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盛夏末,皇后不小心中了暑。原以为盛夏过后,热气散了,自然就好了。不想。整整拖了将近半个月,皇后病情也没有完全转好。
这一日又轮到甄贵人侍疾,除了随身侍候的宫女外,她这次还带来了四皇子子栩。皇后原本病怏怏地半坐在床上喝药,看到甄贵人带着四皇子前来侍疾,便由人扶起,勉强坐起来。
“妾身叩请皇后娘娘圣安!”甄贵人来到床前便行了礼,连拽着四皇子也磕了头,皇后忙让人扶起。
“静柔啊!不是说过没有旁人的时候不必这般拘礼吗?”皇后轻咳几声,说道,“你是我侄女,下次没旁人的时候叫我姑姑就可以了。”
甄贵人一时手足无措,拘谨道:“妾身谨遵皇后娘娘教诲!”话刚出口,便觉得不妥,改口道:“是!姑姑。”
甄贵人只觉自己脸上一热。面前的皇后虽是自己的姑姑,却没怎么亲近过,她性子又害羞,以至于说了一句错话,便红了双颊。因皇后尚在病中,她今日又前来侍疾,因此不敢穿得太过华丽,只穿了一件浅蓝色的广袖裙,却衬得她的脸色格外动人。反观床上的皇后,姿色本就平庸,如今面容憔悴,更是比不上甄贵人了。这二人虽是姑侄俩,容貌上却大相径庭。
“噗呲”一声,皇后掩面而笑。仿佛是动作大了一些,接着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甄贵人上前扶着皇后,轻抚皇后后背,又从宫女手中接过药碗亲自为皇后喂药。喂了五六勺后,汤药就见底了。身后的四皇子见母亲离了自己上前,顿时不知所措,只是左顾右盼。
皇后擦了擦嘴,轻声道:“数日不见,子栩长得愈发像陛下了。”
四皇子如今虽才四岁,面容上却能看出和皇帝极其相似。甄贵人会心一笑,道:“姑姑说笑了,只是有几分陛下的影子罢了。终究是父子,哪能没点相像的地方,况且容貌相像又有什么用?还是要像秦王那样,早日为国效力,这才是真正像陛下的地方。”
皇后听得她说到秦王,只是一怔。甄贵人这才发现自己失言,无意谈到了皇后的伤心之事。只觉心中惭愧,脸上又是两片红霞飞过。
皇后强撑起一丝笑意,像是没听懂一样,招呼着四皇子走到她的床边。
“上次来姑姑这里侍疾,姑姑说病中冷清,很久没听到小孩的声音。我这次来特意带了子栩前来侍疾,也希望姑姑看到子栩,早日康复。”甄贵人说完便冲着四皇子招了招手。四皇子这才走近来,靠在床边。
皇后轻轻抚摸着四皇子的头,问甄贵人:“该满四岁了吧?”
“回姑姑,前几日子栩生辰,刚满了四岁,如今算是五岁了。”
皇后笑着点了点头,向贴身的宫女菊英使了个眼色。那宫女转身离去,不一会儿,双手托着一个小木匣走了进来。皇后一边接过木匣,一边对甄贵人说道:“这块麒麟血玉是西域进贡的,本来也没什么稀奇的,只是这玉里的血块形状好似一只奔腾的麒麟,这才是真正难得的。我今日看着子栩高兴,你便代他收下吧!”
甄贵人凑近瞅了一眼,那玉里血丝的纹路当真如一只冒着火的麒麟,正从远处奔腾而来,其气势雄浑,好似要从玉里钻出来一般。只觉得甚是奇特,却不敢收下。忙推辞道:“这怎么使得?如此贵重的物品,只可配秦王殿下。”
“秦王自有其它宝物,这麒麟血玉是我对子栩的一片心意,静柔可别拂了姑姑的好意啊!”言罢,皇后又咳嗽几声。
“这……”甄贵人呑呑吐吐地,不知如何是好。
“既是皇后美意,甄贵人不妨收下吧!”甄贵人正犹豫着,一阵雄厚的男声从殿外传来。
这声音自然是皇帝的,甄贵人听到声音忙领着四皇子出门行礼迎接。皇后病体未愈,皇帝便免了行礼。
皇帝进门拉着甄贵人的手,任凭她脸上红得发烫,说道:“子栩是你我的孩子,可皇后是他嫡母,也是姑外祖母,送他一块血玉也是应该的。你就不要推辞了。”
既然皇帝开口,甄贵人不好再拒绝,便带着四皇子向皇后谢了恩。眼见着皇帝来探望皇后,自己在此也多有不便,便借口它事离开了正阳宫。
皇帝来到皇后的床边,问道:“梓童近日身体可有好些?”
“回陛下,梓童身体稍有好转。太医说了,病因是中暑,久病不愈却有其它原由。”皇后扶了扶额头,轻声答道。
“其它原由?”皇帝再问,皇后却支支吾吾不说。皇帝正要不耐烦,宫女菊英跪地答道:“回陛下,太医说皇后娘娘久病不愈,是因为心病。皇后娘娘的心病正是秦王,娘娘知道此事无法解决,这才闭口不言。”
皇帝闻言大悟。自从秦王离京后皇后还没在自己身前哭闹过,本以为皇后已经释怀,没想到私底下却因秦王思念成疾。感其为大局着想,内心又深觉愧疚。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些什么。
“陛下别听菊英这丫头胡说,梓童的心病自己知道,与其说是思念子楷,还不如说是膝下寂寞。”皇后轻叹一口气,接着说,“只怪梓童福薄,太医说梓童身体羸弱,难以再孕,看来这寂寞是注定了。”
皇后难以再孕的原因是皇帝甚少亲近皇后,她说是自己身体原因,无非是想给皇帝和自己一个台阶下。
“梓童放心,子楷终究是会回来的。”皇帝安慰道。
皇后脸上挂起一丝无力的苦笑,随后眼圈一红,道:“是啊!还有十九年三个月又十七天。也不知彼时子楷还认不认我这个母后,毕竟孩子还是更亲近养育之人,怀胎十月怎比得过数十年的养育之恩呢?”
皇帝听到此话便陷入深思,他自己的生母是端贤太后,养母却是当今杨太后。皇帝对自己的已逝的生母自然是尊崇恭敬,却没有其它的感觉,而对杨太后,除了尊崇恭敬外,更有一份面对养育之恩无以为报的愧疚。这才是平常母子之间该有的感情。皇后虽为子楷日日操心,如今却分隔两地,日后子楷回京,不与皇后亲热也是可能的。
皇帝思虑片刻,脑中灵光一闪,双手一拍,说道:“梓童身为诸皇子嫡母,自然有抚养庶子的责任。”
皇后闻言作惊喜之状,还未来得及说话。皇帝又说道:“朕看你把那珍贵的麒麟血玉赐给了子栩,想必是喜爱得紧。一来,他生母甄贵人与你同是甄氏女儿;二来,甄贵人已有两子,自己也有些顾不过来,不如你就替她照顾子栩吧!”
皇后眼底尚且还泛着伤心的泪光,听得皇帝这一番话,眼眶却被欢喜的泪水湿润了。也不顾自己的病体,“嗖”地一声坐起来,拉着皇帝的衣袖大声问道:“果真吗?陛下果真愿意让梓童抚养子栩吗?”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你放心便是,朕今晚便会与静柔好好说说此事。”
当晚皇帝宿于无忧堂,就与甄贵人说了此事。甄贵人哪里肯答应,可一想到皇后的秦王是为了大靖才入质发羌,如今自己又生一子,自己与皇后同为甄氏女子,荣宠却有天壤之别。实在没有拒绝皇后的道理。两难之际,也没了主意,只说要思虑几日,望皇帝不要催促,皇帝也一口答应。
第二天一早,甄贵人便托人往自己父亲门下侍郎甄不凡的府上送去了书信。书信送到的前一刻,甄泰刚从甄不凡的府上离去。甄不凡看到书信,即刻回了信,内容大体如下: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今秦王不在国中,子栩为长子。正是蛟龙腾跃之时,若得皇后娘娘抚养,便如龙得云,扶摇直上。此等美事,贵人何必犹豫。当速速送子栩至正阳宫,可保日后荣耀无限。
甄贵人收到回信才想到有这等利益,她本不想将子栩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只是如今连父亲也不帮她,自己一介妇人,惹恼了皇帝皇后不仅保不了子栩,恐怕还会牵连子桢。多番思量下,甄贵人含泪将子栩送到正阳宫。皇帝为抚恤甄贵人,将其晋升为甄夫人,并许甄夫人时常探望四皇子。
四皇子一入正阳宫,皇后的病情便有好转,不出五天,皇后便好全了。自此之后,四皇子便成了皇后养子。四皇子刚离开生母时,天天哭闹,甄夫人每次来探望,四皇子必定放声哭喊一番。后来甄夫人再来时,皇后便称病不见,连同四皇子也不让见。两三个月之后,四皇子习惯了也就没再哭闹。
诸皇子尚未长成,乾泰初年的朝堂也在安稳中度过数年,这也是本朝最平静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