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600000003

第3章 经学名句——教化天下(3)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困与卑微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称之为“君子”呢?君子是连吃完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能违背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始终按仁德去做,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行事的。”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真理,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是能够甘心的。”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大道,但又以自己吃的饭菜不好、穿的衣服不好为耻辱,对于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只是按照义去做。”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实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为追求私利而行事,就会招致很多人的怨恨。”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官职地位,只担心自己没有站得住脚的学问和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值得被人们所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非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而感到耻辱啊。”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与他相亲近的人。”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真像是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宰予改变了我观察人的方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政治太平的时候,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是可以做得到的,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有车马乘坐,穿又轻又暖的衣服与皮袍,而且愿意拿出来与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就是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很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年老的人们安心,使朋友们彼此信任,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爱护。”

君子周急不济富。(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君子应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使富人更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每天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别人都无法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乐善的快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孔子说:“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流于粗俗: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具备君子的风度和修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常常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身为仁人,就是自己想要立身,也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正义之事却不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活动范围。”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归隐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率三军,那么您愿意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涉水过大河,这样做死了都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共事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谋划而能争取成功的人。”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真想不到《韶》乐竟然达到了这般迷人的地步。”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换来的财富和显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勤奋得连吃饭都忘了,快乐时,连忧虑都忘了,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长处而跟从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显得鄙陋。与其越礼,宁可鄙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孔子说:“恭敬而没有礼就会劳扰不安;做事谨慎而没有礼就会畏缩拘谨;勇猛刚强而没有礼就会作乱;直率而没有礼就会说话尖酸刻薄。君子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忘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鸟快要死的时候,它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不是很遥远吗?”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当政者的意志去做,而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太平昌盛就出来做官;天下动乱不安就隐居不出。国家太平昌盛而自己却贫贱,是耻辱;国家不太平昌盛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品格和学识,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善于由浅入深地教导人,用文化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我想中止不学了也不能。曾经用尽了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仍然卓立在我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觉无路可追从上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将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但是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敬畏的了。”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人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出自《论语·乡党篇第十》)

【译文】饭食不嫌做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变味了,鱼和肉不新鲜了、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不好闻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不按正确方法切割的肉,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应超过主食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到昏醉的程度。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食不语,寝不言。(出自《论语·乡党篇第十》)

【译文】吃饭时不交谈,就寝时不说话。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出自《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译文】子路询问侍奉鬼神的事。孔子说,“人还没能侍奉好,怎么能侍奉鬼神呢?”子路说,“我大胆地请问,死是怎么一回事?”孔子说,“还不知道人生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颜渊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都认为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的努力,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件。”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让我照这些话去做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仲弓问怎样才称得上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像接待贵宾一样,役使百姓像进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一样;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于别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资质迟钝,让我按照这些话去做吧。”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系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几十年来在台讲授《孙子兵法》的集大成之作。《毓老师说孙子兵法》重在告诉读者要懂得变局,知晓为人处世之道;要有智慧,遇事要以智取;更强调,凡事要留余地,得势时不可以赶尽杀绝。《毓老师说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最终的目的是使人类和平,天下一家,所有人类都同一尊贵,应同等对待!如能用此一眼光读《孙子》,相信人人皆可用智慧,为自己也为家人谋得一幸福的人生。如果社会因为智者多了,大家遇事能以智取,不作无谓之争,和睦相处,社会、国家也就日趋于安宁。大家共存共荣,互不侵害,最终才能达成天下一家的理想。
  •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然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常住人口数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四合院、水井、胡同已经渐渐被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楼大厦、高级商场所取代,但那些奇妙美好的民间传说的并未因此消失,《老北京的趣闻秘事》正是一本记录北京辉煌时光的好书。翻开本书,聆听古老的北京城最悠远动人的传奇,感受那个不一样的古老帝都。
  • 老子演义

    老子演义

    书是止庵先生研读《老子》的心得。二十年前,止庵先生参照几十种相关著述,对《老子》加以自家注解,写下自家体会。本书采取的形式是原文注解心得,如作者所言,《老子》八十一篇,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要通读完全书才能有完整理解。《老子演义》和《樗下读庄》都是止庵先生的治学专书,是读者深入阅读国学不可绕过的两部书。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聚散一杯酒

    聚散一杯酒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郑重是著名的艺术家传记作家,在艺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是郑重历年所写关于书画家人生故事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郑重对现代中国书画名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许多画家是朋友。
热门推荐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The Lie Tree
  • 万里雪星

    万里雪星

    许明雪,一位绝美少女天才,却是哑巴,筹谋六年,终于替她好朋友陌离报了仇,用心机谋略与流冰一起毁掉魔域地牢,救出上万被域王整的残缺不全孩童,可当他们逃出那深有两千米基地后,再次陷入困境,黑压压一片,周围都是紫色眼睛,高有三米的生物,他们经过苦苦挣扎,而雪被域王用尽所有力气把她甩了出去,身后是那群赤红眼睛狂暴的生物,她性命攸关的时候,那名少年出现了,他白绽的面容,那宝蓝般星眸璀璨的眼眸与她对视,接住抱在怀里,被救了出来,和雪接触多了以后发现喜欢上她,只是感情白痴的她不清楚,正也是这样她陷入这场无边无际的战斗中,百里星宇的身份渐渐的被揭晓,原来他不是普通人,原来他得劲敌这么可怕
  • 产后美丽宝典

    产后美丽宝典

    《产后美丽宝典》把产后变化与恢复方法对应结合起来,把身心疾病与医疗预防、母体保健与健康哺乳结合起来,系统而全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使年轻的妈妈在产后重塑魅力与自信,教您产后如何成为一个既健康又漂亮的妈妈!
  • 浑天靴

    浑天靴

    武修世界中,混迹青云坊的流浪小子华伦,捡到一只传承之靴,据说可以晋升中阶武修……然而,翻来覆去的折腾了半个多月,也没有发现这只传承之靴能带给他什么,反而引来无尽的饥饿、恐惧和铤而走险。
  • 赤砂之蝎的漫威

    赤砂之蝎的漫威

    意外穿越之后,获得了赤砂之蝎的记忆,这是一个在漫威世界挂着蝎头卖狗肉的故事。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 乘鸾仙阕

    乘鸾仙阕

    还记得阳光微凉,风吹动树丛,繁叶间你投来一眼,眼神澄澈如净空。那天,我听他们说,离松未堪破五情,身堕了混沌,他们说,离松过不了美人关,情一字终成业障。那滴泪自他眼中,落在我的身上,那是一种怎样的痛,怎样的绝望……原来我在害怕,夺走你的背后,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
  • 倾城下堂妻

    倾城下堂妻

    相公为了权势,将我休弃,等我心冷之后,又苦苦哀求让我回到他身边,可是,这时候,我身边已经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带着萌喵救太子

    快穿,带着萌喵救太子

    很久很久以后,软萌喵才知道,原来它的亲亲宿主一直嫌弃它,因为宿主喜欢小白猫,而它是一只肥的,黄的,不丑的,一只软萌猫。咳咳,对于自己的蠢猫,千婳的看法是这只肥猫蠢着蠢着就宠萌了。千婳漂浮千年的心被一只蠢的要命,胖的要死的猫给治愈了,从此一人一猫打怪,升级,虐渣,走向人生巅峰?才怪。从此一人一猫穿位面,帮太子,争皇位,收龙气,走向人生巅峰。最后的最后,一人一猫终于揣着龙气,开开心心,手拉着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