐国讲学外,荀子也曾在赵孝成王面前谈兵;还曾到秦国谒见秦昭王和秦相范雎,对秦国政治颇为赞赏。可惜秦国不重儒学,他只好重返齐国。荀子怀抱治国的宏愿,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以施展抱负,然而事与愿违,其政治理想始终都没能实现。

“性恶论”是荀子学说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好色、好嫉妒,如果不加以克制,就会产生争斗、淫乱,危及社会秩序。为了导恶从善,就需要对人施以教化,以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引导人。

他主张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磨炼,来避免恶行。“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多,就懂得礼仪制度,成为善人;不受教育,恶的本性就不会变化。

圣人与小人

荀子彻底打破了天赋的道德观;否定了先天良知的存在,提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从而为礼义、道德、君师、修炼对于人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说,尧、舜与夏桀、盗跖的天性一样,可前者是圣人,后者是小人,关键在于后天努力的不同。

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本恶,但他认为人人都有从善向善的愿望。然而,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学,一个人想要成为圣贤,除了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修养品德之外,别无他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江海是一条条小溪汇集而成的,人的德行和学识也是一点点积累成的。

荀子在楚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正在招揽人才,荀子被他任命为兰陵令,得以在政治上有所施展。不料后来春申君被刺身亡,荀子也丢了官,只好回家著书立说。他一生还收过不少学生,最著名的是杰出的思想家韩非和政治家李斯。

⊙大儒董仲舒——始创儒教

儒教奉孔子为教主,但孔子并不是儒教的创立者。他只是一个学识渊博、关注于现实人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儒教的真正创立者是董仲舒。

儒生自古就有方士之称,孔子之后,仍然有部分儒生沿着方士化的道路前行。他们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神化孔子,并假托孔子制造谶语,董仲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董仲舒,西汉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他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使儒家向带有神学色彩的儒教转变。

在他的学说中,“天”是最高的概念,主要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他还给天体也加上了道德属性,于是日月星辰的运行成了神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雨露风霜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识的表现。

人是天的复制品

董仲舒认为,“天”按照自己的构造创造了人类。人有小骨节366个,天有366日;人有大骨节12节,天有12月;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瞑,天有昼夜;人有计虑,天有度数……

董仲舒把天作为“万物之祖”“百神之君”,把人看成了天的复制品。天用祥瑞现象表示对人的赞许,用灾异现象表示对人的谴责。因此,他宣称每个人的行动都要按照天的意志去进行,违背天意就要受到惩罚。这给儒家学说披上了宗教神学的外衣。

他还以儒学为中心,借用阴阳家邹衍的五行学说,将五行重新排列,并赋予道德的属性,提出“木为仁,火为智,土为信,金为义,水为礼”。他甚至从五行相生的理论推论出“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的结论。

此外,董仲舒还把五行与季节、情感都搭配起来。“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于是,天下万事万物都与五行附会在一起,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

在董仲舒的影响下,儒生与方士在西汉末年逐渐合流,使得谶纬之学盛行于世。当时社会的各种政治势力纷纷编造谶语,蛊惑人心,或神化自己的统治,或打击敌方,以达到争夺权势的目的。

谶语

“谶”指神的预言,以此预言人间祸福吉凶的书,称为谶书。谶书往往附有图说,又称图谶。古代的谶语大都是预言政治事件的隐语,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前,民间流传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诀,其实就是一种谶语。

董仲舒通过“天人感应”理论,宣扬“君权神授”学说,适应了统治者利用神权维护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使神化了的儒学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两汉谶纬之学的兴盛,则使儒学进一步宗教化。

⊙后世大儒——弘圣贤道统

自孔子开创儒家学说以来,儒家思想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并且一直居于统治地位。期间,儒家出了一大批代表人物,不断地整理、编纂儒家经典,不断地将儒家学说推向前进。

贾谊,西汉初年能够影响皇帝决策的儒生。20岁时,他就“颇通诸子百家之书”,并参议朝政。贾谊曾批评法家不懂因势变化而变更对策;建议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藩,巩固中央集权;提出“夫民者,万世之本也”,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二程,即程颢、程颐,北宋儒学宗师。他们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人性是理、气的结合物;认为“天命之性”都具有善质,而“气质之性”则有善与不善之别;还认为亲身经历的“真知”和间接获得的“常知”有一定差异。

朱熹,南宋著名哲学家,发展了北宋二程关于“理气”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堪称光耀千古的儒学大师。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熟读经史。他在南康军主持政务时,修复了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并亲自讲学,吸引了大批读书人。白鹿洞书院一时间声名远扬,与石鼓、应天、岳麓齐名,并称宋代“四大书院”。

陆九渊,南宋著名心学家。他倡导“心即理”说,主张“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天理、人理、物理都在人心之中。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祖先的脸谱

    祖先的脸谱

    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恢弘的秦兵马俑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中国古代文化让世界瞠目。而这些仅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那些埋藏在地下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文物宝藏将把您带入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世界中。那些令人称奇的文物用各种方式为您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秘密。
  •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本卷是“千村故事”之手技手艺卷。本卷收集和编撰历史文化村落独特的工匠(即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篾匠等小五匠)技术,石雕、砖雕、木雕、竹雕竹编、绘画、书法、剪纸、刺绣、女红、戏曲、民歌、武术等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人的故事,传承乡土手艺、技术和民间艺术。
  •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文史学者刘梦溪的学术精选文集。全书以现代学术和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为论述中心。
热门推荐
  • 青城十九侠(第二卷)

    青城十九侠(第二卷)

    “现代武侠小说之父”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重要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收录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三十余部,本书是其中一部。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倾城皇后在此

    倾城皇后在此

    梁毓因为救了一个小女孩,而被劫匪害死,灵魂被修炼了千年的狐狸精看中,赐予了一场造化,重生为一名皇后。虽然贵为皇后,母仪天下,但是她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既然成为皇后,那就要成为史上最强的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文疑难详解续篇

    英文疑难详解续篇

    本书作为《英文疑难详解》一书的续篇,延续使用问答模式,对名词、代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助动词、准动词、连词、介词、成语、文句、中英不同的表现法、字句研究及辨异、发音、标点14大项150个英语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这部续篇更加注重对语言问题进行社会历史文化解析,同时也补充了《英文疑难详解》中缺乏的“发音”、“标点”等容易忽视的问题,使得这套疑难详解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 核武纪事

    核武纪事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通过核武获得能力的世界。纪阵升本来是战斗技巧出众的少年,却因获得了“响声”这个似乎对战斗没用处的能力而被人嘲笑。后来他执意继续走战斗之路,成为了一名游侠,在一次惊险的魔兽讨打任务中,受到一位能将弹力控制完美应用到战斗中的高手提醒,逐步开始自己的能力开发之路,使能力不断进化成为超一流的战斗能力。在这期间,尽然发现有人勾结境外蛮族意图发动战争,他与同伴们一步步查出了事情真相,破坏了一个惊人的大阴谋。可是蛮族的野心已被撩起,战争一触即发!
  • 豪门秘婚小新娘

    豪门秘婚小新娘

    傅总选了处别居藏了金丝雀。“我要离婚。”某天,金丝雀双腿打颤的开始抗议。男人瞳孔微深,一张帅到惨绝人寰的俊脸上如同被覆盖上寒冰:“谁给你的勇气?”
  • 逢卿似锦

    逢卿似锦

    何小瓷忘了宋秩两次,一次意外,一次阴谋。本以为再也不会记起,谁知四年后他强势归来。曾经的落魄穷小子摇身一变商界杀神,还对她步步紧逼。何小瓷表示:“我已有家室。”宋秩挑眉:“未婚夫不算内人!”何小瓷跳脚:“可是我们不熟!”宋秩邪魅一笑:“我们都熟透了,只是你忘了!”何小瓷:“??!!”……虞虞之年,逢卿似锦。
  • 乔氏有女

    乔氏有女

    A市上流圈子都知道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乔家不是几代单传,不是人丁不旺,可就是极其的阳盛阴衰,从乔老爷子那代开始,就只活下来乔老爷子一个男丁,乔老爷子呢,又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又各自生了一个儿子,可自从乔三爷的老婆二胎查出来怀的是个女儿以后啊,A市的风都刮的不知所措了……本文轻松无虐,我保证,吼吼吼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别动手因为我是上帝啊

    别动手因为我是上帝啊

    方圆利用闲暇时间做了个模型。目瞪口呆下,模型活了。土地催发,雨露飘洒,万物生长。一方小世界在潦倒小青年的眼皮子底下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