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600000004

第4章 经学名句——教化天下(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司马牛问如何才可以称之为“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时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忧愁什么畏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人家都有兄弟,惟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都是命中注定的,富贵都在于上天的安排。君子只要严肃谨慎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那么天下人就都是兄弟啊。君子何须忧愁没有兄弟呢?”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但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政权是立不住的。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对一个人,喜爱他的时候就希望他永远活着,厌恶他的时候就恨不得他马上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则正相反。”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季康子询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作恶的坏人,而去亲近为善的好人,如何呢?”孔子答道:“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要是想做好事,百姓也会做好事的。在位的人的品德就好比风,位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草上有风,草一定会顺风倒下的。”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曾子说:“君子用讲习诗书礼乐文章来聚合朋友,依靠朋友来帮助培养仁德。”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不能兴建起来。礼乐制度兴建不起来,刑罚就不会恰当执行。刑罚执行得不恰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怎样做才好。所以君子确定名分必须名实相符,说出来一定要可以实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只是没有一点草率马虎的地方罢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孔子说:“君主本身品行端正,不用发令百姓就会照着去做;君主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行政长官,问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一味追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与之相交往,也一定要找狂或狷的人相交往。狂者有进取心,敢作敢为;狷者拘谨,洁身自好,绝不肯做坏事。”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但不盲从附和;小人只求完全一致(或盲从附和),却不能和谐。”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而不骄纵,小人骄傲放肆而不安详舒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孔子说:“刚强不屈、果敢坚毅、质朴老实、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国家政治清明,做官拿俸禄,这是无可非议的;国家政治昏暗,仍然做官拿俸禄,就是可耻的。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要正言正行;国家政治昏暗,还要正行,但说话要随和顺从。”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有好的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只要他见到财利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而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还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是完人了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君子日渐进步,追求仁义;小人日渐堕落,追求财利。”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门面给别人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而做得少为耻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无能呀。”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怎样报答恩惠呢?应该是用公平无私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贤人逃避乱世而隐居;次一等的离开乱国避到别的地方去;又次一些的见到人家不好的脸色就避开;再次一点的听到人家有恶言才避开。”孔子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子路夜里住在石门,(次日清晨进城)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坚持去做的人吗?”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孔子说:“在上位的人重视礼,那么百姓就容易听从指挥了。”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可以与他谈论而不同他谈论,这是失掉友人错过人才;不可以与他谈论而与他谈论了,这是浪费言语。有智的人既不失掉友人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没有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把工具磨得精良适用。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他人,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行事的根本,用礼法来实行义,用谦逊的态度来表达义,靠诚信来完成义。这才是君子啊!”

子曰:“君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就怕死后没有好的名声被人称颂。”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矜持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错误而抹杀他讲的正确的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君子忧道不忧贫。(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君子只担心道学不成或不能行,不担忧贫穷。”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从小事上去衡量他,但可以让其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能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在小事上衡量他的是非。”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是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各人的主张不同,就不相互谋划商讨。”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天下太平的时候,制礼作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决定;天下动乱的时候,制礼作乐和出兵打仗就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大概传到十代很少有不失掉君位的;由大夫决定,传到五代很少有不失掉政权的;由家臣来执掌国家的命令,传到三代很少有不失掉政权的。天下如果太平,政权就不会在大夫手里;天下如果太平,老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虚伪做作的人交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侍奉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未到该说话时而抢先说,叫做急躁;已经该说了还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这叫瞎了眼。”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等到壮年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等到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而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的人,蔑视圣人的话。”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的资质;经过学习而有知识的,是次一等;遇到了困难再去学习的,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本来是相同的,只是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才相距甚远了。”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在上位的人学了道,就能惠爱苍生,普通百姓学了道,就容易役使了。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让人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虫草的名字。”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义是最高尚的。君子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就会沦为强盗。”

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孔子说:“惟独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了,他们就无礼;疏远了,他们就怨恨。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译文】过去的事一去不返了,将来的事还有改正的机会。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出自《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译文】君子之所以要从政做官,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啊。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子夏说:“每天都知道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已经掌握的,这样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子夏说:“广博地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三种变化:远看外表庄严可畏,接近他则温和可亲,他的话则严正精确。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子夏说:“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一些小节上有点违犯是可以的。”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子夏说:“做官要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孟孙氏任命阳肤为司法刑狱长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当政的人失去正道,百姓离心离德已经很久了。如果了解了百姓实情,应当同情怜悯他们,而不要沾沾自喜。”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出自《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译文】孔子说:“不懂天命,就无法成为君子;不知道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知道如何分辨别人的言论,就无法了解认识他人。”

《孟子》简介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同类推荐
  • 欧洲常识

    欧洲常识

    《欧洲常识》共分为12个章节,从地理、风俗物产、历史、旅游、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社会等12个方面,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欧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呈现出一个独具性格的欧洲以及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欧洲。
  • 傅斯年讲国学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历史根源。本书以简体横排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对于晦涩难懂的部分给予读者注释。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感觉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三百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全书共计81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每章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社会、国家、民生等诸多方面。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热门推荐
  • 我绑架了全球女妖精

    我绑架了全球女妖精

    秦元获得绑架妖精系统之后,系统会随机绑架来各种女妖精。“叮咚,绑架狐狸精成功,魅力+1,容貌+1,财富+100万,寿元减少十年。奖励透视瞳术!”“叮咚,绑架白兔精成功,魅力+2,容貌+1,财富+100万,寿元减少十年。奖励妖界之牙!”“叮咚,绑架猫妖成功,魅力+1,容貌+1,财富+300万,寿元减少六年。奖励猫妖相术。”无数的美女妖精被绑架而来,而这些妖精来了之后就不想走了,都说秦元身上阳气好得很。
  • 太极拳小序

    太极拳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猫殿下放过我

    猫殿下放过我

    女主在家中看古装电视剧,因意外她和她的猫,穿越到手机里,手机当中呈现出古代的世界。女主脑中装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功能。开启她的古代神秘之旅……
  • 天宗之弱水三千

    天宗之弱水三千

    前世君若水因一时之差害的龙女失去神籍,面对神界的责难她不得不下凡历劫,以己渡神。今生她年少成名,奈何诡异的身世使她不得不面对从前种种,以己报恩。然而她并不知晓,天命早以改变,亦或是天命难违。她也不知前生的死对头竟偷偷下凡,替他挡了天劫,替她承受了磨难。原来他,早对她觊觎千年。这一世的他们将如何弥补过错,揭露天命?这一世他们能否携手一生,岁月静好?
  • 仁学

    仁学

    这是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的哲学著作,于1896—1897年间陆续写成的。全书共50篇。该书以佛教哲学为理论框架,糅合中国传统与西方学术,欲将宗教、哲学、科学融为一炉,以“冲决罗网”为号召,在晚清有志于改造中国的维新派、革命派群体中影响巨大,时人曾誉其为“维新运动的圣经”。本书主要内容为抨击封建社会宣扬三纲五常的专制制度、提倡资产阶级平等与民主观念;主张维新变法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者对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旧思想、旧传统的批判,是为宣扬维新变法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做准备;而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提倡,反过来更加深化了对君主专制以及纲常名教的批判。本书反封建的激进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 拔节

    拔节

    1987年9月初的一个秋老虎肆虐的晌午,正在玉米地里“修理地球”的我,突然做出了一个后来证明是千真万确的、改变了我人生走向的一个关键性的抉择。我是这年的11月12日参军的,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其实从那天起,我就暗地里参军了。可后来在我梳理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又从记忆的仓库里惊喜地发现,我当兵的种子,却是在我六七岁那个刻骨铭心的上午埋下的,只不过它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在我十八岁时才发芽了。玉米地里密不透风,又是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我就像放在锅里蒸着的馍一般。“你就是当农民的命,心甘情愿种地吧,想啥都白扯!”
  • 傲天弃少

    傲天弃少

    家族弃我,我为家族!豪门弃我,我为豪门!宗门弃我,我自立宗门又何妨?豪门身份、长子嫡孙,却成为了家族弃少。自九天而来,揽日月星辰,踏碧波巨浪!重新来过,再回当年,这一世,我不留遗憾!这一世,我为善良而活,我为恶人而生!这一世,我要拿回本属于我的一切!傲天而立,弃少称尊!
  • 江湖飘摇芙蓉楼

    江湖飘摇芙蓉楼

    她,王檀,是精通诗赋的王家独女,更是杀伐决断的江湖妖女。暗藏芙蓉楼只为查询父亲中毒真相。这一查,引出一连串惊天机密,还有数不清的江湖旧事。朝夕相处间,芙蓉楼老板对她倾心,机缘巧合结识佛道双修的大师,谁料这僧人竟半生困于苦情。一汪江湖水,越查水越深,恩怨情仇,交织冗杂,看妖女王檀如何渡自己的劫。
  • 重生螭龙之我超凶的

    重生螭龙之我超凶的

    喂,那边那个小白脸儿,别在靠近了,你要干嘛?瑶光上仙?请自重,别在靠近了啊!仙界仙君?请自重,再过来我就要打人了!幽冥帝尊?请自……小姐姐长得还挺好看,交个朋友呗!身带系统,大杀四方;王霸之气一抖,万界臣服。这些不应该都是穿越人士的基本福利待遇吗?为什么这些白洛却都没有,更过分的是“他”竟然还变成了“她”?ps:建了个小窝,欢迎大家加入895061015
  • 做最好的产品经理

    做最好的产品经理

    本书是学习产品、市场知识、财务及战略敏锐性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等的实践指南,并且通过众多的案例,分解产品管理的整个过程,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即便你从未从事过管理工作,也可以依照本书的步骤,胜任新的岗位。为您提供简洁且切实可行的答案,同时扮演好技术员、市场人员等多重角色,让你从合格走向卓越。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经理”从来没有将其下一个具体的定义,但是往往受到非常多的争议,它时而模糊,时而又无比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