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300000008

第8章 14.君臣勋贵

由于是国丧期间,朝廷上下又在紧张的备战辽东,左战下旨除了准备祭祀的殿里,宫内一切从简,偌大的紫禁城空空荡荡,北方呼啸格外冷清。

勤政殿内,左战不敢有丝毫懈怠。目前朝廷的主要政务是平定辽东、赈济灾情,案几上的奏折堆积如山。这几年各地天灾人祸不断,西北有旱、蝗,中原有洪涝,东南有海盗,地方官吏纷纷要求减少灾区赋税,调拨粮饷,赈济灾民。东林党则一如既往的反对重开矿税、增加商业税费,建议将辽东军费分摊到各地百姓头上。

左战明白现在重商主义还在萌芽阶段,农业和手工业才是大明王朝的立国之本,而农业的根本则是农民和耕地。明朝历经二百多年,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各地藩王和豪强不仅大量侵吞农民的田产,还隐瞒数目来逃避赋税。地方官吏为了完成岁入的指标,不断增加农民的负担。

在正常的光景下百姓还能艰难的维持生计,碰到天灾人祸就要变卖土地。如此循环中,朝廷的赋税不但越收越少,各地的流民还越来越多,最终使得农业荒废,朝廷赤字逐年增加。

想清楚这些,左战果断的批准了各地要求赈灾的折子,然后将东林党的建议扔到垃圾筐内。对于那些措辞强硬、言语激烈的大臣,由魏进忠出面罗列罪证,抄没家产。叶向高等人本想联名抗议,可是如今大战在即谁也不敢动摇军心,况且那些被抄家的东林党人的确是罪大恶极,只能暗中联络,互相袒护。

左战之所以敢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剔除弊政,绝不是急功近利之举。经过近四个月的的磨合,他先后重组内阁和司礼监,又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都集于一身。为了筹集资金,他暗中变卖内藏库的珍宝古玩,很多政务能够绕开户部的刁难,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弄清楚了明朝的派系,将他们分为君、臣、勋、贵,以及宦官和商人集团。

君权就是皇帝的权力,明朝的顶峰是在朱元璋和朱棣期间。朱元璋不但有空印、胡淮慵、蓝玉等大案,还废除近两千年的丞相制度。他底下的官吏上朝如上坟一样沉重,早上出门前都得跟家人做一番生离死别,虽然这多是满清的污蔑,但也反映了当时君权的强大。朱棣靖难登基,迁都北京彻底弱化了江浙、淮西势力,增设东厂监视群臣,君权达到顶峰。

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没落,臣权开始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嘉靖时代的大礼仪之争,标志着君权开始受到臣权的挑战。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臣权的顶峰人物,一度压过了皇帝的风头。比如万历私生活糜烂,挥霍无度,张江陵等人就给他设定了每月的消费标准,超出部分概不支付。此例已经成为制度,如今左战的花销也在执行这个标准,君权的衰落可见一斑。

臣权是指士大夫阶层的权力。由于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对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极端仇视,所以早期的臣权就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专干脏活累活。随着皇帝们越来越懒,司礼监走进权力中枢,与内阁互相制衡,大家相安无事,和平发育了近百年。到了张居正时代,臣权达到顶峰。有马屁精称赞他为明朝的丞相,人家却骄傲的说:“吾非相,乃摄也”,意思是说丞相算了屁,我是摄政。

当然,张居正乃一代名相,一条鞭法名垂千古。本人也是他的推崇者,潜心研究时发现他的一个重要的疏漏。由于他的势力过大,很多人都站出来反对,他对于这些反对人一视同仁:全部卷铺盖滚蛋,这其中也有他的心学同门。他死后,四分五裂的臣权开始结党,比较著名的有东林党、楚党、浙党、齐党,还有“九千岁”麾下的阉党。这些党派在明朝末年争斗不休,一直到南明灭亡。

勋权指的是武将集团,开国之初极盛一时,比如朱元璋封的几个公爵都是武将(韩国公李善长虽不是统兵的将领,但属于作战参谋和后勤部长)。朱棣靖难后大肆封赏,也只有武将能够获得公爵。土木堡以后,武将全军覆没,集体退居二线。各个将领不但受文臣的节制,还要接受太监的监督,完全失去了军队的指挥权,这也是萨尔浒失利的重要原因。

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真理都在大炮的射程内。左战要想中兴明朝,就必须提升武将的地位,恢复他们的指挥权,所以他才将孙承宗、熊廷弼这样的军事将领安排到关键位置上,又发布求贤诏破格提拔年轻将领,勋权开始得到有针对性的扶持。当然,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武将的任命和军队的调动都由左战直接负责,间接的加强了君权。

贵是指皇族和有爵位的人。朱元璋在做皇帝之前,先后从事了放牛、乞丐、和尚的工作,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着活过来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受苦,他制定了详细的俸禄制度。凡是他的血脉,满十岁就可以领取工资,死了还有一笔高昂的补贴,这是西方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的前身。

最初封在各地的王爷只有二十六人,领工资的皇族也不过数百。到了万历末年,这个数字达到惊人的九万,成为朝廷财政的最大负担。(明末朱元璋的子孙虽然有数百万,但多出了五服,所以不要以为他的后代都可以领钱。不过李自成却对他们一视同仁,所到之处皇族寸草不生,最终这种世亲世禄制度成为了明朝末年最大的悲剧。)

建国之初,明朝有六位公爵,二十八位侯爵,其他不计其数。朱元璋本着“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绕”的公正态度,执政期间干掉了不少,靖难后朱棣又铲除了一批,有爵位的人数并不多。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很多贵族已经家道中落,目前比较出名的有英国公张惟贤、成国公朱纯臣、郑国公常延龄,以及远在云南的沐国公沐启元。

宦权是指太监的权力,他们的成长本就富有戏剧性。朱元璋时期,太监也就端夜壶倒洗脚水,工资低,油水少,属于比较苦逼的宦一代。朱棣时期成了东厂,用来监视锦衣卫和百官,权力的提升带来油水的增加,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不过当时太监都是文盲,只能做皇帝的外围爪牙,还不属于权力的核心阶层。从朱瞻基教他们识字开始,开始进入正规军行列。随着司礼监的设立,宦权便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出现大太监王振、刘瑾、汪直。

目前魏进忠还是大太监的潜力股,正在朝着“九千岁”的梦想努力奋斗在一线。在他的带领下,东厂如日中天,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成果,深得左战的“信赖”和“倚重”。

商人集团还算老实。到了明朝末年,江南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很多人甚至做起了海外贸易。由于他们的政治地位非常低,排在士农工商的最底层,所以千方百计的去结交官宦,东林党逐渐成为他们的依附。

左战的想法是推动重商主义的发展,重开海外贸易,所以从心里是愿意扶持这些商人。不过目前朝廷财政困难,需要他们多出点力,对于那些不顾民族大义、国家命运的奸商,由魏进忠将他们并为东林党,一同抄家发配。

分析完明朝的各方势力,左战认为君权最弱。想想土木堡之变、武宗英年早逝、世宗差点被宫女给勒死、光宗命丧红丸、天启皇帝落水不治而亡,这里面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纵,自己稍有不慎便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况且他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朝政还需摸索学习,不能操之过急。

思前想后他也只能先采取重用宦官的办法来稳固政权,王安虽然忠心,但是与东林党有太多的交往,不能予以重任。魏进忠和魏朝虽然贪权敛财,但是办事老练、手段狠辣,是可以继续利用的棋子。至于曹化淳、方正化、高时明、李凤翔这些肯为国家殉葬的人,眼下还需要观察和历练。

对于光宗托孤留下的十几位辅政大臣,使用怀柔的策略分而治之。这些人本就分列在不同的派系当中,比如内阁首辅方从哲属于浙党,兵部尚书朱夔元、辽东总兵熊廷弼属于楚党,叶向高、孙承宗、杨涟、左光斗、韩爌等重臣属于东林党,其他无党派人士只有黄克缵在工部任职。

如此看来东林党的势力如日中天,大有压倒所有派系的势头。好在自从叶向高负责裁撤、合并闲散机构以后,东林党内部便出现了裂痕,很多人对他一视同仁的态度非常不满意,接连上书弹劾。左战自然喜出望外,顺势将叶向高改为礼部尚书,名义上还是内阁次辅,但已经没有了实权。还有杨涟、韩爌等人,本就是嫉恶如仇的狠人,见小皇帝接连从东林党人家里搜出巨额来源不明的资产,瞬间与东林党撇清关系,成为只忠于皇帝的无党派人士。

同类推荐
  • 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永昌二年,洛阳城中,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日月当空,篡唐改周,武曌欲与天公试比高。来俊臣、索元礼,酷吏恶行满朝野。魏元忠、苏良嗣,老臣忠骨碧青天。狄仁杰、娄师德,名臣良将治天下。太平公主,美人如玉,艳比花娇。上官婉儿,顾目盼兮,指点江山。这一年,远在长安数千里之外的泉州城中,家道中落的崔耕从一场荒唐大梦中醒来……
  • 如意小郎君

    如意小郎君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子老爷爷,连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都没有……贼老天,开局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让我怎么玩?腹中饥饿难耐,心里郁闷透顶,唐宁忍不住抬头竖起中指:“贼……”有一物从天外飞来,正中额头。抱着大红绣球,晕倒之前,他只想问一句:“哪个杀千刀给绣球里塞了石头!”再睁开眼时……有丫鬟笑靥如花:“姑爷,小姐有请!”有女子眉眼如画:“相公,妾身有礼!”
  • 大唐玄甲

    大唐玄甲

    重生到贞观年间,苏九却发现自己带着一个修仙系统,以修仙之术,改变大唐的走向,创立一个修仙的盛世。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公元1644年,崇祯帝砍杀皇宫嫔妃、公主等女眷,逃亡煤山,绝望中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继任者弘光帝朱由崧,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只知沉湎酒色。掌握朝廷实权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也是醉生梦死,利用手中的权力,卖官鬻爵。大顺、大西、南明,依然互相争斗,内耗不断,腐烂透顶。清军气势如虹,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黑暗的时代,这是最绝望的时代。唐宁空降至此,不由发出一声发自肺腑的感叹:挖草。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虽然唐宁有些时候也想做一条咸鱼。但是,头可断,发型不可乱,为了不留辫子,唐宁只能试着说不,毕竟老天总算送给他一个二战德军的地下军火库,有了些说不的资本。
  • 找个大国抱大腿

    找个大国抱大腿

    国君庶子,声名狼藉,人所不齿,无权无势。国之将亡!如何救国?如何称霸?如何一统?战国初期,为了立足,本想找个大国当大腿,谁知收了个劲韩做小弟,然而老大......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姬行想要的,是被两个女人逼的:一是亲娘;二是老大的女儿。
热门推荐
  • 胎楼

    胎楼

    父亲死的时候,对我说,在他头七夜里,如果有人晚上来敲门,千万不要开门;开了门也千万别放人进来;放人进来了也别跟他走。只要我熬过他的头七夜,可保一生平安。可那一夜,我跟他走了……
  • 藏地兵书

    藏地兵书

    这是一部比小说更精彩的反映解放军将士在西藏战斗生活的情感大散文。作家王宗仁以最贴近青藏线士兵的心,真情写了一辈子西藏,再现了当代军人热血报国的情怀。
  • 皇家山回音

    皇家山回音

    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隽永爱情——瑞贝卡·怀斯曼出生于蒙特利尔的一个天主教犹太裔家庭,与父母一起生活在乌特蒙。十八岁的她参加当地舞会时跟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有了短暂接触,但她并未抱希望能够再次相见。年轻人名叫索尔·戈特斯曼,出身于韦斯特蒙的富商家庭,当他多方打听找到她并开口相约的时候,瑞贝卡觉得内心充满了甜蜜和不可置信。此后她进入了上流社会,见识到在工人阶级家庭享受不到的特权。瑞贝卡希望帮助索尔在家族中站稳一席之地,于是大胆投身于纷扰之中。阶级、宗教、家族秘密和青涩的情感都在考验着他们的爱情。终于有一天深夜,一通电话永远改变了她的命运……
  •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只是一个运气超级棒的落魄军人,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复原,成为一个死肥宅,在一次等待藤训爸爸的游戏成为让他重回巅峰的人生转折,凭借自己的坚持与不懈努力,带着妖灵转战诸国
  • 余生因你而璀璨

    余生因你而璀璨

    纪妤兮以为她的初恋是一个笑话,导致她被打被绑架被杀手追杀,妈妈还失踪,之后不得不逃离国内,却发现了自己真正的身世。什么?祖宗说女儿矜贵有优惠,学习技能可以买一送一,任君挑选?那还客气什么?绝壁要什么都学啊。传说中,天宫一日人间一年,在祖宗这里,却是地宫一年人间一日。纪妤兮想习武,地宫有最厉害的武功秘笈和枪法技巧,纪妤兮想学医,地宫有中西医各种医籍任你选择。异能学不会没关系,祖宗送你异能道具,这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意思嘛?于是,开了挂的人生,纪妤兮脱胎换骨后回归国内,找寻妈妈失踪的真相!但谁能告诉她,这初恋怎么会是一直等着自己回来呢?还对自己从一而终?
  • 我的十指有神魔

    我的十指有神魔

    叶溟发现自己十指上有十座仙宫。十座仙宫内都住着一尊神魔。可以改变性格的功法,能炼出灵液的神秘小鼎,能修复法宝的秘术……各种机缘从仙宫中一一飞出。灵虚十三州,妖族九郡,万灵争雄!远古谜团,神阳劫数,逆天之局!叶溟:“这一世我只要大逍遥,大自在!”
  • 剑三之普通玩家

    剑三之普通玩家

    一入剑三深似海,更何况它又被称之为“基三”,对于身为腐女的唐盈来说根本没有抵抗力啊。啊!少谷主好帅,毛毛雨,毛毛雨,在一起。咦,你是谁,大哥,你长这么帅需要我帮你介绍一个帅哥吗?
  • 异战

    异战

    这个世界上充满着未知的力量与无数我们至今仍然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群人,也可以称他们为‘亡命徒’他们与活人为伍,却与鬼怪为敌,探寻这个世界中那些并不为人所知的神秘力量。以凡人之躯对抗鬼神之力!他们的目的不是研究,而是清除……
  • 张太史明道杂志

    张太史明道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