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7700000008

第8章 坐一趟荡气回肠的巴士

午后的旧金山,极为晴好,令人觉得枯坐室内是浪费健康和自然资源的罪恶。出门,坐上29路巴士。穿过金门公园之前,乘客不多不少。这个时刻,上班的上班,学校放了暑假,坐公车的多半是闲人。路旁的细叶桉轻柔地拂扫车顶,过分活泼的太阳光,碎金似的撒在车内。心情宁静,没有什么值得忧虑,也没有欣喜。

在加利福尼亚大道换乘开往唐人街的1号电车以后,情况却不同。涌上十多位小学生,一色杏黄圆领衬衫,那是制服,裤子则自由化,或长或短。该是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童嗓浏亮,车内马上变为百灵鸟栖息的春天林子。看情形应该是学校组织的外出活动,可能去美术馆、展览馆参观,可能去养老院、医院探望,可能看表演,参加某项比赛。带队的老师一前一后压阵,领队的中年女士兴冲冲地高声吆喝,英语带点中国口音。在美国,把小学生带到校外可一点也不好玩,出芝麻绿豆大的事,摔跤啊,打架啦,损害财物啦(还没说到失踪和绑架),领队的担上无穷干系,轻则挨警告、炒鱿鱼,重则被检控。

然而“人之患”理所当然地负担的忧患,和孩子们无关。看他们那高兴劲!排队进车厢,四散开来,找到座位,规规矩矩地坐下,好奇地东张西望。坐在我前面的女孩子是华裔,圆圆的脸,两只虎牙,笑起来特别可爱,忙于和坐在对面的同学用手势玩我看不懂的游戏。

我扫视一张张小脸,不同的肤色,相同的语言—英语,尽管父母可能来自别的国家,但在有“大熔炉”之称的国度,这一代将无一例外地被铸造为“美国人”。

左侧双人椅上的两个女孩,一个白种,一个黑种,紧紧地挤在一个座位,说不尽的悄悄话,不是座位不够,而是因为刚刚勾了手指,要做“最好最好的朋友”。我注意到,每个学生胸前,贴着纸做的名牌,上面打印的是校名和学生姓名,以及带队老师的联系电话。这是教务处的细心处,怕有人走散,找不到队伍。Sutro!校名为什么这么熟?不就是我的儿女上的小学吗?对哩,这队伍就是在第12街和加利福尼亚街交界处上来的。

Sutro小学,普通的公立学校,于我却有特别的意义。它负载的,不但是儿女的童年,也是家长的黄金岁月。三十年了!不满七岁的儿子,每天被妈妈送进学校,妈妈背上,是两岁的女儿。四年以后,从幼儿园毕业的女儿,也进了这所学校。那时,妻子上班,由我送儿女上学。或者牵手,或者紧张地跟在后面,目光追着奔走的身影,路旁是凶猛的车流,粉红的夹竹桃,灿烂的杜鹃花。这日常画面,也许当时一点也不在意,被生活压得喘气不赢时还抱怨。然而,到了垂暮之年,依恋不已的就是它。最近,每天大早出门买报,一个少妇送一儿一女上教会办的暑期班。这迎面而来的三个人,我见一次注视一次,被兄妹的笑闹吸引。我的驻足,回头,当妈妈的注意到了,投来疑问的眼神。我不好意思地报以微笑。年轻的妈妈当然不理解,我神思恍惚,并非图谋不轨,而是托“人”起兴,一首颂歌从心里飞出。

年轻的家长和幼小的儿女,是人生最华美的乐段。老来未必记住“樱桃树下春衫薄”,未必记住第一首羞怯的情诗;花前月下的絮语,死去活来的爱,这些以“欲”为动力的感情,不复在夕照下的心海激起涟漪。两只被中餐馆厨房的洗洁精腐蚀过的年轻的手,各牵一个亲生骨肉,三个人霸占整条林荫道,在朝晖里欢快地走向校门,这镜头,却是终生珍藏的至宝。儿子上五年级以后,独立了,自己上学,回家,饿了,打电话到车衣厂请示妈妈:“能不能煮一个公仔面?”我仍得送女儿上学,五六个街区的一程,说了多少“狼外婆”和“大力水手”的故事。雨天,我要抱她跨过街上的水汪,她一年级上学期不抗拒,往后,得讨价还价,从“没人的地方才能抱”,到“进校门之前必须下来”。我三十七岁的生日,在日记本记下当天的一幕:儿女在吃晚饭前吵了一架,一个说“祝爸爸生日快乐”,另外一个非要废除老式称呼,叫“爹地”。

想到儿子六年级的语文老师—管教严厉的黑人马林女士,她邀我进教室谈话,离开时,墙角里罚站的黑孩子笑着向我吐舌头。想到操场管理员约翰和汤尼,我和妻子下班晚,是他们替我们照顾儿女。想到租住的小单位,后院中央的冬青树,圣诞节前带刺的叶子裹着红嘟嘟的果子,在学校参加过化装游行的儿女,把玛瑙般的果子捡起,塞进客厅挂的白袜子里头,当圣诞老人的礼物。想到儿子的书包,女儿的花裙子。想起上初中的女儿在作文上的抱怨:“爸爸从来不拥抱我。”我低头揉揉老眼,怕泪水溢出。

权且移情到眼前,我用尽可能慈祥的眼光,把全巴士的“杏黄衬衫”爱抚一遍,在心里说,孩子们,你们是我的儿女的校友,我爱你们,一如我爱我的儿女;爱你们的学校,那里的教室、操场、黑板,都是我曾熟悉的,尽管马林太太早已退休……

然后,是悲哀。突如其来的伤逝,教心堵得慌。我老在问:为什么好东西都属于过去?随着年华老去,“今天比明天好”,变为和“任何照片都比此刻年轻”一般坚硬的真理。是啊,人生无论多么贫困卑微,只要拥有两样:健康和年轻,而人间并无战事和政治运动一类人为灾难,那么,总归是可恋的。好在,这两个前提不必量化为胆固醇、血糖、肾功能的读数,而可以像聪明人跳高,按照自己的能力降低横杆。可惜,好的都在后面,这一条实在叫人沮丧。即如今天,死死抓住以“Sutro”小学为名的救生圈,在回忆之海里载浮载沉,难以言状的今昔之慨;这样的日子,在将来依然被贴上“好”的标签,供我低回。问题在无休无止的“今非昔比”之后,前面怎么对付?一路给自己的生命做减法,减到临终,岂非负数?

我彷徨于无地。小学生们众多的迷人笑脸退隐在朦胧之外。我奇怪,邻座的老者,比我老得多,却如此安详。难道只是我,自贴“斯人独憔悴”的标签?

我来不及针对“如何活下去”的大哉问,展开深入的思辨,巴士上却发生了新事情。日头变毒之时,上来许多乘客。其中,至少五位是老人。老人们面对出奇的拥挤的车厢,安分地站着。一位白人老太太,一手挽白色手袋,一手握着头上的横杠,站在带虎牙的小女孩跟前。我以为孩子会干脆地一蹦,把位子让出来。不料她看了看白人老太太,并无动作。再看前面,没有一个学生给老人让座。这些老人的老,是彰明昭著的,有两个拿着拐杖。为什么可爱的孩子们,没有表现常见的、带点调皮的同情心?

忍不下去,我要行动。简易的做法是自己让座。可是并非良策。我比最靠近我的白人老太太老。我让,于她可能是灾难—她将得出“这个中国老头认为我比他还老”的可怕结论,轻则拒绝,重则反击。那么,只好提醒小女孩。我尽可能慈祥地说:“请你把座位让出来。”小女孩看看我,再仰看白人老太太,并无动作。白人老太太是彻底的慈祥人,她轻声对小女孩说:“不用,谢谢,我站着蛮舒服的。”女孩子难为情地扭了扭身子。就在这时,车子刹了一下,站立的乘客都晃一晃,哐啷一声,有拐杖倒下。

我开始冒火,哎哟哟,我的儿女的学妹不像话!我尽可能和颜悦色地对小女孩说:“请你读读背后的贴纸。”她扭转脸,读了。那是:“据联邦法律第49章第37条167款,必须给年长者和残障者让座。”“明白吗?”她点点头。“该怎么办?”白人老太太先向我点头致谢,再对女孩说:“不要动,我不坐。”女孩果然没动。唉,你是中国裔,中国人最能领会暗示,就你悟性低!我只好挑明了—“请你站起来,让人家坐”(我不用“老人”这一敏感词汇)。终于,女孩站起来,白人老太太如释重负地落座。

上来的老人更多,除了我“摆平”的一位,别的小学生压根儿没让的想头。我只好向老师求援。大嗓门的领队在巴士后部。我从人缝里找到她,向她打了几次手势,她终于挪到近前。

我先尽可能礼貌地问好,再指着车的前半部。“请看,有什么不对劲呢!”我微笑着,但不满是抑制不了的。“怎么了?”她反问。“你的学生把老人座位全占了!”我指着车上的贴纸和座位。老师终于看清,一排老人可怜巴巴地被罚站。

她如梦初醒,连说“对不起”,直起脖子吆喝:“孩子们,站起来,快!到后面去!”学生们齐刷刷地离开座位。老人们坐下。车厢回归宁静。我的邻座,从头到尾,没发一声。所有乘客亦然,愤世嫉俗的,只我一人。

一件现实事件,尽管小之又小,但有正面作用—我不复纠缠于形而上的伤感,而专注于眼前。不错,眼前是败兴的。当然,不能就此指美国的年青一代没有敬老的观念。我坐了这么多年巴士,所见的学生,让座的和不让的,比例约为二比一。中学生放学时,巴士上常常发生怪现象,空座位尽管多,但学生们宁愿站着。后来我才琢磨出,他们不想频繁地起立,所以预先放弃。

那么,为什么我的儿女的校友们成为例外呢?我越往下想,越觉得不宜作轻率的判断。并非说他们不让有理,而是情有可原。可能出于以下原因:一、年纪太小,伸手够不着横杠。站立时遇到车子急刹会摔倒,为安全计,老师要他们“不站”;二、他们上学放学,都坐校车。校车上没有老人,他们的意识中,还未建立“让”的观念。老师方面,认为为时太早,没有教“敬老课”;三、外出是特例,带队的老师如临大敌,要求学生服从指挥。而座位,是老师上车时分配的,老师没吩咐站起来,他们只能乖乖地不动。

思维一旦细化,我的大咧咧的“道理”便给颠覆了。也许,较为理性的做法,出自白人老太太,她和颜悦色,让孩子坐着,这里面充满的是理解,爱护。而我,太粗糙,太没风度了。

这么一来,我也部分地化解了由伤逝而来的沮丧情绪。在“一天不如一天”的岁月,既然“好”不可挽回,那么,就加强反省,努力建立一个“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的人格,自我完成是没有止境的,如此,我的晚年有得忙,庶几可甩掉徒然增加负能量的思绪,直到最后,平静、满足地翘辫子。

2013.7

同类推荐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人的自述

    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人的自述

    本书是译述的纪实文学作品。是韬奋先生的师母自述的,是关于老师与师母的故事,每节后附有作者撰写的“译余闲谈”。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真应该回想那风了,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窗打开……
  • 唐诗宋词诗经(一生最爱古诗词系列全3册)

    唐诗宋词诗经(一生最爱古诗词系列全3册)

    《最风流莫如唐诗》由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从上万首唐诗中精选而出,可称为有唐一代诗词的明珠。《最深情莫如诗经》是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蛰伏数年沥血之作,于《诗经》中精选五十五首风格各异却浑然天成的诗作,其空灵的文字、幽深的意境、精深的智慧,让人不由自主沉醉其中,如入一泓清泉,涤荡了俗世的纷扰,洗去了俗世的尘埃。而随园散人倾毕生所学,更以最脱俗的笔触,去解读这五十五首最真最美的诗句;用最婉约的文字,去构建这五十五幅动人心魄的风景,带领我们追寻《诗经》中最纯粹、最别致的情怀。
  • 萧红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萧红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萧红虽然命运多舛,情路坎坷,却没有埋没她的热情和文采,她用短短31年的生命,用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留给世人近百万字的作品,令人赞佩!《萧红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汇集了作者的经典散文、经典书信等作品。这些经典作品能打动亿万读者的心灵,值得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闲散王妃

    重生之闲散王妃

    前世识人不清,嫁给了父亲的得意弟子,原本以为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却没想到嫁的是一朵盛开的大白莲,还附带一朵黑白莲,被恩将仇报,落得个家破人亡,最后被丈夫亲手刺死的下场!重活一次,一定要擦亮眼睛,抱上前世没能抱的美人王爷大腿,该报的仇要报,该割的白莲花要割,重要的是享受生活,你从军来我经商,你政斗来我赚钱,帮助太子哥哥拼荆斩棘登上皇位,带着娘家一起,一边种田一边走上人生巅峰!
  • 总裁学妹!看这里!

    总裁学妹!看这里!

    她是个热衷赚钱的女大学生,无时不刻奔波在兼职中。直到,碰见了一个帅哥,五官端正,笑容爽朗。她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深深地被他的目光夺去了魂,一场生物解刨课的意外,让她完成了所有女孩的梦想,被帅哥公主抱!他们互相紧抱着对方,紧贴着心,互相感受对方的心跳。总裁甜宠文开坑,每晚更新,记得收藏哦~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本书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1936年在青岛写成。全书描写了从农村流落到北京城里的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讲述了在黑暗的社会环境腐蚀下,祥子怎样由一个善良、本分、富有正义感的人力车夫,在生活上、人格上一步步走向堕落,最后变得浑浑噩噩的历程。祥子的命运,是旧中国广大城市贫民悲惨命运的缩影。祥子的悲剧真实地揭示了旧社会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削,祥子令人心痛的堕落是对腐朽的旧社会的有力控诉。
  • 21世纪不是梦

    21世纪不是梦

    本书内容包括:我们的地球;时光之箭;世纪末的宣言;中国21世纪议程;大国;土地,发展的基础;倾听大地;话说五谷杂粮;流水,发展的源泉等。
  • 唐炒李子

    唐炒李子

    可可爱爱有点爱,高高冷冷有点拽。李暖暖,李家唯一的小棉袄,一位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喜欢研究各种好吃的,学习优秀,技能多多的宝藏女孩。唐曦,李暖暖初中三年的同桌,如果不出意外,高中大学同桌也会是他。一枚爱读书,外表高冷,内心有万千世界的的略有闷骚的男孩。记住一定不要让他的外表给骗啦,女主就是被他这样从我手里骗走的。对啦,男主和女主不会早恋的,只会合法结婚,很甜很甜的,各位看官入股不亏的!『初恋甜宠,梨汤cp,双洁1v1,宝藏女孩vs高冷少年别名《这碗梨汤有点甜》以后可能用这个名字重新出本书,李子的姊妹篇』
  • 超品巫师

    超品巫师

    十几年前,一个叫《爸爸在这儿》的节目几位父亲带着萌萌哒的小女孩走进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而一位山村人士混入了其中。?十几年后,一个在青年带着一条老黄狗下山入城。。?我不玩蛇虫我家养了一条老黄狗。PS:普通书友群:485179586要求正版订阅书友群:320537897
  • 红衫团

    红衫团

    魂穿异世,灵石附体,却落在一间破落孤儿院,此生如何?小乞儿,大志向,敢叫日月换新天!
  • 天地之灭天

    天地之灭天

    洪荒过后,天下三分。亿万年后,修道界再起波澜,万族纷纷显现,无数强者应时而生。无数人为了追寻传说中的境界——天帝,纷战不休,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能否有人登上亘古以来最强的宝座?一个在命运中苦苦挣扎,一个天地不容的人,他到底该何去何从?“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冷石仰天咆哮……
  • 牧泽海棠

    牧泽海棠

    “听说是白北牧直接灭了整个白家。”“白家怎么养了这么个白眼狼?一口不留。”那一晚,修真界被白北牧搅得天翻地覆,白家上百人口一口不留。世人唾弃,百家伐之。不周山一战,白北牧身坠药谷,世人都说一定活不了。那谷虽唤做药谷,实则毒谷,千百年来,进去的人没有活着出来。十年后,改名换姓,重生归来。当年杀死白家的幕后玩家到底是谁?坠谷十年他一个人经历了什么?还有那苦等心上人十载的沈族长,听闻不周山一战后,便一病不起,十年间不出沈家一步。
  • 错过是余生

    错过是余生

    新书《非常厨娘》于2.1号发布,请大家多多关注呀!!